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課文《珍珠鳥》教學設計匯總(通用15篇)
小學課文《珍珠鳥》教學設計匯總 篇1
【教學目標】
1.借助預習,讀通課文,概覽文本大意。
2.憑借快速瀏覽,劃找描寫“人”和“鳥”舉動的句子,感受“呵護”與“信賴”,實踐快速獲取信息的能力。
3.借助單元導讀提示,將學生引向“善讀生活之書”的美好境地。
【教學活動及意圖】
一、談話引入,生活之書
1.同學們五年級了,一定讀過許許多多的書,但是,這本書——你們讀過嗎?讀得怎么樣?(課件呈現“單元導讀提示”:有這樣一本書——書中沒有一個字,卻處處都是學問;書上沒有作者的姓名,但每個人都是書的作者。這本書的名字叫“生活”。善讀這本書的人,不僅會從中有所發現,得到啟示,還會為這本書增添更新更沒的篇章。)
2.師:從你們懂事開始,就一直在讀這本書。但是,可能稱不上善讀,因為,你們還小,你們還是五年級的小學生,你們還在學習讀好這本書的本領。在我的`印象中,但凡作家,都是善讀生活之書的人。(課件輔助呈現《落花生》《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釣魚的啟示》這三篇文章的主要內容以及作家從生活之書中感悟到的人生真諦)
3.師:再比如當代著名作家馮驥才——在他的生活中,曾經與珍珠鳥為伴;而且這段與珍珠鳥為伴的生活,馮驥才讀懂了。因此,就有了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文章(師板書課題——生讀課題)
【設計意圖:人教版教材是以主題單元的形式編排的。《珍珠鳥》一文是該單元的末篇。因此,教學時從單元導讀提示入手,回顧前三篇文章的主要內容以及作家“善讀”之后的人生感悟,旨在引領孩子關注“生活之書”,從而走上“善讀”生活之書的美好“旅程”。】
二、初讀全文,概覽大意
1.師:這是一篇略讀課文,學習略讀課文,我們首先要了解文章主要寫了什么。那就請大家快速瀏覽全文,試著用幾句話概括地說說文章寫了馮驥才和珍珠鳥之間一段怎樣的生活。
【設計意圖:《珍珠鳥》是略讀課文,學習略讀課文首先應當憑借初步瀏覽,了解文章寫了什么,從而對文章有一個大致、全面的了解和把握,這是后續學習的基石。初讀之后“能夠用幾句話概括文本的主要內容”,這也是衡量孩子“能否善讀”的需要教師實實在在落實的標準之一!
三、抓重點句,感受“美好”
1.師:這是屬于馮驥才生活之書中的某一個篇章,從這個篇章中,馮驥才讀懂了什么?讓我們拿起筆,將這句話認認真真地摘抄在課題的旁邊。(課件呈現: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
2.師:這句話中的“美好的境界”指什么?請快速瀏覽課文,找一找,哪一個自然段描寫的是最最美好的境界?(13自然段)
【課件呈現】有一天,我伏案寫作時,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我手中的筆不覺停了,生怕驚跑它。待一會兒,扭頭看,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頭睡著了,銀灰色的眼瞼蓋住眸子,小紅爪子剛好被胸脯上長長的絨毛蓋住。我輕輕一抬肩,它沒醒,睡得好熟!還咂咂嘴,難道在做夢?
為什么這是最最美好的境界?(曾被人們視為怕人的珍珠鳥,竟然在人的肩頭誰著了,這是多么不可思議的境界!這是多么美好的境界!)
哪幾個詞特別體現了“不可思議”?(居然、竟)
“居然”“竟”這樣的詞語,往往能很好地表達出乎意料,再讀讀這段話,找一找,這兩個詞還可以用在這段話的什么地方?
【設計意圖:略讀課文教學應當遵循“整體概覽,局部精讀”的原則。從文章的“點睛之筆”入手,去讀文章,是一種好方法。因為這樣的閱讀有利于讓孩子從整篇文章入手,迅速“聚焦”與“鎖定”重點內容,從而保障孩子們在有限的課堂學習時間內立足重點,細細咀嚼,真正實現“探”有所獲,“究”有所得!
四、“人”“鳥”對應,感受“信賴”
1.師:如此和諧、美好的境界,令馮驥才筆尖一動,流瀉下一時的感受——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馮驥才為什么認為——這美好的境界是“信賴”創造出來的呢?請快速瀏覽全文,用橫線劃出馮驥才做了什么;用波浪線劃出鳥兒的表現。(課件呈現)
【馮驥才】
、傥野阉鼟煸诖扒,那兒還有一大盆異常茂盛的法國吊蘭。我便用吊蘭長長的、串生著小綠葉的垂蔓蒙蓋在鳥籠上……
、谖液苌侔情_葉蔓瞧他們……
、畚夷,絕不掀開葉片往里看,連添食加水時也不睜大好奇的眼睛去驚動它們……
④我不管它……
、菸也蝗λ……
、尬抑皇俏⑽⒁恍,依舊寫東西……
、呶也粍勇暽貙,默默享受著這小家伙親近的情意。
、辔矣檬謸嵋粨崴毮伒慕q毛……
【珍珠鳥】
①它們就像躲進深幽的叢林一樣安全,從中傳出的笛兒般又細又亮的叫聲,也就格外輕松自在了。
、谒鼈儽銤u漸敢伸出小腦袋瞅瞅我。
③過不多久,忽然有一個更小的腦袋從葉間探出來……起先,這小家伙只在籠子四周活動,隨后就在屋里飛來飛去,一會兒落在柜頂上,一會兒神氣十足地站在書架上,啄著書背上那些大文豪的名字,一會兒把燈繩撞得來回搖動,跟著逃到畫框上去了。
、苓@樣久了,打開窗子,它最多只在窗框上站一會兒,決不飛出去……
⑤漸漸它膽子大了,就落在我的書桌上。它先是離我較遠……
、薇阋稽c點挨近,然后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頭來喝茶……
⑦它就放開膽子跑到稿紙上,繞著我的筆尖蹦來跳去,跳動的小紅爪子在紙上發出“嚓嚓”的響聲。
⑧它完全放心了,索性用那涂了蠟似的小紅嘴。“嗒嗒”啄我顫動的筆尖。⑨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兩下我的手指。
⑩白天,它這樣淘氣地陪伴我……
2.師:請大家將馮驥才的一舉一動跟珍珠鳥的表現對照起來讀讀,你一定會有所感悟和發現。【模擬情境對話:師讀描寫馮驥才的語句;生齊讀描寫珍珠舉動的相對應的句子】你發現了什么?(人呵護鳥——鳥信賴人——創造出美好的境界)
3.師:是啊,要是人不關心、呵護鳥,還會有這樣的美好的境界發生嗎?(不會)【再次模擬情景對話:師陳述:我經常扒開葉蔓瞧他們……我大喝一聲……我拿著雞毛撣子追趕他們……生自由應對】
4.師:珍珠鳥們,如果我這樣對待你們,你們還會信賴我嗎?還有可能會在我的肩頭熟睡嗎?還會創造出美好的境界嗎?因此,只有人呵護鳥,鳥才會信賴人,人鳥之間才會創造出美好的境界。
【設計意圖: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這句話并非深奧之句。因此,如果泛泛而談,一定索然無味,也不能讓孩子心有所感,情有所動。憑借快速瀏覽,讓孩子劃找描寫馮驥才和珍珠鳥舉動的句子,再借助“一正一反”兩次師生合作的情境對話,一定會讓孩子真正感悟、銘刻這句至理名言。再者,在洋洋灑灑千余字的長文章里,孩子們若能按要求快速找到相關句子,這也是“善讀”的有力表現!
五、關注語言,學習表達
1.師:感謝馮驥才,正是因為他仔細地觀察和細膩的描寫,才讓我們走進了他的生活。請大家再好好讀讀馮驥才描寫珍珠鳥的這些語句,你覺得他哪些描寫很值得我們學習?
【課件呈現】
過不多久,忽然有一個更小的腦袋從葉間探出來……
起先,這小家伙只在籠子四周活動,隨后就在屋里飛來飛去,一會兒落在柜頂上,一會兒神氣十足地站在書架上,啄著書背上那些大文豪的名字,一會兒把燈繩撞得來回搖動,跟著逃到畫框上去了。
這樣久了,打開窗子,它最多只在窗框上站一會兒,決不飛出去……
漸漸它膽子大了,就落在我的書桌上。它先是離我較遠,見我不去傷害它,便一點點挨近,然后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頭來喝茶,再偏過臉瞧瞧我的反應。我只是微微一笑,依舊寫東西,它就放開膽子跑到稿紙上,繞著我的筆尖蹦來跳去,跳動的小紅爪子在紙上發出“嚓嚓”的響聲。
我不動聲色地寫,默默享受著這小家伙親近的情意。這樣,它完全放心了,
索性用那涂了蠟似的小紅嘴。“嗒嗒”啄我顫動的筆尖。我用手撫一撫它細膩的絨毛,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兩下我的手指。
【學情預設】
、偃齻“一會兒”寫出了珍珠鳥的活潑;
②抓動作把珍珠鳥的特點寫具體了;
③字里行間流淌出對珍珠鳥的喜愛——“啄著書背上那些大文豪的名字”“小家伙”——順勢引出“大作家都擅長用文字表達自己的情感”
課件順勢呈現拓展內容:
貓要是高興,能比誰都溫柔可親: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來讓你給它抓癢,或是在你寫作的時候,跳上桌來,在稿紙上踩印幾朵小梅花。(摘自老舍《貓》)
白鵝把我下了魚餌的一片水面,也劃為自己的地盤。我們為這片水面打了好長時間的官司,它根本沒把我放在眼里。(摘自葉諾索夫《白公鵝》)
2.師:這就是大作家,描寫細膩而有情趣。你們想不想學學這些大作家,特別是馮驥才的寫法?馮驥才在文中給我們預留了嘗試的機會。(課件呈現:白天,它這樣淘氣地陪伴我,
。)
3.師:真了不起,你們也用文字讓我們感受到了這美好的境界。
【設計意圖:學習一篇文章,只關注內容,絕對不是本色的語文課。教師在備課階段文本細讀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發現文本在語言層面的“個性之處”、“精妙之處”。只有教師關注了這些語言點,才有可能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采用種種策略和手段,輔助孩子自己去發現、去運用、去鞏固和內化。在《珍珠鳥》一文中,馮驥才重點抓住珍珠鳥的動作進行了細膩且稍帶輕松幽默的刻畫,傾注了對鳥的喜愛、呵護之情。所有這些,我想作為教師是有義務、有責任讓孩子們收獲的。這實際上也是驅使孩子學會“善讀”的內核和本質。】
六、課外拓展,閱讀激活
1.師:動物是人類的朋友,你若是關愛它們,呵護它們,它們就會信任你,也就會創造出一個又一個美好的境界。下面這些圖片,一定會讓你再次明白這個道理。(課件播放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圖片)
2.師:還記得這堂開始的時候老師呈現的那段文字嗎?生活就是一本書,一本無字之書,一本智慧之書;每個人都要學會讀好這本書。老師建議大家抽空去讀讀這些文章,相信,你會學到許多讀好生活之書的本領。
【課件呈現】
《匆匆》——朱自清
《真理誕生于100個問號之后》——葉永烈
《最后一頭戰象》——沈石溪
《老人與海鷗》——鄧啟耀
《懷念母親》——季羨林
小學課文《珍珠鳥》教學設計匯總 篇2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
2、理解課文內容,感受到由于“我”為珍珠鳥創造了安逸舒適的生活環境,精心地呵護它們,逐漸得到了它們的信賴。揣摩課文的表達方法。
3、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摘抄描寫珍珠鳥外形和動作的語句。
4、產生喜愛小動物的情感,體會到人與動物的和諧相處要靠相互之間的信賴。
教學重點:
知道雖然珍珠鳥很怕人,但是由于“我”為它們創造了安逸舒適的生活環境,精心呵護它們,才使得它們與“我”越來越親近,給“我”帶來情意,從而體會到人與動物的和諧關系要靠彼此的信賴。
教學難點:
理解“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的含義。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
2、初讀課文,了解課文主要內容。摘抄描寫珍珠鳥外形和動作的語句。
3、學習作者精心呵護一對大珍珠鳥的內容。
4、試背自己喜歡的段落。
教學重點:
初讀課文,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教學難點:
通過學習作者精心呵護一對大珍珠鳥的內容,初步感受作者對珍珠鳥的關愛。
教學過程:
(一)讀題目,師生共同介紹作者。
(二)檢查預習情況:
1、檢查并強調一些字詞的讀音,如:垂蔓、蔥蘢、啄著、撞得、嚓嚓、較遠、扒開、趴在、顫動、好熟、呷呷嘴
2、學習“巢”的筆畫,訂正“框”的筆順。
3、結合課文相關語句,理解詞語意思:決不、神氣十足、再三、信賴
4、檢查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三)初讀課文,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1、練習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將訂正過的字詞在句子中朗讀準確。
2、默讀課文,想想本文主要寫了哪些內容?
