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和小女孩(通用15篇)
愛因斯坦和小女孩 篇1
愛因斯坦和小女孩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生字新詞,能用書后的詞語造句。
3、通過探究式閱讀,自主理解課文內容,感悟愛因斯坦潛心
科學研究,不拘生活小節的品質和關愛孩子、樂于和孩子相處的一顆童心。
教學重點難點:
感悟愛因斯坦潛心科學研究,不拘生活小節的品質和關愛孩子、樂于和孩子相處的一顆童心。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生字新詞,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過程:
一、猜題導入
1、板書課題
2、讓學生就題目猜測應該寫些什么,想表現誰。
二、初讀感知
1、自由讀文,說明要求:讀通、讀順;能說出課文寫了什么、想表現誰;說出自己最想說的一句話。
2、讀后檢查;讓學生選讀一段,了解讀通情況;用一句話說說自己讀后的收獲。
三、鞏固字詞
1、音:指讀生字并組詞,正音辨形(蓄——畜)
2、形:認識“裹”的字型規律(有:哀、衷)
3、義:讀第3題,說說詞義。(注意采用多種方法,不讀解釋)
四、再讀理序
1、分節指讀
2、找出表示時間的詞語,說說課文是按什么順序寫的。(時間的先后順序)
3、分段,說說段意。
4、概括小標題(板書)
相撞——相遇——相邀——相處
五、作業
課堂作業:1、抄寫詞語
2、辨字組詞(自己編題)
3、分段,寫段意。
實踐作業:找資料,寫一段介紹愛因斯坦的話。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能用書后的詞語造句。
3、通過探究式閱讀,自主理解課文內容,感悟愛因斯坦潛心科學研究,不拘生活小節的品質和關愛孩子、樂于和孩子相處的一顆童心。
教學過程:
一、揭示探究主題
1、名言激趣:愛因斯坦是名人,老師先送大家一句他的名言(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老師看大家能否結合課文,提出一個做有價值的問題呢?(讓學生自主圍繞課文提問)
2、揭示主題:關于愛因斯坦是不是“最偉大的人”,父親、小女孩、愛因斯坦自己和你有什么看法?(可分成4個小主題,通過閱讀課文、找資料來得出自己的看法。)
3、明確重點:應該以哪一個為重點研究主題?(小女孩的看法)
二、自主探究主題
1、先各自讀書,研究重點主題;再研究另一個主題。
2、小組合作:交流、完善結果,要求有一人說出結果。
三、交流推進探究
1、父親的看法;認為是——引導學生展示上節課收集的資料,進行證明。
2、小女孩的看法:認為不是——讀第2自然段,說自己的理由——根據第2、3段,說說自己的理由——辯論:愛因斯坦為什么連衣服也穿不整齊?(潛心科學研究,不拘生活小節的品質)——角色表演,表現、體會愛因斯坦對孩子的關愛(讓學生選一個內容表演,評價是否表現出愛因斯坦的兩個品質。)——朗讀,表現(選一個部分讀)——引導:你覺得小女孩是怎樣的人?(天真、可愛,不迷信權威,與人交往有禮貌,有辦法等。)
3、愛因斯坦自己的看法說明什么;讀有關句子——說說自己的認識(謙虛)——小結:謙虛是他成為偉大的人的一個原因,謙虛就是偉大的人更偉大。
4、我們的看法:讓學生自由發表自己的看法后小結。
四、總結探究結果
1、學生小結:各人的看法都是正確的,因為各人都有自己的看問題的角度。
2、肯定激勵
五、作業
課堂作業:課后練習4、5
實踐作業;與人合作,寫成課本劇并進行角色表演。
板書設計:
亂得一塌糊涂 工作室 得學會照顧自己
衣衫不整 穿戴 整整齊齊
埋頭走路沉思 手把手
最偉大的人?!
只做數學作業
愛因斯坦和小女孩 篇2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會用“一面……一面……”、“只好”造句。
3.理解人物語言、動作和外貌描寫的作用。感悟愛因斯坦潛心科學研究事業,不拘生活小節的偉大而又平凡的品格和關愛孩子樂于和孩子相處的一顆童心。
教學過程:
一、復習提問
1.板書:愛因斯坦(?)說說你對他的了解。齊讀課題。
2、一個世界上很有名氣的科學家和一個12歲的小姑娘,他們之間發生了怎樣的故事呢?
(三次相遇,相處,成了好朋友)
二、精讀訓練
。ㄒ唬嚎焖偻ㄗx全文,用“——”畫出描寫他們三次相遇的句子。
1、根據學生交流課件出示:
1940年的一天下午,一個12歲的小姑娘邊走邊玩,一下撞上了迎面而來的一位老人。
第二天,女孩又遇上了那位老人。
第三天下午,愛因斯坦在路邊等待放學回家的小姑娘。
。1)讀讀三句話,說說有什么新發現。
。2)“撞”——“遇”——“等待”說明什么?(從不熟悉到熟悉)
。3)“一天下午——第二天——第三天下午”說明什么?(時間在推移)“隨著……愛因斯坦和小女孩……”把你從三句話中體會到的內容說一說。
。4)指導朗讀三句句子。抓住“撞”、“遇”、“等待”等詞語。
2、讀到這里,你還想知道什么呢?引導讓學生自由提問。(愛因斯坦和小姑娘三次相遇,他們之間發生了怎樣的故事呢?)
。ǘ┚x第一次相遇部分
1.指名朗讀第一段。
(1)用“——”畫出寫愛因斯坦外貌的句子。
課件出示:老人蓄著一棒短而硬的小胡子 一雙棕褐色的眼睛深陷在眼窩里 長著一頭蓬亂的灰白頭發。
a、照樣子寫詞語:短而硬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b、你覺得這是怎樣的一個人?
。2)用“~~”畫出寫愛因斯坦動作的句子。
a“一邊……一邊……”表示一個動作跟另一個動作同時進行,說說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
b、齊讀。
。3)提問:小女孩第一次遇到愛因斯坦,她怎么會想到“這個人簡直就是從我的童話故事書里走出來的”?讀課文,用“因為……所以……”說說原因。
。4)學生回答后,指導朗讀寫愛因斯坦外貌和穿著的句子。
課件出示:
女孩望著老人,只見他穿的衣服又肥又長,整個人就像裹在一張大被單里, 腳下足及拉著一雙臥室里穿的拖鞋。
a、照樣子寫詞語:又肥又長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b、從這段描寫中你體會到了什么?(體會愛因斯坦在外貌、穿著上很不講究。)
c、指導朗讀寫愛因斯坦穿著的句子。
2、當小女孩把這見事告訴父親后又怎樣呢?師引讀父親的話。
3、什么叫“納悶”?(因為疑惑而發問)小女孩為什么“納悶”?
4、根據回答出示:
這個連衣服也穿不整齊的人,怎么能是“最偉大的人”呢?
把反問句換一個說法(這個連衣服也穿不整齊的人,不可能是最偉大的人)
5、引發討論:你認為愛因斯坦是不是一個最偉大的人呢?說說理由。
6、分角色朗讀這一段。(由三名同學分別讀愛因斯坦、小女孩、父親)
7、小結:這一段寫小女孩一遇愛因斯坦。
。ㄈ、精讀第二次相遇部分
1、過渡:小女孩一遇愛因斯坦,第二天她又遇上了。這次相遇的情景是怎樣的呢?
2、找出課文中有兩個“仍是”的句子。
課件出示:他仍是衣衫不整,仍是一面踱步一面埋頭沉思。
。1)、讀第2自然段,用第2自然段中的句子具體描述愛因斯坦的“衣衫不整”。(他穿的衣服……拖鞋)
(2)、“仍是一面踱步一面埋頭沉思”也就是上文所說的哪句話?(“他一邊埋頭走路,一邊像是在思考著什么。”)
(3)說說“一面……一面……”體現了什么?(都是表示一個動作跟另一個動作同時進行)
3、找出這一段中愛因斯坦和小姑娘的對話,同桌分角色讀一讀。說說從這一段對話里讀懂了什么?
(愛因斯坦平易近人,不承認自己是偉人,還請小姑娘教他。小姑娘天真)
找出有關的語句進一步體會。
4、分角色讀第二段。
5、引發討論:你認為愛因斯坦是不是一個最偉大的人呢?說說理由。
這一段說的是小姑娘二遇愛因斯坦,教給愛因斯坦穿戴要領。
(四)、精讀第三次相遇部分
1、默讀全段,思考小姑娘三遇愛因斯坦的情況。寫了哪兩點?
。◥垡蛩固勾┐鞯谜R齊,小姑娘教愛因斯坦收拾房間)
2、從那些詞語句子中反映出愛因斯坦穿戴得整整齊齊?
。◤摹靶」媚锖喼眹樍艘惶⒄麄變了一個人、年輕了20歲”等語句體會愛因斯坦“穿戴整整齊齊”。)
3、什么叫“一塌糊涂”?(亂或糟到不可收拾)愛因斯坦的工作室內怎樣亂?
4、分角色讀第三段
5、引發討論:你認為愛因斯坦是不是一個最偉大的人呢?說說理由。
三、作業
1、朗讀全文,回憶愛因斯坦與小姑娘三次交往的具體情況。
2.想一想:愛因斯坦是不是“最偉大的人”?為什么?
板書:
第一次相遇 撞
愛因斯坦與小女孩 第二次相遇 遇
第三次相遇 等待
愛因斯坦和小女孩 篇3
一、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一面……一面……”“只好”造句。
3、初步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理清文章的脈絡。
二、課前準備:
收集有關愛因斯坦的資料
三、教學設計:
。ㄒ唬﹩l談話,導入新課:
1、教師:今天,老師將和大家一起走近一位十分偉大的人物。(板書:愛因斯坦)你了解他嗎?誰能用課前搜集到的資料向大家介紹介紹?
2、生自由介紹,教師相機評價。
3、今天 ,我們就來學一篇有關他的文章。(補充完課題:愛因斯坦和小女孩)
4、過渡:世界著名的大科學家愛因斯坦與小女孩是怎么認識的?他們之間到底發生了怎樣的故事呢?
(二)初讀課文:理清脈絡:
1、一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請同學們把書輕輕打到100頁,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教師相機巡視)
2、二讀課文,正音、隨文解詞。
。1)第2小節:一撮(看圖解詞) 趿拉(方言解決)并強調兩個生字的讀音。
。2)第3小節:納悶:理解意思,指導朗讀,讀出小女孩當時的納悶,進一步幫助理解詞義。反問句改成陳述句。
。3)第4小節:踱步(做動作表演,幫助理解詞義)
一面……一面……(試著來造句)
。4)第6小節:一塌糊涂(引導學生聯系上下文理解或采訪學生是用什么方法知道的)
。5)第8小節:只好(造句)
3、三讀課文,理清脈絡,了解主要內容:
。1)那愛因斯坦和小女孩相遇了幾次?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用雙豎線劃分好三次相遇,并用最簡潔的語言說說愛因斯坦和小女孩每次相遇都發生了什么故事?
生劃分并概括段意,教師相機板書:相撞、相遇、相邀
(2)愛因斯坦和小女孩僅僅只相遇了三次嗎?以后又發生了什么呢?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7、8小節。(指名學生說段意,教師板書:相處)
。3)誰能根據老師黑板上的板書,組織好語言來概括一下課文的主要內容?(練說)
指名說,并在評價中再次強調概括主要內容的要求:內容完整、語言簡潔、條理清楚)
(三)再讀課文,學習寫作順序:
1、請大家再次默讀課文,用波浪線劃出每次相遇的第一句話及最后一部分的第一句話,連起來讀一讀,你有什么發現?
生說,教師小節,我們平時寫作文,也要學習作者這種按時間順序來記事的寫作方法,這樣能使文章的條理更清晰。
2、同學們,在我們的眼里,愛因斯坦是一個偉大的科學巨匠,在他與小女孩相撞、相遇、相邀到最后的友好相處,他呈現在我們眼前的又是怎樣的形象呢?我們下節課繼續探討。
板書:
愛因斯坦和小女孩
相撞
相遇
相邀
相處
愛因斯坦和小女孩 篇4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人物語言、動作和外貌描寫對刻畫人物性格的作用。
3、憑借對課文語言文字的理解,體會愛因斯坦對科學事業的執著追求,學習他謙虛好學的美德,感受小姑娘的率真可愛。
重點難點:
憑借對課文語言文字的理解,體會愛因斯坦熱愛科學事業、謙虛好學的品質,感受他的偉大。以及小女孩的活潑率真。
一、設疑激趣,引入新課
1、出示:你們認識這位老爺爺嗎!(板書:愛因斯坦)
2、請你向大家簡單介紹一下你所了解的愛因斯坦 。出示
3、出示名言
今天,我們就來學一篇有關他和一個小女孩的文章。出示(板書完整課題:愛因斯坦和小女孩)(齊讀課題)
4、看了課題,你有什么疑問嗎?(師在課題處適時打上大小不同的?)
