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冊《水》單元教材分析及教學建議
2.引導學生利用工具書、結合注釋理解詩意,創設情境,把學生帶入詩的特定情境中去。
3.引導學生邊讀邊想象,感悟古詩的意境,盡可能地走進詩人的世界,揣摩詩人的心境,用自己的話來描述感受到的內容。
4.通過閱讀比較,鑒賞兩種截然不同的風格的古詩,感受其在描繪的景象與氣勢上、揭示的道理上、對仗用詞上的獨特之處,體會海的壯美,湖的靜謐。
5.背誦古詩,交流并積累與“水”有關的古詩。
《水就是生命》
1.可以從交流對水的認識入手,喚起學生學習的興趣。
2.鼓勵學生自讀領悟,抓住重點語句理解或結合課外知識理解“水就是生命”。
3.結合“金鑰匙”讓學生明確寫提綱筆記的目的,在教寫詳細提綱筆記時,教師應做示范,并講解自己所寫的提綱。提綱需涉及到第二層的內容,即把課文分幾個大的部分,每一部分再分幾個要點去整理。學生練習過程中則要遵循合理的原則,將要求放低。最后要組織學生照著筆記陳述課文主要內容,以便培養起借助寫提綱把握課文內容的能力。詳細提綱筆記的方法的掌握需要長期的訓練來實現。
4.結合“語文天地”中“綜合活動”的內容,可以鼓勵學生做與水有關的試驗,搜集相關資料,提高對水的認識。
《一個蘋果》
1.重視相關資料的補充。有條件的可以在課前準備電影《上甘嶺》讓學生觀看,也可以讓學生在課前匯報查找到的有關“上甘嶺戰役”的資料。熟悉當時故事發生的背景,有助于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一個蘋果的來歷,只是文中第三段火線運輸員一句輕描淡寫:“半路上撿到的”,透過“滿身塵土,褲子撕了好幾條,腳脖子上還劃破了好幾處,血跡斑斑。”雖然能說明蘋果的來之不易,但相關資料的補充更能在情感上震撼學生。當學生了解到當時供給常常補充不上,一桶水、一箱彈藥、一個蘋果常常是犧牲好幾條人命都不一定送得上去時,會對“為什么志愿軍戰士在極度干渴的情況下仍不肯吃這個蘋果”有深入的理解。
2.文中對比方法的運用,值得我們品味。課文中“幾天沒喝過一口水”,“喉嚨早就干得煙熏火燎”,表現出的干渴難耐;“它青里透紅,散發出誘人的香味。這會兒,不用說一個……一口氣吃完。”表現出的渴望之至。與“這樣一個挨一個……蘋果還剩下大半個”形成鮮明對比,反襯出戰士們崇高的精神,感人至深。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入情入境地朗讀中,體會在艱苦的情況下,志愿軍戰士為別人著想、互相關心的階級友愛精神深深地感染著每一個人。
3.抓住文章中對人物當時的情況與外貌、語言的描寫揣摩人物的內心世界,理解當這個蘋果轉到戰士們手中的時候每個人都找到了比自己“更需要”蘋果的人,這個傳遞的過程充分展示了人物的高尚品質,在學習中引導學生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有感情地朗讀。
4.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是事情的高潮,要重點理解。通過理解“強烈的感情”是一種什么感情,為什么說迸出的淚花是“幸福的”淚花,是“驕傲的”淚花的基礎上想象“防炮洞里格外沉靜,戰士們心里想了些什么?” 體會到這種“強烈感情”是防炮洞里每個戰士都有的,這里的“沉靜”是表面的,戰士們內心十分激動,此時無聲勝有聲。使學生懂得,防炮洞里格外沉靜,但是戰士們的心里卻極不平靜,他們流著淚,激動得說不出話來。這是幸福的淚,是為戰友間的友愛感到幸福;這是驕傲的淚,是為危難之時首先想到他人的戰友而感到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