3、全班交流。
(四)師生共同介紹珍珠鳥,了解到它是一種怕人的鳥,閱讀課文中描寫珍珠鳥外形和動作的語句,練習朗讀。
(五)品讀作者精心呵護一對大珍珠鳥的內容,初步感受作者對珍珠鳥的關愛。
(六)作業:
1、練習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摘抄課文中描寫珍珠鳥外形和動作的語句。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感受到由于“我”為珍珠鳥創造了安逸舒適的生活環境,精心地呵護它們,逐漸得到了它們的信賴。揣摩課文的表達方法。
2、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產生喜愛小動物的情感,體會到人與動物的和諧相處要靠相互之間的信賴。
教學重點:
知道雖然珍珠鳥很怕人,但是由于“我”為它們創造了安逸舒適的生活環境,精細呵護它們,才使得它們與“我”越來越親近,給“我”帶來情意,從而體會到人與動物的和諧關系要靠彼此的信賴。
教學難點:
理解“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的含義。
教學過程:
(一)引入:
齊讀課題。請同學們瀏覽課文,找出作者是怎么描寫珍珠鳥外形的?馮驥才先生飼養了一家三只珍珠鳥,在小鳥與大作家相伴的日子里,作者曾以他的筆觸流瀉下了一時的感受,還記得是什么嗎?齊讀——“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初讀了課文,你知道是說的是誰信賴誰呀?(珍珠鳥的雛兒信賴作者馮驥才)
(二)學習課文:
1、上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學習了1至5自然段,大家知道了那一對大珍珠鳥與作者一點點?(熟悉了)可作者是怎樣描寫小珍珠鳥逐漸信賴作者的呢?出示自學提示:認真默讀課文第6-16自然段,從哪些語句看出小珍珠鳥逐漸信賴了作者?你有什么感受?做簡要批注,再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2、學生默讀自學批注,教師巡視。
3、學生匯報交流,教師點撥:
教師設想:學生學習的切入點可能會有多種,如:按照文章順序談,也可能先談自己感受最深的內容,也可能將兩處聯系起來談,這都是允許的,教師要順學而導,以學定教。
(1)“探腦袋”:小珍珠鳥的好奇心多強呀!
(2)“屋里飛”:
小珍珠鳥在屋里的具體表現讓我們忍俊不禁,它都去了哪呀?(籠子四周——柜頂上——書架上——燈繩旁——畫框上——窗框上)地點變化了這么多,但我們為什么沒有錯亂的感覺,作者是如何巧妙描寫的?(用了三個“一會兒”)瞧,我們低年級學過的表示時間短的詞大作家用的多巧妙呀,沒畫下來的同學快快批畫積累下來。
小珍珠鳥在屋里四處活動,看來,它不僅活動的地點變了,活動的?(方式)也變了。如果我就是作者,誰能來扮演小珍珠鳥告訴我原因好嗎?師生進行對話。
師:你這只小家伙為什么起先只在籠子四周活動呢?
師:為什么又敢在我的屋里飛來飛去呀?
師:你為什么要落在柜子頂上呀?
師:你為什么那么神氣十足地站在書架上,還敢啄我尊敬的那些大文豪的名字呀?
師:你一定覺得撞燈繩,跳上畫框很有趣吧?窗子都打開了,你站在窗框上為什么都不飛出去呢?
自由讀,指名讀。
(3)“喝茶水”:
它的這一系列舉動,確實有了很大變化。看來大家越來越了解它了,能結合課文內容補充一下嗎?[出示文字片]
它先離我較遠,見我不去傷害它,便一點點挨近,它是一只的小鳥。然后它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頭來喝茶,再偏過臉瞧瞧我的感受,它真是一只的小鳥。它放開膽子跑到稿紙上,繞著我的筆尖蹦來蹦去,它更是一只的小鳥。
指名回答。你們填寫的這些詞,不禁讓我想到都和文中哪個詞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怕人的鳥)珍珠鳥的性格也變化了?能將你的感受朗讀出來嗎?
(4)“啄筆尖”:同桌合作朗讀這一段。
(5)“肩頭睡”:
作家不是最珍惜自己的創作時間嗎?不是最怕自己的創作思路被打斷嗎?(出示資料:馮驥才先生的話:“我的生活秩序是很嚴的。無論有多么忙,我還是要保證每天有寫作的時間。”)小鳥在作家創作時睡在他肩頭的畫面卻被作者稱作美好的境界,對比馮驥才先生的這句話,不矛盾嗎?你有什么感受嗎?(馮驥才將呵護小鳥看得比寫作更重要)
我們也和作者深有同感,都不忍心攪了小鳥的甜夢,我們該怎么讀這一段呢?指名讀。提示學生應輕聲慢讀。
(三)回讀第1—6自然段:
1、看來,在作者的精心呵護下,小珍珠鳥的活動地點變化了,我們感受到小珍珠鳥的活動方式、性格也發生變化了,它越來越親近“我”,越來越信賴“我”了。透過小珍珠鳥的變化,你感到僅僅是小珍珠鳥信賴作者嗎?
大鳥也信賴我,它們允許自己的孩子飛出籠子,與“我”親近。
2、文中哪些語句體現出一對大珍珠鳥也信賴“我”?你不禁想讀一讀課文的哪些段落?默讀1—6自然段,畫一畫相關語句。
3、誰來朗讀你畫到的語句,體現一對大珍珠鳥也信賴“我”。學生朗讀所畫語句。
(1)“它們就像躲進深有的叢林一樣安全;從中傳出的笛兒伴又細又亮的叫聲,也就格外輕松自在了。”
(2)“小鳥的影子就在這中間隱約閃動,看不完整,有時連籠子也看不出,卻見它們可愛的鮮紅的小嘴兒從綠葉中伸出來。”
(3)“它們便漸漸敢伸出小腦袋瞅瞅我。我們就這樣一點點熟悉了。”
(四)關注描寫人的語句,體會信賴是彼此創造的:
1、不論是大珍珠鳥,還是小珍珠鳥都對“我”產生了信賴,但這珍珠鳥一家為什么會對“我”產生信賴呢?(因為是“我”精細呵護它們的緣故)畫一畫描寫“我”精心呵護珍珠鳥的語句。學生朗讀,體會“我”對鳥的愛。歸納出:不看——不管——不傷害——不停——不寫
2、此時,我們再來體會作者的感受。你感到僅僅是鳥信賴人嗎?作者堅信只要通過自己的精心呵護;自己對小鳥的尊重;自己的付出的愛,就一定能創造出美好的境界!
(五)擴展升華課文內容:
1、作者僅僅是想表明生活中只需要人與鳥之間的信賴嗎?(不,人與人之間都需要信賴)
2、是呀,有了信賴使世界多了一抹溫馨的色彩,是什么才能使“信賴”永駐人間呢?通過本課的學習我們認為是“愛”!因為愛,所以作者對珍珠鳥一家呵護備至;因為愛,所以作者筆下的小鳥也充滿了靈性。在大千世界里,何處不需要關愛,何處不需要信賴?讓我們再深情地讀讀作者那富有哲理又打動我們的話吧!齊讀:“信賴,往往能創造出美好的境界。”
3、你能仿照作者“信賴,________________。”的形式寫一句有關信賴的句子嗎?學生寫后匯報。大家都對信賴有了更深的感悟,就讓我們心中多一份信賴,充滿愛的情感,一齊努力地去追尋作者所期望的那種境界吧!
(六)布置作業:
1、繼續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2、回憶自己的生活中,親身經歷或讀到過哪些人與動物,人與人彼此信賴的事,寫下一篇日記。
板書設計: 大鳥 信賴 探腦袋
珍珠鳥————————————人屋里飛
小鳥 愛喝茶水
啄筆尖
肩頭睡
小學課文《珍珠鳥》教學設計匯總 篇3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了解珍珠鳥的樣子和特點,理解課文內容。
2、過程與方法:品味語言,感受描寫的細膩和情感的自然流露。
3、情態態度和價值觀:培養對動物的情感,培養人與人之間互相信賴的真情。教學重點
認識珍珠鳥在“我”的照料與呵護下發生變化的過程。
教學難點
理解“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步驟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我們中華民族有著優秀的文化傳統,誠信是中華文化中的基本道德觀念之一。什么是誠信呢?就是互相忠誠、互相關愛、互相信賴。其實,不單是人與人的交往需要它,就是人與動物的交往也需要如此。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個關于“人與鳥”之間互相信賴的故事,這種鳥的名字叫做“珍珠鳥”。(板書課題:珍珠鳥)
1、欣賞美麗圖片,感知珍珠鳥。
同學們欣賞“珍珠鳥”圖片,用一個詞語或一句話說說你眼中的珍珠鳥是怎么樣的?
2、教師結合圖片介紹“珍珠鳥”。
3、簡要介紹作者——馮驥才
二、初步感知課文
1、快速默讀課文,思考問題。
2、檢查學生自學生字詞情況。
3、簡要概述課文主要內容,指名學生回答,教師小結。
三、探究學習課文
1、學生認真默讀1-5自然段,做簡要批注,教師巡視。
(1)“我”是怎樣精心布置鳥巢的?
(2)大珍珠鳥是一種怎么樣的鳥?逐漸發生了什么變化?為什么會發生變化?
2、學生匯報交流,教師引導點撥。
3、學習課文6-16自然段。
。1)小珍珠鳥是怎樣逐漸信賴作者的呢?
(2)文中交代“我”的舉動及小鳥行為變化的句子有哪些?分別用“——”線和用“~~~~~~”線畫出來。
(3)教師逐一引導講解,指名或小組朗讀關鍵語句。
四、體會描寫人和鳥的語句,體會信賴是彼此創造的`。
鳥→怕人→親近人→信賴(關愛、呵護、尊敬)
五、拓展升華
1、作者僅僅是想表明生活中只需要人與鳥之間的信賴嗎?
2、欣賞一組圖片,結合生活實際談談對“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的理解。
3、再次欣賞另外一組圖片,你想到了什么?