二、初讀課文,理清思路
1、請同學們把書輕輕翻到100頁,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同時帶著這些問題來讀讀課文,找找答案吧!
2、檢查生字新詞 :出示
3、理清思路:
(1)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剛才同學們提出的問題。集思廣益,一定有很大收獲。相信不?
我們一起來瀏覽課文,邊讀邊想,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出示四句話:
。2)再讀讀,相信你一定會有新的發現的。(學生自由朗讀)
指名交流(從“時間先后順序”、“不同情況下見面”、“關系越來越密切”等方面交流)。
板書:
愛因斯坦和小女孩
相撞
相遇
相邀
相處
三、再讀課文,感悟欣賞:
。ㄒ唬┚x第一次相遇部分:細細地讀讀課文,怎樣介紹愛因斯坦的,指名讀第二自然段。
1、出示第二小節:
a、交流外貌(2句)出示 ( 相機板書 外貌 穿著 動作 語言 神態)
b、交流動作
“一邊……一邊……”表示一個動作跟另一個動作同時進行。
c、讀后談各自的體會。再讀。從這段文字中你讀出了什么?
小女孩第一次遇到愛因斯坦,她怎么會想到“這個人簡直就是從我的童話故事書里走出來的”?讀課文,用“因為……所以……”說說原因。
2、當小女孩把這件事告訴父親,師引讀父親的話。 出示父親的話。
3、什么叫“納悶”?(因為疑惑而發問)小女孩為什么“納悶”?
4、根據回答出示:這個連衣服也穿不整齊的人,怎么能是“最偉大的人”呢?換句話說就是:(這個連衣服也穿不整齊的人,不可能是最偉大的人)
5、愛因斯坦到底是不是一個最偉大的人呢?留著這個疑惑,我們繼續往下看。
。ǘ┚x第二次相遇部分:分小組討論感悟讀。
1、過渡:第二天他們又遇上了。這次相遇的情景會是怎樣的呢?
2、分組討論,交流。
(1)找出課文中有兩個“仍是”的句子。
出示:他仍是衣衫不整,仍是一面踱步一面埋頭沉思。
(2)讀第2自然段,用第2自然段中的句子具體描述愛因斯坦的“衣衫不整”。(他穿的衣服……拖鞋)
。3)“仍是一面踱步一面埋頭沉思”也就是上文所說的哪句話?(“他一邊埋頭走路,一邊像是在思考著什么。”)
(4)說說“一面……一面……”體現了什么?(都是表示一個動作跟另一個動作同時進行)
(5)同桌分角色讀一讀。
3、著重交流:相信大家對愛因斯坦有了更深的了解。
。ㄈ┚x第三次相遇部分:自學做批注讀
(過度)我們從外貌 穿著 動作 語言 神態,對愛因斯坦有了更多的了解,那他和小姑娘第三次相遇,他們之間發生了怎樣的故事呢?相信你也從這幾方面來學習,相信你能獲得更多的感受)默讀,把你讀后的感受和收獲寫在旁邊。
談收獲。
1、小姑娘第三次遇到愛因斯坦時共寫了兩點。
。◥垡蛩固勾┐鞯谜R齊,小姑娘教愛因斯坦收拾房間)
愛因斯坦穿戴得整整齊齊
。◤摹靶」媚锖喼眹樍艘惶⒄麄變了一個人、年輕了20歲”等語句體會愛因斯坦“穿戴整整齊齊”。)
2、“一塌糊涂”?(亂或糟到不可收拾)愛因斯坦的工作室內怎樣亂?所以,從此,小姑娘……
3、同學們,課文學到這,我從你們的回答中,深深體會到愛因斯坦是一個偉大的人了
4、為什么小女孩的母親會好奇地問?愛因斯坦的回答讓人想到了什么?
5、出示:“我呢,什么也幫不了她,只好教她做數學作業。”
。ㄗプ 笆裁匆矌筒涣怂崩斫狻爸缓谩,意思就是不得不,只得、沒有別的選擇。你怎么認為呢?
分角色讀第三段
二、總結全文,升華情感
1、你能用四字詞語來形容愛因斯坦嗎?(請學生板書,其他同學在本子上寫。)
2、名言:
成功=艱苦的勞動+正確的途徑和方法+不說空話——愛因斯坦
板書設計
18、 愛因斯坦 和 小女孩
潛心研究 相撞 外貌
不拘小節 相遇 穿著
謙虛好學 相邀 動作
相處 神態 語言
愛因斯坦和小女孩 篇5
18、愛因斯坦和小女孩[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一面…—面……、“只好”造句。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人物語言、動作和外貌描寫的作用。
4.結合討論“愛因斯坦是不是‘最偉大的人’”體會說話作必須做到言之有據。
[教學時間] 三課時。
第一課時課時目標:初讀課文,了解內容,讀通讀順課文,自學字詞 。
一、介紹人物,導人新課
1.簡介愛因斯坦。愛因斯坦(1879.3.14—1955.4.18) 世界著名物理學家,他的相對論對世界科學史作出了巨大貢獻。他的物質粒子可以轉變為巨大的能量的理論,已由原子彈、氫彈的威力得到確證,被確認為整個人類歷史上的科學巨人。
2.一個是世界上很有名氣的科學家,一個是12歲的小姑娘,他們之間發生了怎樣的故事呢?讓我們來讀讀《愛因斯坦與小女孩》吧。
(板書:5 愛因斯坦與小女孩)
二、初讀指導
1.自學生字詞。
2.(1)默讀課文,畫出生字詞。
要求掌握的:蓄裹嘛呵啥
二會字:(一)撮踱(步) 噢
(2)讀準字音。
(3)聯系上下文,有哪些詞語的意思你已經懂了?
蓄:留著而不剃掉;裹:(用紙、布或其他片狀物)纏繞、包扎。
(4)字形分析重點:蓄(中間部分是“玄”字);裹(“衣”拆開分為上下兩個部分,中間加“果”字,表音);噢(右上方里面是個“米”字)。
(5)“嘛、呵、啥”在閱讀中理解掌握。
2.理清文章層次。
(1)各自輕聲讀課文。畫出文中愛因斯坦與小女孩的三次交往的起止。
(第一次:第1—3自然段;第二次:第4、5自然段;第三次:第6自然段)
(2)最后兩個自然段寫的什么?
(愛因斯坦和小女孩互相幫助,成了好朋友)
(3)填空練習。
第一段是( )自然段,寫
第二段是( )自然段,寫
第三段是( )自然段,寫
第四段是( )自然段,寫
在課本上做段落劃分記號。
3.指名四人輪流讀各段,要求讀得正確、流利。
三、作業
1.用鋼筆描紅、臨寫。
2.完成課后作業題。
第二課時課時目標:學習課文, 理解人物語言、動作和外貌描寫的作用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一、復習提問 1.課文分為哪幾段?說說各段的主要內容。
二、精讀訓練
1.指名朗讀第一段。
(1)畫出寫愛因斯坦外貌的句子。
(2)提問:小女孩第一次遇到愛因斯坦,她怎么會想到“這個人簡直就是從我的童話故事書里走出來的”?
(3)學生回答后,指導朗讀寫愛因斯坦外貌和穿著的句子。
(樣子:老人蓄著一撮短而硬的小胡子一雙棕褐色的眼睛深陷在眼窩里長著一頭蓬亂的灰白頭發衣著:穿的衣服又肥又長,整個人就像裹在一張大被單里腳下趿著一雙臥室里穿的拖鞋)
體會愛因斯坦在外貌、穿著上很不講究。(著重抓住頭發“蓬亂’’穿的衣服“又肥又長”腳下趿著“臥室里穿的拖鞋”)
(4)什么叫“納悶”?(因為疑惑而發悶)“這個連衣服也穿不整齊的人,怎么能是‘最偉大的人’呢?”是一個反問句。你能把它換一個說法嗎?(這個連衣服也穿不整齊的人,不可能是最偉大的人)
(5)分角色即興表演這一段的情景。(由三名同學分別飾)
(6)小結:小女孩一遇愛因斯坦。
2.閱讀第二段。
(1) 過渡:上面一段寫的是小女孩一遇愛因斯坦,第二天她巧遇上了。
(2) 讀課文中兩個“仍是”的句子。請用第2自然段中的句子具體描述愛因斯坦的“衣衫不整”。(他穿的衣服……拖鞋)“仍:—面踱步一面埋頭沉思”,也就是上文所說的哪句話?(‘‘他一:埋頭走路,一邊像是在思考著什么。”)
(3)體會“一邊……一邊……,,(‘一面……一面……,’在運用時的規律。
(都是表示一個動作跟另一個動作同時進行)口頭練習用“一面…一面……”造句。
(4)分角色讀第二段,大家從這一段文章里讀懂了什么?
(愛因斯坦平易近人,不承認自己是偉人,還請小姑娘教他。小姑娘天真)
找出有關的語句進一步體會。
(5)小結:這一段說的是小姑娘二遇愛因斯坦,教給愛因斯坦穿戴要領。
3.理解第三段。
(1)默讀全段,思考小姑娘三遇愛因斯坦的情況。寫了哪兩點?
(愛因斯坦穿戴得整整齊齊,小姑娘教愛因斯坦收拾房間)
(2)從“小姑娘簡直嚇了一跳、整個變了一個人、年輕了20歲”等語句體會愛因斯坦“穿戴整整齊齊”。
(3)什么叫“一塌糊涂”?(亂或糟到不可收拾)工作室內:樣亂?
4.以上三段,分別寫了愛因斯坦與小姑娘的幾次交往?說說這幾次交往的具體情況。
5.最后一段概寫兩人的交往。
三、作業
1.朗讀全文,回憶愛因斯坦與小姑娘三次交往的具體情況。
2.想一想:愛因斯坦是不是“最偉大的人”?為什么?
。◥垡蛩固埂⑿∨、父親)
第三課時課時目標:結合討論“愛因斯坦是不是‘最偉大的人’”,體會說話作必須做到言之有據,學習本課對話的形式。
一、討論
愛因斯坦是不是“最偉大的人”?為什么?
1.書面準備發言提綱。
2.組織討論。
小結:愛因斯坦是一個最偉大的人。他不把時間花在穿戴、布置房間和收拾東西上,而是把精力完完全全地放在搞科學研究上。
二、研究將反問句改為陳述句
1.用小黑板(或用幻燈片)揭示下列句子:
(1)這個連衣服也穿不整齊的人,怎么能是“最偉大的人”呢?
(2)穿衣服還不會呢,怎么談得上偉大?
(3)這還不簡單!
l提問:這些都是反問句,能換一個說法嗎?
學生回答后小結:(1)上述三句可分別改為:①這個連衣服也不整齊的人,不可能是“最偉大的人”。②穿衣服還不會呢,談不上偉大。③這很簡單!(2)反問句改為陳述句的一般做法是:
原句意思是肯定的,要改成否定;原句字面意思是否定的,要改成肯定。學生如果對“肯定”、“否定”的意思不理解,可以先舉例講—講“肯定”表示承認正面的;“否定”表示否認反面的。
四、研究寫對話的形式
1.小黑板揭示下面的內容,提問:這兩段話都是寫人物對話,形式上有什么不同?
(1)他沖小姑娘做了個鬼臉:“你說得對,我是不會對付衣服鞋子這類玩意兒,但愿你肯教我!薄斑@還不簡單!”女孩將平日媽媽教給她的穿戴要領一口氣說了出來!澳苡涀?”她問!耙苍S能!
(2)父親說:“你們愛吃花生嗎?”
我們爭著答應:“愛!”
“誰能把花生的好處說出來?”
姐姐說:“花生的味兒美。”
哥哥說:“花生可以榨油!
我說:“花生的價錢便宜,誰都可以買來吃,都喜歡吃。這就是它的好處。”
2.討論后小結:這兩段話都是寫人物對話的。在形式上的不同點是:(1)把兩個人說的話連著寫;(2)各個人說的話獨立成自然段。
五、作業指導
1.出示下面的句子,重點研究(2),用“只好”造句。
(1)他仍是衣冠不整,仍是一面踱步一面埋頭沉思。
(2)我呢,什么也幫不了她,只好教她做數學作業。
讀句子,理解“只好”的意思:別的沒有,這是惟一的,不得不這樣做。
口頭造句。
2.書面作業。
(1)用“一面……一面……”、“只好”造句。
(2)把課文中的反問句改為陳述句。
愛因斯坦和小女孩 篇6
18.愛因斯坦和小女孩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從不同人的眼中認識不同的愛因斯坦, 感悟愛因斯坦潛心科學研究事業,不拘生活小節的偉大而又平凡的品格和關愛孩子樂于和孩子相處的一顆童心。
3.理解人物語言、動作和外貌描寫的作用,指導寫作方法。
教學重點
從不同人的眼中認識不同的愛因斯坦, 感悟愛因斯坦潛心科學研究事業,不拘生活小節的偉大而又平凡的品格和關愛孩子樂于和孩子相處的一顆童心。
教學過程
1.板書課題 愛因斯坦和小女孩
同學們, 今天我們繼續來學習十八課,大家齊讀課題
一.復習舊知
通過上一節課的學習同學們知道了這篇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那么這個故事是按照什么順序來寫的? 今天我們就走進課文中去認識不同的人對愛因斯坦有什么不同的評價?
