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苗與大樹的對話
【教學目標】
【基礎知識積累】會寫本課的生字,辨別形近字并進行組詞,讀準易誤讀字的字音,掌握課文中較有特點的多音字的字音、字義與組詞。
【方法與能力】(1)能結合課文理解文中出現的生詞的意思;(2)正確、流利、分角色朗讀課文,把握談話的主要內容;
【情感與思想】激發學生對讀書學習的熱愛之情。
【拓展與延伸】能從對話中得到怎樣讀書和學習的啟示,進一步開展有關閱讀的綜合性學習。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上節我們學習了散文家林海音的《竊讀記》,今天我們要學的課文則是一篇關于讀書學習的對話,其中也談到了讀書的問題?你們想知道課文具體講了一些什么嗎?好,現在我們就開始學習《小苗與大樹的對話》
板書小苗與大樹的對話
二、初讀課文,思考
1、文寫了誰和誰的對話?他們談了些什么內容?
學生自由讀課文,然后思考、討論與交流。
提示:“小苗”指苗苗,“大樹”指季羨林。
課文寫了小作者張鈁與國學大師季羨林的一次采訪記錄,具體談了“閱讀、偏科、學習外語、積累古詩文”四個內容。
2、按部分朗讀課文,逐層學習
提示:
(1)理解詞語 “閑書”指課外書。“正課”課堂上學習的課程。
(2)重點學習“談讀書”這部分的內容。
(3)拓展延伸讀書除了季老先生說的可以寫好文章之外,還有什么益處? 此題為全面體會讀書的益處,深入領悟讀書的真諦所設。應該從“學習知識、提高閱讀與寫作能力、加強自身的人文修養、學會做事做人”幾個方面加以引導,并且讓學生明確地懂得最后兩點才是讀書的“真諦”,從而正確引導學生的課外閱讀。
3、你從他們的對話中受到了什么啟發?
提示:學生自由回答,只要能依據課文內容來修正自己在學習中的態度、方法與習慣即可。
4、你們現在知道題目的真正的意思了嗎?
引導學生根據談話內容來領悟。
提示:表面上與二人的名字密切相關,“小苗”指苗苗,“大樹”指季羨林。實際上“小苗”還包含著苗苗在求學和增長知識的路上剛剛起步,猶如破土而出的小苗要汲取營養;而季老學識淵博、學有建樹,恰似一株根深葉茂的大樹。“小苗”與“大樹”交流的正是如何生長、汲取營養,小苗才會長成參天大樹,像苗苗這樣的孩子們才會成都的內容。
5、你從課文的談話中可以體會到季老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嗎?
提示:要求學生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和神態來體會。
親切幽默、平易近人。
板書設計
閱讀主張看“閑書”(能寫好文章)
偏科要“三貫通”(全面發展) 親切幽默 平易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