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的金字塔》寫話訓練(通用15篇)
《埃及的金字塔》寫話訓練 篇1
今日教《埃及的金字塔》講到“為了建造這座金字塔,經常有10萬多人在烈日曝曬下干活兒。全部工程用了整整30年時間!边@里時,我補充到:我們學校約有四千人,你想想十萬人是多少?據記載,當年每3個月便換一批人,每批十萬,估計一下整整30年,要多少人?他們每天在烈日曝曬下、在奴隸主的皮鞭之下,度日如年,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你能想象出當時的情景嗎?
接下來我便讓出20分鐘的時間,讓他們來寫這樣的片斷
孩子們交上來的作品,讓我驚訝,想象之豐富,描寫之細膩,令我瞠目結舌,寫片斷,許多同學竟寫成了一篇作文,下面貼上邱呈榮同學的片斷:
驕陽似火,烈日炎炎,火球似的太陽炙烤著這茫茫的沙漠,仿佛身處在火爐之中,又好似掙扎在死神的邊緣……
一大群奴隸緩緩地行進在這沙漠之中,他們個個手拿木撬,使出全身的力氣,咬著牙,漲紅了臉,把一塊塊巨石向前推動。身旁還有幾百名士兵,個個手握軍鞭,一雙雙眼睛惡狠狠地盯著那些奴隸,還不等奴隸喘口氣,就直揮鞭子抽打,所以奴隸們看起來都是遍體鱗傷……
一位六十來歲的老人,頭發花白,皺紋布滿了臉龐,長得面黃肌瘦,他也在奴隸的隊伍之中,也在使著力氣,盡力把石塊向前搬,可是老人終究是老人,總有些支持不住,手微微一顫,木撬一下子從手中滑落,后面的士兵循聲而來,二話不說,鞭子直亂抽在老人的背上,一道道紅色的血痕不一會兒就填滿了老人的后背,老人疼得直不起腰來,輕輕地呻吟著。可這并不能喚醒那士兵的良心,他像一只野獸依舊揮著鞭子抽打,還聲色俱厲地叫罵,深深地擊打著老人的脊梁,老人的心……老人強忍劇痛無可奈何地站了起來,借著殘余的力氣拿起木撬,繼續搬運石塊,他一邊前進,一邊用那混濁的眼睛望著那西邊的太陽,身影又一次消失在風沙之中……
《埃及的金字塔》寫話訓練 篇2
教學目標:
1、能夠聯系課文內容,理解文中描寫維也納這座音樂都市的人們酷愛音樂的詞句,感受維也納濃厚的音樂濃厚的音樂氛圍,初步培養學生熱愛古典音樂的情懷。
2、體會維也納的特點,理解為什么稱維也納為音樂之都。
3、繼續學習總分結構段的作用,能夠學習處所寫作方法。
教學重點:
能夠聯系課文內容,理解文中描寫維也納這座音樂都市的人們酷愛音樂的詞句。
教學難點:
感受維也納濃厚的音樂濃厚的音樂氛圍,初步培養學生熱愛古典音樂的情懷。
一、復習導入
讀課題。通過上節課的學習,維也納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有人說:“音樂是維也納的靈魂,沒有音樂也就沒有維也納!
那今天就讓我們就一起走進課文,通過文字來感受這音樂之都的魅力。
二、精讀訓練
1、快速瀏覽課文,找出全文是從哪幾個方面具體寫維也納是“音樂之都”的?
交流(古典音樂的搖籃;用音樂裝飾的城市;一天也離不開音樂;世界的歌劇中心。)
2、那為什么說維也納是古典音樂的搖籃,是用音樂裝飾的城市,一天也離不開音樂呢?
