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長征教學設計
(二)細讀鑒賞,領略詩境 過渡:真了不起,毛澤東如此凝練的一首詩,用如此簡潔的一句話概括出來了。那么哪句詩直接寫出了紅軍克服困難呢?把它劃出來。 1、體會只等閑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 a、老師也看到很多同學劃了這句,我們一起來看看,讀讀這句詩,哪個詞理解起來有難度? b、 “等閑”這個詞確實難理解,“閑”在字典中有這幾種意思(出示字典中的幾種意思),你覺得應該選則哪一種,對,平常,平平常常。那 “只等閑”呢?又該怎么理解呢? c、紅軍把什么只不過當作平平常常的事呢?誰能把整句話連起來說說。 2、 抓萬水千山體會難: a、經歷萬水千山只當作是平常事,詩中寫了哪些山,哪些水呢?在詩中圈一圈,把山、水圈出來 b、(出示地圖),同學們看,這是紅軍長征的路線圖,五嶺是五座山的總稱,它橫跨湖南、江西、廣東、廣西四個城市,烏蒙在貴州,海拔四千多千米。你還看到哪些山水? c、這首詩選擇了長征途中的這樣五處山水,那么萬水千山僅僅指這五處山水嗎嗎?有多少呢? d、師:詩中還告訴我們有多少呢?我們可以讀讀資料袋。 師:從什么時候開始的呢? 師:整整一年。同學們,紅軍長征要經過那么多的山水,困難可想而知,誰能句好這句話?(指讀)這一切對紅軍來說只都只不過是等閑小事。(生齊讀“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 3、據生展開學習: 過渡:這萬水千山真的是等閑小事嗎?讓我們讀下面的詩句,一邊讀一邊想,遇到有困難的地方做個記號。 a、自讀、交流: b、相機教學: a.(出示五嶺的圖片)你們看,這就是紅軍要攀越的五嶺,綿延數千里,可詩中說“五嶺逶迤騰細浪”,細浪是怎樣的呢?在書上畫一畫(請一生到黑板上畫“細浪”)這是紅軍要攀越的五嶺,這是細浪,你體會到什么?能不能把體會送到這句詩中,把它讀好?(指讀) b.通過查字典、畫一畫讀懂了這些詞,那“烏蒙磅礴走泥丸”呢?介意大家也用剛才的方法查字典、畫畫的方法解決,一邊寫一邊討論。(學生自學)通過學習你已經知道了什么? ①.誰能讀一讀(指讀) ②.(出示圖片)這就是高達四千多米的烏蒙山,紅軍要翻過這樣的烏蒙山,在他們眼里只看作是腳下的泥丸。誰能再來讀?(指讀)理解了這兩行,能不能連起來讀一讀?(指讀)再大的困難紅軍都當作等閑小事,我們一起讀。而這一切都是因為我們的紅軍——(引讀這兩句詩) c.出示:“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 ①、金沙”指金沙江的水,“涯”指的是懸崖,水拍懸崖怎么會暖呢?聽老師給大家講個故事 ②、出示金沙江圖:這就是險峻的金沙江,當時敵人瘋狂地說,一只鳥飛過去都是妄想,你們知道紅軍是怎樣渡金沙江嗎?(師介紹故事:金沙江兩岸高山峭壁,水流湍急,驚濤駭浪,敵人戒備森嚴。我們的紅軍足智多謀,一面假裝攻打昆明,迷惑敵軍,吸引他們的主力部隊,;而另一面我軍主力隊悄悄到皎車渡襲擊,繳獲渡船,活捉敵兵,不費一槍一彈奪取了敵軍陣地,等敵人發覺趕來時,我軍已安然離開,敵人只能望江興嘆,我軍個個歡欣鼓舞) ③、知道這個背景資料,你會怎么讀?(生讀) ④、我覺得你讀得很輕快,你為什么這樣讀? ⑤、起來讀一讀,看看聰明的你是不是真的高興? ⑥領讀: 我們勝利了(讀)—— 我們不費一槍一彈勝利了(讀)—— 面對窮兇極惡的敵人,面對險要重重的金沙江,我們不費一槍一彈勝利了(讀) ⑦、此時的紅軍心情怎么樣?那是什么暖?(心暖) (課件出示:鐵索橋) ⑧、師:為什么用“寒”字來描寫鐵索橋呢?下面我們來看看“寒”字,誰知道?不急,你看(出示盧定橋),這是由13根鐵煉組成的鐵索橋,如今,木板都讓敵人抽掉了,過這樣的橋談何容易。你們看(奪橋片段)奪橋的勇士冒著敵人的槍彈,看著這樣的橋,看著這樣的畫面,你的腦海中出現了哪些詞語,寫在詩句旁邊。 ⑨、師:如此驚心動魄的戰斗,心驚膽寒,誰能讀好?(指讀)當時奪橋的22位勇士全都犧牲了,現在想起來還是心驚膽寒。(指讀)一暖一寒,一個是勝利的喜悅,一個是戰斗的驚心動魄(指讀)一暖一寒,這是兩種不同的戰斗,在毛澤東的詩中濃縮成一暖一寒,這是何等的胸襟和氣魄啊。(齊讀) ⑩同學們,這一暖一寒,一喜一淚,不正是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