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看病教學實錄(精選4篇)
學會看病教學實錄 篇1
一導入:同學們,我們最近學過的幾篇課文包含著濃濃的父母之愛,它們深深的觸動著我們的心靈,老師想以一首小詩來表達我內心的感受。來,我們一起看屏幕,輕輕的讀一讀。
課件出示:《媽媽的愛》
師:讀了這首詩,大家有什么感受?
生1:生2:
師: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是啊,媽媽的愛是無私的,是無微不至的。體現在我們生活的點點滴滴當中。可是,有這樣一位母親,當兒子生病發燒的時候,做過多年醫生的媽媽不但不在家中給孩子找藥看病,反而逼著孩子獨自去醫院看病。這位母親為什么要這樣做,她究竟是怎么想的?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新課文《學會看病》
師出示、板書課題,生齊讀課題。
二、字詞反饋、借詞解文。
1師:課前我們預習了課文,來,看看同學們詞語掌握的怎么樣?出示詞語,生自由讀,點名領讀。
2、師:在看這些詞語:出示:喋喋不休、雪上加霜、按圖索驥、忐忑不安。生讀,那個詞不理解。(按圖索驥)從字面上猜一猜詞的意思。生說:
師:這個詞放在文中是什么意思,快速瀏覽課文21段
生:說理解。師:其實這就是文章的主要內容,剛才我們根據一個詞知道了文章的內容。
師:再看這樣一組詞:殘忍、狠心、冷漠。這樣的詞喜歡嗎?用這樣的詞評價一位母親合理嗎?公道嗎?對母親的這種做法贊同嗎?
生:陳述自己的理由。贊同與不贊同。
師:剛才說了贊同和不贊同,我們是站著說話不腰疼,我們畢竟不是文章中母親,她這樣做究竟出于何種原因,我們應該好好研究研究,接下來我們做一件事。
出示自讀提示:1、默讀課文,面對生病的孩子,母親是怎樣做的? 2、用橫線劃出描寫母親心理的句子,感受母親當時的心情是怎樣的?
(學生默讀課文,用橫線劃出描寫母親心理的句子,感受母親當時的心情是怎樣的)
三:品悟母愛內心,感悟母愛真諦。
師:找到描寫母親心理句子的同學請舉手。你找到了什么句子,母親當時的心情怎么樣?
生:(第21小節的句子)課件出示:
從他出門的那一分鐘起,我就開始后悔。我想我一定是世上最狠心的母親,在孩子有病的時候,不但不幫助他,還給他雪上加霜。我就是想鍛煉他,也該領著他一道去,一路上指點指點,讓他先有個印象,以后再按圖索驥。(讀三遍,第一遍指讀,二三遍引讀)
生:母親當時很(后悔)(生板書)。
師:是的,這里第一句話已經清晰地說明母親開始后悔。
師:母親后悔什么?
生:后悔沒有陪他去看病。
師:句子中有個詞 雪上加霜 跟讀2遍你理解嗎?
對文中的兒子來說,雪指什么?
生:雪指孩子生病了。
師:我們一起讀讀第1自然段;
師:孩子病了,當母親不僅沒有及時雪中送炭,反而雪上加霜,“霜”在課文里指什么?
生:母親不急著帶孩子上醫院,作為母親,本身就是醫生可以自己給她看,不但沒給孩子看,反而讓他一個人去醫院。
師: 當媽的可真是夠狠心的!我們來看看當時母親是怎么一步一步逼兒子獨自上醫院的,出示對話:(“你長大了,你得學會看病。”我說。
“看病還用學嗎?您給看看不就行了嗎?”他大吃一驚。
“假如我不在家呢?” “那我就打電話找你。” “假如……你找不到我呢?” “那我就……找我爸。”
“假如你最終也找不到你爸呢?” “那我就忍著。反正你們早晚會回家的。”兒子說。 “有些病是不能忍的,早治一分鐘是一分鐘。得了病最應該做的事是上醫院。” “媽媽,您的意思是讓我獨自去醫院看病?”他說。 “正是。”我咬著牙說,生怕自己會改變主意。 “那好吧……”他摸著腦門,不知是虛弱還是思考。)
師生分讀(我當母親,大家當孩子)
師:當媽的剛才逼問殘忍嗎?
