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想的力量》說課稿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五年級語文下冊第四單元第17課《夢想的力量》。本單元的主題是“他們讓我感動”,讓學生在閱讀中了解可歌可泣的事,體會令人震撼的情。一、教材分析
1、教材簡析:
《夢想的力量》這篇課文通過記敘6歲的加拿大孩子瑞恩•希里杰克為了實現“給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讓他們有干凈的水喝”這一夢想,而不懈努力,終于使夢想成真的經過。體現了瑞恩的一顆善良的、堅定執著的、金子般的美好童心。課文按照時間順序和事情發展順序,敘述了事情的經過。瑞恩夢想的實現大體經歷了三個步驟:一是籌集70塊錢;二是籌集2000元錢;三是籌集買鉆井機的錢。這三個步驟對瑞恩來說如同爬山,一步比一步艱難。瑞恩的夢想,瑞恩的善良和同情心都面臨著一次比一次愈加嚴峻的考驗,作者是如何將這三次籌款寫清楚,寫具體的,這正是學生要向作者學習的表達方式。
2、教學目標:
根據本單元的主題以及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水平,我特制定了以下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認識6個生字,在反復朗讀、想象拓展等文本感悟的過程中相機識記和理解“迫不及待”“一聲不吭”“堅定”等詞語的意思。
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想象拓展、聯系自己的生活、有感情朗讀等手段,設身處地地感受瑞恩的內心想法,讀懂重點句中所包含的思想情感,領會本文的寫作手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感受瑞恩對非洲人民深深的關懷,體會到夢想的力量是巨大的,乃至于感受到愛的力量的巨大的。
3、教學重難點
本節課我緊緊圍繞專題把重點定為通過想象拓展、有感情朗讀等手段,讀懂重點句中所包含的思想情感,領會本文寫作的寓情于敘的寫作手法。難點是理解“夢想的力量是如此巨大”,感受“愛的力量”的巨大。
二、教法學法
教師是學生學習的主導,是他們探索知識之路的領路人。在本課教學中我采用的教學方法是自讀自悟、啟發質疑、創設情景,讀寫結合。
依據教法,我選擇了相應的學法指導。 “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的訓練和朗讀感悟、自主合作學習為主線”是當前教學改革的主導思想,它體現了素質教育的觀點,因而在課堂教學中,我指導學生采用了“自讀自悟、以讀代講、讀寫結合”的學習方法。
三、說教學準備
為了達到最優化的教學效果我準備利用多媒體電教設備并且精心制作了ppt課件來輔助教學。學生對課文的字詞進行了預習。
四、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共鳴
1.教師板書“夢想”。請同學們談一談什么是“夢想”。
過渡語:“夢想”可能是我們心中最深切的、最美好的渴望。人世間的很多奇跡都源于夢想,并經過不懈的努力使夢想成真。人應該有夢想,并為自己夢想的實現做出努力。
2.同學們,現在請你告訴大家:你的夢想是什么?
小結:同學們的夢想都非常美好!希望你們能夠時刻記住自己的夢想,并使夢想轉化成前進的動力。因為夢想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可以讓你創造出無法想象的奇跡。(板書完成課題)
3、今天我們要認識的一位主人公叫瑞恩。他因為自己的一個夢想而改變了非洲一部分孩子的命運。正是這位小男孩用一顆金子般的心幫助了那些急需幫助的人們,讓我們深深感動,F在就請同學們來閱讀這個真實的故事,去感受夢想的力量吧。
本設計力求最大限度地激發兒童夢想的潛能,讓他們心中擁有夢想,讓他們在希望中生活,并不斷地創造生命的奇跡。
(二)自讀課文,走近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