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語文上冊第七單元教學設計表格式
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體會四次“最后一分鐘”,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它們之間的聯系。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準備1、交接儀式影像資料、多媒體課件。 2、學生收集有關香港過去、現在及交接儀式的相關信息。
整理與修改
教
學
過
程
設計一、看圖交流,揭題 1、交流香港的有關信息 2、課件出示文中插圖。 3、揭題 二、自由讀詩,解決字詞障礙,了解詩歌內容 1、學生自由讀詩,要求把字詞讀準確,把句子讀通順。 2、學生自由提出困難,共同解決。 3、再讀詩歌,思考一個問題:文中的四個小節分別講了什么內容?(隨機板書) (三)品讀詩歌,體會、激發情感 1、師:詩歌的大概內容同學們都已有所了解,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去好好地品味這“最后一分鐘”。請同學們快速默讀課文,找一找文中幾次提到“最后一分鐘”? 第一處“最后一分鐘” 1、指名讀第一小節 2、師:同學們,在第一小節中躲著一種修辭手法,你能把它 找出來嗎?(生:擬人)那用在這里有什么好處呢?(學生說一說)下面就讓我們一起拉著香港這位親人的手,傾聽最后一分鐘的風雨歷程。 3、齊讀第一小節 第二處“最后一分鐘” 1、師:當鮮艷的五星紅旗和香港區旗升起的時候,我們的心 情是無比的——(學生接說:激動、自豪)。請大家讀一讀第二小節,邊讀邊體會這一份激動和自豪。 2、學生自由讀第二小節 3、師:看著同學們這么認真地讀著,老師相信你們的體會肯 定也到位了。下面我們一起來合作朗讀,一起來感受這份激動和自豪。請聽要求:前面部分男女同學輪讀,最后三行一起讀。 4、分角色朗讀 5、教師范讀 6、有感情地齊讀 第三處“最后一分鐘” 1、師:同學們臉上的表情告訴我,你們已充分體會到了那份 激動和自豪,真棒!同學們,我們都知道如今的香港是非常繁榮的,可在150多年的時間里,它走過的歷程卻是坎坷的。 2、課件出示虎門銷煙和《南京條約》等相關資料,教師介紹。 3、師:虎門上空的硝煙在百年后的最后一分鐘終于散盡,發 黃的舊條約也在此刻悄然落地。在這最后一分鐘,又是什么在長城的臉上,在黃皮膚的臉上流淌呢?快到第三小節中找一找。 4、根據學生的回答課件出示相關語句。 百年的痛苦和歡樂 都穿過這一滴淚珠 使大海沸騰! (1)指名讀一讀 (2)理解“使大海沸騰”(學生自由說;借助圖片理解) (3)引讀:在這最后一分鐘,百年的屈辱終于揮之而去, 中國人終于可以揚眉吐氣了,怎能不讓人歡欣鼓舞呢?—— 在這最后一分鐘,所有中國人的喜悅都化作了淚水,這怎能不使大海沸騰呢?—— 第四處“最后一分鐘” 1、師:香港終于回來了,我們激動,我們自豪。香港從此掀開了新的篇章。請同學們自由朗讀第四小節,體會這小節體表現出的心情是怎樣的? 2、學生自由朗讀 3、交流,指導朗讀 四、配樂齊讀,再次體會情感 五、播放視頻,情感升華 1、師:剛才的學習,我們從語言文字里感受到了那份激動、喜悅和自豪。下面老師帶大家走進當時的情景,再次感受這激動人心的最后一分鐘。(播放錄像,教師配畫外音。) 六、課堂練筆、小結 1、師:同學們,流浪了百年的游子——香港回來了,面對骨肉團聚的動人一幕,你最想說什么?請把它寫在課文空白處。 2、集體交流 3、師小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