二 感受不同人眼中的愛因斯坦
1。小女孩眼中的愛因斯坦
在小女孩和愛因斯坦的交往過程中,愛因斯坦給小女孩留下什么樣的印象呢?在小女孩眼中愛因斯坦是個什么樣的人?請你用智慧的眼睛在課文找出有關句子,并劃下來,把你的感受寫在旁邊。
。1)出示:
老人蓄著一撮短而硬的小胡子,一雙棕褐色的眼睛深陷在眼窩里,長著一頭蓬亂的灰白頭發。
a:請生初讀這句話
b:你從這句話中讀懂了什么?
哪 些字詞讓你體會到的?
c,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張愛因斯坦的照片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相信你的理解會更加深刻。(師適當描述)
師:這段話中還有哪句也寫得很好,也是寫愛因斯坦給小女孩留下深刻印象的,你能找到嗎?
課件出示:
女孩望著老人,只見他穿的衣服又肥又長,整個人就像裹在一張大被單里,腳下趿拉著一雙臥室里穿的拖鞋。
師:你能說說讀這句話時應該要注意哪些詞?
生:衣服又肥又長,裹,趿拉等
師:你能把這些字詞讀好嗎?
生個別讀
注意指導讀好:又肥又長,趿拉等詞
師:愛因斯坦這樣的外表給你留下什么樣的印象?你能用四字詞語來形容一下嗎?
生:衣衫不整,不修邊幅,破破爛爛,邋遢俗氣,衣衫襤褸等
師:難怪小女孩會想:“嘿!這個人簡直就是從我的童話故事書里走出來的。”
師:當小姑娘心里這么想時臉上會有怎樣的表情?
生:驚愕,納悶,奇怪
師:,那么把你的感受伴隨你的表情一起讀給你的同桌聽聽
師:老師從你們的表情和朗讀是看出來你們讀懂了,誰愿意來讀給在家聽聽
。▊別讀)
d:,讓我們把愛因斯坦的形像記在心中,一起來讀讀這句話。
f: 同學們作者正是抓住愛因斯坦的特點,用潦潦幾筆就把愛因斯坦的形像呈現在大家面前,這樣的描寫也是寫好人物外貌的有效手法之一。
師:剛才我們知道了愛因斯坦與小女孩的第一次相撞,他的外表給小姑娘留下邋遢的印象,這不,難怪小女孩會納悶:
出示:女孩直納悶:這個連衣服也穿不整齊的人,怎么能是“最偉大的人”呢?
師:能不能給句子換個說法?
請一位學生將此句換成陳述句,并請他來讀讀陳述句,其他同學讀讀原來的反問句,
師:同學們,這兩句在所讀的句子在語氣上有什么不同?你更喜歡哪句?為什么?
師:你能說說納悶是什么意思嗎?
生:不明白,不理解
師:小女孩不明白什么?
師:你能把小女孩的納悶給讀出來嗎?(個別讀)
那就請你再次讀出小女孩的納悶吧。(板書 不偉大)
師:那么,在小女孩心中偉大的人應該是什么樣的?
生:文質彬彬,衣著考究,很紳士,西裝筆挺的,衣冠楚楚風度翩翩
師:看來愛因斯坦先生在衣著上真的和小女孩想像中的偉人不太一樣,他在生活細節上不太講究還體現在什么地方呢,你能找出來嗎?
課件出示:工作室很大,到處擺著書架和書,屋子中間擺著一張辦公桌,桌上的東西亂得一塌糊涂。
生自由讀邊讀邊想像,這是一個什么樣的環境..
。▉y,一塌糊涂)
師:你從哪看出來亂?
師:你還能用別的詞語來形容這樣的環境嗎? (一塌糊涂,亂七八糟,一片狼籍.雜亂無章)
小結:同學們,愛因斯坦先生就是這么位在衣著上不修邊幅,在生活中不拘小節的人,小女孩在與他交往之后認為他很平凡,很普通,可是她的爸爸媽媽的想法卻是截然相反,我們來看看他們是怎么說的?
。ǘ┌职謰寢屟壑械膼垡蛩固
b.出示:父親聽后興奮地說:“孩子,你今天撞著了當今世界上最偉大的人,他是愛因斯坦。”
個別讀
師:在爸爸眼中愛因斯坦是什么樣的?
生:偉大
師:你是從哪里感受到的?
生:注意“興奮”,因為他沒想到這位偉大的人會被他的女兒遇上,他覺得很激動,
師:那么你能激動地讀讀嗎?
生:注意“最偉大”因為在父親的心中,覺得愛因斯坦很偉大,充滿了對他的崇敬與愛戴之情,
師:那也請你來讀讀
師:好,老師聽出來了,在父親眼中愛因斯坦是很了不起的,那么在媽媽眼中呢?
出示;她好奇地問:“愛因斯坦教授,我女兒跟您在一起時,你們都談些啥?
師:你讀懂了什么?
生:媽媽對愛因斯坦很尊敬,是從“教授”,“您”這里看出來的。
師:那就請你把媽媽的尊敬讀出來吧。(板書 偉大)
過渡:爸爸媽媽一致認為愛因斯坦先生是個偉大的人,那么愛因斯坦自己又是怎么認為的?
。ㄈ⿶垡蛩固寡壑械淖约
出示:“哦,他只講對了一半,我是愛因斯坦,但并不偉大!
師:誰能說說你從中看出他是個怎樣的人?
生:謙虛,謙遜
師:請你謙虛地讀一讀,(生讀)
生個別讀
師:你說的謙虛老師很贊同,愛因斯坦真的如他自己所說得那么平凡嗎,我們來看看他做的貢獻.(出示課件)
師: 愛因斯坦一直認為,他只是和平常人一樣做了自己應該做的事情,他覺得自己很普通。在他看來,或許偉大就是在平凡中不斷地創造不平凡的業績,或許偉大就是另一種平凡.偉大的人如此謙虛,就顯得他更加偉大。(板書)平凡 謙虛
。ㄋ模┪覀冄壑械膼垡蛩固
過渡:同學們,那么在你們眼中,你們覺得愛因斯坦又是個怎樣的人呢?請用上這個句子
出示:
在我眼中,愛因斯坦是個——————的人,因為————————————。
。▽W生邊說邊指導)
教學預設:
課件出示:a.他一邊埋頭走路,一邊像是在思考著什么。
師:你們知道愛因斯坦在想什么想得這么入神?
生:有關科學知識,或科學問題
師:對啊,他整個心思都投入到科學問題的探索中,連走路時都在思考,那么可想而知,他平時的生活中呢?他可能吃飯時在——,喝茶時在——,躺在床上時在——,坐在車上時也在——。怪不得愛迪生說,天才就是1%的靈感再加上99%的汗水,這汗水可是灑落在生活的點點滴滴中啊。
出示:冷不丁被小姑娘一撞,他抬起頭,友好地沖小女孩一笑:“對不起,小姑娘,是我不小心!闭f完又低頭向前走去。
指名讀
師:你說說從中看出來愛因斯坦是個什么樣的人?
生:文明,有禮貌,寬宏大量等(生寫在黑板上)
師:你是從哪些字,詞映入你的眼簾,讓你看出來的?
生:友好,一笑,對不起等
師:你看得真準,也品味得很準確,那么你能來讀讀嗎?(生讀)
老師聽出來愛因斯坦的有禮貌了.
下面就讓大家把目光聚集在這些詞語上,一起來讀讀這句話,來體會愛因斯坦的文明,寬宏大量的品格。
生集體讀
師:看,這一次讀得就比前面進步多了
c,課件出示:聽了這話,愛因斯坦那深陷的眼窩里突然放射出溫柔的目光,他低頭看了看自己的裝束,兩手一攤,肩膀一聳,沖小姑娘做了個鬼臉:“你說得對,我是不會對付衣服鞋子這類玩意兒,但愿你肯教我。”
師:,感受到愛因斯坦是一個怎樣的人?
生:有童心,頑皮,樂于與孩子交往等(生寫在黑板上)
師:那么他的可愛,有童心,你是從哪看出來的?
生:兩手一攤,肩膀一聳,沖小姑娘做了個鬼臉
師:你能做做這動作嗎?
師:那么你還能邊讀邊做嗎?
師:這就是運用了動作描寫來寫愛因斯坦的富有童趣,喜歡和孩子交往,這段話還有什么句子或詞語吸引你嗎?
“深陷的眼窩里突然放射出溫柔的目光”
師:它為什么吸引你?(寫出愛因斯坦的慈愛)
生讀出溫柔
師:你還真會抓住神態來感覺,真棒。同學們,為什么他的眼窩里突然放射出溫柔的目光?是小女孩的什么話使他有這樣的神態?
師:要是我是愛因斯坦,我肯定就很生氣了,眼中都會冒著怒火,我做了那么多貢獻,大家都認為我是那么偉大,可是你一個小毛孩居然這樣說我,這么不知天高地厚,可是愛因斯坦生氣了嗎?他不但沒有生氣,反而說:你說得對,我是不會對付衣服鞋子這類玩意兒,但愿你肯教我.”
師:在愛因斯坦看來,他覺得小女孩是個什么樣的孩子?
生:天真,直率。樂于助人
師,那我們就來讀讀這一老一少,這對忘年交的對話。(男生讀旁白。女生讀小女孩部分,老師嘛就來當當愛因斯坦吧。)
師:愛因斯坦不會對付衣服鞋子這類玩意兒,那么他會對付什么?
(科學上的疑難雜癥。抓住一點一滴的時間來思考)
師小結:這兩段作者正是運用了神態,語言,動作的描寫,來寫出了愛因斯坦的童心,樂于與孩子交往,他這種平易近人的品格,讓我們感受到他的人格魅力,那么我們平時在寫作時,也可以用上這樣的寫作方法,使我們的文章更加生動,精彩。
生繼續說。師相機評價
師:從你們所說的話中老師聽出來了愛因斯坦是位慈祥的,樂于與小孩子交往的,而又寬容謙虛的老人,但是這樣的人為什么文章一開始就把他說得如此糟糕,說他連衣服鞋子這么普通的東西都不會對付,連自己的工作室也是這樣的亂七八糟,那么他的時間都用來干什么了?
做科學研究
師:是啊,對于愛因斯坦來說時間是寶貴的,他認為研究科學和打扮自己哪個更重要? 他是舍不得把寶貴的時間放在穿衣打扮上,一心只想著做科學研究,那么,他所做的研究是為了什么呢?
師:如果小女孩也在這兒,聽到你們說的這些,她現在會覺得愛因斯坦是個怎么樣的人?
小結:老師認為愛因斯坦雖然不是一個完美的人,但他是絕對稱得上是一個偉大的人,因為(指著黑板學生一起說)他是一個謙虛的人,因為他是一個平易近人的人,因為他是一個關愛孩子樂于與孩子交往的人,一個尊重別人的人,更重要的是他在科學上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為人類做出巨大貢獻.