生:有一點。
師:看來母親做出這樣的決定態度是相當----(堅決 生板書)的!孩子無可奈何了--只好說---那好吧,看……省略號,面對母親的步步緊逼,冷漠相對---兒子當時在想什么?
生:怎么這么狠心呀,明明家里有藥,媽媽是醫生,還要我一個人去看病。
師:對于此時生病的兒子來說,媽媽的這種舉動就是——雪上加霜。
師:一想到這里,作為母親的我真是后悔莫及,誰能讀出我的后悔?指讀
師:是的,這時母親好后悔,多想第一次領著孩子一起去。領著他一塊去,有什么好處?
生:可以指點他,第二次可以照著第一次去做了。
師: 對,照著第一次的樣子去做,文中有個詞叫 按圖索驥 再讀一次
師:母親有沒有給兒子按圖索驥的機會?
生:沒有。
師:連孩子一次按圖索驥的機會都不給,太不應該了!此時的母親怎能不后悔萬分呢?一起讀句子。師小結:看,這里不但寫出了我后悔,而且把后悔什么也寫具體了,母親的心理活動寫得細膩,緊緊吸引住了我們,這可比我們平時寫非常后悔,后悔極了強多了。讓我們再來深深地體會母親的悔意吧。齊讀。
師:還找到了描寫母親心理的什么句子?
生:第22小節的句子
時間艱澀地流動著,像沙漏墜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兩個小時過去了,兒子還沒有回來。雖然我知道看病是件費時間的事,但我的心還是疼痛地收縮成一團。
生:忐忑不安
師:忐忑不安 這個詞很有意思,先讀準它。從字形上來猜一下它是什么意思?
生:心在一上一下,很緊張,很不安。
師:心忽上忽下,心神不寧的,就是——忐忑不安。
漢字真神奇,從字形上就能看出它的意思來,那誰能讀出母親的忐忑不安,誰來試試?(生讀)
師:感受到了你的忐忑不安,還從哪些詞語中可以感受到?
生: 墜 可以感受到忐忑不安 ,墜 速度快 重重地敲在我的心上。
師: 前面的沙漏,知道是什么嗎?
生:沙漏是計算時間的一個東西,放些細沙,它的流速非常慢,說時間是艱澀地流動
師:你的課外知識真豐富。
師: 看,這里是多么矛盾,多么緊張。作者在這里用了像沙漏這樣的比喻把當時的忐忑不安寫得更加生動了。
師:句子中還有一處寫到時間——2個小時過去了。這2個小時對于我們來說其實過得挺快。但對于母親來說呢?
生:漫長
師:時間過得很慢,母親就越忐忑不安,母親越忐忑不安,時間越(過得慢)。這2小時母親是多么難熬,可以說是度日如年。兒行千里母擔憂、獨自看病憂更憂啊!想象一下,在這2小時里,母親可能做什么呢?
生:踱來踱去,生:不斷張望,生:坐立不安 ……
師:是呀,母親還肯定是神情嚴肅,眉頭緊鎖,她如此忐忑不安,不知道干什么好。
師:那是她擔心孩子呀,已經到了什么程度?
生:(疼痛地收縮成一團)
師:兒是娘的心頭肉,那是一種難以言表的感覺,擔心兒子到了心痛的感覺。這兒還用了個遞進的關聯詞,
生:(雖然……但是……)
師:讓我們讀出母親不安心痛的感覺。
師:孩子獨自走后,母親忐忑不安、心痛難忍,她還經歷怎樣痛苦的心理感受?(自責)但是之前就是母親讓孩子獨自去醫院的,在做出讓孩子自己去看病的過程中,母親心軟過嗎?猶豫過嗎?
生:心軟過。
師:哪一節的句子寫到也曾心軟過?
生:讀,第20節前3句。出示:我的心立刻軟了。是啊,孩子畢竟是孩子,而且是病中的孩子。我拉起他滾燙的手,說: “媽媽這就領你上醫院”
師: 事實上,母親就是(猶豫)過,后悔過,擔心過,自責過但還是沒有被心軟戰勝,最終還是讓孩子獨自去看病了,這樣的母親還能說殘忍嗎,不愛孩子嗎?
