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語文上冊第一組教學指要
訪談內(nèi)容──課文主要交流對話了四個話題:話題一,討論看閑書──多讀課外書;話題二,談學習偏科──提倡三貫通;話題三,請教學外語──鼓勵早學習;話題四,背誦古詩文──加大積累量。娓娓道來,層次清楚。
《走遍天下書為侶》一課,作者以獨自駕舟環(huán)繞世界旅行,只能選擇帶一樣東西娛樂的假設開始,引出自己的觀點。接著以鮮活的比喻,即反復地讀一本書,如老友重逢,每日回家,故地重游,總會有新的發(fā)現(xiàn),新的收獲,新的驚喜,來說明選擇的理由。然后繼續(xù)假設,列舉了“一遍又一遍地讀”的方式和方法,只要從不同的角度反復地讀,就會常讀常新,百讀不厭。這表達了作者對讀書的摯愛以及用自己的方式將書讀精的獨特見解。真是妙喻之中見真情!
書如友似家──“你喜愛的書就像一個朋友,就像你的家。”作者將書喻為朋友和家,的確是一種妙喻。朋友和家,人人皆有,而且感情深摯,充分表達出了對書的喜愛。更重要的是朋友間次次相見,家日日都回,卻不會生厭,反而有新的發(fā)現(xiàn),新的收獲。以常見的事物為喻,生動而又巧妙地說明了一本書可以常讀常新,讀而不厭。
書像與人同行──“這真像與另一個人同船而行。”這句話是作者在列舉了“一遍遍地讀一本書”的方式方法后的由衷感嘆。從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去讀,無論是理解故事內(nèi)容,揣摩寫作目的,續(xù)編故事,品味寫法,還是積累所得,都能讀得津津有味,收獲頗豐。書,不是枯燥的、呆板的,而如一個活生生的人一樣生動。這句話也與題目《走遍天下書為侶》相呼應,相對照。
書猶如故地──“一本你喜愛的書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處你想去就去的故地。”這“故地”,指的是書已讀多遍,了解并熟悉;“想去就去”,這是說方便,隨心所欲,想讀就讀。由前面的“你喜愛的書就像一個朋友,就像你的家”,“這真像與另一個人同船而行”,到現(xiàn)在的“就是”“也是”,更加表達出了作者對書濃郁的情感,對一本書喜愛到百讀不厭的程度。
書如同伴侶──課文的題目是《走遍天下書為侶》,作者把書看作是生命中時刻陪伴,能夠共擔風雨,分享喜怒哀樂,特別親密的伴侶。這洋溢著對書的深愛之情。
一本好書,是智者,是良師,是諍友,也是伴侶。認真讀一本好書,不僅能給人快樂、慰藉,還能給人深思與啟迪。聰明的小朋友,愛書吧,它是你飛翔的翅膀。
《我的“長生果”》是一篇回憶性散文,作者以一種娓娓交談的方式,用樸實的語言,飽含深情地回憶了少年時代的讀書經(jīng)歷,闡明自己讀書的特有感受和讀書對自己生活的影響,表達了作者對書的濃厚感情和對閱讀的熱愛,說明書是自己文學成長歷程中的“長生果”。
層次分明──作者滿含深情地回憶了少年時代的讀書生活,他的讀物由叫做“香煙人”的小畫片到連環(huán)畫,到文藝書籍和中外名著,閱讀的范圍與深度在不斷增加。在醉心的閱讀中,由囫圇吞棗、不求甚解到養(yǎng)成做讀書筆記的習慣,不僅擴展了想象力,鍛煉了記憶力,增強了理解力,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寫作能力。作者在讀寫的實踐中,逐漸悟出了讀寫間的關系和寫作方法:作文,首先構(gòu)思要別出心裁,落筆也要有些“鮮味”才好;作文,要寫真情實感;作文練習,開始離不開借鑒和模仿,但是真正打動人心的東西,應該是自己嘔心瀝血的創(chuàng)造。重點回憶了兩次作文的構(gòu)思與寫作的經(jīng)歷。在結(jié)構(gòu)上,從首段的點題、總起,到按時間順序的回憶,使得全文線索清晰,完整緊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