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語文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小學五年級語文教案 > 《莫高窟》教學案例(精選17篇)

《莫高窟》教學案例

發布時間:2023-01-26

《莫高窟》教學案例(精選17篇)

《莫高窟》教學案例 篇1

  《莫高窟》這篇課文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課本(試用修訂本)第九冊第三單元的第11課。這一單元的四篇課文都與景有關。以散文、游記、詩歌三種不同的形式展現了家鄉美、自然美、文化美。

  課文介紹了我國西北邊陲敦煌莫高窟里的彩塑、壁畫和曾經藏有大量文物的藏經洞,贊揚了我國勞動人民的聰明和智慧。

  一、教學目標

  知識能力: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2—4自然段。

  3、學習圍繞中心句,把內容寫具體的方法。

  過程方法:1、用口頭、書面、視覺語言、信息發布、公共論壇、電子郵件等進行有效交流。

  2、應用各種技術和信息資源,搜索、瀏覽、分析信息,運用個人的知識和直接經驗,聯系生活,創造傳播知識。

  3、運用多種方法,理解、感受、欣賞、評價敦煌藝術瑰寶。

  4、以學生的自讀自悟為主,讓學生參與合作學習、自主互動式課堂教學流程,體驗有效學習,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情感態度:憑借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和圖文音像并茂的多媒體課件,體會敦煌藝術寶庫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強民族自豪感。

  二、教學準備:

  1、《莫高窟》是舉世聞名的歷史經典文化藝術,但遠離現代學生的生活。為了讓學生真切感受到課文所謳歌的敦煌藝術和世界文化遺產,和課文產生共鳴,降低教學難度。在預習階段,布置并組織學生按小組,廣泛地進行網上調查、瀏覽、收集與敦煌藝術有關的各種資料和圖片,為學習課文奠定基礎。

  2、請親眼目睹過《莫高窟》的學生介紹感受,讀他們的日記文章。

  3、教師根據課文內容制作多媒體課件。

  三、教學過程

  (一)利用信息技術創設情景,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首先欣賞教學光盤上的課文朗頌錄音,以《反彈琵琶》、《飛天仙子》古樂為背景,在加上動態文字以及教師在網上收集的能表現《莫高窟》特征的圖片。教學伊始,聽課文錄音,看圖文并茂的多媒體課件,給學生以強烈的聽覺、視覺享受,提供豐富的外部刺激,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隨著教學的深入,根據學生需求,變序地展示洞穴中“精妙絕倫的彩塑”、“宏偉瑰麗的壁畫”以及曾藏有許多珍貴文物的“藏經洞”,了解“莫高窟”的全貌等,感受莫高窟宏偉、神奇的魅力。在認識我國古代燦爛文化的同時,體會作者優美細膩的描寫筆觸。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增強他們的民族自豪感。

  (二)、利用信息技術改變按課文內容教學的常規順序

  根據學生的愛好和需求,決定介紹彩塑、壁畫、藏經洞的講課順序,而徹底打破傳統的按課本順序教學的常規。(多媒體課件中做好了各種鏈接準備)

  (三)利用信息技術創設閱讀情境,解決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1、以第二自然段為例:教師在制作課件時,將課文第二自然段部分內容輸入到幻燈片中:莫高窟保存著兩千多尊彩塑。這些彩塑個性鮮明,神態各異。有慈眉善目的菩薩,有威風凜凜的天王,還有強壯勇猛的力士。

  2、思考:這一段寫了什么?是圍繞哪句話寫的?用“—”畫出來。

  3、作者是怎樣描寫這些彩塑的?

  然后根據學生的分析理解,用調色板把中心句“莫高窟保存著兩千多尊彩塑”用其他顏色、粗體、斜體標出。(因為學習圍繞中心句把內容寫具體的方法,是本課的教學難點,教學時先“扶”學生一下,后面再放手訓練。)用自定義動畫命令把表現人物神態的詞語“慈眉善目”、“威風凜凜”、“強壯勇猛”用不同的效果和聲音表現,從而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個性鮮明”、“神態各異”。(點擊彩塑)再用動畫效果重點表現描寫臥佛的一段文字:“有一尊臥佛長達16米,他側身臥著,眼睛微閉,神態安詳”。(點擊“彩塑”中的“臥佛”)在“16米”下加上著重號,并改變字體顏色,然后讓學生進行簡單計算,(我們的教室6米長,這尊臥佛相當幾個教室的長度?)接著教師提問:你們有什么感受?想說些什么?你還知道那些描寫人物神態的詞語,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熟練地在word文檔里輸入“兇神惡煞、親切和藹、笑容滿面、滿面春風、興高采烈、虎虎生威、精神抖擻、齜牙咧嘴、細眉長目、眉清目秀、楚楚動人……”幫助學生積累詞語。用超鏈接再看第二自然段文字幻燈片,把“有……有……有……還有……”的文字用其他顏色標出,進行句式練習。

  同學們,讀了這段話、又看了課件,你是不是感到莫高窟的壁畫不僅內容豐富,而且美妙異常,令游人浮想聯翩呢?請圍繞中心句“觀賞莫高窟的人真多啊!并用上有……有……有……還有……”練習說一段話。看到這一尊尊惟妙惟肖的彩塑,你會發出怎樣的贊嘆?最后讓學生帶著贊美的語氣,配樂朗誦第二自然段。最后總結學習第二自然段的方法,并用紅色突出表示:

  讀課文——找中心句——質疑討論——朗讀體會

  用以上方法自學第3、4自然段,然后在小組中交流,要求學生注意傾聽別人的意見。這樣,在個體學習的基礎上組織合作學習,使得每個人在小組交流的時候都有話可說,將合作學習落到實處。最后全班交流補充,達到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自學能力的目的。

  (四)用信息技術幫助學生背誦課文。

  以背誦第三自然段為例,教師只把表現文章線索的連接詞出現在幻燈片上。如“莫高窟不僅,還有。璧畫的內容,有的,有的,有的,還有的。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些。壁畫上的飛天,有的;有的;有的;有的;有的;有的······看著這些精美的壁畫,就像是。”空下很多關鍵性的詞語,學生每背完一個空白后,教師將空白中的詞語用不同的顏色、字體和聲音效果顯示出來,以檢驗背誦是否正確。

  (五)利用信息技術延伸課外閱讀,拓展知識

  1、學生交流下載的圖片和資料。

  2、有興趣的同學繼續上網點擊、閱讀、欣賞有關莫高窟的圖文資料。

  (六)利用信息技術,改變傳統的作業形式

  1、通過教學光盤“在線練習”和“學與玩”鞏固所學知識

  2、有興趣的同學利用電子郵件和教師進行交流、或發表自己的見解和觀點、或完成練習作業,或者在bbs上,與大家進行學習交流或討論,發表信息等。

  3、在“寫字板”上將課文改寫成導游詞。

  對作業形式徹底更新,用賦予時代特征的信息技術代替紙和筆的傳統方法;對作業內容徹底更新,或瀏覽、或閱讀、或交流、或打字;對作業批改徹底更新,由自己評評、互相評價代替教師評價。真正實現《語文課程標準》提出的:“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

  (七)利用信息技術,進行科學評價

  1、評價信息搜集速度、信息搜集的廣度和數量。

  2、評價資料保存質量,交流速度。

  3、評價網上交流討論、信息傳輸

  4、評價打字輸入速度

  5、評價小組合作學習的情況,包括組長的組織能力、組員的參與率、小組討論情況等。

《莫高窟》教學案例 篇2

  莫高窟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莫高窟》是教科版語文教材第七冊的一篇課文。它介紹了我國西北邊陲敦煌莫高窟的彩塑、壁畫和曾經藏有大量文物的藏經洞。贊揚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全文共五個自然段,可分為三段。第一段:(1)寫莫高窟所處的地理位置以及概貌。第二段:(2——4)介紹莫高窟的彩塑、壁畫和藏經洞。第三段:(5)贊揚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本文結構清晰,敘述具體,文字淺顯。  

  因此,本文的教學目標定位于: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能背誦課文第3自然段。  

  2、理解課文內容,憑借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體會莫高窟藝術寶庫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四年級的學生好奇心強,求知欲旺,一方面他們想更多地拓展視野,了解世界(特別是我國古代)燦爛的歷史文化,另一方面,他們也想進一步增強自己的閱讀理解和表達交流的能力。《莫高窟》文質兼美,既能滿足學生的好奇感,豐富他們的知識面,又是促進學生語文能力提高的好教材。文章介紹了舉世聞名的敦煌莫高窟的彩塑、壁畫和藏經洞,學生對此很感興趣。他們在欣賞圖片,閱讀美文的同時,也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但他們對課文的理解還不深入,自學能力還有待加強。  

  因此,我把本文的教學重難點定為:  

  教學重點:通過讀書指導,引導學生與祖國的歷史、祖國的文化藝術史對話。  

  教學難點:引導遷移,引導發現,學習文章的語言規律和表達方法。   

  教法學法:  

  1、學生是課堂的主人,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教學中應尊重學生的個體,特別是對學習方式的選擇,以學生自讀自悟、自學探究為基礎,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充分調動每個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發揮師生雙方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2、這是一篇寫景的文章,朗讀成為了學生學習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讓學生通過多媒體的展示,在感受到美的基礎上,自由選擇不同的方式去朗讀,尊重每個學生的個人感受和獨特體驗,鼓勵學生發表富有個性的見解。  

  3、架設課內外的聯系,引導學生上網搜集、閱讀、欣賞有關莫高窟的文字、圖片資料,擴大知識面,增強民族自豪感。  

  教學過程:  

  一、         總體把握,調動興趣。  

  1、同學們,在古老的絲綢路上,在神秘的三危山下,在茫茫的沙漠中,蘊藏著一顆璀璨的明珠,它就是——莫高窟。  

  讓我們一起走進莫高窟——課件播放莫高窟視頻,師范讀第1自然段。  

  2、通過上一節的學習,莫高窟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3、每一個去過莫高窟的人,都會發出這樣的贊嘆——課件出示第5自然段,齊讀。  

  4、莫高窟為什么被稱為“舉世聞名的藝術寶庫”呢?今天,我們再一次走進課文《莫高窟》。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大多數學生而言,莫高窟充滿了神秘感,它燦爛的文化、悠久的歷史以及在我國和世界文化史上的重要位置,都是推動學生學習的動力。教師在課堂伊始,通過導語以及莫高窟視頻讓學生更直觀地體會到了莫高窟的宏偉、神奇,調動了學生的情感積累,為學生走進文本,文本進入學生心里,從而進行直接的語言交流、情感交流作好鋪墊。】

  二、精讀細品,領略風采。  

  (一)、品味“彩塑”  

  1、先跟隨作者的腳步去欣賞精妙絕倫的彩塑。讓我們走進課文的第2自然段,感受彩塑的惟妙惟肖。  

  2、你在莫高窟看到了哪些彩塑?(菩薩、天王、力士、臥佛)   

  (1)菩薩的神態是怎樣的?你讀。評價,相機指導美讀。  

  天王呢?你讀。評價,相機指導美讀。  

  力士是什么樣兒的?你讀。評價,相機指導美讀。  

  師引讀:這些彩塑有的——“慈眉善目”,有的——“威風凜凜”,有的——“強壯勇猛”,樣子各不相同,這就叫——“個性鮮明,神態各異”。  

  (2)為了突出彩塑個性鮮明,神態各異的特點,作者先寫彩塑的全貌后又重點寫了臥佛,誰來讀課文中臥佛的描寫?  

  相機評價,指導朗讀。  

  3、莫高窟只有這幾尊彩塑嗎?指名說。  

  師小結:作者只是以點帶面去寫這兩千多尊個性鮮明,神態各異的彩塑,讓我們走近他們,感受他們的氣息。點擊課件,感受彩塑的個性鮮明,神態各異。  

  4、看到這一尊尊惟妙惟肖的彩塑,游人無不嘖嘖贊嘆。如果你就是游客,站在這些彩塑面前,你會怎樣嘖嘖稱贊?  

  你們覺得在人們僅僅是稱贊這些彩塑嗎?(引導學生感受勞動人民的智慧)  

  5、感受著我們前人高超的彩塑藝術,我想在坐的每個人都會升騰出自豪感,讓我們帶著感情讀讀這一段話。配樂朗讀第2自然段。  

  (二)、回味“壁畫”   

  過渡:莫高窟除了有兩千多尊精妙絕倫的彩塑,還有四萬五千多平方米,宏偉瑰麗的壁畫。  

  1、課文的哪些地方讓我們體會到壁畫的“宏偉瑰麗”呢?請大家讀課文的第三自然段,畫出相關語句。(板書:壁畫)  

  2、交流。  

  (1)(出示)“壁畫的內容豐富多彩……”  

  ①引導學生談談自己的讀書體會。  

  ②課件出示,學生欣賞壁畫。  

  ③指導朗讀。  

  同學們,敦煌的壁畫記錄了一千多年中國社會的變遷。如果把這些壁畫連起來辦一個1米寬的畫展,這個畫展就有60多里那么長。面積之大,實屬罕見。你能將壁畫的內容豐富多彩讀出來嗎?請你讀。  

  同學們,看到這四萬五千多平方米宏偉瑰麗的壁畫,你想到了什么?請你讀。  

  同學們,看著這么精美的壁畫,你感受到了什么?大家一起意味深長地讀。  

  (2)豐富多彩的壁畫內容中飛天是最有引人注目的,你了解飛天嗎?讓我們一起去瞧瞧這神奇瑰麗的飛天吧。課件播放飛天視頻。  

  欣賞完了飛天壁畫,你覺得這些飛天怎么樣?    