生:愛孩子。
師:好,你還給這個母親一份公道!讀最后2段。讀到這兒,你有什么感受?
生:在我們的人生道路上,學會不斷地磨練自己,要自強自立,獨立。
師:這里的磨練自己指誰?
生: 我,母親。
師:那母親為什么說也在磨練自己呢?
生:她在鼓勵兒子獨自看病的過程中,如果她心軟了,那么她的兒子那次就學不到獨立看病的本領,所以自己也經歷著心理的磨練。
師:是的,這文中所有的語言和心理的句子都蘊含著母親不一般的愛。同學們,母親僅僅讓兒子學會看病嗎?
生:不僅僅,而且學會獨立生活。師:這正是母親的良苦用心啊!一起讀一讀母親的真情告白吧!
出示:最后一段。
師:我們成長的道路上有沒有類似的經歷和感受呢?
生:逐一回答。
師:是呀,“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路是靠自己走出來的。無論是“精彩極了”的鼓勵表揚,還是“糟糕透了”的鞭策批評;無論是和風細雨的諄諄教導,還是言辭犀利的告誡警告。其實這都是對我們的愛,只是表達的方式不同而已。
師:感謝這位用心良苦的母親,她不僅磨練了孩子,也讓我們從中獲得啟示思考!這位母親就是文中的作者——畢淑敏。讓我們記住她說的這句話吧!生齊讀
師:課外老師推薦她寫的《孩子,我為什么打你》,相信大家對這位母親有更深的認識
學會看病教學實錄 篇2
一、揭示課題
師:母愛是最偉大最無私的,她的愛像燦爛的陽光,毫無所求地獻給自己的孩子。下面我們來欣賞一首歌頌母愛的詩:《媽媽的愛》。(詩朗誦詩歌)聽了這首詩,你有什么話想說嗎?
生:母愛太偉大了。
生:母愛用世上的語言是無法形容的。
生:我被媽媽的愛深深地感動了。
師:是啊,媽媽的愛是無微不至的。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位用特殊方式來愛孩子的母親,齊讀課題。
板書——學會看病。生齊讀。
二、初步了解課文大意
師:自由讀課文,想一想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情?
(學生自由讀課文。)
生:有一個小孩子獨自去看病,他媽媽獨自在家等待,然后他平安無事地回來了。
師:把起因說得再詳細一些嗎?是他自己去看病的嗎?
生1:他生病了,他媽媽為了鼓勵他去看病,試試自己的膽量,最后學會了看病。
師:這樣便是,說得真好。初讀課文之后,母親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呢?
生:很關心自己的成長。(好的——愛孩子的問題。)
生1:很愛孩子,為他以后的生活打下了預防針,讓他以后獨立生活。(覺得這是一位——)關愛孩子的母親。(膽子大一點,站起來說)
生2:我覺得是位偉大的母親。因為她的孩子這么小就教育孩子怎么獨立生活,獨立看病,我覺得她是一位偉大的母親。(偉大的母親,還有別的嗎?大膽地說。)
生3:她是一位教子有方的母親。因為孩子小的時候就讓他獨立生活獨立面對困難,所以她教育的好。(請坐,有不同意見嗎?)
師:咱班的同學都很會讀書。你們都覺得這是一位關愛孩子的母親。那具體從哪里可以看出這是一位愛孩子的母親呢?我們從書本中去尋找答案。請打開書本105頁,請同學們默讀課文,邊讀邊劃出母親心理的句子,從中去尋找依據。
生:默讀課文。
三、全班交流
師:你劃了哪些句子,感受到了什么?
生:“從他們的那一分鐘起……讓他先有個印象,以后再按圖索驥。”從這里感受到母親是非常的自責。
生:從他出門的那一分鐘起,開始后悔。
師:剛才那位同學說,從這里可以看出母親非常的后悔,板書——后悔
再看看這里的第一句話,已經清晰地告訴我們母親開始后悔。那為什么要寫后面兩句話呢?
生:后悔第一次沒有領著他去看病。
師:你能讀出母親的后悔嗎?
生:讀。
師:領著他一塊去,會有什么好處?
