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學反思
早教學反思
《早》這課記敘了三味書屋的陳設、后園的梅花和魯迅書桌上的“早”字的來歷,贊揚了魯迅先生時時早、事事早的精神,暗示人們要珍惜時間。
在《早》第二課時教學中,我把重點梳理為臘梅花的樣子和“早”字的來歷上。有的學生提出了很有價值的問題:為什么寫臘梅花,與“早”字的來歷有什么聯系?看來,學生越來越會提問了。
在教學中,我抓引導學生找出描寫蠟梅花的句子:“那花白里透黃,黃里透綠,花瓣潤澤透明,像琥珀或玉石雕成的,很有點冰清玉潔的韻致。”讓學生反復誦讀欣賞臘梅花不但外在美、色澤美,更重要的是品格美——冰清玉潔,并恰當運用多媒體展示蠟梅花的圖片,學生們由此感受蠟梅的美。
二十四番花信風,梅花開得最早,由這個“早”過渡到魯迅的“早”的故事,感受到魯迅只有一次遲到以及其中的原因。即使在這樣迫不得已的情況下,他又是怎樣做的?他的心里在想什么?從中你感受到什么?學生通過想象人物的內心活動,感受到人物從嚴要求自己,把珍惜時光,把“早”埋在心底這種決心,使梅花的冰清玉潔和魯迅的高潔品質融為一體。
在遷移拓展訓練中,可以根據圖上的“三味書屋”的擺設讓學生按方位順序說說二十四番花信風的知識;有關“第一”的雅稱;魯迅珍惜時間的故事。還可以收集魯迅的資料,制作名人卡,閱讀《朝花夕拾》,也可以積累一些有關珍惜時光的成語、古詩、名人名言等。
《早》教后反思
《早》一文作者在文中有很大篇幅寫臘梅花。寫臘梅花開得早,是二十四番花信風。由臘梅花的開得早,自然過渡到魯迅的“早”的故事,從而教育學生要向魯迅那樣,時時早,事事早,奮斗一生。
在教學中,我抓住了描寫臘梅花的句子:“那花白里透黃,黃里透綠,花瓣潤澤透明,像琥珀或玉石雕成的,很有點冰清玉潔的韻致。”讓學生反復誦讀欣賞臘梅花不但外在美、色澤美,更重要的是品格美——冰清玉潔。再由臘梅花的開得早引出魯迅的刻在書桌上的“早”字的故事,借花喻人,使臘梅花的冰清玉潔和魯迅的高潔品質融為一體。
另外,我在教學中讓學生把課堂之前自己搜集有關魯迅的人物簡介和魯迅的一篇作品《藤也先生》,讓學生來說說魯迅棄醫從文的原因是什么,從而進一步突出魯迅的高潔品質。讓魯迅的高潔品質刻在學生的心坎上,鞭策他們以后做人。
同時讓學生結合課文插圖對三味書屋的陳設進行分析,隨堂要學生選擇一處熟悉的處所,仿照這一段的寫法的小練筆。
從“愛護公物”說開去
《早》(蘇教版小語第十二冊)一文中有一段關于魯迅小時候在書桌上刻了一個“早”的故事。有經驗的語文老師在教學這一課時總會給學生打上一支“預防針”——教育學生要愛護公物,不要在課桌上刻上“早”。有的甚至先給學生一個下馬威:如果發現有人在課桌上刻字,就要讓他公開檢討,并處以罰款,因為破壞公物要賠償。如果哪位老師忽略了這一點,后果將不堪設想。即使這樣,也還有一些膽大妄為者“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只不過不是刻字,而是用毛筆醮著油漆在課桌上寫,當你批評他時,他還據理力爭,振振有詞——我沒有刻字,只是寫字,并沒有破壞公物。讓你哭笑不得,筆者深有體會。可是,當你靜下心來仔細一想,其實孩子們也是非常可愛的:一代文豪魯迅先生從小就勤奮好學,具有梅花的精神,而且“時時早,事事早,奮斗了一生。”學生們崇拜偉人,學習偉人,這一點不是難能可貴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