師:這節課已經接近尾聲了,但是我們認識愛因斯坦才剛剛開始,同學們可以利用課余時間收集一些資料多方面來了解偉大的愛因斯坦。
(五)布置作業
板書 18.愛因斯坦和小女孩
小女孩 不偉大
爸爸媽媽 偉大
愛因斯坦 不偉大 學生自由寫心中有愛因斯坦
在我眼中? 偉大
愛因斯坦和小女孩 篇7
課題17 愛因斯坦和小女孩 授課人李敏惠學校合肥瑤海實驗小學 聯系電話13866749115教材分析:本文是小學語文蘇教版第十冊第17課。本課記敘了大科學家愛因斯坦與一個小女孩偶然相遇并相處的生活片斷,表現愛因斯坦潛心科學研究、忽略生活小節的平凡而偉大的品格,以及他關愛孩子、樂于與孩子相處的一顆童心。全文共8個自然段,可分為四段。寫了愛因斯坦與小女孩從偶然相撞到相遇、相邀、相處的過程。課文情節簡單,語言樸實,抓住典型的生活細節,描寫生動,人物性格突出,充滿童趣,適合學生閱讀、感悟。細讀此文,既可以從平實的字里行間感受到大科學家的普通之處,又可以真切體味到愛因斯坦為了潛心研究科學事業而不拘小節的偉大一面學情分析:愛因斯坦其科學成就之巨,學生知之甚少,對理解偉人潛心科學研究而不拘小節的平凡而偉大的品格,存在一定的障礙。因此,文本中表現人物情感和品質的對話,一定要引導學生扣住提示語和對話的內容,引導學生反復誦讀、演示、體驗,從而感受并領悟人物的內心世界和精神品質。五年級的學生,已具備初步的品詞賞句和感悟文章情感的能力,學生樂于接受新鮮事物,求知欲較強,情感也易被激發。但學生的學習基礎和學習個性方面存在差異,一部分學生常是課堂的“守望者”,缺乏課堂學習的積極參與習慣和專注學習的能力。因此,在課堂上積極提倡和推行各種形式的合作型閱讀的教學理念,在發揚個性,分享思想和經驗的基礎上,面向全體,關注更多學生知識的接受力和情感的感悟力,培養學習的主動性和責任感,最終促進學生良好學習方式的養成。設計理念:蘇教版語文教材強調“以讀為本、以講助練、以演促讀 ”,在教學中,我采用多種形式的分角色朗讀,讓學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圍中學習,自主地閱讀,創設情景表演,幫助學生進一步感悟課文中的語言材料,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理解人物精神品格。形成了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激起了學生的閱讀興趣,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確立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本課時的教學我主要抓住重點和難點,充分體現教師的“主導”和學生的“主體”的方式組織教學。學習的過程是學生與文本對話的過程,與老師、同學交流的過程,教學中我引導學生對課文重點描寫和對話進行“自讀體會,寫下感悟”,讓學生充分的自我解讀文本,擁有自己個性化的觀點與感受。理解人物內心世界和精神風貌,進而感悟人物偉大而平凡的品格,和愛孩子、樂于與孩子相處的一顆童心,突破文本難點。同時潛移默化的滲透學習方法和寫作知識,更適合高年級學生的學習需求。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2、用“一面……一面……”“只好”練習說話。過程與方法:1、引導學生品詞品句,通過多種合作閱讀方式,讀讀劃劃寫寫,自主個性理解課文內容。2、抓住生活細節、人物對話,體會人物精神品質。理解人物語言、動作和外貌描寫的作用。情感與態度:1、通過合作閱讀學習方式的探究,培養學生進行合作學習的興趣。2、感悟愛因斯坦潛心科學研究,不拘生活小節的品質和關愛孩子、樂于和孩子相處的一顆童心。教學重點: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人物精神品質。教學難點:理解愛因斯坦平凡而偉大的品格。課時安排:第二課時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課前收集的愛因斯坦的故事教學流程 設計思路:設計步驟學生活動教學策略一、抓段首句,理清思路大科學家愛因斯坦與12歲的小女孩之間究竟發生了什么故事呢?請同學們讀一讀每一段的第一句,看看有沒有什么發現?相機歸納小標題:相撞——相遇——相邀——相處(板書:撞—遇—邀—處)研讀段首句,思考概括小標題。引導學生發現并概括小標題,理清思路,整體感知。二、提示學法、自讀領會一)提示學法:愛因斯坦究竟是怎樣的人呢?抓住文中典型的生活細節,關注人物的動作表現和對話具體內容去感受并領悟吧。(板書:抓住細節 關注對話)或一個字或一句話,會讀書的同學總能從一字一句的細節之處發現些什么,同學們,拿起筆,,劃一劃,寫一寫,讀一讀,把你從字字句句中讀出的感悟寫在書上空白處。出示學習方法:1、劃一劃:用“——”劃出小女孩眼中的愛因斯坦,用“~~~~”劃出愛因斯坦自己眼中的愛因斯坦,用“……”劃出父親眼中的愛因斯坦。2、寫一寫:寫出你從句中讀懂的愛因斯坦。3、讀一讀:讀讀人物的對話,感受其中的情感。二)個人自學——小組交流自讀感悟,在細節處寫下自己的感受提示學法,教師引領,學生充分自主學習感悟,滲透學法。三、交流反饋、細讀感悟一)全班交流:學生反饋劃出的句子,并自由述說從句子中獲得的感悟!∨⒀壑械膼垡蛩固1、 從我的童話故事書里走出來的。2、 連衣服也穿不整齊。3、 工作室亂的一塌糊涂。(從外貌及動作及室內凌亂中體會愛因斯坦專注于思考問題,不拘于生活小節。)▲ 愛因斯坦自己眼中的愛因斯坦!笆菒垡蛩固梗⒉粋ゴ蟆保ㄖt遜誠懇)▲ 父親眼中的愛因斯坦!爱斀袷澜缟献顐ゴ蟮娜恕保槿祟愖龀龊艽蟮呢暙I)▲ 還讀懂了哪些?被撞還道歉(平易、寬容、坦蕩的胸懷)第二次對話(對孩子的愛心和自己的一顆童心、又友善又調皮又很乖的老頑童)第三次對話(謙遜、平易、童心)最后一句話(互教互學樂在其中,一對忘年交)(相機請學生上黑板板書:平易、專注、謙遜、有愛心、有童心等)▲ 適時予以朗讀指導。二)抓住生活細節及人物的語言動作等的描寫能幫助我們準確地感悟人物的性格特點及精神品質。充分把自己的發現和觀點說出來,有感情朗讀。讓學生在課堂上充分表達自己的閱讀感悟,教師適時引導,形散而神聚。四、引導質疑、議論升華1、“納悶”是什么意思?小女孩納悶什么?2、質疑:你覺得愛因斯坦是不是最偉大的人?組內討論并寫幾句話談談你的看法和理由。3、小結:本文通過典型的事例,抓住細節描寫,展現了人物豐富的性格特點和精神品質,讓我們深深感悟到愛因斯坦潛心科學研究,忽略生活細節的平凡而偉大的品格,以及他關愛孩子,樂于與孩子相處的一顆童心。這種表現人物的方法很值得我們學習。討論并寫下自己的看法。巧妙質疑,學生在思考討論中加深體會。五、朗讀表演、積累內化一)讓我們再次通過我們的朗讀和表演來表達我們對這位平凡而偉大的科學家的敬意。小組合作,選擇一種方式:1、分角色朗讀課文。2、情境表演課文(也可以是部分內容)。二)學習了課文,你有什么收獲?分角色朗讀或情境表演。通過朗讀表演幫助學生進一步感悟課文語言材料,體會人物思想感情,理解人物精神品格。六、拓展延伸、遷移鞏固愛因斯坦故事交流,如《僅僅是一把糖果》體會愛因斯坦的平凡而偉大。讀故事,體會平凡而偉大。借助課外閱讀鞏固中心。七、板書設計愛因斯坦和小女孩 撞 平易、專注、謙遜 處有愛心、有童心 遇 邀 平凡而偉大 教后反思: 備注:第一課時教學內容簡介:一、啟發談話,初識愛因斯坦。二、初讀課文1、 一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2、 二讀課文,正音、隨文解詞。3、 三讀課文,給課文分段,了解主要內容第一段(1-3)寫一個12歲的小女孩在街上偶然撞上了大科學家愛因斯坦。第二段(4-5)寫小女孩第二次遇上愛因斯坦,教愛因斯坦衣服鞋子的穿戴要領。第三段(6)寫愛因斯坦請小女孩去作客,小女孩教愛因斯坦整理東西、布置房間。第四段(7-8)寫愛因斯坦與小女孩親密相處,使小女孩的母親感到好奇。4、指名四人輪流讀各段落,要求讀得正確、流利。三、作業1、 用鋼筆描紅、臨寫。2、 完成課后作業題3。
愛因斯坦和小女孩 篇8
。ㄒ唬 課前背格言,激趣入主題
師:同學們,這節課我們進行一次小小的格言交流,你們愿意參加嗎?把你最喜歡的格言背給大家聽。
生:常求有利別人,不求有利自己。
生:時間是最偉大的作者,他可以給每個人寫下完美的結局。
生:……
師:老師也有一句名言,請看:
成功=艱苦的勞動+正確的方法和途徑+不說空話
師:你們知道這句格言的作者嗎?他就是美國著名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引出并板書課題——愛因斯坦和小女孩。
(評:從格言導入有一妙處:課內外溝通,體現了“大語文”觀,讓學生課外搜集和積累的材料在課內交流,激發了學生進一步在課外積累資料的興趣,此為其一;上課伊始便讓學生交流、吟背,學生的活動代替了教師的提問或講解,學生成了課堂的主角,學習的主人,教者的“學生主體”的觀念自然外現,此為其二。)
。ǘ 初讀課文 把握脈絡
師:看到這個題目你有什么疑問?
生:愛因斯坦和小女孩之間發生什么事?
生:愛因斯坦是一個怎么的人?
生:……
師:請同學們帶著這些問題自由地讀課文,把你感受最深的地方畫下來。
生:讀文
師;愿意把你的收獲和大家交流下嗎?
生:學生自由讀出自己感受最深的的語句。
師;再一次讀課文,看看作者按什么順序寫的、小組可以討論。
生:按著愛因斯坦與小女孩交往的具體經過來寫的。
生:按著“相遇——相逢——交友——坐客”來寫的
師:你能按上面的順序理清文章的脈絡嗎?(生再默讀課文)
(評:引導學生質疑問難,鼓勵學生在下面的讀書中自己解疑,既培養了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又有利于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給學生充足的讀書時間,運用各種方法,引導學生一遍一遍地讀,讓學生切切實實地過好“認讀關”,經歷“與文本對活的過程”使教學目標中最易讓人忽略的“過程與方法”得到突顯。)
。ㄈ 自主學文 披文入情——精讀第一部分
師: 哪位同學愿意讀給大家聽,這一部分什么地方給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
生:老人留著一撮短而硬的小胡子,一雙棕褐色的眼睛沉陷在眼窩里……
邊低頭走路,一邊像是在思考著什么。
生:只見他的穿的衣服又肥又大,整個人就像裹在一張大被單里,腳下趿拉著一雙臥室穿的拖鞋。
師:這兩句你想怎么讀?那就用你喜歡的方式讀。多種方式讀?吹饺绱搜b束的愛因斯坦小女孩有什么反應?
生:嘿!這個人簡直就是從我的童話故事里走出來。他就是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女孩聽了直納悶,這個連衣服都穿不整齊的人,怎么能是“最偉大的人”呢?
師:這兩句用怎樣的語氣讀?
生:我要用懷疑的的語氣讀
生:我要用納悶的語氣讀。
師:請你帶自己的情感讀吧!
師:你讀懂了什么?(小女孩的天真和直率)
生:我讀懂了女孩的天真和可愛。
生:我讀懂了女孩的直率,
生:我知道了愛因斯坦是個不修邊幅,生活上很隨意的人。
師:同學們真會讀書。不僅讀懂了課文還悟出了道理,真了不起!
師:回顧一下,這一部分我們是怎么學的?(生回顧并回答)
生:首先是我們帶著問題自由讀課文。
生:然后是抓住了印象深的語句,認真地讀。
生:最后帶著自己的情感讀課文
師:出示
1、自由讀課文
2、抓住重要語句、揣摩性格特點
3、感情朗讀、交流體會
。ㄔu:把學習的主動權教給學生,為學生營造一個寬松、自由學習空間,自主、愉快地讀文,體驗,并自已總結學習方法,為學習下文打下堅實的基礎。)
。ㄋ模┖献魈骄 注重感悟
師:請同學們運用上面的學法,小組合作學習二、三大段,喜歡哪段就學哪段。
師:請小組匯報學習成果。
生:他仍是衣衫不整,仍是一面踱步,一面埋頭沉思。
師:看到此時的愛因斯坦你想對他說點什么?
生:我想對愛因斯坦說:你應該注意一個自己的衣著。
生:我想說:愛因斯坦你是一位偉大的科學家,你應該衣著整潔。
生:我想夸夸愛因斯坦:你真是位做事認真的科學家。
生:我想讀他們之間的對話。
師:(出示兩人的對話)
師:首先請三人讀,假設你(指著想讀對話的同學說)就是那謙虛誠懇的愛因斯坦,你(扶起一位手舉得很高的學生)就是直率天真的小女孩,我是旁白咱們一起讀好嗎?
