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永正給初作教師的女兒的20條建議
每一遍讀課文是齊讀,第二、三遍最好自由讀,或者同桌之間互相讀。讀書、讀詞不要讓學生扯著嗓子讀。如果讓全班學生讀單詞,能不能聲音由低到高,再由高到低?那一定是很有趣、很有意境的。
板書“大”和“小”,故意把“大”寫得大大的,把“小”寫得小小的;板書《駱駝和羊》,故意把前者寫大,后者寫小;板書課題“鯨”,則特意把這個字寫得斗大。如此,學生一定會發(fā)出會心的微笑。這也是變化。
第一次分角色朗讀,全由學生參與,第二次,如果你參與進去,學生一定會讀得更有精神。講燕子、翠鳥的外形畫簡筆畫;講鯨,讓學生看圖片;學習《桂林山水》看看課件……這些,都叫“變化”,沒有變化,學生會厭;沒有變化,也就沒有教學藝術。
五、要細心觀察學生,全面了解學生,傾聽學生的談話。
如果你在適當時機和場合,不經(jīng)意地說出某一個學生做的一件值得稱道的事或值得稱道的一種表現(xiàn),他不僅會感到吃驚,而且受到的鼓舞也會特別大。
表揚要有實指性,忌空泛。“你做作業(yè)總是那么細心,很少有錯誤。”“你回答問題不但對,而且口齒清楚。”-----這樣說就具體了。
恰當?shù)厥褂弥w語言,可以讓學生感到你的真誠和親昵,拉近師生的距離。如撫肩、握手、貼貼學生的臉蛋等。
六、搞點小激勵。
教低年級,可把全班分為幾個組,上課時,不論哪個同學在哪方面表現(xiàn)好,都在他所在的組上畫一面紅旗或一個蘋果;有人表現(xiàn)不好則擦掉一面紅旗或一個蘋果。下課時,表揚表現(xiàn)特別好的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