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集體備課
教學重難點是感受山雨的韻味,體會作者對山雨及大自然的喜愛,同時感受語言的優美。
教學過程
一、導入揭題,
看到“雨”字,你想到哪些跟雨有關的詞語,詩句?(大雨磅礴、和風細雨、細雨綿綿、狂風暴雨、等,1.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2.渭城朝雨浥輕塵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3.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4.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今天我們就去欣賞一場山雨。
二、檢查預習
略讀課文只有二類字。
(1)各種形式檢查兩組詞語。
(2)句子:來得突然——跟著一陣陣濕潤的山風,跟著一縷縷輕盈的云霧,雨,悄悄地來了。
指名讀,齊讀,讓我們一起用讀書聲請出山雨,讓他悄然無聲地來到。
(3)指名讀課文,生邊聽邊想:用一個詞來概括山雨。
然后學生交流:“好一場 的山雨啊!”
(嫩綠、濃濃、讓人難以忘懷、滋潤萬物、色彩斑斕、無盡、煥然一新、柔和寧靜、溫柔輕盈、恬靜)
師:這就是山雨帶給你的獨特的感覺。
三、文章是按什么順序來寫的?簡單地說一說課文的主要內容。課文有明確表示順序的詞語“雨,悄悄地來了”“雨中”“雨,悄悄的停了”,教師引導學生抓住這些詞語來歸納。
四、自讀交流 話題
山雨飄然而至,讓我們一起走進雨中,你可以去聽聽山雨的聲音,也可以去欣賞雨中的顏色,通過朗讀把你感受到的美,美美的讀出來。并在空白處做好批注。然后組織交流匯報。
五、雨聲雨色,走進山雨
重點提升雨的音韻美和色彩美。
(一)音韻美:
1.首先課件出示雨聲,聽到山雨的聲音,你心情怎樣?
2.體會“由遠而近,由遠而近……”的意味:你怎么理解這連著的兩個“由遠而近”,和后面的省略號?
帶著體會朗讀:沙啦啦,沙啦啦……
總結:這樣描寫更能增加由輕到重逐漸清晰、飄飄渺渺的動態過程,讓人仿佛身臨其境。
3.接下來,我們一起來演奏一下這首神奇的歌謠。將“沙啦啦”調整至第二段后。師生合作讀,學生人數又少到多讀沙啦啦,沙啦啦,來體會雨聲“由遠而近,由遠而近”的美妙。
4.漸漸地這無字歌謠變成了一首優雅小曲
課件出示這段描寫:雨聲里……
a讀一讀這段話,之后請學生談感受:山雨神奇在什么地方?
b讓我們一起彈奏這首優雅神奇的小曲,你們是琴鍵,我們開始演奏。老師用手勢指揮全班一個標點加一組,這樣一組組加進來合作讀。
你覺得咱們一起演奏的曲子怎么樣?(學生說)
c相信你們還能彈奏出更美的旋律。小組內自主編排,創意閱讀,享受雨的音韻美。
d這“沙啦啦”的雨聲,在作者眼中怎么就變成了神奇的歌謠,成了優雅的小曲?
學生交流。
師總結:這是作者奇特的想象,它采用比喻的手法來表達自己的獨特感受,使語言顯得生動活潑而富有節奏,增強了文章的美感,容易引起讀者的共鳴。
(二)色彩美 帶著遐想朗讀體會
出示這段描寫
1.學生自由讀。
2.討論:如何理解“這清新的綠色仿佛在雨霧中流動,流進我的眼睛,流進我的心胸”這句話。
這句話描寫了雨中山林最富魅力的色彩“綠”。這綠是一種水淋淋的、富有動感的色彩,它可以“融化”“所有色彩”。連用兩個“流進”是指這“綠”不光是眼睛看到的,更是用心靈感受的,雨中的“綠”美得讓人難以忘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