圍繞這些問題,自由讀2、3、4自然段,選擇你最喜歡的自然段美美的讀上幾遍,細細品味品味。
3、交流喜歡的自然段,說說你喜歡的理由。
★第二自然段
1、課件出示第二段文字。理解“搖籃”。
、佟皳u籃”這個詞給你怎樣的感覺?(搖籃是嬰兒舒服的港灣,是甜蜜的家園。最初的好夢是從這里開始的,最初的舒適也是從這里開始的。)②你能把這種感覺讀出來嗎?讀“搖籃”。
2、許多音樂家在維也納生活,在維也納創作,他們感覺就象在搖籃里那樣溫馨,那樣舒適地成長,創作了許多震撼人心的音樂名篇。是誰給了他們創作的靈感?對,是維也納這座美麗的城市,是維也納孕育了他們的音樂生涯,造就了歐洲的古典音樂。指名讀“維也納是歐洲古典音樂的搖籃!
3、維也納給了那些音樂家以豐富的靈感,讓他們創作出無數流芳百世的作品。同時,維也納又以這些偉大的音樂家為自己的驕傲。我們聽著貝多芬的《田園交響曲》來讀讀這一自然段。齊讀。
★第三自然段
1、交流喜歡的理由。
2、城市的雕塑、街道名稱都是城市的標志。我們唯亭公園里也有一座雕塑,是為了紀念評彈藝術家朱惠珍女士而建造的。我們許多城市都有中山路,這就是為了紀念革命先驅孫中山先生。
3、而我們在維也納,到處——(引讀課文)
可見維也納人民——(對音樂家的崇敬和懷念)
4、我們的故宮看得最多的是龍,這是我們民族的象征。而在維也納的王宮花園——(引讀課文)。
在維也納,他們把什么作為自己城市的象征?
5、整座城市就是用音樂裝飾起來的,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
6、我們在貝多芬的《月光奏鳴曲》中讀讀這一自然段。
★第四自然段。
過渡:維也納的環境與音樂如此和諧,那么維也納的市民跟音樂又是怎樣的呢?
1、自由讀第四自然段,看看這一段圍繞“維也納幾乎一天也離不開音樂”寫了哪幾個場景?哪個場景最吸引你?想想你的感受。
2、交流:哪個場景最吸引你?談談你的感受。
①華爾茲圓舞曲
教師哼
讀出“輕快”、“舒暢”的感覺。
、谙胂螅毫暳暤耐盹L吹拂你的臉龐,遠處悠悠揚揚的音樂隨風而來,這是一種怎樣的感覺?(讀出“柔美”的感覺。)
、垡患胰藲g聚一堂,演奏一曲優美的音樂,你感覺如何?(其樂融融)
、芪覀儗W校周一的升旗儀式上,會奏一曲什么音樂?我們立正敬禮,那樣的場面你覺得是怎樣的?(神圣、莊嚴)
3、音樂已離不開維也納,維也納市民更離不開音樂。音樂回蕩在維也納每一個角落,音樂回蕩在維也納市民的心中。齊讀。在不同的場景中讀出不同的感受。
五、教學第五、六、七小節
過渡:音樂是維也納的象征,維也納人們也以音樂作為他們的驕傲,他們和音樂的關系是那樣的密切,在大街上、在家里,我們能欣賞音樂,但是最適合欣賞的地方則是歌劇院和音樂廳了。
1、欣賞圖片。
2、課文的5、6自然段給我們具體介紹了維也納歌劇院和金色大廳,自由讀這三小節思考:這是怎樣的歌劇院和金色大廳?
3、全班交流:這是怎樣的歌劇院?2、用哪些詞語形容歌劇院?從哪兒看出來的?
4、課文中哪些地方把“金色大廳”的特點描寫出來了?
5、如果你置身于這樣的歌劇院,欣賞著世界一流的盛大音樂會,會有怎樣的感受?
6、那里是一個音樂圣地,每一位音樂家都向往那里。每一位音樂家都以在那里舉辦音樂會為自己的目標;每一位愛好音樂的人都以到那里欣賞而感到自豪。齊讀最后一段。
六、總結全文
今天,我們做了一次音樂的文化之旅,從這四個方面感受到了維也納這音樂之都所展現的魅力。我想給大家帶來的是美的享受。每座城市都有自己不同的特點,維也納以音樂聞名,你們還知道哪些城市也有這樣的美稱的?“東方威尼斯”蘇州
七、作業
這篇課文有一個很重要的寫作方法值得我們學習,能談談嗎?