師:接下來,請兩人讀,讓愛因斯坦與小女孩直接對話,你敢讀嗎?(學生紛紛舉手,請兩句學生起來讀——
師:你倆讀得太形象了。
師:最后,請一人讀,看哪位同學能把兩人的情感都讀出來。
師:你們讀得太好了,老師也想讀一讀行嗎?誰能比教師讀得更好。從讀中你揣摩出了什么?(愛因斯坦是一位謙虛又誠懇的人)
生:愛因斯坦不僅是一位偉大的科學家,還是一位謙虛的人
生:老師,同時我也感覺到他心地善良是一位誠懇的人。
生:我們應該學習愛因斯坦那種謙虛誠懇的態度,不能因為有了一點小小的成績就沾沾自喜,這樣反而會害了自己。
師:他不僅讀懂了書,還學會了做人的道理。這才是讀書的最高境界――悟。
。ㄔu:閱讀是學生個性的行為,教師應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每個學生對文字都有不同的理解,怎么理解就怎么讀,充分尊重了學生的閱讀體驗,保護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各種形式的讀不是最終的目的,讀的目的是讓學生享受閱讀的快樂,更為學生建構了思維的空間。)
師:誰愿意接著匯報,
生:小姑娘看見他的時候簡直嚇了一跳,他整個變了一個人,按小姑娘說得那樣穿得整整齊齊。
師;這一句你看出了什么?
生;愛因斯坦善于接受別人的意見,
生;愛因斯坦能謙虛地接受別人提出的意見,沒有大架子。
師:如果你就是這位天真直率的小女孩,你會對他說什么?
生:哇塞!愛因斯坦你的變化好大!
生:愛因斯坦你真是我心中最偉大的科學家!
。ㄔu:教師充分挖掘教材潛在的語言訓練因素,在“悟”的基礎上,進行了說的訓練。)
師:你還記得他第二天的樣子嗎?
生:他仍是衣衫不整,仍是一面踱步,一面埋頭沉思。
師:與今天這個樣子比一比。
生:小姑娘看見他的時候簡直嚇了一跳,他整個變了一個人,按小姑娘說得那樣穿得整整齊齊。
師:從這兩句中你能讀 出什么?那就請帶著讀一讀。告訴我你的體會。
生:愛因斯坦非常謙虛,能夠接受一位小女孩的提議。
生:別人正確的意見能夠采納,并馬上付之與行動。
生:他倆坐客時的對話充分顯示了兩人不同的性格特點,我想用我喜歡的方式讀出來?
師:當然可以(出示坐客時的對話。)
師:能說說你為什么讀得這么好嗎?
生:因為這一段對話把小女孩的天真與愛因斯坦的那謙虛的態度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了。
師:你不僅讀得好,說得更好。
師:同學們還想怎么讀?
生:分角色讀
生;找自己喜歡的伙伴讀
生:我想自己讀
生:我想表演讀
師:那就請自由尋找伙伴分角色讀。
師:誰愿意跟老師讀 。
師:哪些同學能比教師讀得更好?喜歡這個熱情小女孩的請站起來熱情地讀一讀。能說說你的體會嗎?
生:小女孩非常直率。
生:兩人雖然年齡相差很多,卻相處得十分融洽,說明她們之間彼此都是坦誠的,真摯的,是心靈的溝通,真誠的交流。
。ㄔu:進行有個性化的閱讀,培養探究性、創造性地閱讀。充分利用閱讀期待交流感受,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
(四) 探究拓展 表演展示
師:請同學們小聲讀交友部分
師;書中向我們介紹了愛因斯坦與小女孩母親見面的情景,請你想象一下,如果愛因斯坦與小女孩的父親見面時,會說什么?同桌之間交流一下,想演得可以到臺前來演一演。
師:(手扶著兩位同學的肩膀)我想問一下,表演的這兩位同學,你們的語氣怎么這樣謙和呀?
生:因為我覺得自己就是愛因斯坦,我要做一個向他一樣謙和的人。
另一生:我喜歡可愛又天真的小女孩,因為我的性格就是這樣的直率。
。ㄔu:先是抓住人物對話朗讀來體會兩人之間的真摯友誼;繼而展開想象,再現人物對話與情態,充實和完善課堂學習內容。拓展是聯系中的拓展,延伸是明了上的延伸。)
。ㄎ澹 感情升華 主旨提升
師:我收集了一些愛因斯坦的圖片,你們想看看嗎?
師:愛因斯坦一位劃時代的科學家,現代物理學的開創者和奠基人。(音樂創設,展示圖片 教師富有感染力的語言解說,讓學生多種感官進一步了解愛因斯坦。)
師:此時此刻,請同學們再一次地讀課文,把你更深的感受融成一句話寫下來。
生:
師:老師送給同學們幾句話,我們一起讀一讀好嗎?(音樂:愛的奉獻)
用自己的真誠,去贏得別人的尊重
用自己的執著,去獲取成功的喜悅
用自己的熱情,去迎接明天的挑戰
(評:尊重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感受,珍惜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培養學生理解、感受、欣賞和評價的綜合能力,為學生創造樂于參與討論、敢于發表自己意見的條件,表達自己的情感,暢談自己的感受。引導學生換位思考,展開想像,尋求新的表達形式,敢于創新。)
愛因斯坦和小女孩 篇9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閱讀,理解課文內容,感悟愛因斯坦潛心科學研究,不拘生活小節的品質和關愛孩子、樂于和孩子相處的一顆童心。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通過上節課的了解,你能用一、二句話來介紹一下愛因斯坦嗎?
愛因斯坦是世界著名物理學家。
他的相對論遠比牛頓物理學先進,對世界科學史作出了巨大貢獻。
他的物質粒子可以轉變為巨大能量的理論,已由原子彈、氫彈的威力得到確證。
1921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被確認為整個人類歷史上的科學巨人。
小結(多媒體顯示):愛因斯坦是繼牛頓以來最偉大的科學家。
難怪文中小女孩的父親稱他為“最偉大的人”
板書:“最偉大的人”
2、今天我們學的這篇課文,它沒有從科學成就的這一方面來介紹愛因斯坦,而是寫了他與一個小姑娘之間發生的故事。這節課,我們將從他與小姑娘的交往之中來感受愛因斯坦人性的偉大。
二、理清課文脈絡
1、文中講了愛因斯坦與小姑娘哪幾次交往?
根據學生的回答歸納小標題
板書:相撞--相遇--相邀--相處
2、過渡:課文詳寫了愛因斯坦與小姑娘的三次相遇,他們之間發生了怎樣的故事呢?
三、自學要求
多媒體出示:
快速地通讀課文,自由選擇給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一次交往,細細地讀一讀。思考:這次相遇小姑娘對愛因斯坦有怎樣的印象?你從中又體會到愛因斯坦是一個怎樣的人?同桌可以互相討論。并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四、交流
(一)相撞
1、可以哪這句話來概括小女孩對愛因斯坦外貌的印象:
“嘿!這個人簡直就是從我的童話故事書里走出來的!毙∨⑦@么想。
聯系上文來理解這句話:
老人蓄著一撮(zuǒ)短而硬的小胡子,一雙棕褐色的眼睛深陷在眼窩里,長著一頭蓬亂的灰白頭發。
女孩望著老人,只見他穿的衣服又肥又長,整個人就像裹在一張大被單里,腳下趿(t。├浑p臥室里穿的拖鞋。
(愛因斯坦打扮顯得與眾不同,“短而硬”“深陷”“蓬亂”等詞讓人看到了這人衣冠不整的模樣;
“又肥又大”“裹”“趿拉”,衣著的隨意透露出他在生活中的不拘小節,他多么像童話里的巫師。細膩的外貌描寫,讓我們認識了一位活生生的科學“怪人”——愛因斯坦。)
2、為什么愛因斯坦不拘小節、不修邊幅呢?
先板書:不拘小節
全身心地投入到科學研究中,滿腦子只知道研究科學問題。
文中那些描寫表現了這一點?
他一邊埋頭走路,一邊像是在思考著什么!f完,又低頭向前走去。
他仍是衣衫不整,仍是一面踱步一面埋頭沉思。
3、小結
愛因斯坦全身心地投入到科學研究中,潛心研究科學,不拘生活小節。
板書:為了科學事業不拘小節
4、你還能說說愛因斯坦投入地研究科學的例子嗎?
年輕時的愛因斯坦推著兒子的小車在街頭邊走邊思考問題,差點被馬車撞了。
在橋頭等一位學生時,愛因斯坦掏出紙進行計算,雨水淋濕了他的衣服也沒有覺察。
躺在病床上,朋友問他最需要什么?他雙眼閃亮,低聲說:“我現在只希望有幾個小時時間把一些稿子整理好”;直到逝世前他仍在忘我地工作、工作、再工作……
是啊!愛因斯坦就是這么一位惜時如金的人,他幾乎分分秒秒都用來探索自然奧秘。
5、除了對愛因斯坦特殊的外表深有體會外,你還有什么體會嗎?
愛因斯坦在“冷不丁被小女孩一撞”的情況下,“抬起頭,友好地沖小女孩一笑:‘對不起,小姑娘,是我不小心!彼兄揭、寬容、坦蕩的胸懷。作為一個大科學家完全沒有傲慢、無理的態度。
被撞了,竟友好一笑,向小姑娘道歉,透出老人的平易、慈愛、寬容和若有所思;
板書:平易、寬容
6、引讀第3小節
在父親的心中,愛因斯坦為人類的科學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是當今世界上最偉大的人,所以聽后非常興奮。
指導朗讀。
小女孩卻很納悶,引讀。
練習把反問句改成陳述句。
7、小結:不經意地一次相撞,讓小姑娘認識了不修邊幅的愛因斯坦,可內心卻很納悶,這個衣衫不整的人,怎么能是“最偉大的人”呢?。
過渡:那愛因斯坦到底是不是“最偉大的人”呢?我們繼續交流。
。ǘ┫嘤
1、仍……仍……
愛因斯坦與往常一樣,還是不注重打扮,只知道潛心研究科學。
可以用哪句話來概括小女孩對愛因斯坦的印象:
“我說也是嗎,瞧你,穿衣服還不會呢,怎么談得上偉大?”
小女孩認為(引導生為反問句換個說法)
小女孩是說:”我說也是嗎,瞧你,穿衣服還不會呢,談不上偉大。”
試想一下,在小女孩的想象中,偉人又該是怎樣的呢?
小女孩認為偉人應該是講究穿著,文質彬彬,風度翩翩,很有紳士的味道。
而眼前的愛因斯坦的裝束卻是--衣衫不整。怪不得小姑娘會這么說呢。
讀了小姑娘的這句話,我們也感受到了小女孩的天真直率。
板書:天真直率
2、讀了這部分內容,愛因斯坦又給小姑娘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呢?
、賽垡蛩固褂X得自己偉大嗎?
出示:“噢,他只講對了一半,我是愛因斯坦,但并不偉大!
愛因斯坦一直以為,他只是和平常人一樣做了自己應該做的事情,他覺得自己很普通。在他看來,或許偉大就是在平凡中不斷地創造不平凡的業績,或許偉大就是另一種平凡。愛因斯坦的這句話充分表現出他的謙遜誠懇。
板書:謙遜誠懇
、诔鍪揪渥樱郝犃诉@話,愛因斯坦那深陷的眼窩里突然放射出溫柔的目光,他低頭看了看自己的裝束,兩手一攤,肩膀一聳,沖小姑娘做了個鬼臉:“你說得對,我是不會對付衣服鞋子這類玩意兒,但愿你肯教我!
讀了這句,你體會到了什么?
他會對付的又是什么呢?物理難題、科學上的疑難雜癥。
他的目光那么溫柔是因為聽到了小女孩說的話,對此愛因斯坦并沒有感到生氣,而是感到很欣慰,因為他覺得小姑娘的天真直率打動了他,他認為自己碰到了知音。也說明愛因斯坦幽默、友善、有一顆童心,讓人感到十分親切。
板書:有一顆童心、樂于與孩子交往
其實,表現愛因斯坦愛孩子,有樂于與孩子相處的童心的故事還不少呢。
多媒體出示:《僅僅是一把糖果》一個上午,愛因斯坦剛要走出辦公室,助手過來告訴他:“有人想請你周末去做一次演講,報酬是一萬美金。”愛因斯坦沒有絲毫猶豫,便一口回絕:“我周末有安排,沒時間。”“難道你不能少為蘇菲補一次課嗎?”助手知道他每個周末都去給讀初中的小女孩蘇菲輔導數學!安荒,我還想著她的糖果呢!”愛因斯坦笑瞇瞇地說道!八奶枪湍敲刺饐?”助手想不明白。這一天,助手看到愛因斯坦從蘇菲那里回來,助手忍不住好奇地問他為什么那樣高興。愛因斯坦告訴助手:“今天,蘇菲的老師夸獎了她的進步,說她找了一個優秀的家庭教師。小姑娘也特別高興,獎勵了我一把糖果,這讓我感到特別的愉快!痹瓉恚谶@位大科學家眼里,小女孩燦爛的笑容和一把普通的糖果,就是甜潤生命的最好的甘泉。多少年過去了,許多驚天動地的大事已經被人們漸漸淡忘了,但那一把糖果,那份一塵不染的真愛純情,卻穿過滄桑歲月,向我們傳來依然甜潤心靈的縷縷芬芳。
3、人們常說擁有一顆童心,就是一個天使。愛因斯坦的童心感染了我們,更感染了文中的小姑娘,一起讀一讀描寫小姑娘的句子。
瞧,小姑娘是多么樂于助人,教得一本正經,學生學得也很認真。
板書:樂于助人
4、讓我們再來讀讀課文,感受愛因斯坦:友善、調皮、童心
小女孩:天真、一本正經
5、小結:第二次相遇,愛因斯坦的謙遜誠懇、富有童心,給小姑娘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三)相邀
1、小女孩對愛因斯坦的印象:
小姑娘看見他時簡直嚇了一跳,他整個變了一個人,按小姑娘說的那樣穿戴得整整齊齊。“愛因斯坦先生,你比昨天年輕了20歲!