生1:可以指點他。
生2:第二次可以照著第一次去做了。
師:照著第一次去做了,這叫做“按圖索驥”。這個詞再讀一遍。
生:齊讀“按圖索驥”。
師:母親有沒有給兒子“按圖索驥”的機會?(沒有)
師:母親覺得自己太不應該了,我們女孩子一起讀。
(女孩子讀。)
生:齊讀。
師:母親還后悔什么嗎?
生:(用自己的話說出雪上加霜的意思)
師:誰能像他一樣用課文內容說說什么叫雪上加霜?
生:他生病了,他媽媽是醫生,沒有給他看病,而且叫他一個人去看病。
師:這就叫“雪上加霜”。
師:誰來讀出母親的這種后悔?
生:讀。(讀得真好,同學們體會特別好。)
師:通過寫后悔什么,后悔的兩個原因把后悔寫具體了,把母親的心理活動寫得更加細膩了,這可比寫5個,10個后悔強多了,讓我們再來深深地體會母親的悔意吧。
師讀第一句生接著讀。
師:還找到了哪些句子。
生:讀(22自然段)。我感受到了時間很緩慢。
師:從哪些詞語感受到時間過得很緩慢。
生:兩個小時過去了,兒子還沒回來,……說明他母親非常后悔。
師:從哪些句子感受到了后悔?
生:疼痛。
師:疼痛過嗎?(有)說說看是什么樣的感覺?
生:擔心兒子。
師:擔心兒子達到了心痛的程度。你能讀出母親這種心痛的感覺嗎?
生:讀“雖然看病是一件費時間的事,但我的心疼痛地收縮成一團。”
師:還有從哪些句子中感受到了什么?
生:我從“雖然……但”那里感受到了心更加地疼痛了。
師:更加地疼痛了,你能讀出心痛嗎?
生:讀。(收縮成一團啊!)
師:還有嗎?
請看這句:
“時間艱澀流動著,像沙漏墜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收縮成一團。”
師:從字形上來猜測一下,它是什么意思?
生:心在一上一下,很緊張,很不安分。
師:好的,請坐。心忽上忽下,心神不寧的。我們中國漢字真神奇,從字形上就能看出它的意思來。那誰能讀出母親的忐忑不安。誰來試試看,自己可以在下面試試。
生:讀。(讓時間過得慢一點好嗎?)——再讀(效果非常不錯)。
師:感受到你的忐忑不安,還有從哪些詞句中感受到了什么?
生:兒子還沒有回來的“還”中感受到的。說明這個母親想怎么還沒回來?(很擔心,忐忑不安。)
師:說得真好。你們有沒有注意到這個字前面的這個詞語讀什么?(沙漏)知道沙漏是什么嗎?
生:沙漏是計算時間的一個東西,放些細沙……(你的課外知識真是豐富。)
師:不知道的同學可以看圖,你覺得它的流速快嗎?(慢)從中你又感受到了什么?
生:母親對兒子的傷心越來越多。
師:時間過得很慢,母親就越忐忑不安,母親越忐忑不安,時間越(過得慢)。作者在這里用了像沙漏這樣的比喻就把母親當時的忐忑不安寫得更加形象了,更加生動了,寫出了這兩小時里母親的煎熬,母親的度日如年。這時候想象一下母親可能做什么呢?
生1:都兩個小時了,怎么還沒回來,我要不要去看看他。(母親想親自趕去了)
生2:趕去。
生3:有沒有出事。
師:心疼得再一次讀。
師:讀最后一段。
師:還感受到什么?
師:母親殘忍嗎?讓我們來讀讀逼問兒子的對話。老師當母親,誰當我的兒子?
師生對讀。
師:你覺得我剛才逼問你有點殘忍嗎?
生:有一點。媽媽是醫生也不給看。
師:……省略號,當時想什么?
生:媽媽怎么會這樣?
生:殘忍,讓我獨自上醫院。
生:無可奈何。
師:母親真的殘忍嗎?
出示:孩子畢竟是孩子……
師:母親把心疼兒子的內心讀出來嗎?
師:我的心立刻軟了(20自然段)文中的兒子能感受母親的內心嗎?