。▏@中心句,從各方面
展開敘述,體現特點)
我們學著這樣的寫法,來介紹一下我們的家鄉“水鄉”。
板書設計:
古典音樂的搖籃
音樂之都維也納
用音樂裝飾的城市
一天也離不開音樂
歌劇院
音樂廳
《埃及的金字塔》寫話訓練 篇3
埃及金字塔是一篇說明文,是以說明為主要表達方式。文章主要介紹了金字塔外觀宏偉、結構精巧的特點以及建造金字塔所采用的辦法,贊揚了古埃及人民杰出的智慧。全文共6個自然段,可分為四段。第一段(1):交代埃及金字塔的概貌和所處的地理位置。第二段(2—3):寫了金字塔的歷史形成過程及其外觀和結構特點。第三段(4—5):這樣宏偉而精巧的金字塔式如何建造起來的。第四段(6):金字塔式埃及象征和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
在教學這篇課文前,我首先利用網絡條件,讓學生觀看人類發現金字塔的過程,并利用世界地圖,讓學生找出埃及、開羅、尼羅河的位置,從而激發學生對金字塔的興趣。
在教學過程中,我又重點放在了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上,當學到第二至第三自然段時,讓學生利用第一自然段的內容來理解。如,前文提到“一座座”,這里具體地寫“70多座”;前文提到“角錐形”,這里的解釋是“底座是四方形,愈往上愈小,最后成為尖頂”;前面寫了“巍然屹立,傲對碧空”,這里具體寫了“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當于40層高的摩天大廈”。另外,上一段所說的“舉世聞名”,其主要原因就在于,一是它的工程浩大,二是它的結構精巧。對此,課文不僅列舉了較為精確的數字,還把這些數字與人們比較熟悉的事物或生活經驗聯系起來,使讀者能更直觀地理解建造金字塔的確是一項浩大工程。憑借語言文字,讓學生感悟說明文的表達方法。如概括事物特征,可運用舉例、列數字、作比較、語言描述等方法把事物的特征寫具體。
《埃及的金字塔》寫話訓練 篇4
【教學片斷】
師:上節課,我們一起走進了埃及,埃及的金字塔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生:我覺得埃及的金字塔十分宏偉壯觀,很有氣勢。
生:我覺得金字塔很堅固,能在沙漠中矗立四五千年都不倒。
生:我覺得金字塔十分大,高一百四十多米,用的石頭也非常多。
師:看來,埃及金字塔的宏偉堅固給同學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一節,我們就要和作者再一次走近金字塔,去細細地觀賞、品味,感受金字塔的獨特魅力。
師:請同學們細細閱讀課文的第三小節,你從哪些詞句讀出了金字塔的宏偉與堅固,邊讀可邊寫旁注。
生自由讀書,寫寫劃劃
師:誰愿意來交流一下。
生:我從“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當于40層高的摩天大廈!边@句話中讀出了金字塔的高。它居然有40層的摩天大廈那么高,真是太高了。
師:你真會讀書,有一雙敏銳的眼睛,還有豐富的想象力。能根據“40層高的摩天大廈”聯想到金字塔的實際高度。你知道“40層高的摩天大廈”到底有多高嗎?
生有點遲疑,搖搖頭。
師:咱們的教學樓有多高?
生:四層樓。
師:那么“40層高的摩天大廈”有幾個教學樓這么高?
生:還要有三十六層。
師:請你想象一下吧。你會怎么看?
生紛紛把頭高高仰起,作仰視狀。
師:對,金字塔實在是太高了,需仰視才能看清它的真面目。那么你該怎樣讀出這種感受呢?
一生起來讀,師作平視狀,評價:我只需這樣看。
另一生朗讀這句話,師作稍稍仰視狀:現在要把頭抬起些看了。
再一生朗讀,師又把頭抬高一點:金字塔又高了許多,我都要仰視了。
最后一生讀,師把頭高高抬起:這才是真正的金字塔,不仰視不可能看到其真面目。我們一起來讀一讀,感受金字塔的宏偉。
生齊讀。
師:同學們讀得真好,仿佛讓人身臨其境。請你再仔細讀讀這句話,想想是什么原因,讓我們有這樣真切的感受呢?
