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玉恒教學實錄——《天游峰的掃路人》
師:是嗎?
生:在一塊寫也不是羅嗦。因為兩段話加在一起字數(shù)也并不多。因為第一次寫的是穿的衣服之類的,后面是寫老人的臉和眼睛的。
師:穿著和五官不能放在一起寫?
生:也不是。
。▽W生面露難色,一時說不清楚。)
師:其實這也不難理解。剛才有同學說了,第一次主要寫了穿著,第二次卻很細致地描寫了老人的眼睛、眉毛、臉色。那這兩次描寫的內(nèi)容能不能顛倒過來呢?再讀讀這兩段話。
。ㄉ杂勺x第3節(jié)和第8節(jié)。)
生:因為第一次作者是無意中聽見“嘩嘩”的掃路聲被吸引過去的,他對老人只是初識,并不了解,也不太在意。所以這時候只能從衣服等方面對老人有一個大體的了解,能看出老人的身份就可以了。
。ㄕ坡曧懫。)
師:很有道理!接著說。
生:第二次,是因為老人和作者交談了很多,作者對老人每天掃一千八百多級石階很佩服,這時他是懷著很深的敬意來看這位老人的,所以打量得非常仔細。
。ㄕ坡曉俣软懫。)
師:噢,聽你精彩的解說,我算明白了!大家都明白了嗎?
生:明白了。
師:這就叫會讀書!不但要看仔細,還要善于發(fā)現(xiàn),善于思考。下面我們來讀一讀課文的最后三節(jié),看看能有什么新的發(fā)現(xiàn)?
(生自由讀課文最后三節(jié)。)
生:我發(fā)現(xiàn)課文最后一句的寫法和前面“倒抽了一口氣”的寫法一樣,也很形象。
師:好!一起讀讀這句話。
生:(齊讀)“這充滿自信、豁達開朗的笑聲,一直伴隨我回到住地!
師:誰來談談對這句話的理解?
生:笑聲怎么可能隨著我回到住地呢?這笑聲其實就是指老人的性格。
師:什么性格?
生:充滿自信、豁達開朗的性格。
師:“自信”應該能夠理解吧,“豁達開朗”是什么意思?
生:“豁達”就是很大方吧?
師:有點*近了。聯(lián)系整篇課文再想一想。
生:“豁達”應該是大度吧?
師:對!聯(lián)系老人說一說。
生:老人在那么危險的石階上掃路,工作量那么大,那么累,已經(jīng)退休了,可他一點都不在乎,不去計較。
生:“豁達開朗”就是樂觀。這么險,這么苦,他都不抱怨,默默地奉獻著,而且說自己呼吸的是清爽的空氣,還有花鳥作伴,自己舍不得走。沒有樂觀的精神,誰會這么做呢?(掌聲響起。)
師:精彩呀!還能從文中的哪句話里看出老人的豁達樂觀?
生:(讀)“不累,不累,我每天早晨掃上山,傍晚掃下山,掃一程,歇一程,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彼f得輕輕松松,自在悠閑。明明已經(jīng)很累很辛苦了,他卻這樣輕輕松松,自在悠閑,像游山玩水一樣。說明他對工作很滿意,很快樂,很樂觀。
師:正因為老人有這種豁達開朗的心胸,他才會在這武夷山的第一險峰上風里來,雨里去,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辛勤勞作。正是這種平凡而又偉大的品質(zhì)深深地打動了作者的心,也讓我們接受了一次難忘的心靈洗禮。我想到了這樣幾句話:知足者常樂!(板書。)還有一句是一個工廠的宣傳語: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我想,大家肯定也有很多的想法,把自己的想法寫下來好嗎?
。ㄉ鷮懜惺。)
師:咱們來交流一下。
生:俗話說:“干一行,愛一行。”讀了《天游峰的掃路人》這篇課文,我才真正理解了這句話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