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古詩二首(望廬山瀑布 題西林壁)
不識:看不清。緣:因為。
句意:看不清廬山的本來面目,只因為自己身在廬山之中,看來看去,只能看到廬山的一部分。
3.入意境,悟詩情。
(1)放廬山幻燈片,讓學生想象當時的情景,說說為什么詩人身在此山中反而認不清廬山的真面目呢?
(2)想想我們的生活中有這樣的情況嗎?
(對于比較復雜的事物,如果不能全面客觀地進行分析,就可能被局部現象所迷惑,不能全面、準確地認識這個事物。)
4.小結:《題西林壁》概括貼切,蘊含著深刻的哲理。讓我們和詩人一起站在廬山之巔,看著眼前這變幻莫測的景象,抒發自己的感情。(學生配樂齊誦)
三、總結全課
1.《望廬山瀑布》和《題西林壁》都是描寫廬山的,比較一下它們有什么不同?(引導學生探究詩人不同的藝術構思。)
2.吟誦兩首古詩,細細品味不同的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