  ①     讓我們走進文字再次領略他的風采。出示描寫飛天的文字,引導學生朗讀。  

  讀著讀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讀著讀著,你仿佛聽到了什么?  

  讀著讀著,你仿佛聞到了什么?  

  把你聞到的、看到的、聽到的讀出來。  

  ②師范讀:同學們讀得這么投入,老師也想來讀一讀。(課件出示圖片音樂情境)。  

  ③課件出示,引導美讀課文:  

  壁畫上的飛天,飛得那么美,穿越千年的時空,來到我們的課堂,給我們帶來了迷人的花香。請你讀——  

  壁畫上的飛天,飛得那么美,穿越千年的時空,來到我們的課堂給我們帶來了美妙的音樂。請你讀——  

  壁畫上的飛天,飛得那么美,穿越千年的時空,來到我們的課堂。給我們帶來了動人的舞蹈。請你讀——  

  壁畫上的飛天,飛得那么美,穿越千年的時空,來到我們的課堂化作了我們眼前這段美妙的文字。一起讀——  

  ④壁畫上的飛天各有各的姿勢,各有各的美,請同學們發揮想象,仿照課文的寫法,用“有的-----,-----;有的-----,-----……”這樣的句式把你想象到的飛天姿態寫一寫,你可以寫一句,也可以兩句,三句。(課件出示圖片音樂情境)。  

  ⑤指多名生匯報交流。  

  師:壁畫上的飛天,飛得那么美,穿越千年的時空,來到我們的課堂——(生排成行逐一描述)。(配音樂和畫面)  

  3、小結:這就是敦煌宏偉瑰麗的壁畫。怪不得作者這樣贊嘆:看著這些精美的壁畫,就像是走進了——(生)燦爛輝煌的藝術殿堂。  

  (三)、體味“藏經洞”  

  1、剛才我們欣賞了莫高窟精妙絕倫的彩塑,宏偉瑰麗的壁畫,仿佛是接受了一次中國文化藝術的洗禮,莫高窟是名副其實的藝術寶庫。莫高窟里還有一個面積不大的洞窟——藏經洞。默讀第四自然段,畫出你感受深的詞句。(板書:藏經洞)

  2、交流。  

  3、課件出示藏經洞被掠奪的資料。  

  了解到這些情況,你有話想說嗎?你產生了怎樣的情感?

  4、同學們,那就用朗讀來表達我們此時的心情吧!  

  【小學階段學生的思維處于形象思維階段,教學中教者采用變序手法,直接切入重點段的學習,分別介紹洞穴里的“彩塑”、“壁畫”、“藏經洞”,借助網絡資源激發學生的想象力。《莫高窟》一文體現了作者強烈的民族自豪感,教者充分挖掘文本的情感因素,讓學生反復品味,同時體會表達的精妙以及語言的內在情感,以激發學生的內心感受,從而引導學生“披文——入情——入境”,用“心理視線”去讀書、去領悟語言文字,讓學生得到情的激發、美的熏陶。】

  三、總結全課,積淀情感。  

  1、師:莫高窟雖然經過千百年自然和人為的破壞,但它仍是世界上現有規模最大的、保存最好的佛教藝術寶庫。被譽為“人類藝術的殿堂”。  

  幾千年來,在大漠深處,敦煌靜靜地守著孤寂,留給后人的,卻是永遠的輝煌。1987年,因為它有著兩千多尊精妙絕倫的彩塑,四萬五千多平方米宏偉瑰麗的壁畫和曾經有過的眾多文物,而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命名為“世界文化遺產”。  

  2、外國的旅游者也這樣評價:課件出示,指名讀。  

  “看了敦煌莫高窟,就等于看到了全世界的古代文明。”  

  “敦煌藝術是人類文明的曙光。”  

  3、站在這茫茫的沙漠之中,再次舉目仰望這聞名世界、光輝燦爛的敦煌莫高窟,面對這舉世聞名的藝術寶庫,你想說些什么?

  4、作為中國人,我們不得不自豪地說——  

  出示第五自然段,齊讀:  

  莫高窟是舉世聞名的藝術寶庫。這里的每一尊彩塑,每一幅壁畫,都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板書:智慧的結晶)  

  【德國教育家第茍嗷菟倒骸敖萄у囊帳醪輝謨詿詒玖歟謨詡だ叫眩奈琛!貝嘶方誚萄е薪淌νü卣棺柿轄徊揭佳惺芏鼗湍嚦叩奈幕芳壑擔傭勻慕小胺篡弧保寡閱嚦哂幸桓鐾暾⑸羈潭智邐撓∠螅し⒀楦械墓裁!俊 ?br /> 四、拓展延伸,構建聯系。  

  盛大的敦煌莫高窟有著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現在你對莫高窟還想有進一步的了解嗎?想了解什么?課后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到學校專題網站去閱讀,了解莫高窟更多的資料。(鏈接學校專題網站)  

  【新課標指出:“語文課程應植根于現實,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學到這兒,學生的胸臆間,被一股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充斥著。教師因勢利導,引導學生進一步查找資料,解決問題,構建開放的課堂結構,為學生開拓思維留下空間,也很自然地把學生的學習由課內延伸到了課外。】 回復 引用

  top

  返回列表

《莫高窟》教學案例 篇3

  一、說教材

  《莫高窟》選自蘇教版第九冊第五單元。本單元共有三篇課文,分別從錦繡山川和文化藝術的角度進行文字描述,培養學生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本課是最后一篇。《莫高窟》是一篇文質兼美的課文,既能滿足學生的好奇感,豐富他們的知識面,又能促進學生語文能力提高。文章介紹了我國西北邊陲敦煌莫高窟里的彩塑、壁畫和曾經藏有大量文物的藏經洞,贊揚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學生對此很感興趣。他們在欣賞圖片,閱讀美文的同時,也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課文是一篇寫景的記敘文,作者以“總—分—總”的形式來結構全文。 第一自然段總寫莫高窟所處位置和環境;第二、三段著力描寫了彩塑和壁畫,這部分是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文中運用了生動準確的四字詞和排比等描寫神態,將栩栩如生的彩塑和壁畫展現在讀者眼前。無論是用詞造句,還神態描寫,表達方法,結構等方面,都有本年段的側重訓練點,教師有必要深挖;第四段介紹了藏經洞,這部分主要要讓學生理解以前由于清政府腐敗無能,莫高窟歷次遭劫,主要要激發起學生的愛國熱情。第五段總結全文,贊揚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

  二、說目標

  根據本課的要求及學生的特點,我設計本課的教學目標如下

  (一)知識與能力:

  1、理解“威風凜凜”“惟妙惟肖”“舉世聞名”等詞語的意思。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通過搜集資料圖片,了解相關知識,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自讀、自悟,合作探究等形式了解莫高窟彩塑和飛天壁畫精美。

  2、通過師生互動,了解文章結構,學習作者表達方法。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詞句,讓學生感受語句的優美與準確。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欣賞圖片,大膽想像,感受莫高窟的美,激發對勞動人民智慧的崇敬,增強民族自豪感。

  三、說教學重難點:

  1、通過自讀、自悟,合作探究等形式了解莫高窟彩塑和飛天壁畫精美。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欣賞圖片,大膽想象,感受莫高窟的美,激發對勞動人民智慧的崇敬,增強民族自豪感。

  四、說教法、學法

  教法:1、《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又是母語教育課程,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因而,應該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當代信息技術導致我們閱讀方式也發生了變革:從單純閱讀文字發展到多媒體電子閱讀。我通過采集、編輯制作了“彩塑”、“壁畫”、“藏經洞”等圖片,運用情景教學法,把學生帶進真實的生活場景,讓學生對照圖片閱讀課文,感受課文,理解課文。

  2、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因此我運用啟發式教學,精心設計富有啟發生,針對性,層次性的問題,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讓學生真正地與文本對話。針對問題,讓學生在合作中取長補短,互相啟發,促進學生全面深入地探究問題、理解課文的內容。

  3、是在學生熟讀文本的基礎上,揣摸、感悟、學習作者用詞造句、表達方法等,有利于學生語文學習基本功的提高。通過圖片與文本進行對比學習,讀文本、看圖片、再讀文本,從而了解作者的寫法。感受莫高窟這一古代藝術寶庫的魅力。

  學法:主要以學生自讀自悟、合作交流、大膽想像為主。著重引導學生通過“讀、賞、讀、悟”的過程了解彩塑和壁畫,學習寫作方法。

  五、說教學過程

  (一)文字、錄像導入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過:“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而別具匠心,引人入勝的一段新課導入也正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關鍵環節。課一開始,我便運用多媒體的手段播放莫高窟的圖片、畫面,讓學生利用多種感官感受莫高窟的宏偉瑰麗,充分激發起學生對莫高窟的向往。

  (二)精讀課文理解積累

  1、我先讓學生自瀆課文,找出課文中的四字詞語,并讀一讀。這樣一來先讓學生對課文有一個大體感知,并順便對文中的重點詞語進行疏通。

  2、指名學生讀自然段,邊讀邊想:課文介紹了莫高窟的哪些藝術寶藏?這是讓學生在先讀課文的情況下,對課文內容、層次有一個比較明確的概念,并相機板書。

  3、導學第二自然段

  在學第二自然段時,我首先讓學生默讀課文,并畫出這段的中心句,找出彩塑有什么特點,作者又是怎樣把彩塑寫具體的?在講解時抓住關鍵詞語如“惟妙惟肖”、“有···有···還有···”等讓學生在感知彩塑特點的同時,領悟作者的寫作方法。隨后及時創設情景:面對這一尊尊惟妙惟肖、色彩絢麗、氣魄宏偉的彩塑,游人們無不贊嘆,同學們想象一下,游人們都會贊嘆些什么呢?隨后,我馬上小結:欣賞了彩塑,感覺著前人高超的雕塑藝術,我想在座的每一位同學心中都會涌起一股自豪感,讓我們帶著自豪感來讀讀這一自然段。

  4、自學第三自然段

  第三自然段和第二自然段結構相似。所以,在學習這一段時,我先叫學生歸納出我們學習第二自然段的方法。按照學習方法小組討論自學,然后教師檢查自學效果。

  為了幫助學生理解課文,我出示畫面,讓學生看著圖說出描寫壁畫和飛天的句子。然后抓住描寫壁畫的詞語“有···有···有···還有···”,讓學生改寫說說飛天還有哪些形態。在這里,我大膽聯系奧運會開幕式中真人飛天的美麗形象,讓學生感受我國日益強盛的國力。隨后,我動情地說:那迎風擺動的衣裙,那飄飄翻卷的彩帶,飛天飛得多么輕盈巧妙,嫵媚動人啊!我們一起來美美地讀第三自然段。

  5、品讀第四自然段

  “從哪些句子可以看出莫高窟文物眾多?”拋出問題,讓學生動手勾畫。適時出示莫高窟歷次被破壞的資料,再次體會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激發學生對侵略者的憎恨之情。“看了這些資料有什么感受?”學生此時覺得有話可說、有話要說,教師順勢激勵學生帶著惋惜和憎恨之情讀第四自然段。

  4、學第一自然段

  通過對課文重難點的講解,現在回過頭來學第一自然段。著重讓學生感受作者為什么說莫高窟是一顆明珠,并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結合對文章內容的理解來贊美莫高窟。

  5、帶著無比自豪的感情齊讀地五自然段

  (三)給課文分段,學習段落提綱的寫法

  學生學完了課文,給課文分段,說段意不是什么難事了。這里可放手讓學生發揮,教師在課件上相機出示就行了。

  (四)課后作業

  運用本課學習的 “總—分”關系的構段方法,寫一段話。

  這個課后作業是讓學生模仿本文的寫法,寫話。語文源于生活,又還原于生活。通過本文的學習,學生學到了一些用詞造句的方法,表達方法、寫作方法等,積累了一些好詞佳句。在學完之后及時運用,對學生加深課文的理解及提高其寫作能力都是有幫助的。

  (五)總結全文

  再次齊讀課文,肯定學生本節課的學習,讓學生品嘗到自己努力后的成功喜悅。并留下課后延伸:如果你還想了解有關莫高窟的什么知識,請下去自己查閱資料,與同學們交流。

  六、說教學反思

  本此教學的不足之處在于在練習說話時,學生可能預習時對莫高窟壁畫內容了解不深,出現了內容單調,語言貧乏的現象。

  七、說板書設計

  根據課文的內容,力求體現簡潔明了的原則,設計以下板書:

  18、莫高窟           

  明       彩塑  神態各異

  藝術寶庫

  壁畫  宏偉瑰麗

  智慧結晶

  珠    藏經洞   六萬多件

  總               分              總

《莫高窟》教學案例 篇4

  我的收獲

  1.通過預習,你掌握了課文中的那些詞語?

  2.讀課文,試著給這篇文章編寫提綱。

  3.學習第一自然段,思考:

  (1)這一段寫了什么?是圍繞那句話寫的?

  (2)你覺得彩塑有什么特點?你是從哪些地方感受到的?