六、布置作業。
1、你和小動物之間發生過什么故事嗎?喜歡寫作的同學可以把這個故事寫下來。(主要是對動物進行外形、生活習性等方面的描寫)
2、搜集古今中外有關鳥類的詩文及關于鳥的成語。
3、完成《讀〈珍珠鳥〉有感》。
小學課文《珍珠鳥》教學設計匯總 篇4
【教學目標】
1、引發學生思考人與動物的關系,激發學生關愛生命、善待生命的情感。
2、品味文章的語言,培養閱讀、鑒賞能力。
3、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展示人和動物之間充滿愛和信賴的理想境界;提高鑒賞能力。
【課時安排】
一課時。
【課前預習】
1、閱讀有關資料,了解作者的基本情況;
2、熟讀課文,解決生字詞;
3、設計有價值的問題。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步驟】
一、創設情境,導入課文
。ㄏ抡n時,出示幻燈片1,讓學生聆聽鳥兒悠揚的鳴叫。)鳥是我們人類的朋友,試想每天的清晨,都被清脆悅耳的鳥鳴聲喚起,一天的開始是多么的美好!
提出要改變鳥類對人類的現狀──害怕,畏懼,學習本文就可以得到改變這種狀況的啟發,(出示幻燈片2)讓學生描述圖片中鳥的外形,并抓住“珍珠似的白點”引出本文題目──珍珠鳥。
二、分組自學課文,品讀文章
1、出示自學要求:
。ǔ鍪净脽羝3。)
⑴ 自讀課文,掃除生字詞;
⑵ 歸納“我”為鳥兒做了哪些事?
、恰哪男┚渥涌闯鲽B兒對“我”有怎樣的反應?
⑷ “我”從和鳥兒的相處中得到了哪些感受?將相關的語句畫出來。
2、組內討論,教師巡視點撥。
3、班級交流后,教師明確:
、拧〕病〕颉‰r 呷 垂蔓 眼瞼 眸子 流瀉 斑斑駁駁 生意蔥蘢;
⑵ 重新為它們加工鳥籠;按時添食加水;按捺住好奇心不輕易打擾;
、恰∮赡懶々ぉu漸膽大──開始親近我──完全信賴我;
⑷ 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
三、合作探究,悟讀課文
出示探究問題:
。ǔ鍪净脽羝4。)
1、“信賴”的內涵上什么?
。ㄗ杂、寬容、關愛、真誠……)
2、為什么文章在開始部分用單獨一段強調珍珠鳥“怕人”?
3、認為小珍珠鳥的哪些動作、神態最傳神?
。ㄈ绲8小節中的:“飛啄只要大鳥在籠里生氣地叫一聲,它立即飛回籠里去!边@又像一個淘氣而又聽話的乖孩子。它“蹦到我的杯子上,伏下頭來喝茶,再偏過臉瞧瞧我的反應”,然后,“放開膽子跑到稿紙上,繞到我的筆尖蹦來蹦去……”它居然也懂得看臉色行事。作者用人性化的眼光看待無知的小鳥,把人對動物的關照之情籠罩全篇。)
4、組內設計有價值的問題。
。ㄖ辽僖粋。)
(此題較靈活,但應注意深入引導。)
四、美讀片段,感受“美好的境界”
。ǔ鍪净脽羝5。)
讓學生挑選最有感觸的語段,一般為6~16小節中的片段,教師配樂創設環境。
五、發揮想象 產生新疑
。ǔ鍪净脽羝6。)
試想小珍珠鳥長成大珍珠鳥,還會像現在那樣信賴“我”?
為什么?這讓你想到了什么?
要求:聯系現實生活,人類處境,國際形式等方面的具體情況,最好是時事類的。答案開放。
六、教師小結
七、布置作業
。ǔ鍪净脽羝7。)
1、摘抄文中你認為的精彩語句。
2、試著接觸一種不熟悉的小動物,努力使它成為你的新朋友,并盡力記錄這一過程。
【板書設計】
珍珠鳥
怕人──膽大──放心──信賴
小學課文《珍珠鳥》教學設計匯總 篇5
教學目標
1、引發學生思考人與動物的關系,激發學生關愛生命、善待生命的情感。
2、品味文章的語言,培養閱讀、鑒賞能力。
3、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習慣。教學重點展示人和動物之間充滿愛和信賴的理想境界;提高鑒賞能力。
課時安排
一課時
課前預習
、匍喿x有關資料,了解作者的基本情況;
②熟讀課文,解決生字詞;
③設計有價值的問題。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步驟
一、創設情境,導入課文
鳥是我們人類的朋友,試想每天的清晨,都被清脆悅耳的鳥鳴聲喚起,一天的開始是多么的美好!提出要改變鳥類對人類的現狀——害怕,畏懼,學習本文就可以得到改變這種狀況的啟發讓學生描述圖片中鳥的外形,并抓住“珍珠似的白點”引出本文題目——珍珠鳥。
二、分組自學課文,品讀文章
。ㄒ唬、出示自學要求:
1、自讀課文,掃除生字詞;
2、歸納“我”為鳥兒做了哪些事?
3、從哪些句子看出鳥兒對“我”有怎樣的反應?
4、“我”從和鳥兒的相處中得到了哪些感受?將相關的語句畫出來。
。ǘ⒔M內討論,教師巡視點撥;
(三)、班級交流后,教師明確①巢 瞅雛 呷 垂蔓眼瞼 眸子流瀉斑斑駁駁 ②生意蔥蘢②重新為它們加工鳥籠;按時添食加水;按捺住好奇心不輕易打擾③由膽小——漸漸膽大——開始親近我——完全信賴我④④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
三、合作探究,悟讀課文出示探究問題:
1、“信賴”的內涵上什么? (自由、寬容、關愛、真誠……)
2、為什么文章在開始部分用單獨一段強調珍珠鳥“怕人”?
3、認為小珍珠鳥的哪些動作、神態最傳神?(如第8小節中的:“飛啄只要大鳥在籠里生氣地叫一聲,它立即飛回籠里去。”這又像一個淘氣而又聽話的乖孩子。它“蹦到我的杯子上,伏下頭來喝茶,再偏過臉瞧瞧我的反應”,然后,“放開膽子跑到稿紙上,繞到我的筆尖蹦來蹦去……”它居然也懂得看臉色行事。作者用人性化的眼光看待無知的小鳥,把人對動物的關照之情籠罩全篇。)
4、組內設計有價值的問題。(至少一個)
四、美讀片段,感受“美好的境界”
讓學生挑選最有感觸的語段,一般為6——16小節中的片段,教師配樂創設環境。
五、 發揮想象 產生新疑
試想小珍珠鳥長成大珍珠鳥,還會象現在那樣信賴“我”?為什么?這讓你想到了什么?要求:聯系現實生活,人類處境,國際形式等方面的具體情況,最好是時事類的。答案開放。
六、 教師小結
七、 布置作業:
1、摘抄文中你認為的精彩語句。
2、試著接觸一種不熟悉的小動物,努力使它成為你的新朋友,并盡力記錄這一過程。
小學課文《珍珠鳥》教學設計匯總 篇6
【教學思路】
美讀熏陶──探究說話──品味領悟──創作運用
【教學目的】
1、把握文章主要內容─人鳥和諧相處,相互信賴。
2、領悟“愛”是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基礎。
3、激發學生內心愛的情感,激發他們愛護動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4、品位語言,學習作者對珍珠鳥細膩、人性化的描寫方法。
【教學重點】
喚醒學生內心愛的情感,激發他們愛護動物,善待生命。
【教學難點】
文章中融注喜愛之情的描寫筆法。
【教學準備】
珍珠鳥的圖片和一曲背景音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欣賞音樂,了解珍珠鳥的習性。
二、課文美讀
1、自由誦讀──要求讀的準確流暢
2、接力賽讀──要求讀的字正腔圓
3、選點精讀──要求讀的有情有景
三、合作探究
4、本文為我們講述了一個故事,你能用簡潔語言概括嗎?
5、作者對小鳥的神態、動作描寫融入了自己的喜愛之情,你喜歡這些句子嗎?說說看,誰說的多,用句式:我喜歡……,是因為……。
6、“這是一種怕人的鳥”我是怎樣照顧它的?你能把與之相關的語句說出來嗎?小鳥還怕我嗎?說出相關的語句?
7、小鳥為什么不怕我了呢?你能以小鳥的口吻對作者說一句話嗎?
8、作者僅僅是為了給我們講述這樣一個故事嗎?他想告訴我們什么呢?
四、閱讀視角
補充幾則相關的材料,喚醒學生內心愛的情感,引導他們體驗反思,激發他們愛護動物、善待生命的情感,人與自然要和平共處。
五、創作天地
小學課文《珍珠鳥》教學設計匯總 篇7
師:今天我們來上一堂特別而有趣的課,先請大家用你最充滿愛的聲音朗讀一下課題。
生齊讀課題《珍珠鳥》
師:大家悅耳的聲音,傳遞給老師這樣一個信息:同學們都是富有愛心,心地善良的孩子,對小鳥一定懷有深深的喜愛之情,對嗎?
生笑
師:接下來,老師帶大家做一個有趣的游戲,請同學們閉上眼睛,放松你的思想,展開你想象的翅膀,穿越時空的隧道,隨老師一起來到一個美麗奇特的地方。
。◣煵シ乓唤M輕音樂,伴隨著鳥歡快的叫聲)
(生閉上眼睛,伴隨著輕快的音樂,在老師的描述中感受珍珠鳥的美麗與溫情)
師:這里是一個鳥語花香的世界,這里百鳥爭鳴,百花盛開,猶如人間的仙境。這里就是澳洲的東部。在這兒,生活著一種小鳥,當地的人們稱之為“錦花鳥”,意為“錦上添花”,可見人們賦予了它們更多的美麗。它們羽毛艷麗,五顏六色,體態嬌小玲瓏,叫聲細柔,清脆,它門常常躲在繁花綠葉當中,和著春風,歌唱春天,歌唱生活。它們生性膽小,常常躲在繁密的樹林里,悄悄的探出小腦袋,露出紅紅的小嘴,只要一有風吹草動,它們就“吱”的一聲鉆進了樹林里,灑落一片歌聲。這啊,就是美麗的珍珠鳥。
更神奇的是,今天,還有兩只還從遙遠的澳洲大森林來到了我們的教室做客呢?請同學們睜開眼睛,看一看吧。
師展現出自己畫的珍珠鳥的圖片,栩栩如生。
生笑(發出驚嘆):好漂亮的小鳥
師:大家喜歡嗎
生:喜歡
師:是啊,看到這么美麗可愛的小鳥,誰又能忍的住滿心的歡喜呢?同學們一定是迫不及待的想走近珍珠鳥了吧?或許想跟珍珠鳥來一個親密接觸吧?那么,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去感受珍珠鳥的溫情與美麗吧!
師:這是一篇敘事散文,我們該怎樣來讀呢?請大家推舉一位我們班朗讀最好的同學來讀
生:我認為應該用情來讀,用一種喜愛的感情來讀
師:是的,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一篇文章如果有了情感,就有了靈魂。我們在讀書的時候,就要設想讀者如文中的人物,文章“如出我心”,文句“如出我口”,讀之,由文入情,就會與達到與作者神氣相通,心心相應的境界了。接下來,就請同學們,選擇你最想了解的內容?或你最感興趣的內容,用你最喜愛的語氣來讀一讀。
生自由擇讀
師:好,下面我們來進行一次接力賽讀,我們比一比,賽一賽,看誰最能讀出播音員的水平。老師挑讀第一段和最后一段。
。◣煵シ泡p音樂,師生進行接力讀。)
師:幾位同學聲情并茂的朗讀,給我們帶來了美的享受,連老師也甘拜下風了
。ㄕ坡暎
師:誰能用最簡潔的話概括一下,這篇文章給我們講述了一個什么樣的故事?