從那些詞語句子中反映出愛因斯坦穿戴得整整齊齊?
(從“小姑娘簡直嚇了一跳、整個變了一個人、年輕了20歲”等語句體會愛因斯坦“穿戴整整齊齊”。)
謙虛,虛心地接受小女孩的教導,樂意與小姑娘交往。
指導朗讀
2、什么叫“一塌糊涂”?(亂或糟到不可收拾)愛因斯坦的工作室內怎樣亂?
從中你又體會到什么?為了科學事業不愿意把時間放在整理房間上。
3、“呵,小教授,請你在教教我。”
板書:平易、樂于與孩子相處
4、這一部分中,對小姑娘的描寫也很有趣
小姑娘:“你得學會自己照顧自己!
小姑娘已經把愛因斯坦當作朋友和“大孩子”了。
“手把手地教”
板書:認真負責
5、小結:小女孩不僅天真率直,還有一顆美麗勤勞的心,她用自己的真情建立了與愛因斯坦的深厚友誼。
6、指導朗讀
五、學習第四段
1、引讀
2、你從愛因斯坦的話中體會到了什么?
理解“只好”的意思:別的沒有,這是惟一的,不得不這樣做。
互交互學、各得其所、樂在其中,活象一對忘年交,愛因斯坦真是以為慈祥可敬的老人。
3、指導朗讀
六、總結
1、經歷了小姑娘與愛因斯坦交往的過程,我們不僅看到他們由不熟悉到熟悉,還看到他們已成為一對互較互學、樂在其中的忘年交,F在,讓我們再來思考一下:愛因斯坦到底是不是”最偉大的人”呢?
2、寫作方法總結
本文不僅讓我們認識了偉大而又平凡的愛因斯坦,還讓我們認識了天真直率、樂于助人、認真負責的小女孩。從全文看,我們所看到的愛因斯坦,也是從小女孩的眼中所折射出來的?梢哉f,兩個形象缺一不可。所以本文的題目是:愛因斯坦與小女孩!芭c”字也說明這兩個人物應該是相提并重、相輔相成。
七、拓展延伸
1、除了書上描寫的愛因斯坦,你還了解他的哪些故事呢?
2、古今中外,偉大的人不計其數,你讀到過哪些偉大的人或者偉大的事?你是怎么理解偉大的?孩的教導,樂意與小姑娘交往。
指導朗讀
2、什么叫“一塌糊涂”?(亂或糟到不可收拾)愛因斯坦的工作室內怎樣亂?
從中你又體會到什么?為了科學事業不愿意把時間放在整理房間上。
3、“呵,小教授,請你在教教我。”
板書:平易、樂于與孩子相處
4、這一部分中,對小姑娘的描寫也很有趣
小姑娘:“你得學會自己照顧自己。”
小姑娘已經把愛因斯坦當作朋友和“大孩子”了。
“手把手地教”
板書:認真負責
5、小結:小女孩不僅天真率直,還有一顆美麗勤勞的心,她用自己的真情建立了與愛因斯坦的深厚友誼。
6、指導朗讀
五、學習第四段
1、引讀
2、你從愛因斯坦的話中體會到了什么?
理解“只好”的意思:別的沒有,這是惟一的,不得不這樣做。
互交互學、各得其所、樂在其中,活象一對忘年交,愛因斯坦真是以為慈祥可敬的老人。
3、指導朗讀
六、總結
1、經歷了小姑娘與愛因斯坦交往的過程,我們不僅看到他們由不熟悉到熟悉,還看到他們已成為一對互較互學、樂在其中的忘年交,F在,讓我們再來思考一下:愛因斯坦到底是不是”最偉大的人”呢?
2、寫作方法總結
本文不僅讓我們認識了偉大而又平凡的愛因斯坦,還讓我們認識了天真直率、樂于助人、認真負責的小女孩。從全文看,我們所看到的愛因斯坦,也是從小女孩的眼中所折射出來的。可以說,兩個形象缺一不可。所以本文的題目是:愛因斯坦與小女孩!芭c”字也說明這兩個人物應該是相提并重、相輔相成。
七、拓展延伸
1、除了書上描寫的愛因斯坦,你還了解他的哪些故事呢?
2、古今中外,偉大的人不計其數,你讀到過哪些偉大的人或者偉大的事?你是怎么理解偉大的?
愛因斯坦和小女孩 篇10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生字新詞,能用書后的詞語造句。
3、通過探究式閱讀,自主理解課文內容,感悟愛因斯坦潛心科學研究,不拘生活小節的品質和關愛孩子、樂于和孩子相處的一顆童心。
設計特色:探究式課堂教學設計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一、猜題導入
1、板書課題
2、讓學生就題目猜測應該寫些什么,想表現誰。
二、初讀感知
1、自由讀文,說明要求:讀通、讀順;能說出課文寫了什么、想表現誰;說出自己最想說的一句話。
2、讀后檢查;讓學生選讀一段,了解讀通情況;用一句話說說自己讀后的收獲。
三、鞏固字詞
1、音:指讀生字并組詞,正音辨形(蓄——畜)
2、形:認識“裹”的字型規律(有:哀、衷)
3、義:讀第3題,說說詞義。(注意采用多種方法,不讀解釋)
四、再讀理序
1、分節指讀
2、找出表示時間的詞語,說說課文是按什么順序寫的。(時間的先后順序)
3、分段,說說段意。
4、概括小標題(板書)
相撞——相遇——相邀——相處
五、作業
課堂作業:1、抄寫詞語
2、辨字組詞(自己編題)
3、分段,寫段意。
實踐作業:找資料,寫一段介紹愛因斯坦的話。
第二課時
一、揭示探究主題
1、名言激趣:愛因斯坦是名人,老師先送大家一句他的名言(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老師看大家能否結合課文,提出一個做有價值的問題呢?(讓學生自主圍繞課文提問)
2、揭示主題:關于愛因斯坦是不是“最偉大的人”,父親、小女孩、愛因斯坦自己和你有什么看法?(可分成4個小主題,通過閱讀課文、找資料來得出自己的看法。)
3、明確重點:應該以哪一個為重點研究主題?(小女孩的看法)
二、自主探究主題
1、先各自讀書,研究重點主題;再研究另一個主題。
2、小組合作:交流、完善結果,要求有一人說出結果。
三、交流推進探究
1、父親的看法;認為是——引導學生展示上節課收集的資料,進行證明。
2、小女孩的看法:認為不是——讀第2自然段,說自己的理由——根據第2、3段,說說自己的理由——辯論:愛因斯坦為什么連衣服也穿不整齊?(潛心科學研究,不拘生活小節的品質)——角色表演,表現、體會愛因斯坦對孩子的關愛(讓學生選一個內容表演,評價是否表現出愛因斯坦的兩個品質。)——朗讀,表現(選一個部分讀)——引導:你覺得小女孩是怎樣的人?(天真、可愛,不迷信權威,與人交往有禮貌,有辦法等。)
3、愛因斯坦自己的看法說明什么;讀有關句子——說說自己的認識(謙虛)——小結:謙虛是他成為偉大的人的一個原因,謙虛就是偉大的人更偉大。
4、我們的看法:讓學生自由發表自己的看法后小結。
四、總結探究結果
1、學生小結:各人的看法都是正確的,因為各人都有自己的看問題的角度。
2、肯定激勵
五、作業
課堂作業:課后練習4、5
實踐作業;與人合作,寫成課本劇并進行角色表演
愛因斯坦和小女孩 篇11
景行小學 魏艷梅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5個生字,兩條綠內的5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感情愛因斯坦潛心科學研究事業,不拘生活小節的平凡而偉大的品格。
教學重點:在品詞、品句、品文中真正融入課文內容,感悟愛因斯坦潛心科學研究事業,不拘生活小節的平凡而偉大的品格。感悟塑造人物的寫作方法。
教學難點:讀中悟情、情中明理。
教學課時:三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5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5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揭題導入。
1、(板書:愛因斯坦)你認識愛因斯坦嗎?簡介愛因斯坦。
。ò鍟盒∨ⅲ槭裁匆凇芭ⅰ鼻凹印靶 弊?
2、想想課文可能寫什么?
二、初讀課文,讀通讀順。
三、檢查自學,學習生字詞。
四、再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五、理清課文分段。
六、書寫描紅、練習。
第二課時(參賽課時)
課時目標:
●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 引導學生通過聯系上下文、展開想象來理解詞語句子,品讀人物對話,領會課文內容。
● 感悟愛因斯坦潛心科學研究事業,不拘生活小節的平凡而偉大的品格。感悟塑造人物的寫作方法。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回顧上節課學習內容。
2、設定懸念導入:父親告訴女孩愛因斯坦是當今世界上最偉大的人,女孩納悶什么?為什么納悶?讓我們來細細地讀讀課文吧!
二、學習第1~3自然段。
1、學生自由讀,邊讀邊找出有關女孩納悶的句子。
2、多媒體展示句子,提問:納悶是什么意思?這個句子的意思?為什么納悶?指導朗讀,讀出小女孩認為愛因斯坦并不偉大。
3、多媒體展示有關愛因斯坦外貌的句子,請生填填。運用文中的寫法仿寫自己喜歡的人。
4、小女孩眼中的愛因期坦是怎樣的?
過渡:還有什么令小女孩納悶呢?聯系上文找出父親說的話。
5、指導朗讀,讀出父親高興、激動、崇拜的心情。
6、提問:父親眼中的愛因斯坦是怎樣?
7、播放小博士的介紹,父親為什么說愛因斯坦是最偉大的人嗎?
8、師小結。
三、精讀感悟第4、5自然段。
1、多媒體創設情境,范讀。
2、提問:你認為老師朗讀的怎樣?為什么要這樣讀?
3、相機出示句子:“我說也是嘛,瞧你,穿衣服還不會……怎么談得上偉大?”指導朗讀,讀出小女孩的天真、直率。
4、“聽了這話,愛因斯坦那深陷的眼窩里突然放射出溫柔的目光……但愿你肯教我!蓖谰氉x,指導朗讀,抓住“溫柔的目光”兩手一攤肩膀一聳,沖小女孩做個鬼臉“但愿你肯教我”,從品讀人物神態動作、語言感悟愛因斯坦的愛心、童心、虛心。
5、提問:愛因斯坦眼中的自己是怎樣的?隨機出示句子“噢,他只講對了一半,我是愛因斯坦,但并不偉大!敝笇Ю首x,聯系上下文體會“噢”的讀法,感悟愛因斯坦的平易、謙遜。
6、分角色朗讀,師小結。
四、學習第6—8自然段。
過渡:第三天下午,愛因斯坦在路邊等待放學回家的小姑娘,小姑娘看見他的時候簡直嚇了一跳,這是怎么回事?
1、默讀、提問:“嚇了一跳”怎么理解?為什么?
2、想象一下,愛因斯坦變成了什么樣的?假如你是小姑娘,面對變了一個人的愛因斯坦,你心情會怎么樣?指導朗讀,師生接讀“愛因斯坦先生,你比昨天年輕了20歲”。
3、愛因斯坦為什么會變?
4、小女孩使愛因斯坦的什么發生變化?師描述生想象房間“一塌糊涂”請你想象一下小女孩教愛因斯坦收拾好房間的情景,你能用哪些詞語來說說?
5、師小結。
五、延伸明理。
1、提問:為什么愛因斯坦房間凌亂,穿著不整?愛因斯坦的時間和精力都用于什么?
2、引導:正因為愛因斯坦潛心研究科學,所以無暇顧及生活小節,甚至連走路都在埋頭思考問題。同學們,從這些平凡的生活中,你看到了怎樣的愛因斯坦?
3、提問:你認為愛因斯坦偉大不偉大?