  4.猜一猜“慈眉善目”“威風凜凜”“強壯勇猛”的意思,

  請用上面的詞語各寫一句話。

  我的疑問

  讀了這篇文章,你最想和大家討論什么問題?請你寫出來和大家交流。

  我的資料

  課前請您查找一些關于《莫高窟》的資料

《莫高窟》教學案例 篇5

  在二十一世紀這個信息化的社會,人類的生活已越來越來離不開數字化、信息化,信息決定我們的生存,這已是不爭的事實。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的廣泛運用是導致教育領域徹底變革的決定性因素,它必將導致教學內容、手段、方法、模式甚至教學思想、觀念、理論,乃至體制的根本變革。我們的語文教學也不例外,從電教常規媒體的運用到多媒體課,到當今熱門的網絡課,無不滲透著信息技術對我們教育、對我們學習的影響。

  網絡,這種先進的教育手段,可以滿足每個人開闊視野的需要,同時與傳統的語文課結合,會產生較好的教育效果。迄今為止,我校也有不少教師嘗試著上了網絡課,本人也上了兩節,個中滋味不一而足,可說是讓人歡喜讓人憂。

  首先值得欣喜的是,網絡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學習資源,可以讓學生在閱讀文段的基礎上,利用網絡的豐富資源進行拓展閱讀與賞析。比如說,在學習“飛天”這一內容時,我先引導學生閱讀文本,從文本中感受飛天的特點,再引導學生瀏覽專題學習網站中“飛天” 的相關資料。在這里,學生不僅可以了解“飛天”的來歷,它在當時人們心目中的地位,而且可以欣賞到“飛天”在藍天里自由翱翔的美麗姿態,欣賞到關于飛天的生動描繪。一段段生動的描繪,一幕幕動人的圖景,激起了學習的趣,喚發了學生的情,讓學生感受到“飛天”的無窮魅力,感受到文化藝術的燦爛輝煌,從內心深處涌起對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贊嘆之情。

  其次值得肯定的是,網絡切實轉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為學生自主學習、研究性學習提供了充裕的時間和廣闊的空間。不容置疑,網絡環境下的語文學習與傳統的語文學習是絕然不同的。正如古語所說的: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學生坐在網絡教室里,可以跨躍時間與空間的限制,接觸到文本以外的文字、圖片、音像等豐富的語文學習資源,基于文本,又超越文本。面對如此豐富的學習資源,教師的教學方式與學生的學習方式都將發生根本性的轉變,教師不再是知識的唯一傳播者、承載者,學生除了傾聽、思考外,更多的是基于主動思考下的主動探索研究。譬如,在學習“彩塑”時,有的同學對菩薩感興趣,他便可以搜索與“菩薩”相關的資料進行閱讀、比較、思考與知識重建。而對“臥佛”感興趣的同學則可深入了解、體會與之相關的文字材料、圖畫資料、音像文件等。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學生自然而然成了學習的主角,有了更多的自主性,教師則成為前期的探路者和學習過程中的幫助者、指導者。同時,網絡環境下的語文課為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提供一個更好、更新的平臺,這樣,學生的視野更為廣闊,心胸更為寬廣,思路更為流暢,學習更有情趣。

  當然,網絡還存在著其它明顯的優勢,比如,在基礎知識的落實上,可利用網絡的試題提供及檢查、交流手段;在研究性學習上,能提供豐富的素材及相關的角度。在作文的訓練上,利用網絡的多方角度去拓寬思路;語文課外,語文素養上, 能拓寬眼界,培養研究能力等等。

  在充分認識網絡環境下語文教學的優勢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現實中的網絡教學也存在著許多令人憂心的問題。

  首先,網絡教學對學生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學生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方面要求更高。相對而言,地處農村鄉鎮的家庭中擁有電腦的為數還不多,僅靠學校里每個星期一兩節信息課也解決不了這方面的問題。走進網絡教室,面對紛繁復雜、豐富多彩的網絡資源,學生無不眼花繚亂,有的興奮異常,卻苦于接觸太少,不知從何入手;有的忙于瀏覽,完全被精彩的圖像資料吸引,忘記了此行的目的意義;有的查找到相關材料,卻不知道如何編輯概括,整理保存……種種表現,往往使設想很好的教學陷入冷場;同時,可能由于學生對電腦興趣較大,有時對老師、同伴的交流等置若罔聞,使學習效果打了折扣。因此,要使網絡環境下的語文課取得令人滿意的效果,學生信息素養的提高不容忽視。

  其次,由于網絡資源的閱讀、搜集、整理、交流等占據了大量的課內時間,對語文文本的閱讀、感悟時間相對減少,所以語文的文本性呈弱化趨勢,這也是我們語文教師深感頭疼的一個問題。比如說,牟在教學《莫高窟》時,教學內容較多,學生自主收集、瀏覽的時間相對較少,我們覺得留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與空間還不足,也就是說,學生自主借助網絡進行學習的過程沒能充分展開。而我在吸取大家意見的基礎上,減少了學習的內容,而留給學生更多的自主瀏覽、搜集信息的時間,但學生在交流時,讀得還是不夠到味,在課外資料的交流上,也大多滿足于對原有資料的粘貼復制,不能有效地對搜集到的信息進行有效的整合處理。而且相對說,由于網絡提供了較為豐富的圖像資料,學生想象的空間似乎更為狹隘了,好像僅限于現有資料的再現與交流,學習效果反而不如平時反復閱讀、深入感悟來得好了。因此,如何處理文本閱讀、網上瀏覽的矛盾,還有待于進一步思考。

  當然,網絡環境下的語文教學帶給我們的思考還遠不止這些,如何進一步提高教師制作專題學習網站的能力?如何豐富網絡環境下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形式,提高互動效果?如何進一步增強師生、生生之間的合作與交流?如何縮短網絡教學準備時間等一系列問題,都有待于我們進一步實踐、思考、探索!

《莫高窟》教學案例 篇6

  一、  導入

  1.讀題: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學習了——

  2.回憶:通過上節課的學習,莫高窟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出示:敦煌莫高窟是祖國西北的一顆明珠。

  莫高窟是舉世聞名的藝術寶庫。

  讀句子

  3.引入課文:為什么說莫高窟是一顆明珠,是一座藝術寶庫?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莫高窟。

  二、  (出示)齊讀第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1.地理位置

  2.環境

  3.概貌。“492個洞窟像蜂窩似的排列在斷崖絕壁上”從這句話中感受洞窟多,感受勞動人民創造莫高窟的艱辛。

  三、(2~4)彩塑、壁畫、藏經洞

  1.過渡:這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我們更要去領略洞窟內的神奇了。打開課本,輕聲讀讀課文第二部分。

  2.這三個自然段分別向我們介紹了什么?(彩塑、壁畫、藏經洞)板書

  3.其中你最喜歡什么,請你把相關內容再讀一讀,想想為什么它會如此吸引你。

  (一)彩塑

  (1)指名喜歡彩塑的同學,用朗讀的方式帶領大家前往參觀。(出示,指名讀)

  (2)在這里看到了什么?(菩薩、天王、力士、臥佛)

  (3)指導理解并讀好短語: ①怎么樣的菩薩?

  ②“慈眉善目”的菩薩看上去給人什么感覺?

  ③找準感覺,讀好“慈眉善目的菩薩”(看圖)

  用相同方法學習天王、力士

  (4)出示:“有慈眉善目的菩薩,有威風凜凜的天王,還有強壯勇猛的力士。”誰能讀好這句話?

  (5)還看到了一尊臥佛(看圖),誰來介紹一下。(指名讀句)

  (6)我們看到了   、   、   、   ,你覺得這些彩塑怎么樣?(個性鮮明,神態各異、惟妙惟肖、精妙絕倫)

  (7)從回答中抓住“精妙絕倫”。“精妙絕倫”是說這些彩塑怎么樣?板書

  (8)莫高窟保存著兩千多尊彩塑。我們去看一看。(看圖)

  (9)我聽到有同學也在發出嘖嘖贊嘆,我要請他來說一說。(把你的贊嘆大聲說出來)(出示,讀句)

  (10)出示主線,引讀:敦煌莫高窟是祖國西北的一顆明珠。

  莫高窟是舉世聞名的藝術寶庫。

  (二)壁畫

  (1)過渡:從圖片中可以看到,彩塑和壁畫相互點綴。彩塑是精妙絕倫,壁畫是            。(出示,讀過渡句)

  (2)師解釋“宏偉”“瑰麗”

  (3)自讀第三自然段,找一找從哪可以體會到壁畫的“宏偉瑰麗”?

  交流: ①“宏偉”:四萬五千多平方米,內容豐富多彩(讀詞、讀句,讀出宏偉)

  ②“瑰麗”:飛天

  (4)閉上眼睛聽老師朗讀。你一邊聽,一邊能感受到什么?(范讀飛天的句子,談觀賞飛天壁畫后的感受)

  (5)我們來看一看(看圖),看著畫面,自己再來讀一讀。(自讀、齊讀)你又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6)還有其它不同的動作,不同的姿態嗎?從哪看出來的?(……)

  試補充(可討論)

  (7)出示,引讀:“看著這些精美的壁畫,就像是走進了燦爛輝煌的藝術殿堂。”所以說:(出示主線)敦煌莫高窟是祖國西北的一顆明珠。

  莫高窟是舉世聞名的藝術寶庫。

  (8)讓我們拿起課本,再來讀一讀“宏偉瑰麗的壁畫”。(齊讀)

  (三)藏經洞

  (1)過渡:還有一處你不能不去——藏經洞。請同學們默讀第四自然段,讀完后請你用筆圈出最能吸引你,最能讓你心靈為之震動的詞語。

  (2)老師很想知道你圈了什么,更想知道你的感受。(交流)(出示本段內容)

  “面積不大”,“曾”,“六萬多件”,“大量珍貴的文物”,“掠走”,“僅存”

  (3)齊讀。

  四、結合板書總結:莫高窟的彩塑精妙絕倫,壁畫宏偉瑰麗,藏經洞里又珍藏著珍貴的文物。參觀了神奇瑰麗的莫高窟,我們怎能不贊嘆:(出示最后一自然段)齊讀。所以,(出示主線)齊讀。

  五、拓展練習

《莫高窟》教學案例 篇7

  教學目標

  1、引領學生走進敦煌莫高窟這一藝術寶庫,了解莫高窟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體會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勞和智慧,增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2、賞讀、積累課文介紹莫高窟的優美詞語、句段,初步感知文章“總寫——分寫——特寫——總寫”的構段方式。

  教學重點、難點

  1、知道莫高窟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強民族學生的文化底蘊。

  2、積累優美語段,感知課文寫法。

  教學準備

  1、學生:通讀課文,熟悉課文內容,搜集介紹莫高窟的文字和圖片。

  2、教師:教學課件。

  教學流程

  復習“莫高窟”有什么→ 探究“莫高窟”的彩塑、壁畫、藏經洞→ 總結課文

  教學過程

  導語:在古老的絲綢路上,在茫茫的戈壁沙漠,蘊藏著一顆璀璨的明珠,它就是我們昨天新學的課文——(讀題)莫高窟。今天,我們繼續學習這篇課文——(讀題)莫高窟。

  一、復習引入

  1、莫高窟“是什么”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課文的第一自然段和第五自段,誰來說說課文把莫高窟比作什么?

  (祖國西北的一顆明珠)

  2、莫高窟里究竟有些什么?它為什么能稱為“祖國西北的一顆明珠”呢?

  (有精妙絕倫的彩塑,有宏偉瑰麗的壁畫,還有一個面積不大的洞窟)

  過渡:要想了解(1)莫高窟里兩千多尊彩塑是怎樣的“精妙絕倫”?(2)四萬五千多平方米的壁畫是如何的“宏偉瑰麗”?(3)莫高窟的藏經洞里究竟有些什么?還得深入研讀課文。

  二、深入探究

  1、彩塑

  (1)先請同學們讀課文的第二自然段,一邊讀一邊想:課文的哪些描寫讓我們體會到彩塑的“精妙絕倫”?

  (2)教師今天帶來了三幅畫片,請大家看一看:哪幅是慈眉善目的菩薩?哪幅是威風凜凜的天王?哪幅是強壯勇猛的力士?你的依據是什么?

