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祖父的園子
師:你能快樂地喊一喊嗎?
生:下雨了!下雨了!
師:你也快樂地來喊一喊。一起來快樂地喊一喊吧。
師:這一搶一揚一喊,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淘氣的、可愛的、天真的孩子的形象。我們一起來讀讀這段文字,感受小女孩的快樂。
生齊讀。
師:聽了你們的朗讀,我似乎看到了一個自由快樂的孩子。
師:我們剛才從“我”在園子里溜種,鏟地,澆水的描寫中讀出了我是自由的,因為我是自由的,所以在我眼里園子里的一切都是自由的,
點擊課件:園子里的一切愿意怎樣,就怎樣,那我在園子里是怎樣也就怎樣呢?
時,我愿意,就。
生交流。
師:我是自由的,當然在我眼里園子里的一切都是自由的,誰來讀?(音樂起)
指名讀13自然段。
四、三讀,品味祖父對“我”的寬容和疼愛。
師:我在祖父的園子里為什么能這么自由、快樂,無拘無束呢?請同學們再讀課文的三到十二自然段,看看你能感受到什么。
(課件出示對話五到九節)
生:因為爺爺對我很寬容,滿足我的一切愿望,答應我的一切要求,
師:你從哪些語言文字里讀出祖父對我的愛呢?
生:我把谷穗當作狗尾巴草割父也沒有怪我。
生:我是從祖父與我的對話中感受到祖父對我的關愛。
生:當我做錯了事,祖父沒有責怪我,反而是大笑起來,笑夠了,還在笑。
師:你從祖父的笑里品味到什么?(祖父的疼愛、寬容濃濃的祖孫情。)
面對做錯事的我,面對懵懂的我,祖父還是在笑。能把這濃濃的祖孫情讀出來嗎?
師讀旁白,學生讀對話;生分角色朗讀。
師:因為祖父的疼愛和寬容,所以我才能在祖父的園子里如此快樂自由。再讀這段話,相信同學們對自由會有更深的體會。
(音樂起)指名讀第十三段。
五、四讀,領悟寫作技巧,介紹生平,體會作者的精神追求。
師:讀著讀著你覺得作者僅僅是在寫園子里瓜呀、花呀、蟲呀、鳥呀是自由的嗎?
生:不是,還有我是自由的。
師:那作者為什么要花這么多的筆墨要寫園子里的動物、植物呢?
生:因為我是自由快樂的,所以園子里的一切就是我的化身。
生:園子里的動物和植物的快樂都是因為我的自由和快樂,一切景語皆情語。
師:這就是借寫物來抒發情感,借寫景來喻人。我們在讀文章的時候,借助借景抒情,借物喻人的寫作方法,可以深刻地領會文章的內涵,我們在寫作的時候,學會運用這樣的方法,就會使文章更有深意。
師:兒時的這段美好時光為什么會給作者留下如此深的印象呢?
師(配樂)介紹生平資料:蕭紅出生于一個封建地主家庭,八歲喪母,父親是個冷酷的官僚,只有祖父給她疼愛和溫暖。祖父去世了,她失去了唯一關愛她的親人。她19歲離家出走,歷經坎坷,31歲就于貧病交加中客死他鄉。她在《呼蘭河傳》的尾聲中寫道:呼蘭河這小城里邊,從前住著我的祖父,現在埋著我的祖父,那里的蝴蝶、螞蚱、蜻蜓,也許還是年年仍舊,也許現在已完全荒涼了。小黃瓜、大倭瓜,也許還是年年地種著,也許現在根本沒有了……只因他們充滿我童年的記憶,忘卻不了,難以忘卻……
師:聽了這段文字,你有什么想說的?
生:蕭紅的命運太悲苦了。
生:蕭紅非常懷念自己的祖父,她眷戀童年的快樂生活。
生:蕭紅雖然生活是不幸的,但她的內心充滿了對自由、快樂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