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陽岡》教案
板書: 岡下飲酒——酒后上岡——岡上打虎——挨下岡來
四、品讀“打虎”,體驗精彩
1.通過剛才的讀書,你認為課文中哪部分的描寫最精彩?(打虎)請同學們 找出具體描寫打虎的段落多讀幾遍,可以邊讀邊批注。
2.你對“武松打虎”中哪些語言最感興趣,請讀一讀,說說你的想法。
學生交流,教師相機出示課件中相應內容,點撥引領。
(1)……說時遲,那時快,武松見大蟲撲過來,一閃,閃在大蟲背后。……原來大蟲抓人,只是一撲,一掀,一剪。三般都抓不著,勁兒先就泄了一半。
①.“般”是什么意思?大蟲抓人都有哪“三般”?為什么“三般”都抓不到武松?
(“般”,指種、樣。武松靈巧閃過體現出他的機智靈敏、有勇有謀。)
②.體會“閃”用詞的精當,感悟武松的機智靈敏。
a“閃”這個動作詞與哪個動作比較接近?(躲)“閃”與“躲”在這里用哪個詞比較好呢?
b小組討論后交流。
③同學們,你們認為老虎兇猛嗎?作者描寫虎的兇猛其實是為了表現什么?
(寫虎是為了突出人物的特點,用虎的“猛”襯托了人的“勇”。)
④朗讀第九自然段。提示:讀出虎的兇猛以及武松的靈活機智。
(2)兇猛殘暴的老虎,一撲,一掀,一剪,三般都抓不著,勁兒先就泄了一半。武松開始反守為攻,武松的哪些動作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請讀一讀。
武松見大蟲翻身回來,就雙手掄起哨棒,使盡平生力氣,從半空劈下來。
武松把半截哨棒丟在一邊,兩只手就勢把大蟲頂花皮揪住,按下地去。
武松把腳往大蟲面門上眼睛里只顧亂踢。
武松……提起鐵錘般大小的拳頭,使盡平生氣力只顧打。
a、勾畫出描寫武松動作的詞語,可以試著做一做動作,從這些詞中你可以體會到什么?
(這里的“掄、劈、揪、按、踢、提、打”等幾個字,字字千鈞,虎虎生風,形象生動地凸現了武松打虎的英雄氣勢,淋漓盡致地刻畫了武松勇武過人的高大形象。)
b、武松的唯一武器就是哨棒,作者描寫哨棒的地方很多,但所用的動詞卻不一樣,請看
課件:“靠、提、拖、插、拿、掄、劈、丟”,請同學讀一讀,思考:武松為何丟下哨棒?他的哨棒為何折成兩截?
(突出了武松的豪放、倔強、無畏的性格特點。)
[作者運用了多種方法來刻畫人物,特別是動詞的運用上,很有特色。教學中引導學生體會到這些動詞運用的精彩有利于學生感受武松的豪放、勇武機智。]
3、播放“武松打虎”電影片段,深化對人物形象的感悟。
五、回顧全文,體會寫法
1、“武松打虎”讓我們認識了一個豪放而又勇武機智的武松。《景陽岡》這篇課文主要寫打虎,卻為什么用了7個自然段很大的篇幅來寫武松岡下喝酒,以及不聽勸告執意上岡?
(不僅是故事情節的需要,而且表現了武松豪放、倔強的性格和無所畏懼的英雄形象。)
課件出示:
a武松笑道:“……你別說這樣的話來嚇我。就有大蟲,我也不怕。”
b看了看笑道:“……我怕什么!”
c細想了一回,說道:“怕什么,只管上去,看看怎么樣。”
d武松自言自語道:“……是人自己害怕了,不敢上山”。
武松是在怎樣的情況下說“不怕”的?說的語氣有什么變化?當時武松會是怎樣的心理?你讀懂了什么?
(師生討論交流:無所畏懼的英雄氣概。)
2、如此無所畏懼而又驍勇的傳神人物,最后卻一步步挨下岡來, 你認為這么寫是不是會有損于武松這個英雄的形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