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莫高窟教案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2—4自然段。
2、學會8個生字,綠線中的7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能用課文中的句子概括自然段意思。
4、理解課文內容,憑借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體會“敦煌藝術寶庫”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強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課文第二至四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讀、背誦。
難點:在充分感知課文之后學習圍繞中心句把內容寫具體的方法。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同學們,在我國甘肅省敦煌東南有一個著名的石窟,叫莫高窟,也叫“千佛洞”。相傳前秦建元二年(兩千多年以前)僧樂尊開始鑿窟造像。 歷隋唐以至元代,均有修建。今天,我們一起學習《莫高窟》這篇課文。(板書課題,齊讀)欣賞這座石窟燦爛輝煌的藝術文化。
二、檢查自學情況
通過預習,你學會了什么?
1、出示生字詞(一類)。
銀弦 記錄 陳列 威風凜凜 神態各異
瑰麗 殿堂 腐敗 精妙絕倫 慈眉善目
⑴指名讀。
“凜、陳”前鼻音,“凜、倫、錄”聲母是“l”。
⑵開火車讀。
⑶齊讀。
⑷指導書寫。
殿:第十一畫是“ ”不是“乙”。
腐:“廣”的一撇要寫得長些,里面的“付”與“肉”要寫得扁一些,靠得緊一些。
學生描紅,臨寫。教師巡視。
2、只識不寫的字認識了嗎?出示:
敦煌 臥佛 惟妙惟肖 描摹 遨游 帛畫
指名讀,相機指出,“佛”是一個多音字。
出示: fú( )
佛 。
fó( )
指名組詞
3、指名讀課文(讓學生充分讀)。
喜愛讀哪一節就讀哪一節,其余學生仔細聽,評價。(讀得是否正確、停頓是否恰當)
4、讓學生談談對一些詞語的理解。
惟妙惟肖 精妙絕倫 瑰麗 描摹 引人注目 舉世聞名
三、理清脈絡,指導分段。
1、默讀課文,思考:
出示:⑴課文描寫了莫高窟里的哪些文物?
⑵課文第1自然段與第5自然段分別講了什么?
⑶哪些自然段可以合成一段?
2、討論交流。
教師相機板書: 彩 塑
壁 畫
藏經洞
3、學生標出分成的三段,寫出段意。
四、學習第一段。
1、舉世聞名的莫高窟在哪兒呢?齊讀第一段。
2、“蜂窩似的”說明了什么?
3、對照插圖想像莫高窟的全貌。
第二課時
一、精讀課文第二部分。
1、學習第2自然段。
⑴指名讀,思考:這一段寫了什么?是圍繞哪句話來寫的?用“——”畫出來。
⑵自由輕聲讀第2自然段的其他語句,你能發現什么?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用“——?”畫出來,過一會兒提出來討論。
⑶學生質疑,教師點撥。
①借助圖片,引導學生想象“威風凜凜”、“慈眉善目”、“強壯勇猛”的樣子。幫助學生理解“個性鮮明”、“神態各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