  (3)這些彩塑有的“慈眉善目”,有的“威風凜凜”,有的“強壯勇猛”,樣子各不相同,這就叫:個性鮮明,神態各異。

  (4)這兩千多尊彩塑中:有一尊臥佛長達16米,他側身臥著,眼睛微閉,神態安祥。真是“惟妙惟肖”。

  (5)所有的這些彩塑都是精致巧妙,絕無僅有,這叫“精妙絕倫”。

  (6)文章寫這兩千多尊彩塑,用了這四組詞語:

  個性鮮明    神態各異

  慈眉善目    威風凜凜

  強壯勇猛    神態安祥

  惟妙惟肖    精妙絕倫

  (7)文章寫這兩千多尊彩塑,用了這一段文字:

  莫高窟保存著兩千多尊彩塑。這些彩塑個性鮮明,神態各異。有慈眉善目的菩薩,有威風凜凜的天王,還有強壯勇猛的力士。有一尊臥佛長達16米,他側身臥著,眼睛微閉,神態安詳。看到這一尊尊惟妙惟肖的彩塑,游人無不嘖漬贊嘆。(課文第二自然段)

  分工朗讀,有意識地滲透“”總寫——分寫——特寫——總寫”的寫作方法。

  過渡:莫高窟除了有兩千多尊精妙絕倫的彩塑,還有四萬五千多平方米宏偉瑰麗的壁畫。

  2.壁畫

  課文的哪些地方讓我們體會到壁畫的“宏偉瑰麗”呢?請大家讀課文的第三自然段。學生讀書,交流。

  (1)分寫部分

  壁畫的內容豐富多彩,有記錄佛教故事的,有描繪神佛形象的,有反映民間生活的,還有描摹自然風光的。

  教師描述一:同學們,敦煌的壁畫不是一個時期的作品,它連續記錄了一千多年中國社會的變遷。如果把這些壁畫連起來辦一個1米寬的畫展,這個畫展就有60多里那么長。面積之大,實屬罕見。畫上畫了些什么呢?請你讀。

  壁畫的內容豐富多彩,有記錄佛教故事的,有描繪神佛形象的,有反映民間生活的,還有描摹自然風光的。

  教師描述二:同學們,就在甘肅省三危山和鳴沙山的懷抱中,在那斷崖絕壁上,我國古代的勞動人民用他們勤勞的雙手開鑿了700多個洞窟,(現在保存下來的還有492個,)用他們非凡的智慧畫出了四萬年五千多平方米宏偉瑰麗的壁畫,是何等的不易,你心中是否涌起一種敬仰?請你讀。

  壁畫的內容豐富多彩,有記錄佛教故事的,有描繪神佛形象的,有反映民間生活的,還有描摹自然風光的。

  教師描述三:看了這么多精美的壁畫,你是否感到一代又一代的藝術家前呼后擁地向我們走來,他們拿起手中的畫筆不斷地畫呀,畫呀……前一代的作品滋養著后一代人,后一代的作品又給再后代的人啟示。他們畫下了動人的故事,美好的回憶,畫下了中華民族曲曲折折、分分合合、源遠流長、燦爛輝煌的歷史。請你意味深長地讀這段話。

  壁畫的內容豐富多彩,有記錄佛教故事的,有描繪神佛形象的,有反映民間生活的,還有描摹自然風光的。

  過渡:壁畫中最有代表性的,成就最高的那就是“飛天”。

  (2)特寫部分:飛天

  ①簡介“飛天”:飛天是神佛形象中能歌善舞的仙女。

  ②請同學們看這一段描寫“飛天”的文字,為了寫這些飛天,課文一口氣用了幾個“有”?有沒有寫完?你的依據是什么?

  ③喜歡這些飛天嗎?誰來讀?

  ④讀著讀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從哪里看到的?

  ⑤讀著讀著,你仿佛聽到了什么?從哪里聽到的?

  ⑥讀著讀著,你仿佛聞到了什么?從哪里聞到的?

  ⑦這段文字美不美?什么美?

  描述一:壁畫上的飛天,她沒有用背上的雙翅,沒有用腳上的祥云,只用了兩根長長的絲綢就飛了起來,飛得那么美,穿越千年的時空,來到我們的課堂,給我們帶來了迷人的花香。請你讀:

  壁畫上的飛天,有的臂挎花籃,采摘鮮花;

  描述二:壁畫上的飛天,她沒有用背上的雙翅,沒有用腳上的祥云,只用了兩根長長的絲綢就飛了起來,飛得那么美,穿越千年的時空,來到我們的課堂,給我們帶來了美妙的音樂。請你讀:

  有的懷抱琵琶,輕撥銀弦;

  描述三:壁畫上的飛天,她沒有用背上的雙翅,沒有用腳上的祥云,只用了兩根長長的絲綢就飛了起來,飛得那么美,穿越千年的時空,來到我們的課堂,給我們帶來了動人的舞蹈。請你讀:

  有的倒懸身子,自天而降;有的彩帶飄拂,漫天遨游;有的舒展雙臂,翩翩起舞……

  描述四:壁畫上的飛天,她沒有用背上的雙翅,沒有用腳上的祥云,只用了兩根長長的絲綢就飛了起來,飛得那么美,穿越千年的時空,來到我們的課堂,化作了我們眼前這段美妙的文字。請你讀。

  ⑧師生分工讀。

  過渡:這就是敦煌的飛天,敦煌宏偉瑰麗的壁畫。

  3.藏經洞

  莫高窟里還有一個面積不大的洞窟——藏經洞。

  (1)請同學們讀課文第四自然段,想像:它以前是怎樣的?現在是怎樣的?

  (2)學生讀課文。

  (3)學生交流。

  (4)介紹背景:藏經洞一經發現,帝國主義探險家聞風而至,洞內大批文物被掠走,石窟石壁遭破壞。于是,日本的東京,英國的倫敦,法國的巴黎,俄國的莫斯科,都有了中國敦煌莫高窟的文物和遺書。如果你現在到大英博物館去,你會發現里面有一幅名為《引路觀音》的畫,它就是來自于中國的敦煌。

  (5)讀了課文,聽了介紹,心中有何感想,請你談一談,只說一句。

  三、總結課文

  1.挈領:這么多的珍寶被掠奪了,同學們,敦煌的莫高窟還能稱是祖國西北的一顆明珠嗎?

  齊讀:莫高窟是祖國西北的一顆明珠。

  2.總結:幾千年來,在大漠深處,敦煌靜靜地守著孤寂,留給后人的,卻是永遠的輝煌。1987年,因為它有著兩千多尊精妙絕倫的彩塑,四萬五千多平方米宏偉瑰麗的壁畫和曾經有過的眾多文物而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命名為世界文化遺產。

  齊讀:這里的每一尊彩塑,每一幅壁畫,都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

  四、作業

  背誦課文二至四自然段,默寫課文中描寫飛天的語句。

《莫高窟》教學案例 篇8

  《莫高窟》是一篇記敘文,生動描述了敦煌莫高窟的彩塑、壁畫、和藏經洞,把莫高窟這一舉世聞名的藝術寶庫展示在我們面前,贊揚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勤勞和智慧。這是一篇層次分明,結構清晰,每個自然段都有相應的中心詞或句子,可以很好地指導學生概括段意,使學生更好地把握概括段意的方法。

  教學片段:

  師:同學們前幾節課,我們一起到了黃山觀賞了三大奇松,領略了雄偉壯觀的黃果樹瀑布,今天老師將帶同學們去看看有著我國古代人民智慧結晶的莫高窟,同學們想不想去?

  生:想。

  師: 好,那我們一起走進課文18,走進莫高窟。

  師:下面請同學們讀一讀課文,看看課文每個自然段給我們介紹了什么,你能用課文中的字詞或句子來介紹嗎?

  生:自由讀

  師:同學們都能邊讀邊思考,有同學還用筆畫出來了呢,真棒,好,現在誰能和我們說說你找到哪些詞句來概括每段的意思。第一自然段誰來說?

  生:第一自然段,我認為是“她坐落在甘肅省三危山和鳴沙山的懷抱中,四面布滿沙丘,492個洞窟像蜂窩似的排列在斷崖絕壁上。”這一句可以概括這一自然段。

  師:你找到這一句,找得真正確,那這句話介紹的是什么呢?

  生:是介紹了莫高窟的地理位置和她的樣貌。

  師:其他同學同意嗎?

  生:同意

  師:好,那第二自然段呢?

  生:第二自然段我認為是這一句“莫高窟保存著兩千多尊彩塑”。

  師:沒錯,這一段都是圍繞這一句寫的。

  師:那誰能象前面的兩位同學找出能概括第三、第四自然段的句子?

  生:“莫高窟有四萬五千平方米宏偉瑰麗的壁畫,壁畫的內容豐富多彩”可以概括了第三自然段;“莫高窟里還有一個面積不大的藏經洞”可以概括第四自然段。

  師:找得真正確,你們看是不是書上的語句呢?

  生:是

  師:你們覺得概括每個自然段的意思難嗎?

  生:不難,我們可以從每段中找語句來概括。

  師:沒錯,可以抓住關鍵詞或句子來概括,同學們那文章最后給我們說了什么?

  生:總結說莫高窟是舉世聞名的藝術寶庫。

  師:恩,既然莫高窟是舉世聞名的藝術寶庫,前面我們也了解每個自然段寫了什么,那文中哪個自然段具體介紹了莫高窟?

  生:第二、三、四自然段分別介紹了莫高窟的彩塑、壁畫、藏經洞。

  師: 好,那我們能不能把這三個自然段歸為一部分?

  生:可以

  師:課文是按照了總—分—總的順序寫的,現在誰能告訴老師這篇課文你該怎樣分段呢?

  生: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一自然段,第二部分是第二自然段到第四自然段,第三部分是第五自然段。

  師:沒錯,同學們把每段的意思弄明白了,很容易就分好了。現在根據前面概括的,誰能說說這三部分說了什么?

  生:第一部分介紹了莫高窟的地理位置和她的樣貌。第二部分介紹了莫高窟兩千多尊彩塑、四萬五千平方米宏偉瑰麗的壁畫,壁畫的內容豐富多彩和面積不大的藏經洞。第三部分總結莫高窟是舉世聞名的藝術寶庫。

  師:第二部分能概括得更簡潔些嗎?把關鍵的詞概括出來?

  生:主要介紹莫高窟的彩塑、壁畫、藏經洞。

  師:用關鍵詞歸納確實簡潔,也能很好地概括出這部分的意思,真棒。

  師:我們可以用第幾部分的意思來概括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

  生: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課文主要寫了莫高窟的彩塑、壁畫、藏經洞,總結莫高窟是舉世聞名的藝術寶庫。

  案例反思:

  在上《莫高窟》這一課,為了使學生能更容易,更準確地概括段意,我首先要學生把每一自然段的意思弄清楚,并要求從每自然段找出關鍵詞或句子來概括,通過每段的意思之間的聯系給課文進行分段,學生可以很容易歸納出每部分的段意和主要內容,通過抓住段落中重點詞、句、中心句的方法,來歸納每個自然段的意思和每部分的段意。

《莫高窟》教學案例 篇9

  復習導入: 通過上一節課的學習,哪位同學還記得《莫高窟》這篇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來向我們介紹莫高窟的?(生:彩塑、壁畫、藏經洞,師板書。)你能分別用課文中的一句話來概括這三方面的內容嗎?生匯報。今天,我們將一同“走進”莫高窟,感受這舉世聞名、燦爛輝煌的藝術殿堂。

  新授:

  1.首先進入自學天地,請全體同學自由讀一讀自學提示上的要求與問題。

  自學提示:

  a、小組成員分段合作朗讀課文;

  b、你最喜歡課文中描寫莫高窟中的彩塑、壁畫、藏經洞三個部分其中的哪一部分?課文中描寫彩塑、壁畫、 藏經洞的段落里,哪一句話可以表明段落所要介紹的內容。

  c、把你最喜歡部分中你認為描寫最精彩的句子找出來多讀幾遍,跟伙伴說一說體會。

  d、課文中還需要我們去解決哪些問題。

  下面就請同學們根據大屏幕上的要求圍繞重點自學自主學習課文。

  (根據大屏幕上出現的提示問題,前后位4名同學組成一個小組,經過朗讀思考、討論交流,分析總結,最終解決問題)。

  教師巡視中適時提醒交流的方法,關注需要幫助的小組和個人。

  2、小組交流自學:匯報自學成果時間

  a.喜歡描寫莫高窟彩塑(課文第二自然段)段落的同學請舉手,能把你喜歡的句子讀給大家聽聽嗎?(相機指導朗讀,個人、小組、齊讀)

  出示相關句子并理解重點詞語。這句話中“慈眉善目、威風凜凜”都是形容人的神態的,你還知道哪些詞語形容人的神態的?

  (兇神惡煞、親切和藹、笑容滿面、滿面春風、興高采烈、虎虎生威、精神抖擻、齜牙咧嘴······)

  這些不同神態的彩塑在莫高窟都有嗎?(生:有!)原來大家在預習中都找了一些關于莫高窟的圖片,請展示給大家看一看好嗎?

  (生運用介紹、圖片等多種形式展示莫高窟彩塑。)

  你能用“有······有······還有······”的句式來說一說這些彩塑還有哪些不同的個性和不同的神態嗎?

  (不同神態:細眉長目、鼻正唇紅、肌膚潤澤、情態閑雅、眉清目秀、楚楚動人、端莊溫情······)

  誰能給這一段加上小標題?(教師板書:個性鮮明、惟妙惟肖)。

  b、喜歡莫高窟壁畫這一段的同學舉手。說出段落的第一句告訴了讀者本段要介紹的內容,并把喜歡的句子讀一讀。(個人、小組讀…)

  出示相關句子,讀描寫飛天的句子,讀出句子中蘊含的驚奇語氣。

  根據這句話末尾的省略號,你能想象出還有什么樣的飛天呢?(練習用“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來   說一句話。誰能給這一段加上小標題?(教師板書:宏偉瑰麗  豐富多彩)。

  c、喜歡藏經洞這一段的同學請舉手。藏經洞是如何被發現的?還有哪些與藏經洞有關的資料?生讀文字資料回答。

  你能給這一段加上小標題嗎?(教師板書:大量古物  智慧結晶)。

  這么多文物流失海外,大家心里有什么樣的感受?