生:我是從146米,40層這些數字上感受到金字塔的高的。
生:本來我覺得146米不怎么高,也不知道有多高,但作者用我們摩天大廈一比,我就能想象到金字塔的高大雄偉了。
師:是啊,作者在這一句話為了把金字塔的高體現出了,不光列舉了具體的數字,還用我們熟悉的事物作比較,使得遙遠而又陌生的金字塔離我們近了,有一種觸手可及得感覺。金字塔就這么高。這兩種說明方法值得我們學習。(板書:列數字、作比較)
【教學反思】
在本段教學實錄中,我先讓學生從對金字塔的整體印象入手,然后讓學生抓住課文中的具體語句來品讀感悟金字塔的宏偉。以一個句子為例,引導學生通過具體數學展開想象,再聯系生活經驗,用教學樓的高來想象金字塔的高,為學生的想象提供了具體的表象,使金字塔的高,宏偉在學生頭腦中鮮活起來,體現了現在學生學習生活化的教育理念。另外,我又將學習語言表達與感悟語言巧妙結合,通過四次學生的讀與教師的評,讓學生在讀中感悟語言的特點,體會作者表達的精妙,達到人文性與工具性的統一。
《埃及的金字塔》寫話訓練 篇5
聽了錢老師的《埃及的金字塔》,受益頗豐。她那緊湊的課堂節奏,扎實的教學,都非常值得我們學習。尤其是她在教學第三小節時,每字每句都落到實處,把金字塔的宏偉、精巧一一展現在學生眼前,并滲透了說明方法的教學。
由于自己接下來也上這一課,就學著上了。但是,上下來的結果卻是大相徑庭。
首先,是時間上來不及。盡管我課前有思想準備,我的課堂節奏沒有這么快,而且學生沒有預習,可能會有些問題。但最后上下來,第三小節根本就來不及講。那就放到下節課吧。
第二課時,我基本采用的錢老師的上法。學生也能找到金字塔的高和大,石塊的多和重,并通過朗讀去深入體會。在講到列數字,作比較等說明方法時,學生的問題比較多,像有東方明珠塔和金茂大廈高嗎?一個車皮是多少?和前面的數字好像對不起來……耽誤了一點時間。隨后,把高、大、石塊多、重用一個詞概括起來怎么說,學生很快能說出宏偉,因為一開始就有人提到這個詞。學習精巧部分,就不是那么順利。學生讀到下面一段話時,問他們從中感受到什么,有的說金字塔堅固,有的說很難建造,有的說很大……在一番引導之后,才有人找到精巧一詞。為了加深理解,我有反過來問他們,從那些地方可以感受到它的精巧呢?學生找到“磨得很平整”“砌合得很緊密”“連鋒利的刀片都插不進去”等詞句來理解。這里,重點讓學生了解“連鋒利的刀片都插不進去”是最能形象說明金字塔的精巧的,這也是說明方法的一種——形象描述。最后,再總結一下金字塔的特點——宏偉而又精巧。
自己覺得是很賣力地上完了課,然而,在批閱了學生的課堂作業后,卻發現課堂效率是如此低。作業中出現的練習,都是課上反復強調的內容,可結果……最讓人無法相信的是,“這些石塊的接縫處,連最鋒利的刀片都插不進去”說明了什么,竟填的是“宏偉”,而金字塔的特點是什么兩空,填的是“大、高”或“高、宏偉”“大、宏偉”都有,說明他們對其中的從屬關系根本就沒有搞清。后來,只好把作業發還,把幾道題重講一遍。這樣,到后來,還是有幾個人沒搞清楚。
分析一下原因,我們的語文作業似乎總存在這樣的問題:習題內容上課時都涉及過的,問問答答,都滲透在里面了?傻搅俗鳂I本上,很多人都不會做了,回想不起來到底是哪個內容了,就張冠李戴一番。還有,就是自己的課堂,總感覺熱鬧有余,卻不夠扎實?瓷先フf的人挺多的,但能靜下來深入思考的不多。尤其是幾個發言積極的,想到什么就喊出來了,其他同學也就懶得再想。如此一來,那些不動腦筋的人更不動腦筋了,有時連聽到哪里都不知道。而那些所謂的好學生,因為急于表現自己,也沒有好好思考,總體也得不到提高。看來,改變這樣的課堂現狀,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埃及的金字塔》寫話訓練 篇6