4、作者是怎樣塑造愛因斯坦的偉大?體會寫法選用平凡的生活,通過刻畫愛因斯坦的外貌、神態、語言、動作來塑造人物的偉大,這是塑造人物的寫作方法。
5、師小結。
6、師生共賞愛因斯坦名言。
六、布置作業:小練筆《偉大與平凡》。
第三課時
課時目標
1、分角色朗讀課文并表演。
2、欣賞學生的練筆《偉大與平凡》。
3、完成練習,養成學習語文的好習慣。
教學過程: 1、復習導入、朗讀全文。 2、指導學生分角色讀文并表演。
3、欣賞學生小練筆(生上臺朗讀小練筆,并談談自己的感受,師生評議)。
4、完成本課的相關練習。
愛因斯坦和小女孩 篇12
時間:1940年的一天下午
地點:路上、家里
人物:一個12歲的小女孩、愛因斯坦、父親、幾個無關的行人
(小女孩一邊走,一邊玩兒,蹦蹦跳跳地走上臺,另一邊愛因斯坦一邊埋頭走路,一邊像是在思考著走上臺,冷不丁被小女孩一撞,他抬起頭,友好的沖小女孩一笑)
愛因斯坦:對不起,小姑娘,是我不小心。(說完,又低頭向前走去,慢慢走下舞臺……)
小女孩望著老人:瞧!這個人簡直就是從我的童話故事書里走出來的,你們說是嗎?(對著觀眾問道)
觀眾齊聲:是呀,就是從童話故事里出來的
小女孩抬頭看看天,自言自語:哇,時間不早了,我該回家了,不然媽媽會著急的。
。ㄐ∨⒗^續快速的往前走,下舞臺)
(小女孩的爸爸邊看時間邊走上舞臺):已經六點了,按你怎么還不回來?是不是路上出了什么事?
。ㄕ谶@時小女孩急匆匆地走上舞臺,來到家門口,按響了門鈴):媽媽,開門,我回來了。
。ò职珠_門,小女孩邊往里走邊問):爸爸,今天下班早了?媽媽呢?
爸爸邊關門邊說:我今天下午休息,你媽媽去超市買點兒牛奶,一會兒就會來。安妮,今天怎么回來晚了?
小女孩一邊把書放在書桌上,一邊說:對不起,爸爸,我今天在回家的路上撞倒了一位老人。
爸爸一聽,吃驚的睜大了眼睛:噢,寶貝兒,你沒事吧,那個老人怎么樣?沒事吧。
小女孩咯咯咯的笑起來,來到爸爸面前,優美的轉了個圈,問:爸爸,你看我能有事嗎?
爸爸拍拍女兒的肩膀,微笑著點點頭:嗯,看來我的寶貝女兒一切都好,可是那個老人怎樣?
女孩低頭沉思了一下:爸爸,他沒事,我撞了他之后,他說了聲對不起就走了。
爸爸不可思議的問:什么?你撞了他,你不道歉,他反而道歉?
小女孩忽閃著大眼睛望著爸爸:對呀,他說完對不起就走了,我不是不道歉,而是沒來得及道歉,你不知道爸爸,他那樣子太奇怪了,我只在童話故事里見過。
爸爸悠閑的做到沙發上,故意的:哦,不可能吧,我們身邊怎么會有童話里的人出現,寶貝兒,你不會是在給老爸講故事吧?
女孩撒嬌的擠了擠爸爸也坐上了沙發:爸爸,怎么會呢?我可是最最最乖的女兒了。
爸爸眨巴著眼睛:哈哈哈,乖女兒,那你給爸爸講講,那個童話里的老人長得什么樣?也得讓老爸知道才行,不然我怎么知道是真是假呢?
小女孩得意的揚了揚俊俏的小臉,神氣的就像是表演節目:爸爸,你聽我說(京腔京味兒),這個老人他留著一撮短而硬的小胡子,就像是一根根小鐵絲在上邊安著,深深的眼窩里陷著一雙棕褐色的眼睛,他灰白色的頭發亂蓬蓬的。哦,對了,他還穿了一件又肥又大的上衣,整個人就像是裹在一張大被單里,喲喲,小女孩,撇撇嘴,他上街竟然還趿拉著拖鞋呢。
爸爸聽后興奮得說:寶貝兒,你今天撞著了當今世界上最偉大的人,他可是愛因斯坦。牵!
小女孩不相信地問:爸爸,你瞧他那趿拉的樣子,連衣服都不會穿整齊,怎能是最偉大的人呢?
爸爸看女兒疑惑的樣子,摸了摸她的頭:不信,明天你當面問一問不就知道了,走,咱們去看看你媽媽怎么還不回來?父女一起走下了舞臺……
愛因斯坦和小女孩 篇13
學校主課題:互動共享教學模式的研究
個人子課題:語文閱讀教學中讓中心問題貫穿閱讀教學的互動共享教學模式的研究
一、說教材
《愛因斯坦和小女孩》這篇課文主要寫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向一個12歲的小姑娘學習穿戴和整理的事,反映了他熱愛科學事業和謙遜的美德,同時也表現了小姑娘的率真、可愛。課文按時間順序來敘述,條理清楚,層次分明。借助對人物語言、外貌、動作等方面的描寫來刻畫人物性格。教學重點是通過朗讀課文讓學生體會愛因斯坦熱愛科學事業、謙虛好學的品質以及小女孩的活潑率真。
二、說教法
五年級的學生好奇心強,求知欲日益增加,但他們的認知能力有限,對文字內部的含義難以形成深切體會,可是在長期的訓練中也掌握一定的語文學習方法。而文章的主要內容就是憑借對課文語言文字的理解,體會愛因斯坦對科學事業的執著追求,學習他謙虛好學的美德。即“愛因斯坦是不是最偉大人”。整堂課我始終圍繞這個中心問題,變換不同的問法(如“愛因斯坦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此時的愛因斯坦是個怎樣的人?”、“你讀出了愛因斯坦怎樣的品質?”)、改變學習方式(從扶到放),讓學生真正領悟愛因斯坦的偉大之處。
三、說學法
在新課程標準的理念中,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老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和合作者,老師任務不僅僅是教給學生知識,更重要的是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使他們在自主能動的學習過程中發現學習的快樂。因此我采用扶放結合的方法。上課時先再一次理清文章的思路,讓后精讀愛因斯坦和小女孩的第一次相遇過程,初步教會學生學習方法;然后再引導學生體會愛因斯坦和小女孩的第二次相遇;最后徹底放手讓學生自學自悟愛因斯坦和小女孩的第三次相遇。其中“愛因斯坦是不是最偉大人”這個問題始終貫穿課文學習的全過程。
三、說教學過程
一、復習提問
1、板書課題。齊讀課題。說說你對愛因斯坦的了解。(板書:貢獻偉大)(明確這里的偉大主要指為世界科學做出了杰出的貢獻,為下文中愛因斯坦人格的偉大埋下伏筆。)
2、一個世界上很有名氣的科學家和一個12歲的小姑娘,他們之間發生了怎樣的故事呢?
。ㄈ蜗嘤,長期相處,成了好朋友)
二、精讀訓練
要想了解本文中所寫的愛因斯坦是不是偉大,還是讓我們先了解這件事情的經過(本堂課的主要話題緊緊圍繞:愛因斯坦是不是最偉大的人,所以必須提出這個話題,課文中應該有這樣的句子,引起學生注意)
(一):快速通讀全文,用“——”畫出描寫他們三次相遇的句子。
1、根據學生的交流出示:
1940年的一天下午,一個12歲的小姑娘邊走邊玩,一下撞上了迎面而來的一位老人。
第二天,女孩又遇上了那位老人。
第三天下午,愛因斯坦在路邊等待放學回家的小姑娘。
(1)讀讀三句話,說說有什么新發現。
。2)“撞”——“遇”——“等待”說明什么?
。◤牟皇煜さ绞煜ぃ
。3)“一天下午——第二天——第三天下午”說明什么?
。〞r間在推移)
“隨著……愛因斯坦和小女孩……”把你從三句話中體會到的內容說一說。
。4)指導朗讀這三個句子。抓住“撞”、“遇”、“等待”等詞語。
。ㄟ@里的設計是為了讓學生再一次明確愛因斯坦和小女孩的三次相遇,初步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2、讀到這里,你還想知道什么呢?
。▊ゴ蟮膼垡蛩固篂槭裁磿鸵粋小女孩在一起呢?)
。ǘ┚x第一次相遇部分
1、指名朗讀第一段。
。1)這時的愛因斯坦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自由交流)
。2)小女孩又是怎樣看待這時的愛因斯坦的呢?
①出示:“嘿!這個人簡直就是從我的童話故事書里走出來的!保ㄖ笇Ю首x)
②小女孩為什么會這樣認為呢?
出示:女孩望著老人,只見他穿的衣服又肥又長,整個人就像裹在一張大被單里,腳下趿拉著一雙臥室里穿的拖鞋。
、垭y怪小女孩會納悶了,這個連衣服也穿不整齊的人怎么能是最偉大的呢?現在你認為愛因斯坦為大嗎?請你聯系第一段再來談談。
。ㄈ、精讀第二次相遇部分
1、過渡:小女孩第一天遇到愛因斯坦,第二天他們又遇上了。這次相遇的情景是怎樣的呢?(自由讀課文的第二段)
2、你對愛因斯坦又有什么了解?你認為他偉大嗎?(交流:和藹可親、平易近人)
3、分角色指導朗讀第二段
4、出示:聽了這話,愛因斯坦那深陷的眼窩里突然放射出溫柔的目光,他低頭看了看自己的裝束,兩手一攤,肩膀一聳……
(1)指名讀
。2)愛因斯坦為什么會“突然放射出溫柔的目光”,你從中看到了什么?
5、引發討論:你認為愛因斯坦是不是一個最偉大的人呢?說說理由。
(四)、精讀第三次相遇部分
1、默讀全段,思考:小姑娘第三次遇到愛因斯坦的情況。寫了哪兩點?
。◥垡蛩固勾┐鞯谜R齊,小姑娘教愛因斯坦收拾房間)
2、愛因斯坦為什么會有這么大的變化?難怪他會說
出示:“她教我怎么樣穿戴,怎樣放東西和布置房間。我呢,什么也幫不了她,只好教她做數學作業!
3、愛因斯坦真的像他自己說得那樣什么也幫不了小女孩嗎?
。1) 現在你還認為他偉大嗎?從他的話中你又讀出了他偉大在那里呢?(自由交流)
。2) 指導朗讀
三、總結
1、課文學完了,相信現在每位同學都會認為愛因斯坦很偉大,他到底偉大在那里呢?請你快速瀏覽愛因斯坦和小女孩的三次相遇,寫一寫愛因斯坦的偉大之處。(結尾處的寫話其實是考驗學生對課文的掌握程度,一方面鍛煉了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另一方面也能很好地幫助學生總結課文的主要內容,抓住貫穿全文的中心。)
2、全班交流
3、教師總結
四、說板書設計
18、愛因斯坦和小女孩
偉大
專注思考 不拘小節
平易近人 充滿童趣
潛心研究 為人謙遜
這個板書同樣也扣住“偉大”一詞,通過愛因斯坦和小女孩的三次相遇,從三方面總結愛因斯坦的人格的偉大。
《愛因斯坦和小女孩》修改稿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人物語言、動作和外貌描寫對刻畫人物性格的作用。(結合課文具體講)
3、憑借對課文語言文字的理解,體會愛因斯坦對科學事業的執著追求,學習他謙虛好學的美德,感受小姑娘的率真可愛。
重點難點
憑借對課文語言文字的理解,體會愛因斯坦對科學事業的執著追求,學習他謙虛好學的美德,感受小姑娘的率真可愛。
教學過程:
一、復習提問
1、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2、通過課外資料的搜集,你知道愛因斯坦為科學做出了哪些貢獻?請你用一個詞來形容他。(板書:偉大)
明確這里的偉大主要指為世界科學做出了杰出的貢獻
3、一個世界上很有名氣的科學家和一個12歲的小姑娘,他們之間發生了怎樣的故事呢?誰能用一兩句話來說一說。
(三次相遇,長期相處,成了好朋友)
二、精讀訓練
。ㄒ唬┝私馊蜗嘤
過渡:要想了解本文中所寫的愛因斯坦是不是偉大,還是讓我們先了解這件事情的經過
1、快速通讀全文,用“——”畫出描寫他們三次相遇的句子。
。1)根據學生的交流出示:
1940年的一天下午,一個12歲的小姑娘邊走邊玩,一下撞上了迎面而來的一位老人。
第二天,女孩又遇上了那位老人。
第三天下午,愛因斯坦在路邊等待放學回家的小姑娘。)
、僮x讀三句話,說說有什么新發現。
、凇白病薄坝觥薄暗却闭f明什么?
