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趣學習 弘揚個性--《新型玻璃》教學案例分析
常識性說明文具有語言淺顯、通俗易懂的特點,但這類課文的弊端就是教師教得索然無味,學生學得枯燥無趣。那么在教學這類課文時,怎樣才能化腐朽為神奇,讓師生都興味盎然呢?我們在教學《新型玻璃》一文中,進行了新的嘗試,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新型玻璃》這篇課文,介紹了五種新型玻璃的特點與用途。在設計這課的教學時,我想:如果按一般的上課流程,一板一眼,也許課堂氣氛會比較沉悶。但如果創設個情境,沒準會有出人意料的效果。以下是這節課的教學片斷:
一、談話激趣
師:同學們,玻璃,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你們能談談對玻璃的了解嗎?(學生紛紛列舉自己所熟悉的玻璃,如:有色的,無色的,厚的,薄的,有機的,無機的,等等。)大家知道的還真不少,今天我們再來認識幾種有“特異功能”的玻璃,它們就是(板書:新型玻璃)究竟這些玻璃有什么與眾不同呢?(課件演示新型玻璃的特別功能)看過后,大家想不想更全面、更清楚地了解它們?
(這一環節的設計,挑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我問話音剛落,所有的學生異口同聲回答我:“想”都用渴求的眼神看著我?)
二、創設情境
師:大家都迫不及待地想揭開新型玻璃的神秘面紗。非常好,請同學們熟讀課文,然后咱們召開一個“新型玻璃”現場公布大會。全班分成五大組,分別代表五種新型玻璃的研制廠,各自去研制一種玻璃,(合作討論學習)再選派一名學生任廠長,負責全面介紹新產品,老師會扮演記者,將對各種新型產品進行采訪,希望各位廠長對答如流哦。
(這一環節,給學生創設了一個新奇、有挑戰的學習氛圍,學生躍躍欲試。)
三、討論、合作學習
老師出示學習要求:1、認真自讀課文,要求讀通、讀懂、讀流利;2、抓住文中描述新型玻璃的名稱、特點與作用,深入思考,討論學習,組織好自己的語言,準備在發布會上宣講。
(這一環節,注重了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能力的培養。)
四、交流、實踐
生:各位先生、女士、記者朋友們,我是新型玻璃廠的廠長,我們廠通過技術創新,研制出了新型的玻璃,它們功能奇特,方便好使。歡迎大家使用。今天,我著力推薦的一種新型玻璃就是“夾絲網防盜玻璃。”
師:你好!我是《上饒新建報》的記者,聽了你的介紹,我非常感興趣。請問,這個“夾絲網防盜玻璃”有何廣大的神通?
生:顧名思義,這種玻璃最大的特點就是“防盜”。
師:請具體談談。
生:這種特殊的玻璃里面有一層極細的金屬絲網,絲網與電源、自動報警器相連。當有人企圖劃破玻璃時,這玻璃會自動發出警報。
師:這“金屬網”怎么這么神?
生:對呀,這“金屬絲網”是用一種很細的,能導電的金屬材料做的,比我們看過的蜘蛛網都更細更密。
師:哦,原來是這樣。最后,請你詳細談談這種玻璃的用途。
生:在銀行以及存放文物、珠寶、重要文件、圖紙的建筑均可采用。
發布會開展得有聲有色,課堂氣氛活躍異
常,五位廠長滔滔不絕,結合記者的采訪都自己廠研制的玻璃做個淋漓盡致的說明介紹。
(這一環節,讓學生在實踐中檢測了自主學習效果,鍛煉了言語表達能力,社交和自我展示能力,讓學生體會一種成功的喜悅。)
五、創新延伸
師:聽了你們的介紹,我覺得太了不起了,我們報刊想為你們寫一篇如實的報道。對了,請問你們,還會有其它新產品問世嗎?
生:當然有了,我們正在研制一種“吃灰玻璃”。如果用這種玻璃做黑板,教室里,就不會粉塵飛揚了,也不會影響師生健康了。如果建筑用這種玻璃,那么房屋里就一塵不染了,那么媽媽清掃就省事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