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下冊《愛因斯坦和小女孩》的教學實錄及點評
(一) 課前背格言,激趣入主題師:同學們,這節課我們進行一次小小的格言交流,你們愿意參加嗎?把你最喜歡的格言背給大家聽。
生:常求有利別人,不求有利自己。
生:時間是最偉大的作者,他可以給每個人寫下完美的結局。
生:……
師:老師也有一句名言,請看:
成功=艱苦的勞動+正確的方法和途徑+不說空話
師:你們知道這句格言的作者嗎?他就是美國著名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引出并板書課題——愛因斯坦和小女孩。
(評:從格言導入有一妙處:課內外溝通,體現了“大語文”觀,讓學生課外搜集和積累的材料在課內交流,激發了學生進一步在課外積累資料的興趣,此為其一;上課伊始便讓學生交流、吟背,學生的活動代替了教師的提問或講解,學生成了課堂的主角,學習的主人,教者的“學生主體”的觀念自然外現,此為其二。)
(二) 初讀課文 把握脈絡
師:看到這個題目你有什么疑問?
生:愛因斯坦和小女孩之間發生什么事?
生:愛因斯坦是一個怎么的人?
生:……
師:請同學們帶著這些問題自由地讀課文,把你感受最深的地方畫下來。
生:讀文
師;愿意把你的收獲和大家交流下嗎?
生:學生自由讀出自己感受最深的的語句。
師;再一次讀課文,看看作者按什么順序寫的、小組可以討論。
生:按著愛因斯坦與小女孩交往的具體經過來寫的。
生:按著“相遇——相逢——交友——坐客”來寫的
師:你能按上面的順序理清文章的脈絡嗎?(生再默讀課文)
(評:引導學生質疑問難,鼓勵學生在下面的讀書中自己解疑,既培養了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又有利于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給學生充足的讀書時間,運用各種方法,引導學生一遍一遍地讀,讓學生切切實實地過好“認讀關”,經歷“與文本對活的過程”使教學目標中最易讓人忽略的“過程與方法”得到突顯。)
(三) 自主學文 披文入情——精讀第一部分
師: 哪位同學愿意讀給大家聽,這一部分什么地方給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
生:老人留著一撮短而硬的小胡子,一雙棕褐色的眼睛沉陷在眼窩里……
邊低頭走路,一邊像是在思考著什么。
生:只見他的穿的衣服又肥又大,整個人就像裹在一張大被單里,腳下趿拉著一雙臥室穿的拖鞋。
師:這兩句你想怎么讀?那就用你喜歡的方式讀。多種方式讀。看到如此裝束的愛因斯坦小女孩有什么反應?
生:嘿!這個人簡直就是從我的童話故事里走出來。他就是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女孩聽了直納悶,這個連衣服都穿不整齊的人,怎么能是“最偉大的人”呢?
師:這兩句用怎樣的語氣讀?
生:我要用懷疑的的語氣讀
生:我要用納悶的語氣讀。
師:請你帶自己的情感讀吧!
師:你讀懂了什么?(小女孩的天真和直率)
生:我讀懂了女孩的天真和可愛。
生:我讀懂了女孩的直率,
生:我知道了愛因斯坦是個不修邊幅,生活上很隨意的人。
師:同學們真會讀書。不僅讀懂了課文還悟出了道理,真了不起!
師:回顧一下,這一部分我們是怎么學的?(生回顧并回答)
生:首先是我們帶著問題自由讀課文。
生:然后是抓住了印象深的語句,認真地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