生:講我養了一只鳥的故事
師:誰能在補充一下?
生:我喂養了一對珍珠鳥,他們有了雛兒,這只珍珠鳥有害怕我到親近我的過程。
師:是啊,作者花費了大量的筆墨,用十分細膩的筆觸為我們描寫了一只可愛的小鳥,現在請你們自由朗讀課文,勾畫出其中你最喜歡的句子,美美的讀一讀。并用“我喜歡是因為 ”的句式來說一句話
。ㄉx書勾畫)
師:老師先帶個頭,拋磚引玉吧。我最喜歡的是地14自然段,文中的作者為小鳥營造了一個溫馨而舒適的家,“小家伙”“竟然趴在我的肩頭睡著了”人與鳥的彼此的信賴已經達到了一種何等的境界。《嗝醋屓肆w慕啊
生:我喜歡第8自然段,“起先……跟著逃到畫框上去了!边@段用了“飛”、“落”、“站”、“啄”、“撞”、“逃”這些動詞寫出了小珍珠鳥的活潑、調皮的特點。
師;噢!動作輕盈,活潑又有點兒膽小。
生:我找的是第7 自然段,寫小珍珠鳥外形很漂亮,長得又胖乎乎的,顯得很可愛。
生:我喜歡是這句:“它先是離我較遠,……發出‘嚓嚓’響!笔且驗樾▲B和我關系太融洽了,好的讓我也想養一只這樣的小鳥
師:小珍珠鳥和我已經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人了,祝你夢想成真
生:我和老師一樣最喜歡14自然段,。小鳥趴在我的肩上睡著了。玩累了,就趴在我肩上睡了,一點兒也不害怕!是因為我覺的小鳥象一個淘氣的孩子
師:是的,我們是“英雄所見略同”。
生:我喜歡“卻是它們可愛的鮮紅小嘴兒從綠葉中伸出來。”是因為寫得很好看!
師;萬綠叢中一點紅,多么清新美麗的境界!
生:我喜歡“忽然有一個更大的腦袋從葉間探出來!笔且驗檫@句中的“探”字用得生動
生:還有第13自然段也是寫它的動作。
師:同學們讀的很美,說的也比較準確!作者正是從小珍珠鳥的外形、動作、神態來展示它的可愛的,字里行間洋溢著作者的喜愛之情,F在我們一起懷著著喜愛之情把這幾段讀一遍。(生齊讀7——14)
師:接下來,讓我們一起開動我們的腦筋,討論思考這幾個問題。
投影儀展示:
1、 “這是一種怕人的鳥”我是怎樣照顧它的?你能把與之相關的語句說出來嗎?小鳥還怕我嗎?說出相關的語句?
2、 小鳥為什么不怕我了呢?你能以小鳥的口吻對作者說一句話嗎?
3、 作者僅僅是為了給我們講述這樣一個故事嗎?他想告訴我們什么呢?
。ㄉ懻摻涣鳎
師:鳥是一種非常怕人的動物,鳥在我們面前是心存戒備的?晌覀冊谖闹锌吹降膮s不是驚弓之鳥,而是一只快樂、自由自在的小鳥,它是那樣的淘氣、放肆,絲毫沒有顧忌?纯础拔摇睘樾▲B都做了些什么?是怎樣一步步取的小鳥的信賴的?
生:“我用吊蘭長長的、串生著小綠葉的垂蔓蒙蓋在鳥籠上!
師:我為小鳥建了個綠色的家園。
生:“我很少扒開葉蔓瞧它們”“我呢,決不掀開……驚動它們”
生:“我不動聲色地”“我用手摸一摸它細膩的絨毛”
生:“我手中的筆停了,生怕驚跑了它”……
師:那從這些舉動中,你們看出“我”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嗎?
生:愛鳥的人!
生:細心的人
生:善良的人
生:懂的付出的人
生:會生活的人
師:是啊,“我”是個有愛心的人,我尊重它們的生存空間,給它們提供寬松、自由的活動場所,不驚擾它的活動,甚至寬容它的淘氣搗蛋。文中的我就像許多寵愛孩子的爸爸媽媽,對待小鳥就象遷就他們調皮的孩子一樣。(板書:愛心、寬容、尊重)
師:受到這么優越的待遇,假如你是文中的小鳥,你想對做著說寫什么呢?
生:你給我溫暖,我給你快樂
師:愛是相互的,給予的同時你也就得到了許多
生:感謝你對我的照顧,我會用我的美妙的歌喉裝飾你的每一天。
師:你是一只感恩圖報的小鳥
生:主人,如果有來生的話,我愿與你共續緣
生:主人啊,感謝你對我的照料,但是”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天空才是鳥兒真正的家!我更渴望自由,請讓我飛翔吧!
師:你是一只具有“鴻鵠之志”的小鳥!展翅飛翔吧,我會永遠的祝福你!
、
師:同學們,當你們看到這樣一幅幅溫馨的畫面時,心中涌起的是什么感觸?你們是否讀懂了作者的心聲?
生:信賴,可以創造美好的境界!
師:是的!信賴是一種接納,是一種包容。是一種氣度,是一種胸襟。有了它,不僅人與人之間可以相互溝通,人與動物之間也可以相互信賴!有了它,我們的生活中定會多出許多美麗而溫情讀故事。我想這就是作者想傳達給讀者的心聲。(齊讀此句)
師: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到我們的閱讀天地,來讀幾則相關的材料,看一看這幾則材料中的人們有什么共同特點?
。ㄉx材料)
生:他們是富有愛心的人
生:能和小動物和諧相處的人
師:是的,他們都是富有愛心的人,他們都懂得珍惜生命,敬畏生命,從而譜寫了一曲曲人和動物的贊歌。傳為一段佳話,成為一段美談。可是,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欲,人類越來越多的去殘害生靈。我不由的想起一個痛人心非的故事,在江西省洞庭湖地區,生活著一群麋鹿,它們世代繁衍,過著和平而安定的生活。然而,近年來,人們為了自己的私欲,大量的捕殺麋鹿,1998年的春天,僅剩下最后的11只麋鹿了,他們在當地村民的圍剿下,紛紛逃到了洞庭湖的岸邊,有7只麋鹿為了躲避村民的追殺,跳入了湖里,其中有一只快要做麋鹿,或許是為了腹中的胎兒吧?朝追趕而來的村民苦苦的哀鳴著,但是,麋鹿的哀鳴聲并沒有喚醒當地人們的良知,他們還是把這只麋鹿給宰殺了,當這只麋鹿被剖腹的時候,它腹中的胎兒還在痛苦的掙扎、
同學們,物種的滅絕本來是自然的,但是人為的迫害加速了它的滅亡,從地球上最初的25億個物種,到如今的2億個物種,獸類每兩年消失一個物種,鳥類每一年消失一個物種,據科學家統計,下個世紀,地球上的植物將會以每兩小時滅絕一個物種的速度進行著、當最后一只雄鷹慘叫著墜向大地時,當森林的最后一只老虎哀鳴著尋求它的配偶時,當sars開始時,那是在向人類瘋狂的報復,同學們,作為新世紀的我們應該做些什么呢?
師:那么,請拿起你的筆,為保護動物寫下一句標語,來表達你的心聲吧!
。ㄉM行寫作)
生: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將是人類自己的眼淚]
生:地球上的最后一頓晚餐將是人類自己的肉
師;觸目驚心的標語
生:愛護生命就象愛護我們的眼睛一樣
生:人類啊,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吧
。 生笑)
師:是啊,該放下屠刀了,否則,地球上將會是“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了
師:聽著同學們一句句真誠的話語,我的眼前仿佛展現出一幅幅溫馨的圖畫來:鳥兒們又在快樂的歌唱了,小動物們又在自由的奔跑玩耍了,大森林里又恢復了往日的歡聲笑語了!好,下課!
小學課文《珍珠鳥》教學設計匯總 篇8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最后四個自然段。
2、理解課文內容,感悟“信賴能創造出美好境界”的深刻含義。 3、引發學生思考人與動物、人與人的關系,激發學生關愛生命,善待他人。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 板書課題,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一篇課文,題目叫《珍珠鳥》。
2、 見過珍珠鳥嗎?從這個名字上來猜猜它是什么樣子的?
3、 想不想親眼看一看?圖片出示。
《珍珠鳥》這篇課文不僅向我們介紹了這種可愛的鳥兒,還給我們講了一個鳥和人的故事,讓我們趕快打開書本來讀一讀吧!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 自由輕聲讀課文,讀完交流:你了解了些什么?
師小結:這篇課文是根據作家馮驥才的散文改編的。文章生動、細致地描述了珍珠鳥的外形特點以及與我日漸親密相處的情形。
2、 這是作家馮驥才的代表作,他的文章字字含情,句句傳意,要想學好它,我們首先要把文章讀通、讀順。請你先圈出生字詞,然后仔仔細細地放聲朗讀課文。
3、 指名分節讀課文,適時糾正。
三、直奔結尾,拎出“信賴”。
1、 出示課文最后一小節,齊讀。
“看著這可愛的小家伙,我不由自主地發出了一聲呼喚:信賴,不就能創造出美好的境界嗎?”
(1)“信賴”是什么意思?
。2)課文寫了誰信賴誰?(鳥對人 人對鳥)
2、既然大多數人同意是小珍珠鳥對人的信賴,那么就讓我們一起去看一看這個可愛的小家伙。
四、緊扣“信賴”,探究過程。
1、 指名讀第三小節,思考:從這一節中你能看出小家伙對我信賴了嗎?
。1) 找到“探”字。 能換成“伸”嗎? 從“探”中你體會到什么?指名學生演一演。
(2) 指導朗讀這一小節。
2、 現在大家都清楚了,小珍珠鳥不是一下子就對我“信賴”的,這中間有個過程。
。1) 那么,現在就請你細細地讀一讀課文的第四小節,找一找哪些詞語反映了這一過程。
。2) 交流,出示:起先……漸漸的……后來……
。3) 引讀,媒體出示提示。
。4) 小珍珠鳥在屋里行動的變化說明了什么?
(5) 小珍珠鳥膽子越來越大,越來越調皮,跟文中的我有沒有關系呢?
出示填空:起先,它就在屋里飛來飛去, 我 ,
漸漸地,竟然落到我的小桌上,我 ,
后來,索性啄著我的筆尖, 我 ,
。6) 假如你就是這只小珍珠鳥,看了主人的表現,你的小腦子里會想些什么呢?(想象練說)
3、小結:第三、四小節通過對小珍珠鳥外形特點和活動情況的描寫,既表現了小珍珠鳥的淘氣、可愛,又說明了珍珠鳥對我的信賴是通過試探、觀察、考驗一步步加深的。
4、現在就請你選擇你認為最精彩的語句,把珍珠鳥頑皮、可愛的模樣讀出來。
自己練讀——指名讀
五、作業
1、練習背誦第四小節。
2、思考:小珍珠鳥對我信賴的最根本原因是什么?
珍珠鳥(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1、 指名按提示背誦第四小節。
二、圍繞“信賴”,探究緣由。
1、 小珍珠鳥在試探、觀察、考驗“我”一段時間之后,就會這么信賴我,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
。ㄗ罡镜脑蚴恰拔摇睂φ渲轼B的喜愛)
2、 細細讀文,找一找哪些地方看出我對珍珠鳥的喜愛。
。1) 開頭“真好!朋友送我一對珍珠鳥!
有什么與眾不同之處嗎?(寫法上、情感上、感嘆號)
。ㄕ婧!這個詞獨立為一句話倒放在最前面,更能表達出作者迫不及待要流露的無比喜愛珍珠鳥的感情。)
(2) “我”為珍珠鳥準備的巢。
看圖,用自己的話說說這是一個怎么樣的巢?(第一小節:舒適。第二小節:安全。)
那你能用關聯詞“既…又…”把他們連起來說一說嗎?
