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詞二首
(一)請把這首詞中你最欣賞的詩句寫下來。
(二)如果你想畫,拿起你的畫筆,畫一幅簡單的夜行黃沙道圖。
(三)課外收集感興趣的宋詞、元曲,并背上幾首。
(四)學完這首詞,如果你也想寫詩,那就大膽地行動吧!
第二課時
一、復習回顧,激趣導入
(一)背誦《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復習該詩的主要內容以及表達的思想感情。
(二)今天我們再學一首詞《如夢令》,看看和我們上節課學習的《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有哪些相同,又有哪些不同。
(三)學生介紹自己了解的李清照。
(四)出示課件教師總結補充。
(五)我們已經大略地了解了一下李清照,那大家想知道她此生最難忘的一次少年時經歷是什么嗎?
二、讀準詞句,初讀感知
(一)自由朗讀《如夢令》一詞,出示自讀提示
1.仔仔細細讀上兩遍,把生字和多音字讀準。
2.同桌對讀,相互檢查。
(二) 指名讀《如夢令》,其他同學注意聽,找出生字和多音字。
(三)“興盡”的“興”是多音字,“藕花”的“藕”是個生字。
(四)齊讀“興”和“藕”字。
(五)齊讀句子“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六)再讀《如夢今》。出示自讀提示想想每句中該如何停頓,用何種語氣?
(七)指名讀,其他同學注意聽他的停頓和語氣。
(八)教師相機指導讀法。
三、感悟詩情,品讀賞析
(一)出示課件教師配樂范讀課文。請同學們做一個有心的小聽眾,感受老師對這首詞的理解。
(二)了解詞作背景和大意。
這首詞是描寫作者少女時代同閨中密友一次游玩的經歷,這在講究女子“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時代是極為難得的!
(三)課件出示默讀這首詞,讀的時候遇到不理解的地方可以查閱字典或詢問老師。
(四)感悟詩情,想象畫面。
(五)這首詞大概是什么意思?
(六)帶著自己的理解和感悟讀一讀。
四、想象畫面,美讀感悟
(一)分句理解,想象你的腦海中浮現出怎樣的畫面?
(二)根據學生回答,出示課件教師相機追問:
日暮下的小溪涼亭會是怎樣的美麗?亭中的姐妹們又在做些什么?河塘深處你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聞到了什么?是什么驚飛了鷗鷺?
(三)這么美的景色,誰忍離去,讓我們帶著“余興未盡”之情讀一讀。
(四)天下無不散的宴席,畢竟天色已晚,而這搖櫓而歸的途中作者留下什么?帶走了什么?
(五)根據學生回答,相機指導背誦。讓我們帶著這種快樂的心情,試著背一背這首詩吧!
五、拓展延伸,推薦閱讀
(一)少年時的記憶總是美好的,同是溪上泛舟,讓我們再來看李清照的另一首詞《武陵春》。出示課件
(二)這次泛舟作者的心情如何?
(三)同樣是泛舟,此時作者憶起昔日的溪亭之游,心中會有何感受?
預設:留戀、懷念……
帶著這種感情再來讀這首詞。
六、教師小結
課堂的引入以四年級學過的《清平樂·村居》為突破口,既可以鞏固已有的知識,又可以把課堂帶進詩詞的意境,很自然地過渡到作者。
通過資料,學生進一步了解辛棄疾,為學生理解詩詞做好鋪墊。
了解當時的歷史背景,可以幫助學生領會詞人的心境。
學會整體觀照,揭示詩歌的意境,是古詩學習的重要門徑。優秀的詩詞是句斷意連的,在似斷非斷的變化中品讀,給學生以想象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