想象兒子的心理活動,看場景:
出示:
請選擇其中的一個場景寫寫兒子的心理活動:
1、媽媽決定我獨自去醫院看病,( );
2、媽媽改變主意了,要領我上醫院( );
3、我學會了看病,走在回家的路上,( );
……
課文最后兩段,就是描寫了母親的心理——齊讀。
師:讀到這兒,你有什么感受,你有新的問題嗎?
生:我感受到了在我們的人生道路上,學會不斷地磨煉自己,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一帆風順。
師:這里磨煉自己的是誰?
生:作者。
師:那作者說為什么在磨煉自己呢?
生:因為他在磨煉孩子的同時也在磨煉自己,應該相信孩子。
師:他在鼓勵兒子獨立的過程中,自己也經歷著心理的錘煉,還有什么新的感受?或者有什么問題?
師:母親僅僅讓兒子學會看病嗎?一起說(生說)。他不僅給兒子看病的路線圖,而且學會獨立面對生活。因為路是要靠自己走出來的。這真是一位用心良苦地母親。
那么,你一定有很多想說的話,可以對文中的兒子或母親,也可以對自己或母親說你的體會和想法,課外寫成一個小練筆。
學會看病教學實錄 篇3
一、導入
師:大家一起跟著旋律來哼《媽媽,寶貝》這首歌。
師:好聽嗎?這首歌是我和我的孩子最喜歡的歌。聽著這首歌,我們就會互相親吻。我們用親吻來表達彼此深深的愛。
師:四川大地震中發生了很多可歌可泣的故事,下面老師講一下一個關于母親的故事。(有感情的朗讀)
師:聽到這里,對于這些母親你想說些什么?
生:非常愛孩子。
生:為孩子能付出一切。
師:(重復學生的答案) 在生命危急中,向我們解釋了什么叫大愛無言。(板書:大愛無言)
師:還有這樣一位母親,在兒子生病時,讓孩子一個人去看病,你們認為她是一個怎樣的母親?
生:不負責任。
生:無情。
生:冷漠。
師:恩,很好,對孩子冷漠。
師:不過事實真的是如此嗎?讓我們一起走進畢淑敏阿姨寫的《學會看病》,來看個究竟。
二、初讀課文
初讀提示:1.默讀課文,碰到有注音的生字詞語發出聲音拼一拼,把文章讀通順
2.讀完后先借助課題同桌之間互相說說文章主要寫一件什么事,再按時間段的不同把課文分成三部分。(課件顯示)
師:請同學們朗讀提示,接著默讀課文。
師:1、默讀課文,碰到有注音的生字詞語發出聲音拼一拼,把文章讀通順。
2、讀完后,借助課題,同桌之間說說文章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再按時間段的不同把課文分成三部分。
(學生讀文的時候,老師邊走邊讀提示,并觀察學生的情況)
師:有幾個同學很好啊,碰到不認識的生字,問老師,這是很好的辦法。
師:好,都差不多了,頭抬起來!第一題,你們在讀課文的時候,老師觀察了,同學們都會了,那老師就不檢查了。那么,來看第二題,課文寫了什么事?
生:作者兒子生病,作者是醫生,作者讓兒子去看醫生。
師:好,這位同學漏了什么呢?
生:少了結果。
師:很好,少了結果。好,請同學們結合課題,用一句話來說說。
生:兒子生病了,作者是醫生,就讓他自己去看病最后兒子學會了。
師:誰能更簡潔?
生:母親讓兒子自己去看醫生最后兒子學會看病了。
師:很好。兒子生病了,母親讓他獨自看病,兒子看完病,驕傲地回來向母親匯報。
師:那么,把文章分成三部分,怎么分?一個,兩個,三個,四個……
(學生舉手,老師邊數邊說要有自信)
師:我請個男同學來說。
生:第一部分第一段。
師:好,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有什么不同意見嗎?
生:第20自然段看病前。
生:24自然段。
師:贊成的請舉手。恩,很好,應該在看病前。到24自然段,真不錯,后來兒子回來了。
三、精讀課文
師:讀了這篇課文,你還認為這位母親是狠心的嗎?