從我為珍珠鳥精心營造的“巢”,我們看出什么?
。3) “我”對珍珠鳥的稱呼。
四次稱呼“小家伙”
找出四句話讀一讀,說說你讀出來了什么?
。4) 白天,小珍珠鳥淘氣地陪伴著“我”。
“我”是一位大外鼎鼎的作家,居然讓小珍珠鳥整天淘氣地陪伴著“我”,說明了什么?
(可結合老舍先生的《貓》談感受。)
。5) “我”正伏案寫作時,為了珍珠鳥,居然停筆不寫了。
誰把描寫這一情景的句子讀一讀?
“我”為什么要停筆?說明了什么?
三、透過“信賴”,想像美好境界。
1、當“我”停筆不寫之后,在“我”面前出現了怎樣的情景呢?
(媒體出示插圖,配上輕音樂《搖籃曲》)
2、看到這幅畫面,我相信大家都會有一種怦然心動的感覺,在這幅畫中,你看到了什么?
3、是啊,小珍珠鳥睡著了,那你能小聲告訴我嗎?
指導輕聲朗讀第六小節。
4、 小家伙睡得這么安祥,作者的眼中更是充滿愛戀,如果要你給這幅畫加個題目,用一個詞或一句話,你會寫什么?
5、 師小結,此時作家筆尖一動,流淌了一句愛的呼喚。
。ǔ鍪,生齊讀:信賴,不就能創造出美好的境界嗎?)
6、 小鳥伏眠于作者的肩頭,神色安詳地睡著了,此時,小鳥是幸福的,作者也是幸福的,讓我們一同走進這美好的境界。
。◣熒黄鹋錁俘R讀六七小節)
7、 拓展。
(1) 是的,信賴不就能創造出美好的境界嗎?豈只在作者和鳥之間有信賴,請看老師給你帶來的一組畫面。
(播放一組動物與動物、人與動物、人與人之間和諧友好的畫面)
談感受。(多一份寬容、多一份溝通、多一份理解就多一份信賴。)
(2) 為了達到美好的境界,你認為該怎么做?依照作者的呼喚,說說你的格言。
小學課文《珍珠鳥》教學設計匯總 篇9
一、說教材
《珍珠鳥》是新教材七年級下冊中的一篇現代散文。該單元共選入了五篇描寫人類的生存伙伴——動物的文章。這些文章不僅反映了人對動物的了解和認識,對人和自然關系的思考,而且還試圖動物世界里折射出人類的生活軌跡!墩渲轼B》一文按照時間順序敘述了“我”和珍珠鳥一家三口從相識、熟悉、親近,到相依相伴的關系變化過程。一開卷,向讀者走來的便是一位愛鳥有情、養鳥有道的“我”,他為一對珍珠鳥營造了具有大自然氣息的綠色環境,且細致入微地呵護著它們,雙鳥輕松自在地生活著。雛鳥誕生于“人間”。這只小鳥不像其父輩,它沒有面對陌生環境的惶恐,也眉宇久居籠中的萎頓。雖然“大鳥”在籠中對他“再三呼喚”,小珍珠鳥還是盡情地在主人家里呼吸著自由的氣息,其形輕捷,其神歡快。作家以飽蘸感情的筆墨描繪了多么可愛的一只小生靈!特別是它與主人和諧而自然的關系尤感人至深。文章展露了這種關系的形成,它是極為有序的。對此,作家細致入微地描述了小鳥從“離我較遠”到“一點點挨近”,到“淘氣地陪伴我”。最后“居然落到我的肩上”的全過程。這里鳥已不是鳥,它有了人的性靈,我們見到的不再是調皮的小鳥在玩耍,我們見到的是稚子偎依在父母幸福、溫馨的懷抱里。作者以“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結束全文,可說是水到渠成。
二、說目標學習
這篇散文,不僅可以引起學生感情上的共鳴,深入體驗人與動物間的摯愛真情,還能讓學生領略到散文的語言美,作者細膩的描繪和樸素的文采,恰似一顆滾圓的珍珠。因此,教學本文,我確定的教學目標是:
1、美讀課文,品味語言,感悟信賴,培養閱讀、鑒賞能力。
2、學會觀察,學習描寫,傾注情感,提高感悟和寫作的能力。
3、喚醒關愛,聯系生活,引發思考,激發他們愛護動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4、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習慣。由于施教的對象是初一學生。因此,因結合文章內容和學生年齡特征來確定本文的教學重點和難點。應該說,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觸了不少散文,有了一定的誦讀和初步感知能力。初一的學生散文學習的障礙主要在于含蓄的語言的理解,但初一學生又具有好勝心強、好想像的能力。因此,敢于探索、積極思維、合作交流的互動氣氛容易形成。只要引導得當,學生對散文的興趣完全可以培養起來。所以,我確定了本文的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人與動物之間充滿愛和信賴的理想境界。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自學課文的能力,提高對課文的感悟能力。
三、說教法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精神,結合學生實際,語文教學要貫徹“以人為本”的思想,關注全體,突出學生為主體,努力引導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因此,本文采用“情境教學法”,通過創設擬人化的童話情境,引導學生發揮想像和創造性思維對課文進行探究,因為童話情境貼近學生生活實際,以人與鳥的對話為表現形式,語言親切清新,能激發學生對課文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同時借助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以增加教學的直觀性和形象化,在學法指導上,我主要是通過對課文內容的探究和對語言的品位,讓學生逐漸學會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四、說設計
1、導入新課。
導入設計要以“一石擊水”之勢,在課前極短的時間內抓住學生的心神,釋放學生的心智潛能?刹捎脛赢嬊榫硨诵抡n,激發學生的想像力,給學生自讀課文產生積極的心理影響。如(聽錄音、看動畫)一對大珍珠鳥(夫婦)在森林搬家到城里之前的一段對話,對話中充滿了對陌生世界的憧憬和對人類的畏懼。此法形象生動又不一味地拘泥于文本,體現了具有創新精神的閱讀教學理念。
2、感知教材。
精心利用教材,這歷來是閱讀教學的軟肋。教師不應全盤講授,而要引導學生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自己去領悟、去體會,教師只需要相機誘導,指點門徑,撥正迷津。起到“四兩撥千斤”的功效,從而大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這一環節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初步感知。先由同學推薦兩位同學和老師配合朗讀課文,然后以采訪的形式請兩位同學介紹一下朗讀的經驗,作為對全班的朗讀指導。然后請各位同學合上書本,以問題搶答的形式對課文內容作一個初步的梳理。第二階段:體驗探究:在這一環節中,提出兩個問題:
。1)你喜愛文中的小珍珠鳥嗎?為什么?
(2)想像你就是這只小珍珠鳥,你喜歡你的主人嗎?說說你跟主人關系是怎樣一步步親近的?通過對以上這兩個問題的探究,引導學生品味文章的語言之美,并喚醒他們的'關愛,讓他們懂得該如何才能獲得別人的依賴。第三階段:在以上兩問的基礎上,再提出第三個問題:
。3)你認為“信賴”的真正內涵是什么?假如你在籠子里,你又會怎樣看待它呢?通過對這個問題的探討,引導學生思考人與動物的關系,激發他們愛護動物、善待生命的愛的情感。
3、拓展延伸設計。
這一環節,目的是深化學生對教材的理解和認識。進一步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習慣,提高對事物的分析、比較、思辯能力。美國實用主義教育家杜威曾說:“學校中求知識的目的,不在于知識的本身,而在于使學生自己獲得知識的方法!敝挥蟹e極思考、獨立探究、善于發現、敢于質疑,才能調動學生內在的動機潛力,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本文的拓展,可從突破重難點人手,設計一些題目:
(1)請大家看一組畫面
A、驚弓之鳥
B、炮火紛飛
問:為了創造人與自然(主要是動物)、人與人之間互相信賴、充滿關愛的理想境界,我們應該做些什么?
。2)你最喜愛哪種鳥,能說說理由嗎?假如我送給你這樣一只小鳥,你又會怎么辦呢?這兩個問題,要求學生聯系現實社會生活、人類處境等方面的具體內容,談談體會。
4、欣賞歌曲,激發情感這一環節迎合學生大多愛聽歌唱歌的興趣愛好,以歌曲《愛的奉獻》作結在歌聲飛揚中,進一步深化文章的主題。
五、說作業
布置盡管目前減負的呼聲很高,但我認為必要的作業布置還是必需的,語文課畢竟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語文終歸姓語,因此,我會要求學生摘抄文中你認為生動的詞語,并試著用這些詞語寫一段話。其次,我會建議他們星期天去一趟河濱公園的鴿子房,到那里會感受一下人與鳥相互信賴的美好境界。
附板書:
珍珠鳥
馮驥才
我
珍珠鳥
愛
信賴美好的境界
板書設計力求簡明扼要、綱舉目張、巧妙妥帖,這既抓住課文精要,又便于學生記憶,一目了然。
小學課文《珍珠鳥》教學設計匯總 篇10
【教學目標】
1.正確認讀本課的生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練習用比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提高默讀能力。
3.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領悟信賴是人與動物合諧相處的基礎。
【教學重點】
體會作者對鳥的.真誠、細膩的愛,認識珍珠鳥在“我”的照料和呵護下,從害怕到親近到信賴的變化過程。
【教學難點】
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學習作者表達真情實感的寫作方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回顧導入
(出示組前導語)還記得這兩段話嗎?這段話告訴我們善讀生活之書的人都會從中獲得啟示,我們已經學習了三個人的生活啟示,他們都可以稱得上是善讀生活之書的人。
還記得嗎,第一個人是誰?他獲得了什么啟示?(詹姆斯,道德只是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實踐起來卻很難。一個人要是從小就受到這樣嚴格的教育的話,就會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對,這是他在釣魚的時候獲得的啟示,第二個人呢?(伊爾莎,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生活也是這樣,假如你發現走這條路不能到達目的地的話,就可以走另一條路試試。⿲,這是他和父親登塔遠眺時獲得的啟示,第三個人呢?(許地山,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對,這是作者從花生身上學到的啟示。
今天我們還要學習一個人的生活啟示,這個人是?(馮驥才)在他的生活當中,曾經有一段時光是與一只珍珠鳥相依相伴,這段時光,他讀懂了,而且用勤奮的筆寫了下來,于是就有了我們今天的這篇文章?(珍珠鳥)(板書課題,齊讀課題、作者)
二、初讀感知
1.錯字大提醒:
2.明確內容:快速朗讀,邊讀邊思考這篇課文寫了什么事?“我”得到什么啟示?
【明確】
(1)事件:起因:朋友送“我”一只珍珠鳥;經過:“我”和小鳥越來越親近;結果:小鳥在我的肩頭睡著了。
(2)啟示: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
3.質疑中心句:從剛才這兩段話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結合前面的啟示(中心句),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預設】“美好的境界”指的是什么?為什么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
三、探究內容
1.體會“美好的境界”
齊讀第13自然段,這個畫面為什么美好?你讀出了什么?
【明確】
(1)美好是因為珍珠鳥和“我”很親近,落到“我”的肩頭睡著了。
。2)讀出了珍珠鳥對我的親近/信賴以及作者感到出人意料。
從哪幾個詞語中你讀出了出人意料?
【明確】“居然”“竟”,如果把這兩個詞代入最后一句怎么代?(我輕輕抬一抬肩,它居然沒醒,睡得好熟!竟還砸砸嘴,難道在做夢?)所以加了這兩個詞和去掉之后給人的感受完全不一樣,讓我們體會到“我”對珍珠鳥在“我”肩頭睡著這一動作感到不可思議和出人意料。
為什么“我”感到出人意料和不可思議呢?