  就請帶著你自己的感受讀一讀第四自然段(讀第四自然段個人、齊讀)。

  d、首尾聯系  升華主題

  這藏經洞、壁畫、彩塑無一不是我國古代文化藝術的瑰寶,我們能為擁有這樣的藝術寶庫而驕傲,這一切都與我國勞動人民的勤勞與智慧是分不開的,我們共同將第五自然段有感情的朗讀出來。

  這舉世聞名的藝術寶庫在哪里呢?你們以后想不想親自去看一看呢?課文中哪一個自然段告訴了我們它的位置?一起讀一讀(生齊讀課文第一自然段)。

  師:這課的學習我們還有哪些問題需要解決?(學生提出,教師引導學生作答)

  大家沒有問題了,可是老師還有一個問題要問問大家?為什么莫高窟是我國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

  鞏固拓展:

  剛才我們一起欣賞了聞名世界、光輝燦爛的敦煌莫高窟,看到了洞窟中那精妙絕倫的彩塑和宏偉瑰麗的壁畫,真是讓我們大開眼界,它不愧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和自豪。假設你是一名小導游,你要怎樣向來自世界各地觀光游覽的客人介紹敦煌莫高窟呢?

  (出示課件“莫高窟美景”邊看邊介紹。)

  師:敦煌文化博大精深,這兒向大家推薦一本著名學者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希望大家課后能讀一讀,相信大家讀了,對敦煌莫高窟一定會有更多的了解。

  板書:

  18、莫高窟

  彩  塑  個性鮮明  神態各異

  壁  畫  宏偉瑰麗  豐富多彩

  藏經洞  大量古物  智慧結晶

  教材分析:本課描述了敦煌莫高窟的彩塑、壁畫和藏經洞令人贊嘆的豐富藏品,指出其無愧于舉世聞名的藝術寶庫,頌揚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非凡智慧和偉大的創造力。全文采用了總分總的結構形式,結構清晰,敘述具體,在進行閱讀教學時可適當引導遷移,引導發現,習得一些語言規律和表達方法,訓練概括能力。這篇課文詞語較多,要根據具體的語言環境來理解,辨析其感情色彩,體會其表達效果。

  學情分析:課文中所介紹的敦煌藝術與學生現有的知識基礎可能有一定的距離,因此教學重點是讀書指導,引導學生與祖國的歷史、祖國的文化藝術史對話,這種對話目的在于實現學生知識的自我建構、讓學生逐漸學會學習。在我接手本班后,引導自學型課堂在本節課上是第一次嘗試,受教師認識上、學生體驗上的限制,目前我班學生自學情況還處于原始階段,如何走好第一步,還需要我們不斷的探索、嘗試、分析和總結。

  三維目標:

  知識目標: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給課文重點段落編寫段落提綱。

  能力目標:創設交流合作的學習空間,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能力。

  情感目標:利用網絡資源,開展探究性閱讀,品味積累介紹莫高窟的精彩句段,感受敦煌藝術的燦爛輝  煌,體會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無與倫比的勤勞、智慧,偉大的創造力,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難點:創設交流合作的學習空間,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能力。感受敦煌藝術的燦爛輝煌,體會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無與倫比的勤勞、智慧,偉大的創造力,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莫高窟》教學案例 篇10

  師:同學們請看屏幕。(教師點擊課件——出示祖國版圖、甘肅省區圖和莫高窟外景圖)這就是偉大祖國的版圖,在祖國的西北有一個省份叫甘肅省,(出示甘肅省版圖)在甘肅省敦煌市的東南有兩座山,一座是三危山,一座是鳴沙山,在兩座山谷底的絕壁上,蜜蜂似的排列著492個洞窟,這就是舉世聞名的莫高窟,誰知道舉世聞名是什么意思?

  生:很多人都知道。

  師:許多人都知道不能準確表達這個詞的意思。(教師板書:舉世聞名)

  師:“舉”是什么意思?

  生:全世界。

  師:全世界應該包括了“世”的意思,“舉”到底是什么意思?

  生:“舉”就是“整個”的意思。

  師:“整個”就是“全”,全世界都非常有名。我們理解詞語的時候,要理解重點字,理解重點字就能很好地理解詞語的意思。你會這種方法了嗎?

  生:會了。(臉上露出喜悅。)

  師:莫高窟為什么在全世界都有名呢?(教師在“舉世聞名”的后面半數一個“?”。)我相信通過這節課的閱讀,一定能找到答案。

  師:下邊請同學們自由讀文,思考作者是從那幾個方面來寫莫高窟的?

  生:(學生自由讀完課文后)課文是從三個方面來描寫莫高窟的,第一個方面是彩塑,第二個方面是壁畫,第三個方面是藏經洞。(教師隨機板書:彩塑、壁畫、藏經洞)

  師:課文中第一自然段,有一句話就概括了這三個方面,是那句話?

  生:其中最有價值的要數彩塑、壁畫和藏經洞。

  師:這是一句話嗎?

  生:在這懸巖峭壁上,492個洞窟蜂窩式的排列著,其中最有價值的要數彩塑、壁畫和藏經洞。

  師:這是概括地介紹,然后作者又分別寫了彩塑、壁畫和藏經洞。你說第一段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生:起到總起全文的作用。

  師:誰讀最后一自然段。

  生: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師:這一段對全文起什么作用呢?

  生:這段又是對全文的總結。

  師:作者在開頭用總起,然后分別來敘述,最后作者總結全文,作者是按照——

  生:“總-分-總”的結構來寫的。

  師:這種寫作手法可以使文章結構嚴謹。希望同學們學著應用。這樣看來,課文分幾段呢?

  生:分三段。

  師:請同學們用分段符號畫出起止。

  (學生畫出起止,匯報。)

  師:同學們學會這種按照“總-分-總”的結構去分段,這是一種分段的好方法。

  師:下邊我請同學們來讀詞。

  (課件出示:個性鮮明 神態各異  惟妙惟肖)(指名讀。)

  師:這三個詞語在課文中那幾個自然段里出現的?把它畫出來。

  生:是在第二自然段出現的,是描寫彩塑的。

  師:能讀讀含有這三個詞語的句子嗎?

  生讀。

  師:文中的哪些語句體現了彩塑這幾方面的特點?我請一名同學來讀讀第二自然段,其他同學畫出有關的語句。

  生:“有慈眉善目的菩薩,有威風凜凜的天王,還有強壯勇猛的力士。”

  師:誰來讀一讀?有怎樣的菩薩?

  (學生讀的不夠理想。)

  師:想象一下,眉宇間透著慈祥,目光中滿是善良多慈愛的菩薩呀!再來讀讀。

  生讀:“有慈眉善目的菩薩”。(讀出了菩薩的慈善。)

  師:有怎樣的天王?想象一下:《西游記》電視劇中四大天王出現,多威風啊!誰能讀出來。

  生讀:“有威風凜凜的天王”。(讀出了天王的威風。)

  師:有怎樣的力士?見過力士嗎?蔡老師是力士嗎?身體強壯,非常勇猛!能讀出來嗎?

  生讀:“還有強壯勇猛的力士”。(讀出了力士的勇猛。)

  師:同學們,每一個塑像都有自己的個性,而且形象各不相同,所以作者說——生:這些彩塑個性鮮明,神態各異。

  (評:學生通過想象感悟,入情入境的朗讀,體會了詞語的意思,體會到詞語運用的巧妙,同時感受到文本語言的魅力。)

  師:作者還寫了什么?

  生:作者還寫了臥佛。生讀描寫臥佛的句子。

  師:你讀出一個怎樣的臥佛?

  生:我讀出了一個慈祥的臥佛。

  師:你通過哪兩個詞讀出來的?

  生:眼睛微閉,神態安詳讀出來的。

  師:同學們看看文中的插圖,看見眼睛微閉、神態安詳的臥佛了嗎?再讀讀,你還能讀出怎樣的臥佛?

  生:我還知道這是很長的臥佛。我是通過16米這個數字知道的。

  師:我們這個黑板大概是3米,16米是個什么樣的概念,相當于四五個黑板那么長。他的一個頭大概就有我們黑板這么大。你說它長不長?

  生:驚訝。并說太長了。

  師:作者是用什么方法來說明長的?

  生:列數字。

  師:列數字的方法可以讓我們清楚地了解到臥佛到底有多長。希望同學們學習這種列數字描寫事物的方法。

  師:誰能通過讀,把這一臥佛的特點讀出來。(生讀,齊讀。)

  師:這樣的彩塑有3000多個,如果你來到這里看到這樣的彩塑,你想說點什么?

  生:制作彩塑的工人們很辛苦。

  生:我想在峭壁上的人很可能會有危險,因為他們是在斷崖峭壁上雕刻。我說,彩塑來的真這不容易。

  師:你能聯系上下文體會課文,這是體會課文的好方法。

  生:當時沒有起重機,沒有吊車。古代勞動人們竟能制造出這樣的彩塑。他們真了不起,真聰明。

  生:他們造了492個洞窟,可以看出他們有智慧。

  師:所以作者在文章的結尾寫了這樣一句話。(課件出示)

  生:齊讀——這里的每一尊彩塑,都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

  師:所以他是舉世聞名的藝術寶庫。

  師:作者都描寫了哪些彩塑?

  生:有天王、力士、菩薩、臥佛

  師:在這四種彩塑中哪一種彩塑寫得具體?

  生:臥佛

  師:在眾多彩塑中,作者重點突出了“臥佛”,老師告訴大家作者突出了一個點,這叫“點”的描寫,對“天王、力士、菩薩”作者做了概括的介紹,這叫“面”的描寫,(板書:點面結合)這種寫法叫點面結合。“點”代表“面”,“面”襯托“點”,詳略得當。

  (老師又就地取材:現場描寫學生聽課的情景,突出“點面結合”的特點。)

  然后引導學生到課文中體會“點面結合”的寫法。

  師:同學們讀讀描寫壁畫一段,這一段也采取了“點面結合”的寫法。請用不同的符號標出,描寫“點”與“面”句子。

  生匯報“面”和“點”描寫的句子。

  師:我們先來讀讀描寫“面”的句子。

  (一名學生讀)

《莫高窟》教學案例 篇11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能準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莫高窟的藝術特點,體會文中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過程與方法目標:

  學會自主學習課文,讀懂課文內容,學會提出問題,與他人合作確立小組的問題。

  情感態度目標:

  感受莫高窟的博大精深,體會敦煌莫高窟藝術在世界文化的地位,激發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熱愛。

  教學重點 :

  抓住重點詞句,了解莫高窟的彩塑、壁畫的藝術特點。

  教學難點:

  體會莫高窟的美和古代勞動人民的偉大,從而激勵學生熱愛我國燦爛的民族文化。

  教學過程

  一、 談話導入,走進生活。

  1、 同學們,我看見你們的臉上寫著兩個標點符號:一個是感嘆號,一個是問號。寫著問號的同學可能想問:“老師,您叫什么名字?”寫著感嘆號的同學想說:“我好害怕老師抽我起來答問!”接下來,你們想問什么,盡管說。這時課堂氣氛高漲。凝固的場面頓時升化了,老師順便問:“你們想不想看老師給你們帶的禮物,想的孩子請舉上小手?”(師出示泥人)玩過的孩子你能說說自己的創意?你們喜不喜歡繪畫?

  2、 今天,我們要學習一篇和泥塑、繪畫有關的課文《莫高窟》,同時板書課題。指出“窟”是什么意思?(教師出示幻燈片)

  意圖:喚醒學生的生活經驗,構建已有的認識,讓陌生的莫高窟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

  二、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 學習《莫高窟》這篇課文,你最想了解的是什么?請孩子們帶著好奇的問題自由地朗讀課文。

  2、 標上自然段的序號,莫高窟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激發學生走進課文。

  三、 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1、 請孩子們在默讀課文,針對不明白的地方,你能提出自己的問題嗎?(教師隨機板 板書)教師引導學生梳理問題。

  2、 那么,你打算怎樣去解決這些問題?

  3、 我們不急于回答這些問題,先把描寫莫高窟彩塑、壁畫的內容找出來讀一讀。

  意圖:能解決的問題師生共同當即解決,有些問題可供學生課堂選擇研究,學生就水到渠成地培養了學生提問的能力。這樣課堂才會學趣盎然。同時,學生為自己的問題而定學法。

  四、 精讀品味,點撥提高

  1、 你最想讀哪一段內容?(教師隨機進入)

  2、 品讀“彩塑”一段。

  (1) 朗讀感受:誰愿意起來朗讀感受莫高窟的彩塑,聽后想想莫高窟的彩塑給你總的印象是什么?

  意圖 充分發揮學生的獨特見解。

  (2) 欣賞圖片:讓我們一起來欣賞莫高窟的彩塑。(放幻燈片)

  學生隨著音樂模仿彩塑的神態,形象具體地感知彩塑的藝術特點。

  (3) 品味體驗:欣賞了彩塑,再讀課文第二自然段,說說你最喜歡哪一句?為什么?這段里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有什么好處?

  抓住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在字里行間蘊于的情感。

  (4) 對話追問:孩子們,我們學會品味語言還不夠,還要學會和課文對話,請你們追問一下古人,他們當時塑造神態各異的彩塑,他們心里怎么想的?

  給學生充分的時間,真正與課文對話,與課文交流,激發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熱愛。

  (5)美讀感悟:把你自己對莫高窟的彩塑的理解和感悟讀出來(放音樂)

  意圖 讓學生充分的感受,全身心地朗讀,讓語言所抒的情感溢出紙面,引起學生心靈的震撼和情感的共鳴。

  (5) 想象說話:如果你站在摸高窟彩塑面前,你會怎樣嘖嘖贊嘆?