生:不是。
師:好,用一個字來說。
生:愛。
師:恩,愛,她是愛兒子的,是對兒子的一種磨練。 (板書 磨練)
師:請同學們找到文中的這句話,把它劃出來。
(出示句子:我知道應該不斷地磨練他,在這個過程中也磨練我自己。)
師:兒子磨練到什么了?先不急著回答,先來讀一讀母親和兒子的對話。
(師:母 生:兒)
師:讀到這里,你覺得這是怎樣一個兒子?
生:依賴。
生:依賴母親。
師:依賴父母的人。
師:最終兒子學會了看病,在這次磨練中兒子學會了什么?
生:面對獨立,不依賴父母。
師:他可是學會了很多第一次,是什么?
生:第一次獨立面對疾病去看醫生。
師:還有嗎?
生:第一次獨立做完看病的過程。
師:第一次獨自走出家門,不依賴父母。看來他真的是長大了很多。在這次磨練中得到了很多。
師:再讀這句話,同學們,還有什么疑問嗎?
生:她為什么磨練了兒子也磨練自己?
師:好,為什么說母親也磨練了自己呢?
師:咱們也不著急回答。看著默讀提示,再次走進課文,你可以一目十行。
(默讀要求:快速瀏覽課文,劃出描寫母親心理變化的句子,在感觸特別深的句子旁邊寫下批注。)
師:老師發現很多同學都找出了這句話,自己再讀讀這句話,把它讀通順了。
(出示句子:時間艱澀地流動著,像沙漏墜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兩個小時過去了,兒子還沒有回來,雖然我知道看病是件費時間的事。)
師:句中有三個難讀的詞,誰會?
生:艱澀,墜入,忐忑不安。
師:一起讀。很好。
師:誰站起來把它讀一讀。
生:時間艱澀地流動著,像沙漏墜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兩個小時過去了,兒子還沒有回來,雖然我知道看病是件費時間的事。
師:讀得很準確。從這一句話中你讀出了什么?用“我從這句話中讀出了……”來回答。
生:我從這句話中讀出了時間像沙漏過的很慢。
生:我從這句話中讀出了看病時間費時間的事情。
師:反復提到了時間。
師:時間像沙漏,就是覺得等待的時間很漫長。
師:從哪幾個詞語可以看出?
生:還沒有。
生:費時間。
生:忐忑不安。
生:艱澀。
師:艱澀,艱澀什么意思?
生:艱難。
師:把艱難寫在這個詞旁邊,你還從哪個詞中,體會到了時間的漫長。
生:沙漏。
師:恩,很好。
師:注意沙漏,又稱“沙鐘”,是我國古代計量時間的儀器。它是根據流沙從一個容器漏到另一個容器的數量來計量時間,沙子流的速度非常緩慢。
師:誰有感覺時間過得很慢的經歷嗎?
生:暑假快到的時候時間很慢。
生:等計程車。
生:很無聊的時候。
師:我相信,沒有站起來的同學也有這種經歷。好,再來讀一讀這段話,體會時間過得緩慢。
師:一起再讀一遍。(學生齊讀第22自然段)
師:一個人站起來讀。(抽生讀22自然段,教師指導點評)
師:誰再來? (抽生讀22自然段,教師指導點評)
師:自己再讀一遍。 (學生自由讀)
師:好,用一個詞來說說,母親當時的心情。 (出示:度日如年,心急如焚,坐如針氈)
生:焦急不安。
師:如果你是這位母親,在家等待的過程中,你會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呢?請展開想象寫一寫。
(出示:30分鐘過去了,兒子沒有回來, ;
一個小時過去了,兒子沒有回來, ;
一個半小時過去了,兒子沒有回來, ;
兩個小時過去了,兒子還沒有回來, 。)
師:你得在后面寫,母親想或者母親怎么做?
師:咱們請四個同學合作完成。
(老師邊讀,學生邊填空。)
師:真恨不得飛到醫院去陪孩子看病。可是,母親還在家里等,與地震中的母親截然相反。可是這何嘗不是母親對兒子深深的愛呢!