。◤牟皇煜さ绞煜ぃ
③“一天下午——第二天——第三天下午”說明什么?
。〞r間在推移)
“隨著……愛因斯坦和小女孩……”把你從三句話中體會到的內容說一說。
④指導朗讀這三個句子。抓住“撞”、“遇”、“等待”等詞語。
過渡:偉大的愛因斯坦為什么會和一個小女孩在一起呢?
2、那么你覺得愛因斯坦偉大嗎?讀讀這三次相遇,找找你認為關鍵的語句,把你的想法隨時寫在句旁
精讀第一次相遇部分
。ǘ┚x第一次相遇
1、指名朗讀第一段。
2、這時的愛因斯坦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自由交流)
3、小女孩又是怎樣看待這時的愛因斯坦的呢?
(1)出示:“嘿!這個人簡直就是從我的童話故事書里走出來的。”①指導朗讀
②小女孩為什么會這樣認為呢?這是一個怎樣的老人呢?(奇怪)
③你從那些地方看出這是一個奇怪的老人?(自由交流,相機朗讀)
4、是啊,不管是外貌、動作、衣著還是語言(板書)老人都非常的奇怪,那么你從這奇怪的背后又看出了這是一個怎樣的愛因斯坦呢?
5、齊讀第二小節。
(三)、精讀第二次相遇部分
1、經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發現作者通過外貌、動作、衣著和語言的描寫,為我們展現了一個專注思考、不拘小節的愛因斯坦。請同學們再自由讀讀他們的第二次相遇,看看作者又通過哪些描寫,寫出了愛因斯坦的特點的呢?(語言、動作描寫)
2、仔細讀讀愛因斯坦的動作和他與小女孩的對話,你覺得此時的他又是一個怎樣的人呢?(板書:平易近人 充滿童心)
3、指導分角色朗讀
。ㄋ模、精讀第三次相遇部分
1、請同學們用剛才我們學習的方法,默讀全段,思考:小姑娘第三次遇到愛因斯坦的情況。寫了哪兩點?
。◥垡蛩固勾┐鞯谜R齊,小姑娘教愛因斯坦收拾房間)
2、愛因斯坦為什么會有這么大的變化?難怪他會說
出示:“她教我怎么樣穿戴,怎樣放東西和布置房間。我呢,什么也幫不了她,只好教她做數學作業!
3、愛因斯坦真的像他自己說得那樣什么也幫不了小女孩嗎?
。1)那么愛因斯坦為什么會這樣說呢?從中你看出了這他是一個怎樣的人呢?(自由交流)
。2)指導朗讀
三、總結
那么文中的偉大,與我們一開始交流的偉大意思一樣嗎?人格偉大。把我們交流的內容根據你的理解整理一下,圍繞“愛因斯坦是不是個偉大的人”這個話題寫一段話。寫時,注意有層次地表達,語句通順,字跡工整。
交流,投示。
修改
板書:
愛因斯坦和小女孩
偉大
專注思考 不拘小節 衣著
平易近人 充滿童趣 外貌
潛心研究 為人謙遜 動作
語言
《愛因斯坦和小女孩》教學反思
《愛因斯坦和小女孩》寫的是大科學家愛因斯坦與一個小女孩偶然相遇,并相處的生活片段,表現了愛因斯坦潛心科學研究、忽略生活小節的平凡而又偉大的品格,以及他關愛孩子,樂于和孩子相處的一顆童心。
這篇課文情節簡單,語言樸實,抓住典型的生活細節,著力刻畫愛因斯坦的人格魅力,人物性格突出,人物形象鮮明。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為: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體會通過人物語言、外貌、動作等的描寫來刻畫人物性格的寫作手法。3、理解課文內容,通過品讀文中描寫人物外貌、語言,動作的詞句,走近生活中的愛因斯坦,感受他的人格魅力,體會愛因斯坦的偉大與平凡。重點是引導學生理解人物語言、動作和外貌描寫的作用,讀好人物對話,以讀促講,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難點是感受愛因斯坦人格魅力,體會他在平凡中的偉大。
課下同學已經預習了這篇課文,也搜集了有關愛因斯坦的資料,對這個人物有了一定的了解。在這篇課文中主要是體會愛因斯坦的偉大,他的偉大體現在哪里?生活小節!這篇課文透過寫一個12歲的小姑娘的眼睛,讓我們走近了愛因斯坦。
一、感悟文字,創設互動氛圍
課堂上,讓學生抓住描寫愛因斯坦的外貌描寫感受人物形象。通過感悟文字,引起學生的質疑。為什么生活中愛因斯坦是這樣的?在課堂中體會他對工作的熱愛,有忘我的工作精神。從他一邊埋頭走路,一邊像是在思考什么!薄八允且律啦徽,仍是一面踱步一面埋頭沉思。”可以體會出。這是他們在第一次相遇時。在第二次相遇時通過人物的對話,動作,從中可以看出他是一個怎樣的人?指導學生抓住人物動作、表情和對話的具體內容,尤其是對話,讓他們反復讀、自讀、小組讀、分角色讀。感受愛因斯坦偉大與平凡。尤其是從他倆的對話中可以看出他平易近人,謙遜誠懇坦、富有一顆童心。第三次相遇時:小女孩教他穿戴及整理房間。從以下語句中可以看出:“讀了小女孩的話,……”要聯系上下文:“嚇了一跳”“整個變了一個人”“穿戴的整整齊齊”來體會。讓學生明白,愛因斯坦的變,一是因為接受小女孩的“教誨”,二是因為他請小姑娘作客!肮ぷ魇液艽螅教帞[著書架和書,屋子中間擺著一張辦公桌,桌上的東西亂得一塌糊涂!眮眍I悟,感受小女孩已經把他看成朋友,知己。從這幾句話,體會愛因斯坦不是不會打扮,而是因為全身心投入了科學研究工作所以在生活上不拘小節,可以看出他是一個很平凡但又的一個人。
二、抓住主線,引發多緯度互動
課文的主線就是“愛因斯坦是不是最偉大人”。整堂課我始終圍繞這個中心問題,變換不同的問法(如“愛因斯坦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此時的愛因斯坦是個怎樣的人?”、“你讀出了愛因斯坦怎樣的品質?”)、改變學習方式(從扶到放),讓學生真正領悟愛因斯坦的偉大之處。學生認識了生活中的愛因斯坦,讓學生用自己的目光去看愛因斯坦,在生本互動、生生互動、師生互動中學生暢談自己的觀點,這正是對文章的真正理解。
三、“扶”“放”結合,促進互動效率
在新課程標準的理念中,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老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和合作者,老師任務不僅僅是教給學生知識,更重要的是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使他們在自主能動的學習過程中發現學習的快樂。因此我采用扶放結合的方法。上課時先再一次理清文章的思路,讓后精讀愛因斯坦和小女孩的第一次相遇過程,初步教會學生學習方法;然后再引導學生體會愛因斯坦和小女孩的第二次相遇;最后徹底放手讓學生自學自悟愛因斯坦和小女孩的第三次相遇。其中“愛因斯坦是不是最偉大人”這個問題始終貫穿課文學習的全過程。經過這從扶到放的學習指導,因此在教學的最后一個環節寫話中,學生討論“愛因斯坦是不是最為大的人,為什么?”時也就水到渠成了
愛因斯坦和小女孩 篇14
《愛因斯坦和小女孩》教后反思
今天結束了這篇課文,感覺星期一上課有點精神游離,多花了點時間幫學生找回狀態。
這是這個單元我最喜歡的文章,帶著學生讀讀演演,一節課過得很愉快。學生在課上客串小女孩的天真,愛因斯坦的謙虛;在想象愛因斯坦的蓬亂,一塌糊涂的書房;在辯解偉大與十全十美的區別……
當然,課堂并非一直是熱鬧的。一開始,朗讀出現只有兩三個人舉手的場面。對于這樣的文章,我是有點意外的,角色扮演,不應該是孩子喜歡的形式嗎?不過,這樣的尷尬在幾個孩子嘗試讀之后就消失了。有了帶頭羊,再加上后文愛因斯坦的童心與女孩的天真,孩子們真正被文中人物所吸引,課文變得更形象了。
下了課,我在想如果第一節課后就布置孩子自習后面的段落,以課本劇的形式表演(文章淺顯易懂),那第二課時也許會更生動,以此減少些直接的課本分析,課堂效率會更高。
唯一疑惑的是,課文為何一會以小女孩的口吻敘述,一會以小姑娘的口吻敘述?
愛因斯坦和小女孩 篇15
教學目標:
1、 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 認讀生字,能聯系上下文理解有關詞語。
3、 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能理清課文的條理,初步感受愛因斯坦的偉大。
教學重點: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體會愛因斯坦熱愛科學事業、謙虛好學的品質以及小女孩的活潑率真。
教學準備:
1、課件
2、課外了解愛因斯坦的相關知識。
教學過程:
一、啟發談話,導入新課
1、 談話:同學們,你們想成為成功人士嗎?出示
說說是什么意思?
2、 誰能向大家介紹愛因斯坦?(學生介紹)
教師介紹:愛因斯坦,德國人,世界物理學家。他的相對論對世界科學史作出了巨大貢獻;他的物質粒子可以轉變為巨大能量的理論,已由原子彈、氫彈的威力得到證實,人們還利用這個理論建立了核電站,為人類造福。1921年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被認為整個人類歷的科學巨人。
3、 板書課題:愛因斯坦和小女孩。
。R讀、讀完了課題,你產生了什么疑問?)
二、自由讀課文,理解字詞,讀通課文。
1、自由朗讀課文,可以看看生字表,讀準字音,將句子讀通順。
2、指名朗讀課文,你將最喜歡的段落讀給同學們聽聽,老師和其他同學作評委。
3、逐段指導
第二段
(1)你覺得讀的怎么樣?
。2)有什么不理解的詞句。
(3)理解:蓄、蓬亂、裹、趿拉、冷不丁
A、重點指導:“蓬亂、裹、趿拉”的意思;可以用什么詞語來歸納?(衣衫不整)
B、指導“冷不丁”的讀音,比較“衣衫不整”的讀音。
第三段:主要指導“納悶”是什么意思?(不理解的意思)
第四段
。1)你覺得讀得怎么樣?
。2)指導
“噢,他只講對了一半,我是愛因斯坦,但并不偉大!薄拔艺f也是嘛,瞧你,穿衣服還不會呢,怎么談得上偉大?”讀好語氣詞:噢、嘛。(一個是平淡的語氣,一個是得意的語氣)
。3)說說“踱步”與“散步”的區別。(散步比較隨意,踱步是走方步,仿佛在思考什么?)
第六段
(1)你覺得讀得怎么樣?
。2)“一塌糊涂”是什么意思?房間里還有什么一塌糊涂?愛因斯坦還有什么一塌糊涂的?
4、讀完了課文,你知道了什么?自由發表自己的觀點。
(1)三次交往。
。2)小姑娘教愛因斯坦如何穿衣、布置房間。
。3)愛因斯坦生活隨意,研究科學入迷,關心小朋友。
三、默讀整體感知,理清層次。
1、課文講的是愛因斯坦與小姑娘三次相遇,在書上找出有這些時間的語言。
2、出示
、1940年的一個下午,一個12歲的小姑娘邊走邊玩,一下撞上了迎面而來的一個老人。
②第二天,女孩又遇上了那老人。
、鄣谌煜挛,愛因斯坦在路邊等待放學回家的小姑娘。
、軓拇耍」媚锩刻旆艑W回家,都要到愛因斯坦的工作室坐坐。
3、讀了這些語言,你有什么發現?
(1)是按照時間變化的順序來寫的。(寫文章就要按照一定的循序來寫)
。2)第一次小女孩撞上了愛因斯坦,第二次是小女孩遇上了,第三次愛因斯坦等小女孩,第四次講小女孩每天放學回家,都要到愛因斯坦的工作室坐坐(成了好朋友)。
(板書:撞、遇、等、每天坐坐)
(3)看了最后一句話,聯系前面幾句話,你有什么想法?
。ㄐ∨⑴c愛因斯坦之間由不熟悉,到越來越熟悉,最后成為好朋友)
。惴路鹂吹搅耸裁?)
四、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發展情感。
過渡:同學們很會讀書,通過讀書,理解詞句,通過讀書,了解文章的層次,下面,我們要通過讀書感受文章的情感。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深入讀老人和小女孩“相撞”的一個片段,讀出感情來。(之后再談體會)
2、交流感悟,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教師小結:這節課,我們通過讀書,有了很多的體會,下節課,我們來研究愛因斯坦究竟是不是一個偉大的人。
五、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課后再收集一些愛因斯坦的資料。
板書設計:
18、愛因斯坦與小女孩
撞→遇→等→每天 坐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