  3、總結言語感悟的策略。(出示幻燈片)

  4、自主品讀“壁畫”一段,學生讀后匯報交流。

  5、品讀了課文,欣賞了莫高窟的壁畫,此時此刻,你站在莫高窟壁畫面前,你最想做的是什么?

  學生進行合作性閱讀,增加課堂的信息量,促進學生全面深入的探究問題,理解課文的內容,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6、齊讀課文最后一段,用橫線標出最能體現莫高窟地位的詞,你怎樣理解這個詞語?我國除了莫高窟,還有什么是“舉世聞名”的?“結晶”是什么意思?(教師板書結晶)

  意圖:學生進行合作性閱讀,增加課堂的信息量,促進學生全面深入的探究問題,理解課文的內容,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五、 欣賞影片

  如果你是導游,你會給在做的人怎樣介紹莫高窟的藝術?

  意圖:進一步體會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深化學生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熱愛。

  附板書:

  14莫高窟

  彩塑 壁畫

  (栩栩如生) (宏偉瑰麗)

  結晶

《莫高窟》教學案例 篇12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3、4自然段。

  2.憑借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理解課文主要內容,體會“敦煌藝術寶庫”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了解莫高窟被掠奪的歷史,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

  教學重難點:體會文本結構特點及排比的修辭手法運用的好處。

  一、激發自豪,導入新授。

  1、詮釋“明珠”,引入課文:

  在這無邊的荒蕪的黃色之中,有一條綠色生命線----“絲綢之路”。這條細細的綠色之線在相當長的時間里,維系著中國與西方文明的交流,絲綢和瓷器從這里走向世界,佛經和基督教從這里走入中國。在這條綠色的文明通道上,有一個小小的明珠,它就是敦煌——

  2、出示:敦煌莫高窟是祖國西北的一顆明珠。(讀句子)

  3、通過上課堂的學習,你知道敦煌莫高窟為什么是祖國西北的一顆明珠嗎?

  過渡: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莫高窟,去領略一下她的神奇瑰麗!

  二、走近“彩塑壁畫”,領略魅力。

  1、(出示)莫高窟不僅有精妙絕倫的彩塑,還有四萬五千多平方米宏偉瑰麗的壁畫。

  ⑴聯系全文看一看,這句話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是個什么句子?承上的部分是——;啟下的部分是——。

  2、那么彩塑的精妙絕倫和壁畫的宏偉瑰麗分別表現在哪兒呢?請同學們自由讀第二~三自然段,畫出你感興趣的句子,寫一寫你的感受,最后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3、交流:

  我們先來欣賞彩塑的精妙絕倫。哪些句子引起了你的注意?(可結合資料說)

  (1)“慈眉善目、威風凜凜”都是形容人神態的,你還知道哪些詞語形容人神態的?

  指導朗讀:這些彩塑真是千姿百態!怎樣讀才能讓人也好像看到這些彩塑的樣子?

  (2)這些不同神態的彩塑在莫高窟都有,看!——(視頻:莫高窟彩塑圖片)你能用“有……有……還有……”的排比句式來描繪這些彩塑嗎?

  (3)這些彩塑非常逼真,課文中用了哪個詞來形容?還有哪些詞也是這個意思?

  (4)看到這一尊尊惟妙惟肖的彩塑,你會發出怎樣的贊嘆?帶著贊美的語氣,配樂朗讀。

  4、過渡:莫高窟不僅有精美絕倫的彩塑,還有……(宏偉瑰麗的壁畫)

  ⑴再讀過渡句:哪個詞可以看出“宏偉”

  ⑵ “四萬五千多平方米”到底有多大?與教室面積比較一下。

  ⑶相當于150多個這樣的教室一字排開,多么宏偉啊!再讀這句話。

  5、壁畫的宏偉瑰麗還表現在什么地方?找出你喜歡的句子說一說。

  (1)壁畫內容:用心讀,大膽想象,把文字讀成活動的畫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出示第三節內容)

  “壁畫的內容豐富多彩……”一句,這是一個什么句式?讓我們一起讀讀這個排比句。

  我們來欣賞一下豐富多彩的壁畫。(出示壁畫圖片)

  (2)本小節中還有一個排比句,哪個喜歡?。指導朗讀:讀出畫面,讀出美感,讀得讓我們身臨其境。

  (3)(出示飛天圖片)真是嫵媚動人,姿態萬千。難怪人們把飛天說成是莫高窟的名片,讓我們一起再美美地讀一讀。

  (出示寫飛天的句子。)

  (4)同學們,發現這個句式有什么特點了嗎?

  (5)能記住寫飛天的句子嗎?自己先試試。會背了就舉手告訴我。

  6、壁畫內容講完了,作者用什么標點符號?飛天呢?你對哪個標點感興趣?為什么?

  請同學們大膽想象,仿照文中的排比句式寫一寫飛天。出示:壁畫上的飛天,有    的       ,      ;有的      ,       ……

  7、再來領略被譽為“世界最大畫廊”的敦煌壁畫的神奇魅力。一起讀。(配樂)

  8、所以我們說——(出示,引讀)莫高窟是舉世聞名的藝術寶庫,這里的每一尊彩塑、每一幅壁畫,都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

  三、走進藏經洞,激蕩情感。

  1、我們游覽的最后一站是莫高窟的藏經洞。現在的藏經洞,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小洞,里面黑黑的,什么都沒有,人們為什么還一定要到藏經洞去看一看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第四節,你能從中找到答案嗎?

  2、指名交流。提示:抓住關鍵詞:“大量”與“僅存” “曾”字

  3、出示資料:1907、1914年英國人斯坦因兩次掠走遺書、文物9000多件。1908年,法國人伯希和廉價騙購藏經洞遺物精華6000多件。1911年,日本人吉川小一郎等用低價換取了469卷手寫本和精美彩塑兩尊。1914年,俄國人奧登堡又從敦煌拿走一批經卷寫本,還盜走了第263窟的壁畫。1924年美國人華爾納用特制的化學膠液,粘揭盜走莫高窟壁畫26塊……

  看了這個資料,你想說什么?

  4、如果藏經洞現在才被發現,才被打開,這些文物的命運將會怎樣?為什么?

  讓我們帶著這些情感,再讀第四節。(齊讀。)

  5、這么多的珍寶被掠奪了,同學們,敦煌的莫高窟還能稱是祖國西北的一顆明珠嗎?

  齊讀:莫高窟是祖國西北的一顆明珠。

  四、總結全文,升華情感。

  1、1987年,敦煌莫高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命名為“世界文化遺產”。

  每一個中國人都應該自豪地說:莫高窟是舉世聞名的藝術寶庫,這里的——智慧的結晶。

  2、這句話與“莫高窟是祖國西北的一顆明珠。”分別在課文的哪兒?為什么如此安排?

  看看其他段落,你還發現了什么?

  五、布置作業,課后延展。

  1、模仿“彩塑” “壁畫”和“藏經洞”的寫法,將家鄉的某處自然景物寫具體。

  2、推薦閱讀:余秋白的兩篇文章《道士塔》和《莫高窟》

  板書:        彩塑    精妙絕倫

  莫高窟    壁畫    宏偉瑰麗     藝術寶庫

  藏經洞    藏品豐富

  教材解讀:《莫高窟》這篇課文介紹的是我國西北明珠——敦煌莫高窟。作者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了莫高窟栩栩如生的彩塑和宏偉瑰麗的壁畫,展現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勞和智慧。

  本文結構清晰,敘述具體,文字淺顯,是一篇寫景的記敘文。從全篇看,作者以“總——分——總”的形式來結構全文。首先介紹了莫高窟的地理位置和概貌,然后選取了莫高窟中的三個典型代表“彩塑”、“壁畫”、“藏經洞”來記敘,最后總括全文。以這種思路安排課文的結構,可以使學生對莫高窟有一個完整而又清晰的印象,從而認識我國古代燦爛的文化。

  文章多處采用排比句,如描寫彩塑時用了“有慈眉善目的菩薩,有威風凜凜的天王,有強壯勇猛的力士”,寫壁畫是用了“有……的,有……的,這樣的句式富有節奏,讀來朗朗上口,音樂感強,增強了文章的感染力和表現力。

  學情分析:五年級的學生好奇心強,求知欲旺。《莫高窟》文質兼美,既能滿足學生的好奇感,豐富他們的知識面,又是促進學生語文能力提高的好教材。但本課介紹的敦煌藝術與學生現有的知識基礎有一定的距離。文章雖然構段清晰,便于理清脈絡,但是要是學生真正走進藝術寶庫,觀賞、品味、享受藝術的無窮魅力,還得靠教者的有效引領。

  教法指導:結合本篇課文的特點,在教學中有以下幾點思考:一是以學生自讀自悟、勾畫想像為主,全員參與,大膽質疑;二是以課文插圖為輔助手段,看圖學文,讀文看圖,讓學生走進莫高窟,欣賞莫高窟,感受莫高窟藝術的無窮魅力:三是以師生互動為平臺,學習作者用詞造句、表達方法等。以此達到背誦積累及寫作訓練的目的。四是引導學生憑借具體語言材料,體會“敦煌藝術寶庫”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強民族自豪感,激發學生愛國主義情懷。

《莫高窟》教學案例 篇13

  敦煌學已是顯學,莫高窟早已名揚天下。這里無疑處處皆是文章。如何使一個輪廓完整、形神兼備的莫高窟在讀者心中油然而生,而又不減損它的審美情趣和獨特魅力,實在是一個難題。因為這不僅需要作者有敏銳的觀察力和深邃的洞見力,還要具備“天機之錦用在我,剪裁妙處非萬尺”的藝術造詣。一般的風物記游往往會陷入徒得其表、失其神韻的窠臼。秋雨先生以深厚的學養和文學造詣帶領我們移步換形,時而留戀徘徊,時而凝思默想,不由自主便進入了一個如夢如幻的藝術空間里。

  作者首先交代的是莫高窟所在——三危山。在這里,作者不是泛泛地介紹山如何,方位如何,而是一落筆就將三危山的歷史引向遙遠的幾乎與神話分不清界限的一場戰爭,引向那浩浩蕩蕩的中原大軍,引向那噠噠的馬蹄聲,人們感受到的是那無可比擬的氣勢,用這樣的一座三危山來做莫高窟的映壁,莫高窟的氣概之大也可想而知了。

  莫高窟的緣起更是令人著迷。你看那一刻:“他(樂樽和尚)怔怔地站著,眼前是騰燃的金光,背后是五彩的晚霞,他渾身被照得通紅,手上的錫杖也變得水晶般透明。他怔怔地站著,天地間沒有一點聲息,只有光的流溢,色的籠罩。”于是,他有所憬悟,發愿要廣為化緣,在這里筑窟造像,使它真正成為圣地。這就給莫高窟的由來涂上了一層濃濃的神秘色彩。但我們卻不會覺得它荒誕。因為一個偉大的奇跡就要在這沙漠深處誕生。作者寫道:“這個沙漠深處的陡坡,濃濃地吸納了無量度的才情,空靈靈又脹鼓鼓地站著,變得神秘而又安詳。”

  接下來該介紹莫高窟的真面目了。目不暇接的景觀如果完全按照初創者的線路記敘,無疑會造成審美邏輯的零亂,流于浮泛瑣碎,缺少藝術感染力,同時也不可避免地落入前人的套路之中。

  作者的高明之處在于牢牢把握住了莫高窟內在的生命力。以自己探詢莫高窟底蘊的思路為線索,一步步地深入,展現出莫高窟的非凡神韻。這種神韻是什么呢?就是它藝術生命力的傳承和累聚。這是美的世界。秋雨先生比較了世界上許多著名的名勝古跡,得出“大凡至今轟傳的歷史勝跡,總是具有生生不息、吐納百代的獨特稟賦”的結論。而“莫高窟可以傲視異邦古跡的地方,就在于它是一千多年的層層累聚。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標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一千年而始終活著,血脈暢通、呼吸勻停,這是一種何等壯闊的生命!”因此作者沒有介紹具體的景觀,而是以思接千載、心游萬仞的藝術想像力,帶我們去領略一代代藝術家們賦予莫高窟的不朽。作者將歷史、文學、美術以及一個民族的成長糅合在一起,創造了一個童話般的神奇世界。作者的筆下是亦真亦幻、洋洋灑灑,我們的感受是馳騁千古、心潮澎湃。這里的文字是感性的卻又是充滿智慧的。

  作者寫了北魏、隋朝、五代、大宋、元代等時期的遺存,而用大段文字對唐代壁畫藝術發出了由衷的贊嘆,“這里什么也沒有,只有人的生命在蒸騰”,“唐代就該這樣,這樣才算唐代。我們的民族,總算擁有這么一個朝代,總算有過這么一個時刻,駕馭如此瑰麗的色流,而竟能指揮若定”。

  作者帶領我們走過了一段“美的歷程”,也引領我們進行了一次心靈的旅行,一次中華民族生命之美的探詢。秋雨先生沒有糾結于具體的壁畫和雕塑,而是擷取幾段印象來作為代表,展現莫高窟的神韻。雖然是印象,但經過作者心與靈的浸潤,已經賦予其美學、史學和哲學的意味,將我們帶到了一個個既陌生又熟悉的場景中,與作者一起為之喝彩,為之激奮,為之感嘆,為之低徊。這是一種宏大的美,是作者對鮮活生命力的深情呼喚。

