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詞二首
(三)讀詞的時候如果能稍加停頓,那就能讀出節奏,讀出味道。課件出示配樂范讀。
(四)女生男生賽讀。
(五)全班齊讀,邊讀邊想:
讀著讀著,你仿佛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夜晚?課件出示
三、走進文本,讀中悟意
導入:就在這樣的夜晚,作者看著,聽著,聞著,還想著……那么他到底在看著什么?聽著什么?聞到什么?想到什么呢?
(一)默讀課文,學生自主學習。
課件出示閱讀提示:
1.結合注釋,借助工具書,理解詩詞大意。在書上標出不懂的地方。
2.此時此刻詩人所看到的、聽到的、聞到的或想到的是什么?
(二)全班交流,教師進行必要的引導、點撥。
1.隨機解釋個別詞語。
2.相機出示下列語句。
課件出示語句賞析1: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夜半鳴蟬。”
誰還從這一句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教師引導:
多美的月夜啊,詞人深情地贊嘆——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夜半鳴蟬。
多美的月夜啊,我們深深地贊嘆——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夜半鳴蟬。
面對此情此景,我不由得想起“月落烏啼”的場面,讓我們再次感受詩句——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夜半鳴蟬。
課件出示語句賞析2:
“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教師引導:
你還看到、聽到或聞到了什么?
此時此刻,鼻聞著稻花的馥郁芳香,耳聽著歡快的交響曲。詞人擁有怎樣的心情?
作者行走在黃沙嶺的道途之中,沐浴著清風、明月,嗅著晚風送來的稻花的清香,那種輕松與愉悅之情已經是捂也捂不住了,情感已從心湖之中溢出來,流淌出來。他會想些什么呢?
指導朗讀。
課件出示語句賞析3: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 教師引導:
你還看到、聽到或聞到了什么?
再次讀這句詞。
課件出示語句賞析4:
“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教師引導:
你還看到了、聽到了什么?
從這句詩,你想到了哪句詩?(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詞人此時此刻有怎樣的心情?(轉急為安、興奮不已、激動萬分……)
你是從哪里發現的?
請你帶著詞人此刻的心情,再讀這一詞句。
四、品讀詞作,讀中悟情,欣賞詩詞意境
(一)課件出示先配樂,后畫面展示。
(二)仔細品讀,體會詩歌所蘊含的意境及作者的情感。
此時此刻,你眼前出現了怎樣的一幅畫面?
(三)配樂寫話。
教師導語:此時此刻,老師知道你們一定有了自己的感受,自己的理解;請你拿起筆,靜靜地想,靜靜地寫,寫下那動人的畫面。(教師巡視指導)
(四)畫面取名。
1.給自己的文字取名字。
2.交流討論:江南夏夜圖、山村夏夜美景圖、田野山水名作、江南山村盛夏月夜圖……
(五)師生齊讀(或背誦)整首詞,整體感知。
五、拓展延伸
(一)在這首詞中,我們看到了作者怎樣的文筆,怎樣的風格?(清新歡快、豪放)
(一)由于詞人的生活遭遇,他的詞風有時又沉郁頓挫、悲壯激烈。讓我們一起來欣賞辛棄疾的《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和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
六、請你選擇喜歡的一項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