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古詩二首(望廬山瀑布 題西林壁)
教學目標1.學習生字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鼓勵學生細心閱讀,交流感悟,體會兩首詩表達上的異同,從而領悟詩的內涵。
教學重點
反復誦讀,理解詩意。
教學難點
在品讀中,感受兩首詩不同的藝術表達形式。
教學準備
1.查閱有關詩人及詩的資料。
2.教師制作多媒體課件。(展現廬山的美麗風光)
教學時數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渲染意境,激發興趣
談話:我們的祖國幅員遼闊、風景優美。
1.提問:你們去過廬山嗎?誰能說說廬山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認識“廬”字)→廬山是個風景秀麗、令人向往的地方。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領略一下廬山的美景。(播放廬山課件)
2.提問:剛才的畫面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3.唐朝詩人李白就曾被這里的瀑布深深的震撼,寫下一首膾炙人口的詩篇《望廬山瀑布》。(板書課題)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這首詩。
二、理解詩題,了解詩人
1.齊讀詩題,思考:“望廬山瀑布”是什么意思?
①書空,寫“瀑”字,注意不要把最后一點寫成捺。
②理解“望”字。
查字典,“望”當什么講?“望”與“看”的區別是什么?
2.學生互相交流資料,了解李白。
三、試讀古詩,初知詩意
1.同學們知道的可真多,那么詩人李白筆下的瀑布到底是什么樣的呢?自己試著讀一讀吧!
2.指名試讀。(請男生讀,女生讀,全班齊讀)
3.教師聲情并茂地范讀。學生初步感知詩意。
四、品讀詩句,理解詩意
1.在這首詩中,你們看到了什么?
(學生根據詩意聯想到畫面,自由表達,教師相機引導學生理解詩句意思。)
學習要點:
(1)“日照香爐生紫煙”
“日”“香爐”“紫煙”各指什么?“生”是什么意思?日:太陽。香爐:香爐峰。紫煙:紫色的煙云。生:升騰起(變成了)。太陽照射在香爐峰,高高的香爐峰上升騰起紫色的煙云。
(2)“遙看瀑布掛前川”
“遙看”一詞說明作者站在哪兒觀察瀑布?因為瀑布高大,遙看才能觀其全貌。“掛前川”是什么意思?指瀑布遠看就像懸掛在山峰間的一條大河流。
(3)“飛流直下三千尺”,“飛”“直”寫出了瀑布的什么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