一、照樣子,寫詞語
例:“金”字塔
“ 國 ”字臉 “ 八 ”字胡 “ 一 ”長蛇陣
例:丹鳳眼
“ 柳葉 ”眉 “ 鷹鉤 ”鼻 “ 櫻桃 ”嘴
【補充】此類詞語還有:臥蠶眉 掃帚眉 獅子鼻 酒糟鼻 蒜頭鼻 腫泡眼 金魚眼 蛤蟆眼 杏兒眼 羊角辮 蝴蝶髻 刺猬頭 鵝蛋臉 桃花臉 羅圈腿 狗尾草 鼠尾草 馬齒莧 鳳尾魚 燕尾蝶 鳳尾竹 龜背竹 猴頭菇 龍須面 馬蹄酥
二、描寫建筑物的四字詞語。
雕梁畫棟 富麗堂皇 古色古香 鱗次櫛比 金碧輝煌 高樓大廈 摩天大廈 青瓦白墻 海市蜃樓 高屋建瓴 亭臺樓閣
三、3.從“70多座”可以看出金字塔的數量之多,從“146米多、40層”等可以看出金字塔塔身之高,從“幾千年”可以看出金字塔的歷史悠久,從“10萬人、30年”可以看出建造金字塔的工程之大,時間之長,從“連鋒利的刀片也插不進去”可以看出金字塔石塊與石塊之間砌合得十分緊密(金字塔建造得十分精巧)。
4.我不由得贊嘆:“這山可真高啊,至少也有2000多米高。”爸爸摸著我的小腦袋說:“是啊,的確是高,泰山和它比起來,都顯得矮小了許多。”媽媽笑著說:“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我看這山呀,一伸手就能摘到很多星星呀(都快把青天刺破了)!”
《埃及的金字塔》寫話訓練 篇7
教材簡析:
《埃及的金字塔》是一篇說明文。課文著重介紹了埃及金字塔的形狀及其建筑歷史,寫出了外觀宏偉、結構精巧的特點以及建造金字塔所采用的辦法,熱情謳歌了古埃及人民杰出的智慧和超人的才干。整篇課文條理清楚,語言平實,描寫細致。但對我們這兒的小學生來說,缺乏學習的興趣,缺乏知識的鏈接,缺乏與文本的共鳴。為了讓學生喜歡,學好。我設計了新穎的教學過程,使學生愛學、樂學、會學,樂于合作,積極探究,深入感悟,學習得到了深化。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體會金字塔宏大、精巧的特點,學習作者舉例子、列數字、作比較的說明方法。
過程與方法: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中體會、感悟。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勞與智慧,懂得尊重人類共同的文化遺產。
教學重點:目標1
教學難點:目標3
教訓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孩子們,我們偉大的祖國歷史悠久,地大物博,有許許多多的名勝古跡。當你面對著外國游客時,我們這些小導游會向他們介紹哪些地方呢?
自由說,你們知道的還真不少。出示圖片(萬里長城、秦秦兵馬俑、北京故宮)。
如果此時,我們來到埃及,你猜,那里的小朋友會向我們介紹什么?你想不想了解?
好,這節課,我們就一起走進非洲沙漠,到古老的埃及去看一看那神秘的金字塔——板題:埃及的金字塔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出示金字塔圖片,看到了嗎?金字塔是什么樣子的?(巨大的角錐形建筑)
2、此時,站在金字塔腳下,你最想了解什么呢?(金字塔的位置、做什么用?怎樣建成的?--------)
3、帶著你的問題,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待會兒和大家交流。
4、看到你們自信滿滿的樣子,老師就知道你收獲一定不小,誰來說一說?