【明確】第二段單獨成段說珍珠鳥是一種怕人的鳥,而現在卻在人的肩頭睡著了。
小結:所以“美好的境界”指的是這么怕人的鳥居然在人的肩頭睡著了,多么美好啊。
2.體會珍珠鳥對“我”的信賴和“我”對珍珠鳥的呵護
。1)剛才解決了中心句的“美好的境界”指什么,現在來解決第二個問題“為什么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為什么這么美好的境界是由信賴創造出來的?怎么回事兒?”(我們也已經預習過課文了,大家應該有了自己的想法,誰來說說看,你認為是怎么回事兒?)
。2)好,大家都有自己的想法很好,到底誰的更準確呢,現在快速瀏覽全文,用出馮驥才是怎么對待珍珠鳥的句子,用橫線畫出珍珠鳥有什么反應的句子。
(從馮驥才對待珍珠鳥的這些句子中你能讀出什么來?--呵護/照顧(板書:我,呵護/照顧))
在馮驥才的呵護下,珍珠鳥又是怎么反應的?找到了這幾句
(從這8個句子中,你能讀出珍珠鳥的什么變化?--越來越信賴,越來越親近,膽子越來越大,珍珠鳥和馮驥才的距離越來越近,最后零距離。(板書:信賴))
。3)在課文中這些句子是不是這樣呈現的?先集中講馮驥才怎么對珍珠鳥,再集中呈現珍珠鳥怎么對待馮驥才,是這樣嗎?
【明確】不是,是穿插夾雜在一起的。先寫一句馮驥才,再寫一句珍珠鳥。
。ㄟ^渡:為什么這樣寫,究竟想告訴我們什么?下面我們來展開對話,相信通過對話,這個問題就迎刃而解了,剛才的為什么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也就迎刃而解了。對話的時候要根據我作出的變化而相應的作出變化,這叫什么?隨機應變。)
3.師生分角色對話
。1)師--馮驥才;生--珍珠鳥
師:我是馮驥才。(請集體作出反應)
生:我是珍珠鳥。(注意節奏,要盡可能舒服)
師:我把你們掛在窗前,那兒還有一大盆……蒙蓋在你們身上。
生:我們就像躲進深幽的叢林一樣安全……輕松自在了(這就是隨機應變,把人稱從“它們”改為“我們”的請舉手,你們現在就是珍珠鳥。)(注意腔調,不要一字一頓,再來)
師:我很少扒開葉蔓瞧你們。
生:我們便漸漸……瞅瞅你。
師:我決不掀開葉片往里看,連添食加水時也不睜大好奇的眼睛去驚動你們。
生:起先,我只在籠子四周活動,隨后就在屋里飛來飛去,一會兒……來回搖動。(越來越好了)
師:我不管你。
生:這樣久了,打開窗子,我最多只在窗框上站一會兒,決不飛出去。漸漸我膽子打了,就落在你書桌上,先是離你較遠。
師:我不去傷害你。
生:我便一點點挨近,然后蹦到你的杯子上,俯下頭來喝茶。
師:我只是微微一笑,依舊寫東西。
生:我就放開膽子跑到稿紙上……的響聲。
師:我不動聲色地寫,默默地享受著你們這些小家伙親近的情意。
生:我完全放心了……筆尖。
師:我用手撫一撫你們那細膩的絨毛。
生:我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兩下你的手指。
師:我是馮驥才。
生:我是珍珠鳥。
師:我就是這樣的馮驥才
生:我就是這樣的珍珠鳥。
師:我就是這樣呵護你們的馮驥才
生:我就是這樣信賴你的珍珠鳥
師:我知道只有我付出對你們的呵護
生:我們才會信賴你(最后一句特別重要,我們再來)
小結:你看,前面的問題解決了吧,為什么美好的境界是由信賴創造出來的?只有人呵護鳥,鳥才會信賴人,人鳥之間才會創造出美好的境界。如果不相信的話,我們再來,繼續對話,還想對話嗎?不要后悔。接下來,你們依然是珍珠鳥,但我已經不是馮驥才了,只是一個養鳥人,而且我對你們沒有馮驥才那么好了。接下去的對話不用集體回答,想要回答的舉手。
。2)師--壞養鳥人;生--珍珠鳥
師:我經常扒開葉蔓瞧你們。
生:我們經?s在籠子的一角不瞧你,瑟瑟發抖,怕你傷害我。
師:我經常掀開葉片往里看,特別是添食加水的時候,經常睜大好奇的眼睛看著你。(緊張得說不出話來,還趕出來嗎,還趕想走出籠子嗎,不管食物多好吃,都不敢吃了。)
生:我們連瞅你的勇氣都沒有。
師:有一天,我發現你們在屋里飛來飛去,一會兒落在柜頂上,一會兒神氣十足地站在書架上,啄著書背上那些大文豪的名字,一會兒把燈繩撞得來回搖動,我就拿著雞毛撣子追趕你們。
生:我嚇得四處亂飛,趕緊逃回籠子里。/飛出窗外、門外。
師:如果有一天我覺得空氣有點悶,就打來了一扇窗。(現在還不舉手的珍珠鳥,我估計是被我的珍珠鳥嚇傻了,舉手的同學腦子里肯定只有一個字)
生:逃。▋蓚字:快逃;三個字:趕緊逃)(舉手的同學都是熟知兵法的珍珠鳥,三十六計走為上計)
小結:如果我這樣對待你們,我們的距離會越來越近嗎?你們會信賴我嗎?你們會在我的肩頭睡熟嗎?所以說,只有人呵護鳥,鳥才會信賴人,人鳥之間才會創造出美好的境界。(板書:美好的境界)
。ㄟ^渡:感謝馮驥才,他通過細膩的描寫讓我們有了這樣的收獲,下面我們來看看馮驥才在對珍珠鳥的描寫中,有什么寫法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四、探究寫法
快速瀏覽馮驥才描寫珍珠鳥的句子,思考馮驥才在寫法上有什么值得我們學習的?
【明確】1.排比:第8段:三個“一會兒”--淘氣、頑皮、活潑、可愛。
2.動作描寫:第8-13段--所以馮驥才寫珍珠鳥主要是抓?(動作)寫的。從細膩的動作描寫中我們都可以看出珍珠鳥的活潑好動、可愛。
3.想象:“一會兒神氣十足地站在書架上,啄著書背上那些大文豪的名字!闭f說怎么回事兒?僅僅是在寫珍珠鳥膽子大嗎?珍珠鳥識字嗎?
都是作者的想象,表達了馮驥才對珍珠鳥的喜愛之情。許多善寫文章的大作家都很善于用這種獨特的想象和獨特的描寫。比如老舍《貓》“小梅花”實際上是貓的葬腳印,但在作者眼里這成了梅花,也是作者想象,表達了老舍對貓的喜愛。又比如葉·諾索夫《白鵝》“官司”實際上指的是人與鵝之間的爭斗,但在葉諾索夫眼里卻是人與鵝在打官司,也說明了對鵝的喜愛。這些都是著名作家善用想象表達內心的喜愛。
五、課堂總結
所以我們要感謝馮驥才,用生動細膩的語言讓我們明白了一個道理:只有人呵護鳥(動物),鳥(動物)才會信賴人,人和動物才會創造出美好的境界。
展示PPT圖片,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照片、合影(配有背景音樂)
現在,我們對這句句子應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齊讀“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
最后,留給大家一個問題。這是文章的中心句,馮驥才在寫這個句子的時候我們相信他一定是字斟句酌的,請問他為什么要在這句話中加上“往往”這個詞,他想告訴讀者什么?
小學課文《珍珠鳥》教學設計匯總 篇11
《珍珠鳥》是一篇略讀課文,以細膩親切的語言寫出了小鳥由“怕”人到“信賴”人的變化過程。告訴我們: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根據本文的特點,我的設計思路是引導學生走進本文,抓住重點句讓學生進行理解,讓學生從中受到啟發和教育。然后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感悟到:無論是人與鳥,還是人與人之間,都需要真誠的信賴。教學時,我主要分以下五個環節進行:一通讀課文,想想課文主要講什么,作者寫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二作者是怎樣細心呵護和照料珍珠鳥的,三是珍珠鳥是怎樣在作者的照料和呵護下與作者一步步親近的;四引導學生理解“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境界”這句話的含義;五拓展延伸:讓學生了解不僅是人與鳥之間,而且人與人之間,都需要真誠的信賴。
本節課存在的亮點:
一、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所以教學過程中,要努力從學生的興趣出發,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教學時,我先由口語訓練引入,然后出示珍珠鳥圖片。這樣,學生學習的興趣一下子就被調動起來了。
根據本文是略讀課文的特點,我重點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教學時,根據本文的教學重點,訓練學生的默讀能力,引導學生自讀課文,理解作者是怎樣細心呵護、照料珍珠鳥和珍珠鳥怎樣與作者一步步親近的。學生在弄懂了這兩個問題后也就理解了課文內容,為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奠定了基礎。
二、直奔中心,引導學生抓住重點句來理解課文內容
本文有個明顯的特點,就是結尾有個中心句,而且課文內容是圍這個中心句展開的。根據這個特點,教學時,我緊緊抓住中心句來展開。一開始,理解文中是指誰對誰的信賴,小鳥為什么會這么信賴作者,這樣自然而然地引到文章的主要內容。學生通過弄懂這些問題后,也就理解了這個句子的意思,領會了文章的內容,體會了文章的中心。
三、以文為本,重視思想教育。
語文教學不但要對學生進行語言文字的教學,還要充分利有課文的內容,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培養良好的思想品德,在本課教學中,在學生充分理解了課文內容及中心思想后,引導學生拓展延伸:作者僅僅是想表明生活中人與鳥之間需要信賴嗎?他要告訴我們什么呢?讓學生討論交流后明白到人與人之間更需要信賴,并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談談自己的感受。從而使學生明白到人與人之間要真誠相對,才能互相信賴,才能創造出美好境界。
不足之處:
1、課前的準備工作不足。
翻頁筆使用不夠熟練,平時課堂用的少,建議學校給老師配齊。
2、朗讀形式比較單一
課文是以學生讀為主,而在這節課中我忽略了對學生朗讀的指導,朗讀形成比較單一。今后將注意這方面的教學。
3、教學語言不夠生動
教學時我的語言不夠生動、精煉,缺乏感染力,課堂上教師講得過多,啟發學生的少,點撥過于直接,語言不夠生動,課堂氣氛不夠活躍。
小學課文《珍珠鳥》教學設計匯總 篇12
一.教學目標 :
1、知識與能力:了解珍珠鳥的樣子和特點,理解課文內容。
2、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會作者與珍珠鳥之間親近、溫馨的情感,領悟人和動物是完全能和諧相處的。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是認識珍珠鳥在“我”的照料與呵護下發生變化的過程,難點是理解“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
三.教具準備:
準備多媒體課件。
四.教學過程 :
一、 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1、 激趣導入 :欣賞《我的野生動物朋友》的幾幅精彩的圖畫,學生暢談感想。
2、 探求新知:切入課文。
3、 明確文題。介紹作者。介紹珍珠鳥。
4、 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請學生快速閱讀課文,然后分小組討論課文要點。
說說通過讀課文,你知道了什么?(課文主要寫了什么?珍珠鳥長什么樣兒?珍珠鳥的習性。)
二、 自解課文,探究學習。
1、 小組討論。
請你探究:
、 找出文中寫珍珠鳥的活動變化的句子,畫上橫線,讀一讀,說說為什么珍珠鳥的活動會有這些變化?