  莫高窟的底蘊顯然不止這些。作者用一個攝影術語——“景深”——非常形象地說明了莫高窟的立體存在。故事、藝術、歷史、文化這里都能找到,但又不是其中任何單純的一種,它是可以多層次、多角度去觀照的。在這里,藝術的長廊和觀看者的心靈長廊互相觀照,歷史的景深和民族心理的景深和諧交融。接下來則以排比句式把握莫高窟的復雜和神奇:“它是一種聚會,一種感召;它是一種狂歡,一種釋放;它是一種儀式,一種超越宗教的宗教。”  

  這些比喻奇妙新穎,神采斐然,飽含著作者的審美情趣、內心的獨特感悟和體驗。秋雨先生為我們寫出了他自己心目中的莫高窟。它的精魂是美——自然的美、精神的美、人性的美、藝術的美。當作者將其親歷的其他幾個佛教藝術圣地講解員的“古怪道德課程”作為鋪墊和對照,筆鋒一轉,憂慮地告知讀者:“我真怕,怕這塊土地到處是善的堆壘,擠走了美的蹤影。”行文的跌宕起伏,終于顯示出作者的精神走向,他深情地呼喚:“人類的將來,就  是要在這顆星球上建立一種有關美的宗教”,“我們,是飛天的后人!”這是一種期盼,也是一種警醒。

  本文在語言文字上也富有特色。作者深諳疏密有致的藝術辯證法。仔細地領會一下《莫高窟》,我們會真切地發現其語言細密而不拖沓,樸素而不滯板,是異常潔凈洗練的。隨著作者的感情波瀾,文字也搖曳生姿,單就那段追懷盛唐氣魄的文字而言,就讓人驚嘆。行乎所當行,止乎所不可止,含蓄蘊藉,意味深長。徘徊在莫高窟這樣的藝術天地里,作者無意于語言上的雕飾,而是致力于語言的樸素和文義的明哲,渾厚中透出靈動,文字與描寫對象——莫高窟的博大精深相生相諧,渾然一體,從而營造了一種大散文的氣魄。

《莫高窟》教學案例 篇14

  《莫高窟》這篇文章講述的是,莫高窟不僅有精妙絕倫的彩塑,還有壁畫的內容豐富多彩。下面就讓第一范文網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莫高窟》閱讀答案吧,希望能對你有幫助!

《莫高窟》閱讀原文

  莫高窟不僅有精妙絕倫的彩塑,還有四萬五千多平方米宏偉瑰麗的壁畫。壁畫的內容豐富多彩,有(紀記)錄佛教故事的,有描繪神佛形象的,有反(應 映)民間生活的,還有描摹自然風光的。其中引人注目的,是那成百上千的飛天。壁畫上的飛天 ,有的臂挎花籃,采摘鮮花;有的懷抱琵琶,輕撥銀弦;有的倒懸身子,自天而降;有的彩帶(漂飄)拂,漫天遨游;有的舒展雙臂,翩翩起舞……看著這些精美的壁畫,就像世走進了燦爛輝煌的藝術殿堂。

《莫高窟》閱讀題目

  1.莫高窟已有上千年的歷史,而作者為什么卻說“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標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4分)

  2.在作者的眼中,不同的歷史階段有不盡相同的色調,請分別加以描述。(4分)

  3.“每個藝術家又牽連著喧鬧的背景”中的“喧鬧”意在強調什么?請概括出唐代洞窯藝術創作的特點。(4分)

  4.“這里什么也沒有,只有人的生命在蒸騰”一句在文中有何作用?(4分)

  5.請你結合本文,談談你對前幾年出現的“余秋雨《文化苦旅》熱”的認識。(4分)

《莫高窟》閱讀答案

  1.答案:雖然是一千年的文化積淀.但是卻是一代又一代藝術家與時代文化的延續.是活生生的。

  2.答案:北魏:色流濃厚,筆觸豪放,金戈鐵馬.這個時期的中原,陶淵明悠靜的享受著田園生活;隋朝:色流華麗,暢快柔美,而此時,隋煬帝正傲然暢游碧波蕩漾的大運河:唐朝:色流奔放,壯麗無比.萬馬奔騰,氣象萬千,傳說中的飛天(是佛教中稱為香音之神的能奏樂、善飛舞、滿身異香而美麗的菩薩),攜著綿長的飄帶.在漫天飛舞;五代:色流精細,溫煦沉著,清風習習;宋朝:色流灰暗,舞姿拘謹,悲涼的國土,孤單的音色;元朝:色流暗淡,沒有紅色。

  3.答案:莫高窟藝術創作的背景生動(充滿活力)。唐代洞窯藝術創作的特點:①色彩絢麗。②線條流利。③形象生動。④神態逼真。⑤場面宏偉。

  4.答案:這句話充分表達了作者進入莫高窟后陶醉在藝術的天地里,為藝術后面深深的文化所震撼,驚嘆藝術的高妙,從而忘記了自己的情境。

  5.答案:示例:作者站在人類歷史的高闊視角之上來看待文化,文化成了歷史的積淀.文化和歷史已經成為不可分割的整體。本文何止是對文物古跡的欣賞,實在是對中華幾千年滄桑歷史的活生生的再現。作者從畫像的色流中,競將幾千年文明看了個玲瓏剔透。歷史在他那里與文化相結合.便沒有了冷漠和嚴峻.或許這也正是“文化苦旅”津津有味的原因之一吧!

《莫高窟》教學案例 篇15

  之二

  作者:陳明珠

  莫高窟教學設計

  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思考

  情景導入  、確定研究主題

  1、導入  :

  在我國西部甘肅省漫漫黃沙之中,有一顆璀璨耀眼的明珠,這就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全,規模最宏大,藝術價值最高的石窟藝術寶庫——莫高窟。上節課,我們已經初步游覽了莫高窟,那莫高窟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

  2、今天,讓我們再一次走進莫高窟,去感受它那迷人的魅力。 學生回憶課文主要內容,很自然地進入本節課的學習情景氛圍。

  使學生回憶上節課所學的內容,對課文內容有初步的了解,引導學生進入新課的學習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你正在瀏覽《老百曉在線》提供的文章〗  

  網上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1、請同學們點擊進入莫高窟網頁,認真閱讀2-4小節,"網學習。

  2、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學習莫高窟的彩塑、壁畫、藏經洞。

  3、通過“在線測試”、“學與玩”來鞏固所學知識。 1、帶著一定的學習目標,利用教師準備的網站進行自主學習。

  2、利用位置或興趣愛好組成各個不同的興趣學習小組,學習相關內容,討論相關問題。

  3、學習之后可利用“在線測試”和“學與玩”來測試一下自己所學的知識。 1、通過學習指南培養學生利用網絡自主學習知識的能力。

  2、通過小組討論,共同研究的方式可以培養學生協作學習的團隊精神。

  3、通過“在線測試”和“學與玩”鞏固本節課所學的知識。

  自由

  交流

  1、組織學生進入"討論交流"自由發表自己的意見或建議,也可以提出質疑。

  2、教師可作為其中的一員參與交流,對學生的發言作點評。 根據自己對知識的學習,進入"討論交流"和其他同學交流自己的看法、見解。 1、通過暢談深化學生對莫高窟的認識。

  2、培養學生解釋、組織和交流信息的能力。

  3、在"討論交流"里暢談就像同學們平時聚在一起討論問題一樣,營造一個輕松自由的學習交流的氛圍。

  拓展

  延伸

  1、引導學生以"小導游"的身份帶領游客邊游覽邊介紹。

  2、把學習所得利用計算機制成演示文稿、WORD小報等形式,向同學們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

  3、引導學生課后繼續通過"信息博覽"上網瀏覽相關網站,并且提供為學生解題的“教師留言簿”。 1、組織學以"小導游"的身份介紹莫高窟的美麗風景。

  2、通過"信息博覽"繼續了解有關莫高窟的資料。

  3、如果還有什么疑問可以給教師留言,教師會給你滿意的回答。 1、通過"小導游"的身份介紹課文內容,把知識消化透徹,把知識用活。

  2、在教師指導下學生快速收集、處理、組織信息,逐步培養學生運用計算機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

  3、用留言的方式來及時交流解決學生學習中出現的問題,充分體現了現代信息交流的快速、方便。

《莫高窟》教學案例 篇16

  一、揭題: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莫高窟》。

  二、復習詞語:感受詞語的美麗。

  師:下面我們先來欣賞幾個美麗的詞語,想一想,該怎樣讀,誰讀的好,一副精美的圖片就獎勵給你。

  像這樣的建筑我們可以稱它為(金碧輝煌)。我們祖國的語言文字就是這樣豐富多彩,一個詞語就是一副活的畫。

  翩翩起舞:(它是形容什么的?不但動作美,而且輕盈。)欣賞著畫面,我們再來讀這個詞。

  輕輕飄動:想一下紅領巾再胸前飄動是什么感覺?、

  蓮花朵朵:不是一朵蓮花,數量很多,朵朵應該中毒。

  池水清清:想象池水清澈見底的樣子。

  流水淙淙:這是一個象聲詞,聽到畫面的聲音,你就會讀這個詞了。

  琴聲叮咚:

  小結:剛才我們通過朗讀,把詞語讀成了一幅幅鮮活的畫面,每個詞語你們讀的這么生動,相信課文你們一定會讀得更精彩。

  三、品讀課文,感悟藝術美。

  1、整體感知,把握課文

  下面請同學們打開書,快速瀏覽課文,作者是從那兩個方面具體介紹了莫高窟的神奇和美麗?(板書:神奇,美麗)

  2、分層感悟,精讀、美讀。

  (1)請同學們輕聲讀課文的第三自然段,想一想,畫一畫,哪些詞語和句子讓你感受到了莫高窟的神奇和美麗?(同學們邊讀邊畫,留下你讀書的痕跡。)

  (2)學生匯報

  a、每一尊都是一件精美的藝術品。(學生回答)體會的真好,你能讀讀嗎?

  b、最大的佛像有九層樓那么高,最小的菩薩還沒有手掌大。

  (學生體會后)老師告訴你們,那還不是最小的,據最新資料記載,最小的菩薩只有2厘米,聽了這個數字,你有什么感受嗎?(太了不起,太神奇了)我們就帶著這種感受齊讀這句話吧!評價:剛才同學們不但讀的好,還說出了自己的讀書體會。誰能接著說說。

  c、敦煌的壁畫,每一幅都像一朵盛開的鮮花。

  師:那你能把這句話讀的像花一樣美嗎?指名讀。誰還能讀,誰還能像他一樣讀。

  d、在萬紫千紅的鮮花叢中,……佛教故事。(生理解萬紫千紅,顏色多,鮮艷,種類多。那你可以用哪些詞來代替萬紫千紅呢?)

  指導朗讀:莫高窟的壁畫真是豐富多彩,生動的文字讓人產生無限的遐想,下面就請你用充滿深情的朗讀,把文字變成畫面,把你的感受充分的表達出來。(指名讀第三自然段)

  過渡:剛才我們欣賞的只是佛光掠影,在整體上感覺了莫高窟的神奇和美麗,現在一副精美的壁畫就展現在我們的眼前,還有哪些句子讓你感受到這幅壁畫的神奇與美麗呢?讓我們出聲地讀讀第四自然段。

  (學生匯報)

  1、理解:金碧輝煌(出示畫面)裝飾的這樣華麗,耀眼的建筑,在清清的池水的映照下該多美啊,大家應該以邊想象著畫面,一邊把詞語讀美。(指名讀)誰還能像他這樣讀。

  2、大家再來回憶一下,這就是翩翩起舞的動作,我們班開班會的時候,有的同學還在舞臺上翩翩起舞,想象一下,你能把少女們輕盈優美的舞姿讀出來嗎?

  評價:讀出了你的感受,聽到了你的朗讀,老師仿佛看到了少女們飛揚的舞姿,動人的笑容,在這其中,有一個高挽發髻的彈琵琶的女子的姿態更是妙不可言,同學們快速地在書上找到描寫彈琵琶女子的句子。(指名讀)

  師:老師能問問你,你為什么讀的這樣好嗎?(抓住了描寫動作的詞)

  老師帶學生逐個體會表示動作的詞語。

  指導讀:剛才大家說的真好,我們在讀這幾個動詞的時候,語氣要輕柔,舒緩,還要想想她的動作。(指名讀。其他同學閉眼體會。女生讀。)

  指導習作:在習作中,我們也應該恰當地使用動詞,使句子更加生動、形象。

  3、欣賞畫面:看同學們表現這么好,今天老師給同學們帶來了許多精美的壁畫和塑像,(課件出示)畫外音:這是敦煌的塑像,惟妙惟肖,看這一尊,神態安詳,笑容可掬,這是臥佛,它雖然不是世界上最大的佛像,但卻是世界上最大的臥佛,敦煌的塑像,每一尊都是精美的藝術品。池水清清,蓮花朵朵,映著金碧輝煌的亭臺樓閣,身著華麗衣裙的少女在翩翩起舞,泉水叮咚,流水淙淙,這是古代勞動人民雨中耕作圖,這是……,一幅幅,一面面,都是盛開的鮮花。

  過渡:站在壁畫前,眼前的一切彷佛活了起來,你聽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導語:笑語盈盈,倒持琵琶,飛天的飄帶是她的翅膀,動聽的音樂是清澈的泉水,看著看著,眼前的一切彷佛都活了起來,讓我們齊讀

  導語:池水清清,蓮花朵朵,身著華麗衣裙的少女翩翩起舞,是古代勞動人民,用他們智慧的雙手,創造出舉世聞名的杰作。讓我們再讀。

  導語:色彩的漩渦,夾雜著魏晉的青褐,盛唐的瑰麗,明清的寧靜,挾裹著中華民族五千年飛天的夢想,千年不枯的色彩和線條,讓你情不自禁地發出心底的驚嘆!