預設:(1)金字塔的位置(2)金字塔的作用(3)金字塔名字的由來(4)金字塔的數量(5)金字塔的特點(6)金字塔的方法--------相機板書:宏偉、精巧。
三、再讀課文,領悟方法。
1、同學們讀書可真認真、仔細,了解了這么多關于金字塔的知識,老師太為你們高興了!哪位同學能告訴老師,除了這些知識之外,你有沒有學到什么方法?
預設:2、生:說明方法,師:在哪個段落中?再讀課文第3段,看看你從哪些語句中學到了哪些說明方法?
預設:2、生:沉默 師:再讀課文,看看你能從哪個段落中學到一些方法?生:第3段中,說明方法。再讀第3段,看看從哪些句子中學到了哪些說明方法?
3、交流
預設:1)古埃及大大小小的金字塔共有70多座,其中最大的是開羅近郊的胡夫金字塔。(舉例子、列數字 )
a、是啊,古埃及各個王朝修建的大大小小的金字塔共有70多座,作者能不能一個一個介紹給我們呢?作者就想了個辦法,以最大的胡夫金字塔為例來給我們介紹金字塔。
b、出示圖片,欣賞胡夫金字塔
2)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等于40層高的摩天大廈(列數字、作比較)
a、課件出示這句話,自由朗讀,你從這句話中讀懂了什么?(高)
b、作者給了一個具體的數字,(146米多),究竟有多高呢?相當與40層高的摩天大廈(手勢:一層、兩層------二十層、三十層、四十層,仿佛與天相接,太高了!)
c、如果去掉后部分,你認為如何?
看來,作比較的用處還真大,能讓我們更真切、更形象、生動地感受到金字塔的高。
3)、繞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1千多米的路程。塔身由230萬塊巨石砌成,這些石塊平均每塊重2.5噸。(列數字)
a、從這句話中,我們又能體會到什么?(石頭:大、多、重)
4)通過這些說明方法,讓我們深刻領會到了金字塔的氣勢宏偉。 這就是運用這些方法的好處。
5、學到怎么多的說明方法,有舉例子、作比較、列數字,考考你會不會學以致用?
出示幻燈片 交流
四、細讀課文,挖掘情感。
孩子們,你的收獲大嗎?了解了知識,學到了方法,收獲還不夠大,我們還要走進這些語言文字的背后,去感受它所蘊藏的情感。
1、趕快細讀課文,可以合作學習,你從哪些語句中能體會到怎樣的情感?
2、交流:
預設:a、這些石塊磨得很平整,石塊與石塊之間砌合得很緊密,幾千年過去了,這些石塊的接縫處連鋒利的刀片都插不進去。出示課件(資料、圖片)
b、為了建造這座金字塔,經常有10萬人在烈日曝曬下干活兒。全部工程用了整整30年的時間。
體會到建造金字塔的艱辛,花費的心血與汗水。
c、當時沒有起重機,怎樣把這么多巨大的石塊壘起來呢?
古埃及人民的勤勞與智慧。
五、總結課文,升華情感。
1、是!孩子們,在那遙遠的古代,沒有起重機,沒有汽車,沒有任何先進的設備,有的只是埃及人民無數的肩膀,無數的手,他們硬是靠自己的智慧與汗水、淚水,甚至是血水,砌成了這一座座人間奇跡。四五前年過去了,金字塔依然矗立在起伏的黃沙之中。
。ǔ鍪緢D片)站在金字塔的面前,摸著這一塊塊巨石,想到勤勞智慧的埃及人民,你一定有許多的話想說。 板:勤勞、智慧。
2、說的真好,阿拉伯人有一句話,時間能改變一切,就是改變不了金字塔。(出示圖片)金字塔不僅僅是古埃及人民智慧與血汗的結晶,更是全人類共同的文化遺產。像這樣的世界文化遺產還有很多,課前我們所談到的(------)
我們在欣賞的同時,一定要保護好它們,讓它們成為一個又一個的永恒。
板書設計:埃及的金字塔
宏偉 勤勞
精巧 智慧
《埃及的金字塔》寫話訓練 篇8
教學要求:
1、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學會本課4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 正確理解課文內容,懂得作者是怎樣寫工程的“宏偉”和“精巧”的,體會這樣寫的好處。
4、 通過具體的語言材料,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勞與智慧。
教學重點:
1、 懂得作者是怎樣寫工程的“宏偉”和“精巧”的。
2、 從具體的語言環境中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勞與智慧。
教學準備:幻燈片與圖片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組織學生自學生字詞,理解詞意,允許留有疑難
2、指導學生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3、引導學生了解課文主要內容,初步體會金字塔的雄偉與神秘
4、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鼓勵對課文內容進行質疑
教學重點
初步了解課文內容,積極鼓勵提出質疑
教學準備:
幻燈片與圖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情趣
1、同學們知道四大文明古國嗎?
