巧妙插入學習單 引導學生深入文本 ——《彭德懷和他的大黑騾子》教學案例
【教學設計】
一、導入
1、齊讀:課題,讀兩遍。(要求第二遍做到有感情).
2、把課題改動一個字,使它成為一句話:彭德懷愛他的大黑騾子。
3、用關聯詞語,把這句話說具體。
彭德懷愛他的大黑騾子,是因為( )。
彭德懷愛他的大黑騾子,是因為(他和大黑騾子感情深厚)。
學生回答,再請一名學生上來板書。
二、重點講解:彭德懷愛他的大黑騾子
1、默讀課文,尋找課文中那些語句反映了彭德懷愛他的大黑騾子。為什么?(小組合作交流)
【出示四色學習單】
紅色:找出相關的語句,直接反應彭德懷和大黑騾子的感情深厚
黃色:從句子中找出重點詞語
藍色:說明這些詞語為什么反應出德懷和大黑騾子的感情深厚
綠色:對上述三位同學的表達進行評價
交流順序:紅——黃——藍——綠
然后再進行匯報
(讓學生尋找,找到后再進行回答)
一般認為有五句:
a.有時彭德懷撫摸著大黑騾子念叨著:“你太辛苦了,連一點料都吃不上。”說著,就把自己的干糧分出一些,悄悄地塞進大黑騾子的嘴里,一直看著它吃完。
(句中的“撫摸”可以看出彭德懷對大黑騾子的感情。 “悄悄”是不讓別的人看見,是怕其他戰士不理解。“念叨”的意思是“因惦記而談起”, “一直看著它吃完”,可以想見,彭德懷看著大黑騾子的時候,眼里是充滿憐愛。)
b.彭德懷深請地望著拴在不遠出的大黑騾子……
(彭德懷深情的眼神里寫滿了對大黑騾子的不舍)
c.彭德懷背過臉去。
(一個“背”字,滲透著無限的不忍。并這一段話獨立為一節,情感和意思就更為突出和強調。)
d.槍聲響了。彭德懷向著斜倒下去的大黑騾子,緩緩地摘下軍帽……
(“緩緩”中滿是沉重,“摘下軍帽”是把大黑騾子當作了自己的戰友)
e.彭德懷推開警衛員端來的一碗肉湯,發火道:“我吃不下,端開!”
(“吃不下”,不是彭德懷不餓,他和戰士一樣餓,但是心里難受,讓他吃不下。)
對于這部分的教學,邊分析邊朗讀,深入體會課文。
根據學生的回答,及時調整教學過程。
2、齊讀:黑板上的板書:彭德懷愛他的大黑騾子,是因為(他和大黑騾子感情深厚)。
三、課文過渡
1、通過關聯詞語的變換進行過渡
把“是因為”,換成轉折關系的“但是”。
彭德懷愛他的大黑騾子,但是(他忍痛割愛把大黑騾子給殺了)。
2、這是故事 ?(發生的結果)
3、為了這個結果的實現,彭德懷下達了幾次命令?分別在課文的那幾小節?
(下達了三次命令:分別在5-10小節;11-16小節;17-20小節)
四、重點講解:彭德懷第一次下達命令,卻沒有成功的過程
1、仔細閱讀課文的5-10小節
2、思考:這一次大家為什么沒有執行彭德懷的命令?從原文中找原話。
( “軍團長,大黑騾子可不能殺呀!”
“可是你怎么走出草地?別的可以殺,大黑騾子一定要留下,它為革命立過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