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隱者不遇教學設計及反思
1、過渡:下面我們就來讀讀詩句,看看你們剛剛提出的問題能不能從中找到答案。
2、這首詩每位同學要到三遍,每一遍都要達到一定的要求。
第一遍:要一字不錯,字正腔圓。
第二遍:要讀的有板有眼。
第三遍:要讀出詩的味道,那你就很了不起了。
(學生練讀古詩)
[設計意圖]:三遍朗讀,讓不同層次的學生有了不盡相同的訓練要求,大家可以擇其達到的要求來做。
3、 指名學生讀,速記點評,注意鼓勵學生。
4、 字音大家都讀的很準了,再讀古詩,看看古詩寫了些什么呢?你覺得這首詩該怎么停頓呢?
(提醒第二句停頓“言||師|采藥去”)
[設計意圖]:古詩的停頓并不是句句停頓的格式都一樣的,有些故事要根據意思來停頓。這首詩的第二句就有一些特別,讓學生根據句意來停頓,無形中幫助學生理解詩意。
5、 指導朗讀古詩,讀出節奏。
[設計意圖]:語文是“語”和“文”的結合,語文教學讀是根本,要實實在在地把課文讀通。
三、細讀古詩,理解詩意。
1、讀了這首古詩,你有不懂得字詞么?提出交流。
多媒體出示:一座山,山上云霧繚繞。相機理解“云深”。
2、角色扮演,在對話中理解詩意。
(1)賈島到山中去尋訪圣賢之士,沒有找到,卻遇到了童子,你瞧!
(多媒體出示:賈島與童子在山中相遇的插圖)
(同桌中一位扮演賈島,一位扮演童子,根據自己的想象來表演問答)
[設計意圖]:多媒體插圖的展示,創設了情境。同桌的表演使學生很快的進入到情境中,為理解詩意做好了鋪墊。
(3)指名學生上臺表演。
(4)他們精彩的表演讓我仿佛身臨其境,這樣情景詩人是怎么寫的呢?
(5)多媒體出示古詩,教師范讀。
同學們,讀讀吧。爭取能讀出詩中的情景。
學生練讀,然后指名學生試讀。
[設計意圖]:老師入情入境的范讀,感染著課堂的每一個人,將學生帶進了詩的意境之中了。
3、賈島在和童子的對話中,他的心情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滿懷希望——失望——一線希望——徹底失望)
帶著這樣的情感變化,我們再讀讀古詩吧!(指名讀——齊讀)
[設計意圖]:“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沒有情感的語言文字,是一種詞藻的堆砌;沒有真情的語言文字,會顯得非常的蒼白無力。忽略了情感的因素,你上得再生動,語言文字抓得再扎實,也是不到位的。從一定的意義上說,語文教學就是一種情感教學,教師要引導學生做“真我”,露“真情”。當然,在引導學生深入體會、感受課文的情感因素時,不可忽略了教師的示范和影響,教師應成為“課文的晴雨表”,用自己的神態、語言、情緒等去感染學生,帶動學生,使他們和課文同悲、同喜、同激動、同平靜……只有這樣自外到內的學習,才談得上提高語文素養,才是真正意義的語文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