板書:古埃及、印度、巴比倫、中國
勤勞勇敢的四大文明古國人民創造了令人驚嘆的偉大文明。說到中國,人們必然 會想到舉世聞名的建筑“萬里長城”。說到埃及,人們又必然會想到同樣舉世聞名的建筑“金字塔”。
2、板書課題
今天我們一起走進非洲沙漠,一起到神秘古老的埃及去看一看
3、誰能練習我們看過的電影、電視或讀過的書籍,說說你了解的埃及
4、簡單介紹埃及(瀏覽專題學習網頁“簡介埃及”部分)
二、初讀課文、疏通詞句
1、自由輕聲朗讀課文,要求:(1)劃出生字詞,讀準字音,認清字形
。2)讀通句子,難讀的多讀幾遍
(3)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4)劃出不懂的詞語和句子
2、檢查自學效果
(1)學生匯報自己勾畫的生字詞,學生朗讀
。2)提出不理解的詞語,共同討論交流解決
三、再讀課文、理清脈絡
1、默讀課文,想一想各自然段說了什么?
2、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介紹了有關金字塔的哪些內容?
3、給課文分段
四、激發興趣、鼓勵質疑
1、欣賞埃及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金字塔(專題學習網頁“金字塔王國”部分)
2、師:古老神秘的埃及大地,撲朔迷離的金字塔建筑,同學們讀了課文有什么疑問?或者還想了解什么?
學生自由質疑
教師引導整理質疑問題
五、作業
1、讀熟課文
2、收集有關埃及金字塔的資料。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引導學生深入語言文字,體會金字塔工程雄偉、精巧的特點
2、學習作者描寫的方法,嘗試練筆
3、引導從課文中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勞與智慧
4、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引導學習課文內容,學會說明文的一些常用的說明方法:舉例子、做比較、列數字。 體會金字塔的雄偉精巧,感受埃及人民的勤勞智慧
教學準備:
有關幻燈片與圖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舉世聞名”這個詞語是什么意思?
2、為什么說舉世聞名的金字塔是埃及的象征,也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結晶?
(引導學生從外觀、結構、建造等方面簡單地加以敘述)
二、學習課文:
1、 輕聲朗讀課文第一自然段,回答:
(1)、“舉世聞名”的金字塔在哪里?
。2)、“舉世聞名”的金字塔的外觀如何?
2、 看圖,品味:
“金黃色的沙漠”是金字塔的背景,“巨大的教錐形”是金字塔的外觀,“巍然屹立,傲對碧空”展示了金字塔不凡的氣勢。這就是舉世聞名的埃及金字塔。
3、 朗讀課文第二段
。1)、默讀課文第2、3自然段,知道金字塔的外形有什么獨特之處。
作者以胡夫金字塔為例寫出了這一工程的哪些特點?
(外觀上“宏偉”,結構上“精巧”)
(2)、從課文的相關描寫中來進一步感受金字塔的“宏偉”與“精巧”
(幻燈:a、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
b、這些石塊磨得很平整,石塊與石塊之間切合得很緊密。)
這兩句與書上的描寫相比,哪句好?好在什么地方?
