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于永正老師零距離
作者:佚名 轉貼自:本站原創 點擊數:14 推薦文∕劉正生
如果中國小語界有一條紅地毯鋪設的星光大道,那么,披著耀眼的閃光燈光率先向我們走來的必定是于永正、支玉恒、賈志敏、靳家彥風采卓然的身影。
——周一貫《名師風范:半個世紀鑄就的經典課堂》
于永正老師是四大名師之一,屬于小語界大師級的人物,他用一生的時間教語文、愛孩子,二十年來傳道授業的足跡遍布大江南北、長城內外,全國各地的老師都以能目睹他的教學風采為幸,以拜讀他的大作為樂。作為教壇晚輩,近十余年間,我曾三次與于永正老師零距離接觸,觀摩他的精彩課堂,聆聽他的諄諄教誨,感觸良多,受益終生。
花河初相識
中學時代曾經猜過一個謎語:花河(打一城市),從此知道了牡丹江這座城市。1991年秋,我第一次來到素有“塞外江南”之稱的牡丹江。
那一年,我作為教壇新秀應小學語文導讀法創始人李守人先生之邀赴牡丹江作課,當時同臺做課的另兩位都是名角,他們都來自江蘇徐州,一位是徐善俊,另一位便是于永正。記得當時我是第一個登臺,講的是孫犁的《采蒲臺的葦》,接著于老師演繹了白居易的《草》。這是我第一次聽于老師的課,聽完我深深為他樸實、清新、本色天然的課堂教學藝術風格折服,知道了什么叫“大家”,暗暗汗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