師:母親的心理活動還很多,好,同學們用剛才這種方法自己回去學習。
四:總結
師:母親都愛自己的孩子,只是每個人的表達方式不同。也許母親早上會給你倒一杯牛奶,也許是一塊面包,也許是一個巴掌……請深深地去體會母親的愛。
學會看病教學實錄 篇4
一、揭示課題
師:今天來學習一篇閱讀課,在老師的幫助下,最主要的是靠大家自己來學習默讀,有信心學會嗎
生:能。
師:真有自信。先看老師把課題補充完整。
板書——學會看病。齊讀。讀準后鼻音“病”,生再讀。"徐" 徐老師很注意字的發音,抓好學生的基本功。)
二、初步回憶課文
師:昨天預習課文了嗎,讀了幾遍讀通課文的?
生:5遍。
師:還有不一樣的嗎?
生:10遍。
師:噢,你讀得真認真。回想一下,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情?
生:有一個小孩子獨自去看病,他媽媽獨自在家等待,然后他平安無事地回來了。
師:把起因說得再詳細一些嗎?是他自己去看病的嗎?
生:他生病了,他媽媽為了鼓勵他去看病,試試自己的膽量,最后學會了看病。
師:這樣便是,說得真好。初讀課文之后,母親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呢?
生:很關心自己的成長。(好的——愛孩子的問題。)
生:很愛孩子,為他以后的生活打下了預防針,讓他以后獨立生活。(覺得這是一位——)關愛孩子的母親。(膽子大一點,站起來說)
生:我覺得是位偉大的母親。因為她的孩子這么小就教育孩子怎么獨立生活,獨立看病,我覺得她是一位偉大的母親。(偉大的母親,還有別的嗎?大膽地說。)
生:她是一位教子有方的母親。因為孩子小的時候就讓他獨立生活獨立面對困難,所以她教育的好。(請坐,又不同意見嗎?)
師:你們班的同學都很會讀書。你們都覺得都是這是一位關愛孩子的母親。那具體從哪里可以看出這是一位愛孩子的母親呢?我們從書本中去尋找答案。請打開書本105頁,請同學們默讀課文,邊讀邊劃出母親心理的句子,從中去尋找依據。
生:默讀課文。(從這個小片段可以看出,通過徐老師有效地引導,學生大膽地說出自己的觀點。)
三、交流
師:你劃了哪些句子,感受到了什么?從他們的那一分鐘起讓他先有個印象,以后再按圖索驥。從這里感受到母親是非常的自責。
生:從他出門的那一分鐘起,開始后悔。
師:從剛才那位同學說,從這里可以看出母親非常的后悔,板書——后悔 再看看這里的第一句話,已經清晰地告訴我們母親開始后悔。那位什么要寫后面兩句話呢?
生:后悔第一次沒有領著他去看病。
師:你能讀書母親的后悔嗎?
生:讀。
師:領著他一塊去,會有什么好處?
生:可以指點他。
生:第二次可以照著第一次去做了。
師:照著第一次去做了,這叫做“按圖索驥”。這個詞再讀一遍。
生:齊讀“按圖索驥”。徐老師及時抓住學生自己的語言,在交流中很自然的讓學生理解了“按圖索驥”。)
師:母親有沒有給兒子“按圖索驥”的機會?(沒有)
師:母親覺得自己太不一同子了,我們女孩子一起讀
生:女孩子讀。
生:齊讀。
師:母親還后悔什么嗎?
生:(自己的話出雪上加霜的意思)
師:誰能像他一樣用課文內容說說什么叫雪上加霜?
生:他生病了,他媽媽是醫生,沒有給他看病,而且叫他一個人去看病。
師:這就叫“雪上加霜”。
師:誰來讀出母親的這種后悔
生:讀。(讀得真好,同學們體會特別好。)
師:通過寫后悔什么,后悔的兩個原因把后悔寫具體了,把母親的心理活動寫得更加細膩了,這可比寫10個后悔強多了,讓我們再來深深地體會母親的悔意吧。
師讀第一句生接著讀。徐老師簡要的小結,把總分的片段描寫自然地傳授給了學生。)
師:還找到了哪些句子。
生:讀(22自然段)。我感受到了時間很緩慢。
師:從哪些詞語感受到時間過得很緩慢。
生:兩個小時過去了,兒子還沒回來,……說明他母親非常后悔。
師:從哪些句子感受到了后悔?
生:疼痛。
師:疼痛過嗎?(有)說話看是什么樣的感覺?