、 文中有許多吸引人的描寫,請你找出你覺得好的地方,把你的感受寫在旁邊。再有感情的朗讀一下。
③ 談談你對“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边@句話的理解。
2、 全班交流。
學習活動:請你交流自己對上述問題的學習體會,你可以只就其中的某一方面來作交流。
3、查缺補疑。
文章中,還有不能理解的語句嗎?
三、自賞課文,歸納積累。
通過學習課文,現在你了解了什么?
四、從讀學寫,自練運用。
結合所學的知識,談談你看了這幅圖片后的感想。并把它整理在自己的隨筆本上。
《珍珠鳥》一課的教學反思
《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如何在教學中落實這一要求呢?現以京教版第十二冊《珍珠鳥》為例,談談我的認識。
《珍珠鳥》是根據作家馮驥才的散文改編的,描寫了“我”為一種怕人的珍珠鳥創造了安逸舒適、自由自在的生活環境,使它們與“我”越來越親近,說明“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課文寫得生動活潑,妙趣橫生,很能引起學生的閱讀興趣。在指導學生閱讀時,我從以下四點入手設計和組織教學,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初讀課文,感受“情意”。
教師首先播放課件,讓學生認識珍珠鳥,引起興趣,引出課題。然后讓學生初讀課文,讀后談談自己的感受。
學生初讀后,有的感受到“珍珠鳥是一種可愛的小鳥,作者非常喜愛它”,有的說“珍珠鳥是一種怕人的小鳥,但它卻不怕作者”,還有的說“感受到作者和珍珠鳥有種親近的情意”。這些感受都是孩子們獨自的情感體驗,是真實而可貴的,雖然來自直覺,有些粗糙、膚淺,卻是理解主題的基礎。教師應珍視這些感受,進而引導學生深入讀書,理解作者寫作的真諦。
二、細讀課文,理解“真愛”。
通過初讀,學生感受到了作者對珍珠鳥的愛。但要理解課文的最后一句“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僅僅體會到“愛”是不夠的。這“美好的境界”是什么呢?僅有“愛”就能創造出這美好的境界嗎?顯然,教師這時應抓住學生的初步感受,引導學生向縱深開掘:“珍珠鳥是一種怕人的小鳥,但它卻不怕作者,為什么不怕?你是從哪兒感受到的?”進而讓學生細讀課文,體會作者對珍珠鳥“不一般”的愛:
起初,作者把珍珠鳥掛在“異常茂盛”的“生著長長垂蔓的法國吊蘭”中間,為它營造了“深幽的叢林一樣安全”的環境,鳥兒才傳出“笛兒”般的叫聲。接著,小鳥出生了,愛鳥的作者該是多么好奇!可作者卻“決不掀開葉片往里看”,連“添食加水”時也“不睜大眼睛”驚動它們。于是,鳥兒漸漸把“小腦袋從葉間探出來”。作者所做的這一切,是對鳥兒的愛,體現在對鳥兒生活習性的充分尊重。
小鳥在“屋里飛來飛去”,“落在柜頂上”、“書架上”、“畫框上”、“啄大文豪的名字”、“撞燈繩”,可作者卻“不管它”,任由它自由自在地飛。這里體現了作者的包容,是愛的另一種表現形式,即對鳥兒的充分理解和寬容。
鳥兒膽子越來越大,它“蹦到‘我’的杯子上喝茶”,“啄‘我’顫動的筆尖”,而“我”卻“不動聲色”,“默默享受這小家伙親近的情意”,以至于“我”“撫一撫它細膩的絨毛,它也不怕”。這時,鳥兒接近“我”,“我”接近鳥兒,這濃濃的愛意,是一種勾通,是零距離的接觸,是一種互為欣賞。
直到有一天,鳥兒落在“我”的肩上睡著了,作者流出一時的感受“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這種你離不開我,我離不開你的人鳥合一的感人情景,使人感悟到更深層次的愛——“信賴”。這種“美好的境界”不是每個人隨時隨處都能感受到的,那是需要付出的。有了作者對鳥兒的“不一般”的愛,才有了“信賴”,才有了享受那份美好境界的幸運。
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找到以上相關的句段反復體會、交流。從中感受到那些描寫“我”為鳥兒做了些什么的語段是有層次的,作者對鳥兒“不一般”的愛,體現在他順乎了鳥的習性和天性,在“尊重——理解——寬容——勾通——欣賞——信賴”的層層深入的情感體味中,學生對課文最后一句“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真正有了感悟。這種感悟由淺入深,除了對本義、引伸義、深層含義的理解,也有對“不言之義”的領會。
三、賞讀課文,欣賞“境界”。
在學生理解課文的過程中,還應培養學生對課文優美形象、深刻意蘊、豐富情感的欣賞能力,通過欣賞,獲得審美享受、感情陶冶、精神凈化。
在教學課文第14自然段時,我設計了一個情境,讓學生邊想象鳥兒伏眠于作者肩頭的情景,邊配樂朗讀。在“愛之羅曼斯”裊裊的樂聲里,孩子們陶醉地讀著,情不自禁地表達出自己的感受。教師適時推波助瀾:“在作者眼里,珍珠鳥太可愛了。小鳥是幸福的,作者也是幸福的,這是多么美好的境界。∵@多像一幅畫啊,你能給這幅畫起個名字嗎?”學生的靈感被激發起來,有的說叫“愛”,有的說叫“親近的情意”,還有的說叫“信賴”,教師于是用“你是個有愛心的孩子”“你像個詩人”“你像個哲學家”等充滿欣賞和贊美的評價鼓勵學生的創意。
有位哲人說過:“正是兒童承襲了人類最初的詩性性格,他們的智慧既指向眼睛看到的地方,也指向心靈看到的地方!背浞终{動學生的這種潛能,讓他們在欣賞中想象,在想象中感悟,在感悟中創造,那么,這一情境的創設就不僅僅培養的是學生的欣賞能力,也融合了個性與創造的培育。
四、再讀課文,評價“信賴”。
在學生通過欣賞性閱讀獲得情感滿足的基礎上,我設計了讓學生談讀后感的評價性練習。在交流中,有的同學談到“人與動物的和諧關系要靠信賴來創造”;有的感慨“如果世界充滿愛,將會創造多少美好的境界”;更有一位同學談到了對人生的感悟:“馬上要畢業了,回首六年的小學生活,竟沒有一個可以信賴的好朋友……原來‘信賴’是要付出的。如果我們經常問問自己對別人付出了愛心嗎?有沒有尊重別人?在別人給你帶來麻煩的時候,有沒有理解或寬容?有沒有嘗試著與別人勾通?有沒有欣賞過別人?……那么,也許就會得到很多朋友,會創造很多美好的境界……”學生的感受多么可貴,從感性的認識已經上升到了理性的思考。其實,課文的最后一句話,已經是作家馮驥才對人生的感悟,體現了大家手筆的匠心獨運。
《珍珠鳥》一課,學生初讀后似乎沒有什么不懂,但作品借助語言、結構、手法等形式因素表現出來的思想內容卻是極為復雜和微妙的,不易被讀者真正把握到。閱讀,就是要了解文章由形式到內容的真諦。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剝開各種表面形態看到它們的精神實質,其方法便是“感受、理解、欣賞、評價”。這幾種能力的培養,是閱讀教學的重點,教學中常常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感受中有所理解,在理解中加以欣賞,在欣賞中進行評價,會使閱讀活動的內容更加豐富多彩。
小學課文《珍珠鳥》教學設計匯總 篇13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了解文章的基本內容,體會“我”在營造人與鳥的信賴關系過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把握文章的敘事線索:鳥兒由“怕人”到“信賴人”的過程。
2.喚醒學生內心的愛,引導他們聯系生活實際,思考人與動物的關系,激發他們愛護動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3.指導學生反復朗讀課文,精讀、背誦重點語段,領悟文章中展示人與動物之間充滿愛和信賴的理想境界,品位作者豐富溫柔和富有哲理的語言,提高學生對作品的感悟和鑒賞能力。
課前準備
精心制作課件。認識生字詞。讓學生收集作者和有關珍珠鳥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情導入
請學生欣賞一組大自然中鳥兒自由飛翔的精美圖片,讓學生在音樂中進入文境,并暢談感想。
師導入 課文:百花盛開,百鳥爭鳴。這是一個鳥語花香的世界,也是人類追求的美好生態環境。鳥類是人類的朋友,它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色彩和情趣,這使作家們寫出了許多充滿靈性的文章。有的作家甚至在自己的書房里給珍珠鳥安了個溫馨、舒適的家。他就是作家馮驥才。
1.介紹作者
指導學生介紹。
2.介紹珍珠鳥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音樂中融入課文,激發他們的認知情趣,并要求他們利用課前查找的資料,根據自己所關注的信息回答問題,使他們變被動學為主動學,引導學生進一步走進作者那如詩如畫的文章中,體味人與動物相互信賴、和諧相處的美好境界。
二、自讀感悟
1.出示讀書要求
①自由讀書,通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把句子讀正確,讀流利。
、诋嫵鲎约合矚g的詞、句、段,多讀幾遍,用心體會為什么喜歡它。
2.再讀全文思考問題
①課文中作者為鳥兒做了那了哪些事情?
、谛≌渲轼B有什么反應?
、畚矣惺裁锤惺?
結合讀書情況,提醒學生注意讀書的方法,讀出自己的理解。
【設計意圖】高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了相當的自學能力,只要給學生充足自主的學習時間,學生就一定能把課文讀懂。
三、交流分享
1.交流
、賳l引導:看到大家專注的讀書情形,我知道你們一定讀進去了。是課文內容給了你們深刻的印象,還是課文語言深深地打動了你們的心呢?誰愿意談談自己的想法?
、诮涣鞲惺
【設計意圖】當一個人的心靈真正被觸動時,他一定想找一個機會加以傾訴,而此環節能更好地為學生提供一個平臺。并且由于問得寬泛,所以學生也會答得更加靈活。他們可能從“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入手,也可能從“我”對珍珠鳥所做的事談談人們應該怎樣對待大自然中的其他動物,還可能從小鳥由膽小——漸漸膽大——開始親近我——完全信賴我的變化過程談出自己與動物和諧相處的體會。
2.研讀
談話:好的文章每一次都會有一種新的體會、新的感覺,所以,同學朗讀課文的時候,老師建議:一要注意傾聽,聽聽他們的朗讀你是否滿意,你能否讀得更好;二要注意思考,想想聽了他們的朗讀是否增加了你對文章的了解,能否引起你更多的發現。
、僦鸲卫首x,引導交流。從語言和情感兩方面討論喜歡珍珠鳥的原因,作好賞析的文字記錄。
②推選有代表性的語段,合作完成品讀賞析任務。
、勐犈湟衾首x。
【設計意圖】力求體現朗讀、評價、討論于一體,溶理解、感悟、欣賞于一爐,針對不同的內容,采取多樣的形式,通過朗讀、評議、交流等多種手段引導學生讀悟、思辯,從而發現對文本內容與形式的個性化解讀和整體把握。
四、反思積淀
1.這篇散文之所以能夠吸引人們的目光,是因為它不僅能引起我們感情上的共鳴,深入體驗人與動物間的摯愛真情,還能讓我們通過作者細膩的描繪和樸素的文采,領略到散文的語言美。
2.你最想記住的是什么?能說說你的理由嗎?
