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玉恒教學實錄——《天游峰的掃路人》
師:精彩啊!精彩!你們高水平的發言,同樣的頂天立地!好,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走近這位頂天立地的掃路人。“我抬頭望了望”,讀——
(學生深情地齊讀第7節。)
師:對于這一節,誰還有什么新的發現?
生:老師,我有個問題,最后一句為什么說“我不禁倒抽了一口氣?”
師:誰能解決這個問題?
生:“倒抽了一口氣”,就是說作者看到掃路人這樣不怕危險,不顧勞累地掃石階,感到很驚訝!很佩服!
師:他的解答你同意嗎?
生:我有點同意。
師:就是說還有點不滿意?
生:我覺得既然是表示作者的驚訝。那為什么不說我不禁驚訝起來了呢?
師:你又提出了一個更有價值的新問題!我請大家都來思考一下,如果換成“我不禁驚訝極了”或“我不禁驚呆了呢?”行不行?
生:我覺得可以。因為意思都一樣嗎?而且又讀得通順。
生:我認為不能換。雖然意思是一樣,都是說作者很驚訝,但直接說出來了,反而沒有“倒抽了一口氣”給人的印象深。
師:為什么“倒抽了一口氣”印象就深?
生:因為“倒抽了一口氣”讓你感覺到自己的呼吸了,就跟感覺到自己的心跳一樣!(掌聲響起!)
師:這就是我們中國語言的無窮魅力!一個意思可以有多種不同的表達形式,說“驚訝”也可以,但看不見摸不著,不太好體會;說“倒抽了一口氣”就形象化了,你就能親身感受到它。類似的例子很多,比如說表示害怕,還可以說成“倒抽了一口冷氣”,“嚇得渾身起雞皮疙瘩”,“脊梁骨發麻”。我們要學習和運用這種形象化的表達方法。下面,我們再回到前面的大問題,掃路人還有哪些品質讓人敬佩?大家再找找看。
(學生自由快速地讀課文。)
生:(讀)“老人引我進了他的小屋,為我沏了一杯茶。茶,很熱,很香,仿佛一股暖流,很快地把我們倆的心靈溝通了。”老人對陌生的游客這樣熱情,還為他沏茶,讓人佩服!
師:熱情待客,心地善良!好人!你有個字音沒讀準。“沏”讀第一聲,“qī”,不讀“qì”。來,讀一遍,全班一齊讀。“沏”是個生字,“徹底”的 “徹”雙人旁換成“氵”就是“沏”。因為沏茶要用水來泡,所以就是“三點水”。能記住嗎?來,在書上寫一遍。
師:我發現這一節里有一句話和我們剛才學的“倒抽了一口氣”的表達方式一樣。你們發現了嗎?
生:(讀)“茶,很熱,很香。仿佛一股暖流,很快把我們倆的心靈溝通了。”這句話表面寫茶香,人喝了心里熱乎乎的,其實是寫老人的熱情像茶一樣讓人感到溫暖。
生:老人的熱情,老人的友誼就像茶一樣溫暖著作者,他把友誼和熱情傳到了作者的心里。
師:作者把老人的熱情比作了熱茶。茶熱,情更熱;茶濃,情更濃,茶香,情更真!“一杯熱茶”把老人的熱情寫活了!好!就順著這個話題,大家再找找看,看文中還有沒有這種形象化的表達方法?
生:(讀)“天游峰——武夷山的第一險峰。九百多級石梯,就像一根銀絲從空中拋下來,在云霧中飄飄悠悠,仿佛風一吹就能斷掉似的。”作者把天游峰的 “險”形象地寫了出來,它把石梯比作在云霧中飄飄悠悠的風一吹就能斷掉了的銀絲,讓人似乎真能看到這樣一幅畫,看到了它的“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