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桂梅 《七律長征》課堂實錄
生:要抓住重點詞。
師:可以,對了。
生:抓住重點的詞加上自己的感受。
師:可以反復去朗讀,反復的去吟誦。還有沒有?
生:抓住作者寫作當時的情況。
師:要聯系當時當地的情景,設身處地進入場景去體會、感受。把你的心放在課文中去體會,這樣,一邊想一邊會出現電影畫面。還可以獲得真實的作者感受。很好。同學們,老師沒告訴,你們就自己體會出了,我們再歸納一下:要深入地體會感情,體會文章的中心,我們可以把心放在情景中去設身處地的去聯想。你就是當時紅軍中的一個人,與作者心相通,與文中人物相通;第二,我們還可 以抓住重點的詞去體會。第三種我們反復的去吟誦去朗讀來感受文中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現在怎么辦,你就在下面小組合作或自己也可以讀一讀,找找資料,你看看有沒有新的感受,一會兒找同學講講,好不好?
生:(自由討論)放歌曲《長征》輔助學生體會詩的感情)
師:有感受嗎?想要說話嗎?
生:想。
師:不要著急,再讀這首詩,一會再說。
生:聽完音樂后,我非常激動,我談談第一句“紅軍不怕遠征難”這個“難”字。這個“難”是歷史上從來沒有的,包含自然的難。他們爬雪山,過草地,穿單衣、草鞋,在路上躲過了敵的圍追堵截。我非常佩服他們。
師:也就是說你著重體會了這個‘‘難’’字,就這個問題,還有誰有所理解。
生:通過聽音樂對第一句感受很深!半y’’字不僅體現了自然的難,而且體現了黨中央內部的難。
師:停。黨中央內部的難,說的挺好的,說中央內部的難怎么難?
生:有王明左傾冒險主義錯誤與張國燾的右傾分裂主義。
師:排斥誰?
生:毛澤東。
師:還有補充嗎?
生:剛才兩位同學說的兩點難,還有一點難,紅軍過草地還面對國民黨的圍追堵截,這一點是最難的。
師:太好了。同學們這一個“難”就如同學們剛才講的那樣天上有蔣介石的飛機在轟炸,地上有蔣介石的步兵在圍追堵截。我們的紅軍歷經“千山萬水”,再有黨中央的分裂,真是難上加難。但是,同學們,紅軍的回答是什么?
生:不怕。
師:紅軍的回答多么堅定,誰來試試讀一下。
生:(讀略)
師:往下談。
生:第二句詩,紅軍戰士們把五嶺看做是一個小小的細浪,把“烏蒙”看做小小的“泥丸”,就說明他們非常樂觀、頑強。我與他們一比差遠了,平時我遇到一道難題就不愿做,說明我不夠頑強,我要向紅軍戰士學習,繼續努力。
師:說得太好了,讀一讀,把這句話再讀一遍。
生:(讀略)
師:多么樂觀的紅軍隊伍啊,詩中用了多么新穎的比喻,想象也非常的奇特,把紅軍的藐視困難具體的形象化。(指騰細浪)再讀這一句。
生:(讀略)
生:“更喜岷山千里雪”這句話可以看出紅軍戰土非常的樂觀、從“更”字體現出前邊五嶺、烏蒙都是喜了,眼前的岷山千里雪就更喜了,為什么呢?因為戰土最大的快樂就是戰爭,因為戰土的職責就是攻克天險。
師:剛才有個同學不明白“更喜”是什么意思?聽了她的發言,你明白點沒有?
生:沒有。
生:前幾句的大渡河、金沙江過去了是可喜的!案册荷角Ю镅笔钦f他們把岷山千里雪地過
生:紅軍戰士翻過岷山覺得一點都不難。
師:哪不難呀19陽f常難呀!不是很輕
生:“更喜”有兩層意思,一是翻過岷山的雪山草地,開始了新局面。二是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