【設計意圖】閱讀反思是學生閱讀課文之后對閱讀過程、對自己的理解進行再思考,以進一步辨明文本的思想情感、價值取向、文化品位和藝術特色,它是個性化閱讀的特征之一。引導學生學會對閱讀實踐的反思進行個性化的積累是提升其文化素養和語文能力的重要手段。
五、作業 布置
模仿本文,把感情容入到對客觀事物的描寫中,進行寫話練習。
【設計意圖】加深學生對本文主旨的感悟和理解,培養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
本站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來自中小學教育資源站
小學課文《珍珠鳥》教學設計匯總 篇14
一、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思考人與動物的關系,激發學生關愛動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2、培養學生獨立閱讀和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3、品味文章的語言,學習文章細致生動的描寫;
4、了解文章中深刻的哲理: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
二、教學重點:
人與動物之間充滿愛和信賴的理想境界。
三、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自學課文的能力,提高對課文的感知、感悟能力。
四、教學過程:
1、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我們中華民族有著優秀文化傳統,誠信是其中一個重要的課題。什么是誠信呢?就是互相忠誠、互相信賴。其實不單是人與人的交往需要它,就是與動物交往也需要如此。下面先請欣賞一組配樂的畫面:百花盛開,百鳥爭鳴。這是一個鳥語花香的世界,也是人類追求的美好的生態環境。人的存在,使鳥兒有了依托,鳥的存在,給人平添了多少情趣!鳥類是人類的朋友,它為我們的生活帶來色彩和情趣。尤其在有些作家的眼里鳥豈止是人類的朋友,簡直就是疼愛有加的兒女。不信嗎,那么我們一起來欣賞曾經是專業籃球運動員的當代作家馮驥才寫的散文《珍珠鳥》。
2、欣賞珍珠鳥的圖畫
3、釋題:珍珠鳥是動物,寫動物,一般抓住動物的哪些方面來寫?(請學生回答)看課文如何寫?
4、作家簡介:
5、學課文前,先學習課文中的生字:(用幻燈顯示生字和注音)
6、聽錄音,劃下你所發現的美的地方,劃出文中最能體現美好境界的地方。
7、根據課文選詞填空
8、分析課文:
(一)
。1)課文寫珍珠鳥,寫了幾只珍珠鳥?三只
。2)這三只鳥之間是什么關系?(兩只大鳥,生了一只小珍珠鳥)
(3)課文哪些自然段寫大鳥?(25)哪些自然段寫小珍珠鳥(614)
。4)課文先寫大鳥,再寫小鳥,為什么?因為大鳥生了小鳥,有了大鳥,才能有小鳥。
。5)那么大鳥從哪里來?朋友送我一對珍珠鳥。(課文第一段)
。6)歸納課文第一段:點明珍珠鳥的來歷。
。ǘ┡笥阉徒o我珍珠鳥以后,我對珍珠鳥怎么樣呢?看課文對待大鳥這部分,齊讀課文(25)段,找出我對待珍珠鳥的句子:(請學生回答)
教師歸納:(用幻燈顯示)
設置環境 掛鳥籠 蓋垂蔓
不加干擾 很少扒開葉蔓去驚動它們
(三)歸納我為鳥兒做了哪些事?
重新為 它們加工鳥籠;
按時添食加水;
按捺住好奇心不輕易打擾
。ㄋ模┪覍φ渲轼B關心愛護,珍珠鳥跟我的關系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起先如何,后來又怎樣呢?(從課文中找出語句)教師歸納(用幻燈顯示)
先怕人 → 熟悉
。ㄎ澹w現這一變化過程的動詞有哪些呢?(幻燈顯示)
躲 伸出小嘴 伸出小腦袋瞅
。┯捎谖业年P心愛護,兩只大鳥在三個月后,生了一只更可愛更漂亮的小鳥,課文哪些句子寫它的漂亮,找出來?
課文中句子:
、偌t嘴紅腳蓬松的球兒
、谶@些句子運用了什么修辭?(比喻)蓬松的球兒寫出了小鳥什么樣的身子特點?(寫出珍珠鳥毛茸茸,又肥又圓的特點)
、圻@些句子是什么描寫?外貌描寫
對這個漂亮的小尤物,我自然更是關心愛護,請學生從(614)段中劃出我對它關心愛護的句子。請學生回答,教師歸納(幻燈顯示)
不看我,決不掀開葉片往里看,連添食加水時也不睜
大好奇的眼去直視它們
不管我不管它,仍然打開窗子
不趕 我只是微微一笑,依舊寫東西
我不動聲色地寫,用手撫一撫它細膩的絨毛
不寫我手中的筆不覺停了,生怕驚跑它。
。ㄆ撸┬▲B在我不看、不管、不趕、不寫的愛護下,小鳥和我之間的關系也發生了變化,找出小鳥哪些方面變化?
膽小漸漸膽大開始親近我完全信賴我
。ò耍┪覐暮网B兒的相處中得到了哪些感受?
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
。ň牛┏鍪玖_丹的名句
欣賞圖畫感受生活的美
。ㄊ┎贾米鳂I:
1、摘抄精彩的含鳥的成語和句。
2、動物與人類生活在同一片藍天下,動物與人類是朋友,請以保護動物、關愛動物為主題創作幾條宣傳標語。
關愛動物,珍視生命。
讓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愛和信賴的美好世界。
3、試著接觸一種不熟悉的小動物,努力使它成為你的新朋友,并盡力記錄這一過程。
小學課文《珍珠鳥》教學設計匯總 篇15
一、說教材
《珍珠鳥》是第一冊第五單元的閱讀訓練課文。該單元教學是在第四單元“觀察反映生活——人和事”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觀察反映周圍景物的基本方法,培養觀察生活的良好習慣,提高觀察反映生活的能力。該單元共有三篇課文,《百草園》寫童年趣事,側重于觀察自然景物;《螳螂捕蛇》是記述見聞的文言文,側重于敘事和狀物。而《珍珠鳥》主要記敘養鳥活動,著重描寫珍珠鳥害怕人到親近人的變化過程,側重于狀物。三篇文章各司一職,編者意圖明確。本文旨在培養學生狀物的寫作能力和觀察動物的實踐能力,明確觀察對寫景狀物、對反映生活情趣的重要意義。就其地位可言。如果說《百草園》旨在觀察自然景物,訓練靜態描寫,那么《珍珠鳥>意在觀察動物,訓練動態描寫,并為后文《螳螂捕蛇》的狀物訓練奠定基礎,因此其地位可謂“承前啟后”,不可或缺。對初一同學來說,這是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的重要組成部分,值得細品。
二、說目標
《珍珠鳥》一文作者以獨特的角度,新穎的立意,傳神細膩的描寫,準確生動的用詞,記敘了珍珠鳥由害怕人到親近人的變化過程,揭示了“信賴,往往能創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深刻道理。根據單元教學要求,課文的特點,學生的實際,確定的教學目標 為:
(1)了解觀察對描寫動物的意義和借物抒情的寫作方法。(2)初步學會觀察、描寫動物的基本方法,注意運用描寫動物的詞語。(3)感受“信賴,往往能創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深刻含義和感受人與自然、人與動物和諧發展的深刻意義。
教學重點確定為:理解體會課文描寫動物細膩人微、語言運用準確傳神的寫作特點。
教學難點 為:“人之愛”和“鳥之愛”兩方面的結合,理解“信賴,往往能創造出美好的境界”的現實意義。
三、說教法
采用“情境教學法”,也可借助多媒體輔助教學,增加教學的直觀性和形象化,創設擬人化的童話情境,引導學生發揮想像和創造性思維,來揣摩理解課文。童話情境貼近學生生活實際,以人與鳥的對話為表現形式,語言親切清新,能激發學生對課文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在學法指導上,指導學生觀察動物的外形(頭、頸、肢、尾、羽等組成部分),抓住對象的主要特征,有順序地觀察;指導學生觀察動物的生活習性(即動態的發展過程),注意動詞運用要準確、傳神;指導學生觀察動物時發揮想像和聯想,加入作者自己的主觀感受,做到神形兼備,妙趣橫生。
四、說設計
1.導入 新課。
導入 設計要以“一石擊水”之勢,在課前極短的時間內抓住學生的心神,釋放學生的心智潛能。.可采用動畫情境導人新課,激發學生的想像力,給學生自讀課文產生積極的心理影響。如(聽錄音、看動畫)一對大珍珠鳥(夫婦)在森林搬家到城里之前的一段對話,對話中充滿了對陌生世界的憧憬和對人類的畏懼。此法形象生動又不一味地拘泥于文本,體現了具有創新精神的閱讀教學理念。
2.感知教材。
精心利用教材,這是閱讀教學的軟肋。教師應將全盤講授變為
相機誘導,指點門徑,撥正迷津。點撥要點在要害,這要害就是文章的重點和難點,不要全盤托出,而要引導學生自求得之,起到“四兩撥千斤”的功效,從而大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如:
(1)(珍珠鳥的介紹):主人對珍珠鳥的愛護表現在兩個方面:
①精心設置環境 ②不加干擾
歸納為“四不”:不看、不管、不趕、不寫(板書)
(2)(主人的介紹):小珍珠鳥對我的態度變化過程:
歸納:顯得怕人一漸漸膽大一已經放心一完全信賴
通過珍珠鳥和主人的自我介紹,學生由聽到的信息中歸納出要點,點撥形式不拘一格,行之有效。這樣形象感知全文,切合初一學生的心理特點,因此課堂意趣橫生,高潮迭起,高效低耗,充滿活力。
3.討論質疑。
設計討論質疑這一環節,目的是深化學生對教材的理解和認識。培養學生注意力,提高對事物的分析、比較、思辯能力。美國實用主義教育家杜威曾說:“學校中求知識的目的,不在于知識的本身,而在于使學生自己獲得知識的方法!敝挥蟹e極思考、獨立探究、善于發現、敢于質疑,才能調動學生內在的動機潛力,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本文的討論,可從突破重難點人手,設計一些討論材料。如:
(1)設計表格讓學生在文中找詞語,互改互評,理解文中內容。
小鳥的變化
活動范圍
動作行為
神態描寫
顯得怕人
漸漸膽大
已經放心
完全信賴
(2)比較詞語,引導學生揣摩語言。比較優劣,培養學生語感,
注意用詞的準確傳神,養成賞品語言的習慣。
A 大鳥“伸”出小腦袋
小鳥“探”出小腦袋
B 幽深的叢林
幽靜的叢林
C 一個蓬松的球兒
一個松軟的球兒
(3)設計問題供學生討論:“有人說,這是一種怕人的鳥”,此句的作用是什么?談談你對文末最后一句的看法。你學習本文后,對觀察描寫動物有什么啟示?
4.練習設計。
設計彈性選擇型作業 ,有利于不同程度的學生能根據自己的能力、興趣、需要,在有限范圍之內自由選擇,充分釋放自己的潛能,必然會提高學生作業 的興趣和學習的效率。因此,作業 作為教與學的重要中介,也是培養學生主體性和創造性的絕好環節。
設計形式多樣、角度多變、內容多元的作業 ,有利于調動學生手、腦、耳、目、口等器官,不僅使觀察、思考、想像、記憶等智力因素得到鍛煉,而且使興趣、情感、意志、習慣、方法等非智力因素也得以長足進步,真正實現作業 在課堂教學中承前啟后、承上啟下的作用,這是機械重復的“題海戰術”所不能比擬的。
5.板書設計 。
(1)養鳥的過程:我的愛護:不看、不管、不趕、不寫
鳥的變化:顯得怕人一漸漸膽大一已經放心一完全信賴
(2)作者感受:信賴,往往能創造出美好的境界
(3)寫作啟示:A.抓住特征
B.動態描寫
C.想像感受
板書設計 力求簡明扼要、綱舉目張、巧妙妥帖,這既抓住課文精要,又便于學生記憶,一目了然。
第三處寫作啟示由學生自己歸納書寫,則更能體現學生的主體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