  4、體會列數字描寫的好處:莫高窟這么神奇和美麗,到底有多少塑像和壁畫呢?讓我們一起看看,仔細品味一下變紅的數據,(準確詳實的數據,生動的寫出了莫高窟的塑像和壁畫之多,這就是列數字描寫的好處。)

  5、過渡:看到這些精美的壁畫,彷佛讓我們走進了燦爛輝煌的藝術寶庫,讓我們帶著自豪感,齊讀最后一段。

  四、課堂總結

  這就是莫高窟,沙漠中一顆閃光的珍珠,讓我們再次走進莫高窟,回味它的神奇與美麗!(回味全文)

  五、茫茫沙漠,滔滔流水,莫高窟如大漠中一顆閃光的珍珠,以她的神奇和美麗,吸引著中外學者游人,然而代表中華民族文明與夢想的莫高窟,在歲月的侵蝕下已受到了嚴重的損害,1961年,莫高窟被國務院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莫高窟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怎樣保護莫高窟這顆沙漠中的明珠,責任就落在我們身上,請同學們課后繼續收集資料,了解莫高窟的過去和現在。

《莫高窟》教學案例 篇17

  智慧小木屋

  ◎南山一望曉煙收,石洞嶺岈景色幽。

  古佛莊嚴千變相,殘碑剝蝕幾經秋。

  摩挲銅狄空追憶,閱歷滄桑任去留。

  玉塞原通天竺國,不須帆海覓瀛州。

  開心一練

  一、我能把下面的詞語補充完整。

  神態各( ) 精妙絕( ) 惟( )惟( ) 舉世( )名

  引人( )目 ( )眉善目 斷( )絕( ) 宏偉( )麗

  ( )風凜凜 漫天( )游 ( )( )無能   ( )( )贊嘆

  二、我會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量詞。

  一( )壁畫    一( )明珠    一( )沙丘    一( )洞窟

  一( )力士    一( )神佛    一( )彩塑    一( )小溪

  三、按要求改句子我能行。

  1.莫高窟保存著兩千多尊彩塑。(改為反問句)

  反問句:                                            

  2.莫高窟是舉世聞名的無人不曉的藝術寶庫。(修改病句)

  3.492個洞窟像蜂窩似的排列在斷崖絕壁上。(縮句)

  4.莫高窟不僅有精妙絕倫的彩塑,還有四萬五千多平方米宏偉瑰麗的壁畫。(用加點的詞造句)

  四、我能按課文填空。

  1.這篇課文是一篇介紹性說明文,生動地介紹了敦煌莫高窟的     、

  和曾藏有萬件珍貴文物的         ,贊揚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

  和              。

  2.敦煌莫高窟,也叫“        ”,坐落在甘肅省       和        的

  懷抱中。它是我國最大、最著名的佛教藝術石窟,共有492個洞窟,它與

  、             被譽為中國三大石窟。

  開心閱讀

  五、課文片斷我會讀。

  莫高窟不僅有精妙絕倫的彩塑,還有四萬五千多平方米宏偉瑰麗的壁

  畫。壁畫的內容豐富多彩,有(紀 記)錄佛教故事的,有描繪神佛形象的,有反(應 映)民間生活的,還有描摹自然風光的。其中引人注目的,

  是那成百上千的飛天。壁畫上的飛天 有的臂挎花籃 采摘鮮花 有的

  懷抱琵琶 輕撥銀弦 有的倒懸身子 自天而降 有的彩帶(漂 飄)拂 漫天遨游 有的舒展雙臂 翩翩起舞 看著這些精美的壁畫,就像世走進了燦爛輝煌的藝術殿堂。

  1.畫去括號里不恰當的漢字。

  2.第一句話寫了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                           ;

  二是                              。這一段寫的是第   方面的內容。

  3.給空白的地方加上標點符號。

  4.請你用上“有的……有的……有的……”具體地寫一寫其他的飛天。                                                           

  5.欣賞了莫高窟壁畫上那些千姿百態、栩栩如生的飛天,你想說些什么?

  六、課外的短文,我也很有興趣。

  九龍壁

  在北京的北海公園,有一座全國聞名的九龍壁,它建于明朝,距今已經有兩百年的歷史了。

  九龍壁,高5米,長27米,厚1.2米,在影壁的正反兩面,用七色琉璃磚瓦鑲嵌成九條巨龍。它們色澤鮮艷,形態逼真,好似騰云駕霧,要伸出影壁,飛向天空。

  你看( )一條黃龍和一條紫龍正在爭奪一個火球(  )它們瞪圓雙眼,怒目而視。黃龍叉開四爪,伸出了鋒利的尖鉤;那條紫龍也不示弱,傲慢地擺動著尾巴,輕蔑地瞟著對方,仿佛說:“你有什么了不起( )敢和我較量嗎( )”

  這對巨龍正在挑戰,那對巨龍已經開戰了。只見藍、白兩條龍,翻滾在洶涌澎湃的碧濤之上,穿梭于險峻的山峰之間,這一場惡斗,真是驚心動魄啊!再看其他幾條龍,也是形態各異。有的氣勢洶洶,殺氣騰騰 ;有的耀武揚威,得意洋洋,有的回首遙望,呼喚同伴……真是妙不可言,美不勝收。

  面對這精致的九龍壁,我不禁感慨萬千,我們的祖先心靈手巧,是多么聰明啊!

  1.在括號里填上適當的標點符號。

  2.用橫線畫出你最喜歡的一句話。

  3.用“有的……有的……有的……”寫一段話。

  4.短文通過                     ,贊揚了                   。

  日積月累

  連一連

  a.克孜爾千佛洞    a.位于四川廣元縣5千米處,現存佛像7000余尊。

  b.千佛巖石窟     b.位于南京城東北20千米。有佛像500尊。

  c.棲霞山石窟     c.位于洛陽市南部。現有石窟1352個,佛像10萬多尊。

  d.龍門石窟      d.位于新疆境內。現有石窟236個,壁畫計1萬多平方米。

  e.敦煌莫高窟     e.位于甘肅省敦煌市東南25千米。至今保存492個石窟。

《莫高窟》教學案例(精選17篇) 相關內容:
  • 莫高窟教學反思(精選7篇)

    莫高窟教學反思敦煌莫高窟是祖國西北的一顆明珠,為了讓學生更透徹地了解這句話的含義,文章從彩塑、壁畫和藏經洞三方面為學生作了介紹。學生對此很感興趣,同時也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

  • 莫高窟教學設計(精選14篇)

    課時目標: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熟練背誦課文第2~4自然段.2,能用文中的句子概括自然段的意思,學習圍繞中心句把內容寫具體的方法.3,體會藝術寶庫莫高窟在世界文化藝術史上的地位,增強學生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教學重難點:1,能...

  • 《莫高窟》導學案(通用15篇)

    學習目標:知識與技能:學習課文二、三、四自然段,了解莫高窟的彩塑、壁畫和藏經洞,品味課文的語言美。過程與方法:以自讀自悟為主,積極參與自主互動式課堂教學流程,體驗有效學習。...

  • 18莫高窟(精選13篇)

    教學目標: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加深對敦煌莫高窟是世界聞名的藝術寶庫的理解,激發學生熱愛我國民族文化的感情。2、學習準確地用課文中的語句概括自然段的意思。3、背誦課文第2、3、4自然段。...

  • 《莫高窟》賞析(通用16篇)

    一、激趣導入同學們,在我國的西北,在古絲綢之路上,在甘肅省三危山和鳴沙山的懷抱中藏著一顆璀璨的藝術明珠那就舉世聞名的莫高窟。請跟老師一起寫課題(板書:莫高窟)今天就讓我們再次走近莫高窟,再次領略它那迷人的風采。...

  • 《莫高窟》案例(精選13篇)

    課時目標:1、學習課文二、三、四自然段,了解莫高窟的彩塑、壁畫和藏經洞,品味課文的語言美。2、憑借課文中具體的語言材料和所收集的課外資料,體會“敦煌藝術寶庫”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強民族自豪感。3、有感情朗讀課文。...

  • 莫高窟教案(通用14篇)

    教學目標: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能背誦課文第2~4自然段。2、學會本課生字,綠線中的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3、能用課文中的句子概括自然段意思。...

  • 莫高窟說課稿(精選9篇)

    《莫高窟》是蘇教版語文教材第九冊第三組中的一篇課文。它介紹了我國西北邊陲敦煌莫高窟的彩塑、壁畫和曾經藏有大量文物的藏經洞。贊揚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全文共五個自然段,可分為三段。...

  • 莫高窟(精選15篇)

    一、抄詞二、畫去加點字不正確的音敦煌(dēn dūn) 帛畫(bó jǐn) 銀弦(xuán xián)瑰麗(guī guì) 佛像(fó fú) 惟妙惟肖(xiāo xiào)三、畫出句子中的錯別字,并訂正在括號里1、看到這一遵遵惟妙惟肖的采塑,游人無不...

  • 《莫高窟》預習導案(精選15篇)

    我的收獲1.通過預習,你掌握了課文中的那些詞語?2.讀課文,試著給這篇文章編寫提綱。3.學習第一自然段,思考:(1)這一段寫了什么?是圍繞那句話寫的?(2)你覺得彩塑有什么特點?你是從哪些地方感受到的?4.猜一猜慈眉善目威風凜凜強...

  • 《莫高窟》練習測評(精選13篇)

    智慧小木屋◎南山一望曉煙收,石洞嶺岈景色幽。古佛莊嚴千變相,殘碑剝蝕幾經秋。摩挲銅狄空追憶,閱歷滄桑任去留。玉塞原通天竺國,不須帆海覓瀛州。開心一練一、我能把下面的詞語補充完整。...

  • 《莫高窟》第二課時教案(精選13篇)

    一、復習檢查:1、課文主要向我們介紹了莫高窟里的哪些景物呢?2、莫高窟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學生談談自己初讀后印象,不要求全面、具體,能說出總體印象就行)二、讀講課文:1、同學們,莫高窟里有彩塑、壁畫、藏經洞等,看了這些景...

  • 《莫高窟》說課設計(精選13篇)

    一、說教材《莫高窟》是西師版小學語文第6冊第三單元的第四篇文章。前接世界一流的《香港夜色》,后接我們祖先創造的人間奇跡《長城和運河》。所有這一切都那么美麗迷人,凝聚著厚重的文化底蘊。...

  • 《莫高窟》教學實錄(精選13篇)

    師:同學們請看屏幕。(教師點擊課件出示祖國版圖、甘肅省區圖和莫高窟外景圖)這就是偉大祖國的版圖,在祖國的西北有一個省份叫甘肅省,(出示甘肅省版圖)在甘肅省敦煌市的東南有兩座山,一座是三危山,一座是鳴沙山,在兩座山谷底的絕...

  • 莫高窟 教學設計(精選14篇)

    教學過程:一、激情導入,營造氛圍莫高窟,歷經滄桑,幾度盛衰,步履蹣跚地走過了漫長的歷程,悠久的歷史孕育出敦煌燦爛的文化。那精美的石窟藝術,那遍地的文物遺跡,那浩瀚的典籍文獻,那神秘的高山異水使這座古城流光溢彩。...

  • 小學五年級語文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三级小说 | 粗硬黑大欧美aaaa片视频 | AV天堂东京热无码专区 | 久久av动漫| 亚洲av综合av一区 | 色综合天天综合高清 | 无码少妇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 欧美一级做一级爱a做片性 欧美ab | 国产成人AV综合色 | 一级片国产精品三级一区二区三区 | 又爽又色禁片1000视频免费看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国语少妇高潮对白在线 | 天天宗合网| 欧美黄色一级片视频 | 黄色片久久久 | 少妇88久久中文字幕 | 91国拍精品国产粉嫩亚洲一区 | www.蜜臀av.com | 亚洲成人免费视频 | 欧美成人精品三级一二三在线观看 | 含羞草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 | 国产无遮挡又黄又爽网站 | 69热视频在线观看免费自拍 | 欧美一线高本道高清免费 | 色翁荡息又大又硬又粗又爽 | 女人把腿张开让男人来桶 | GOGOGO免费高清日本TV | 国产真人中国A级毛片 | 国色A片V一区二区三区下 | 兔子先生第三季免费视频播放 | 国产精品久久三区 | 欧美成人www免费全部网站 | 成人三级a做爰视频哪里看 色天天躁夜夜躁天干天干 中文字幕在线看 | 久草在线 | 国产在线视频网站 | 国产片性视频免费播放 | 午夜DJ国产精华日本无码 | 91婷婷| 国产视频中文字幕 | 久久成人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