生:擔心兒子。
師:擔心兒子達到了心痛的程度。你能讀出母親這種心痛的感覺嗎?
生:讀“雖然看病是一件費時間的事,但我的心疼痛地收縮成一團。”
師:還有從哪些句子中感受到了什么?
生:我從雖然,但那里感受到了心更加地疼痛了。
師:更加地疼痛了,你能讀出心痛嗎?
生:讀。(收縮成一團啊)
師:還有嗎?看出:請看這句: “時間艱澀流動著,像沙漏墜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收縮成一團。”
師:從字形上來猜測一下,它是什么意思?
生:心在一上一下,很緊張,很不安分。
師:好的,請坐。心忽上忽下,心神不寧的。我們中國漢字真神奇,從字形上就能看出它的意思來?那誰能讀出母親的忐忑不安。誰來試試看,自己可以在下面試試。
生:讀。(讓時間過得慢一點好嗎?)——再讀(效果非常不錯)。徐老師讓學生學會了從字形上也能理解詞語,感受到祖國漢字的神奇,在指導朗讀當面也恰如其分,學生充分融入這個角色當中,效果不錯。)
師:感受到了你的忐忑不安,還有從哪些詞句中感受到了什么?
生:兒子還沒有回來的還中感受到的。說明這個母親想怎么還沒回來(很擔心,忐忑不安。)。
生:我覺得“墜”也可以表現母親的忐忑不安。因為“墜”是一個動詞,表現出母親的心收縮成一團。)
師:說得真好。你們有沒有注意到這個字前面的這個詞語讀什么?(沙漏)知道沙漏是什么嗎?
生:沙漏是計算時間的一個東西,放些細沙……(你的課外知識真是豐富。)
師:不知道的同學可以看圖,你覺得它的流速快嗎?(慢)從中你又感受到了什么?
生:母親對兒子的傷心越來越多。
師:時間過得很慢,母親就越忐忑不安,母親越忐忑不安,時間越(過得慢)。作者在這里用了像沙漏這樣的比喻就把母親當時的忐忑不安寫得更加形象了,更加生動了,寫出了這兩小時里母親的難熬,母親的度日如年。這時候想象一下母親可能做什么呢?
生:都兩個小時了,怎么還沒回來,我要不要去看看他。(母親想親自趕去了)
生:趕去。
生:有沒有出事。
師:心疼得再一次讀。
師:讀最后一段。
師:還感受到什么?
師:母親殘忍嗎?讓我們來讀讀逼問兒子的對話。老師當母親,誰當我的兒子?
師生對讀。
師:你覺得我剛才逼問你有點殘忍嗎?
生:有一點。媽媽是醫生也不給看。
師:……省略號,當時想什么?
生:媽媽怎那么會這樣?
生:殘忍,讓我獨自上醫院。
生:無可奈何。
師:母親真的殘忍嗎?出示:孩子畢竟是孩子……
師:母親把心疼兒子的內心讀出來嗎?
師:我的心立刻軟了(20自然段)文中的兒子能感受母親的感受嗎?想象兒子的心理活動,看場景:請選擇其中的一個場景寫寫兒子的心理活動:媽媽決定我獨自去醫院看病,(媽媽改變主意了,要領我上醫院)課文最后兩段,就是描寫了母親的心理——齊讀。
師:讀到這兒,你有什么感受,你有新的問題嗎?
生:我感受到了在我們的人生道路上,學會不斷地磨練自己,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一帆風順。師:這里磨練自己試著誰?
生:作者。
師:那作者說為什么在磨練自己呢?
生:因為他在磨練孩子的同時也在磨練自己,應該相信孩子。
師:他在鼓勵兒子獨立的過程中,自己也經歷著心理的錘煉,還有什么新的感受?或者有什么問題?
師:母親僅僅讓兒子學會看病嗎?一起說(生說)。他不僅給兒子看病的路線圖,而且學會獨立面對生活。因為路是要靠自己走出來的。這真是一位用心良苦地母親。知道這位母親是誰嗎?(出示作者照片)另外還可以去閱讀《孩子,我什么打你》,相信大家對這位母親有更深的認識。這節課就上到這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