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借箭》教案
總結:同學們,正是因為諸葛亮對曹操非常了解,所以他才能做到這樣的鎮定自若,真是面對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板書:知人
2.對魯肅、周瑜的了解
諸葛亮的“知人”還體現在他對魯肅和周瑜的了解,讓學生結合課文談談。
(1)讀課文的2—6自然段,找出有關語句。
。2)交流總結:他知道周瑜想害自己,也知道魯肅不會泄密,會協助自己。
總結:看來,真應了古人的一句話: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正是諸葛亮對人物的性格特點揣摩的如此透徹,才能把草船借箭設計得出神入化。
(二)能預測天氣。
出示句子:這時候大霧漫天,江上連面對面都看不清。
指導學生讀出霧的大。
這場大霧來的及時,從課文的哪些地方能看出諸葛亮早已知道三天后會有大霧?
1.諸葛亮說:“只要三天。”諸葛亮說:“怎么敢跟都督開玩笑?我愿意立下軍令狀,三天造不好,甘受懲罰。”引導學生體會:十天造十萬支箭本身就難,可是諸葛亮敢于立下軍令狀,三天就能造出,為什么?他心中盤算的不是造箭,而是——借箭。分角色讀對話部分,讀出諸葛亮的從容自信。
2.引讀:三天要造十萬支箭啊,光準備東西也需要時間啊,可是諸葛亮呢?——生接讀:第一天,不見諸葛亮有什么動靜;第二天,仍然不見諸葛亮有什么動靜;直到第三天四更時候,諸葛亮秘密地把魯肅請到船里。
比較:(1)第一天,不見諸葛亮有什么動靜;第二天,仍然不見諸葛亮有什么動靜;直到第三天四更時候,諸葛亮秘密地把魯肅請到船里。
(2)第三天四更時候,諸葛亮秘密地把魯肅請到船里。
第一種寫法好在哪?(體現出諸葛亮的胸有成竹。)
3.那諸葛亮真是“神”,能預知未來?他根據什么知道三天后會有大霧?(點出:古人對自然規律已經掌握許多。諸葛亮博覽群書,他能根據節氣、風向等自然情況推測未來天氣。)
。ㄈ┙杓倪^程謀劃巧妙
1.找出借簡明過程中能體現他謀劃巧妙的語句。引導學生從船的設計、出發時間、受箭及時撤退安排來體會。(軍士和草靶子有什么用意?為什么四更行動?為什么要“逼近”曹營?受箭的過程中船“一字兒擺開”有什么用途?借箭成功怎么撤退?)
2.電腦出示長江方位圖,讓學生演示船受箭方式,體會這樣的安排的巧妙。
3.我們身臨其境去感受一番。課件播放借箭過程。請學生談體會。
總結:可見,諸葛亮在草船借箭之前對方方面面都考慮的那么周密,那么成熟,那么的滴水不漏,最終令周瑜自嘆不如。
四、回歸總結,拓展延伸
1.教師:蜀吳聯軍本當一致抗曹,可是周瑜氣量狹小,生了妒忌之心。因為他妒忌諸葛亮的才干,就借口兩軍交戰需要用箭,用三天造箭十萬的詭計來暗算諸葛亮,而諸葛亮神機妙算,他巧借天時地利,利用對人的了解,從強敵手中智取十多萬枝箭,迫使周瑜仰天長嘆,低頭認輸。
2.出示感動中國人物劉翔的的頒獎詞,指名讀。諸葛亮憑著他草船借箭中的過人表現,當選為名垂青史十大人物之一,請你為他寫一段頒獎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