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語文上冊第一組教學指要
情真意切──作者開篇便說:“書,被人們稱為人類文明的‘長生果’。這個比喻,我覺得特別親切。”然后以一連串美好的影象──蜂蝶飛過花叢,泉水流經山谷,流光溢彩的畫頁,跳躍著歡快音符的樂章,來形容少年時代讀書生活的美好。在對具體讀書生活的回憶中,作者對自己的閱讀及其感受描寫得極為生動傳神,使人仿佛看到一個如饑似渴地讀書的孩子,沉迷于書中的世界,汲取著營養,在一天天地成長。尤其是兩次作文的實例,有力地印證了閱讀的功效。“我的長生果”的寓意不言自明。在行文中,作者還恰當地運用了大量的成語,和飽含情感的敘述結合起來,增強了話語表現的動感和力度。
閱讀:提升素養與能力
品書籍廣告
100%精品75%的價格
10元
讀經典的書,做有根的人
小學生經典閱讀
這里有朗朗上口的兒歌、散文、古詩詞,讓你品味語言的魅力;這里有兒童文學名著的精彩片段,讓你體驗多彩的人生!
觀察畫面,根據廣告宣傳畫,回答問題。
1.這個廣告介紹的圖書是。
2.出版這本書的用意是希望小學生“ ”。
3.“100%的精品”說明書,“75%的價格”說明書;用一個成語概括這兩個意思。
4.這本書的內容主要有。
爸爸和書
張國強譯
我和姐姐有個書架,書架上整齊地排列著一百來本書,有童話,有歷史故事,還有關于作文的。其中有一本薄薄的童話集,叫《皇帝的悲哀》。
小伙伴常常來我家借書,從來沒有誰翻過這本《皇帝的悲哀》,因為它太破舊了。但是對我來說,這本書卻比任何一本都要珍貴。只要一翻開這本書,當年買書的情景就清晰地浮現在我眼前。
那時候我還小,爸爸所在的那家公司倒閉了。爸爸只好去做臨時工,媽媽也要出去干零活。爸爸天天帶著我,他干活,我就在一邊玩。
有一天下班回家,經過一家舊書店,爸爸突然停住了腳步,對我說:“給你買本書吧!”我聽了欣喜若狂。
“不過,給你買一本書,今天就不能乘汽車回家了。你愿意走路,就給你買。”
“好,咱們走回去!”我說。
爸爸走進舊書店,從一堆書里給我挑了這本《皇帝的悲哀》。盡管這本書很薄很薄,我捧著它還是像捧著一件珍寶似的。
我跟著爸爸往回走。路真遠啊!我有些走不動了,爸爸把我背了起來。過荒山大橋時,寒風呼嘯,我冷得直發抖。爸爸問我:“怎么樣,乘汽車比買書強吧?”
我緊緊地伏在爸爸的背上,忍受刺骨的寒冷,大聲說:“不,買書比坐汽車強!”
爸爸點了點頭,用他的上衣把我裹得嚴嚴實實的。
“走這么長的路是很累的。但是,不這樣做的話,爸爸就沒法給你買這本書了!”
我仿佛覺得爸爸是含著熱淚在說這番話的。
當時,我還沒上學,老纏著爸爸,讓他一遍又一遍地給我念這本薄薄的童話集。大概念了好幾十遍吧,聽著爸爸念書,我漸漸地懂得了讀書的樂趣。
后來,爸爸病了,我們的生活更苦了。可是,爸爸的精神一直很好,只要有點兒錢,就一定會給姐姐和我買書看。每次買了書回來,他總要對我們說:“從明天起,咱們又得節衣縮食啦!”說著笑了起來。
“節衣縮食,省吃儉用!”我們異口同聲地說,和爸爸一同開心地笑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