讓學生在對比中知道書上的句子運用了:打比方、作比較、舉例子的方法把與我們遙遠的金字塔之間的距離拉近了,使我們對金字塔有了更深的了解。
4、 小結說明方法
作者為了說明胡夫金字塔的外觀的宏偉、結構的精巧的特點,運用了列數字,作比較,舉例子的方法。
再讀課文2、3自然段,找出運用上述說明方法的句子。
指名朗讀相關的句子
5、 這樣宏偉而精巧的金字塔是如何建造起來的呢?
讀第三段:4、5自然段
a、思考:讀了這部分內容,你有沒有發現作者在寫作上有什么特點呢?
(都是有兩個設問句構成的段落。)
b、指名朗讀: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ńㄔ旖鹱炙且豁椃浅:棋墓こ,花費的心血和汗水是無意言表的,僅從古埃及人運石頭、壘石頭這兩件事就足以表現埃及人的勤勞和智慧。
6、朗讀最后一段:思考
a、 這一段內容與前文有什么關系?
b、為什么說金字塔是埃及的象征,也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結晶?
三、總結課文
1、 默讀全文,畫出描寫埃及人的勤勞和智慧的句子
2、 出示句子:
a、 為了建造……整整30年時間。
b、 勤勞……的科學方法。
3、 總結:你學了這篇課文有什么收獲?
4、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四、作業:
1、 閱讀有關埃及金字塔的課外書
2、 完成語文練習冊。
板書設計:
特點: 外形宏偉
埃及的金字塔 結構精巧
建造: 運石頭
壘石頭
《埃及的金字塔》寫話訓練 篇9
一、教材分析:
《埃及的金字塔》是蘇教版第十冊第14課,這是一篇說明文。課文著重介紹了埃及金字塔的外觀宏偉、結構精巧的特點以及建造金字塔所采用的辦法,熱情謳歌了古埃及人民杰出的智慧。
教學目標:
1、走進文本,細細咀嚼感知金字塔工程宏偉、精巧的特點。體會作者是如何將金字塔宏偉、精巧的特點寫具體生動的。
2、憑借語言文字材料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勞和智慧。
3、能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深入語言文字,體會作者是如何將金字塔工程雄偉、精巧的特點寫具體生動的。
二、教法與學法:
本文是說明文,學生興趣不濃。為了讓學生喜歡,學好。我借助多媒體,采用了自主探究學習與傳統語文課堂的講讀法相結合的方法,設計了新穎的教學過程,使學生愛學、樂學、會學,樂于合作,積極探究,深入感悟,學習得到了深化。
1、創設情境,個性閱讀。
情感具有情景性,教師應用信息技術手段,積極營造良好的環境氛圍,使學生身臨其境地去體驗和感悟。例如在教學金字塔的結構精巧的特點時,可以讓學生欣賞金字塔的圖片,在美妙絕倫的圖片面前,學生贊嘆之情油然而生,在這樣的情境中,再品讀文中相關的語句,感悟金字塔結構的精巧,水到渠成,個性閱讀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2、巧妙利用,突破難點。
利用多媒體也能解決課文的難點,如學生對于金字塔壘石頭的方法不能夠理解,我讓兩名學生在電腦上通過畫圖演示壘石的方法,(其他同學在紙上畫)然后讓這兩名學生向其他同學解說過程,自然就解決了這點。不僅激發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而且對課文的理解也更直觀了。
3、扎實訓練,培養素養。
課文是從外形宏偉、結構精巧和它的建造三方面來說明金字塔的,結構清晰,我利用多媒體相機出示重點句,通過讀讀、講講、議議,讓學生了解列數字、作比較等說明方法,知道胡夫金字塔的“宏偉”與“精巧”,體會作者這樣寫的好處,真正落實語文的工具性。
4、課外延升,促進發展。
了解完金字塔讓學生交流課外收集的有關世界文化遺產的信息,并說說作者運用的方法。這樣使大多數學生獲取了更多的信息,也鍛煉了學生收集信息后的理解加工的能力以及向別人表述的能力
三、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巧妙導入。
1、(出示金字塔圖片)你會用文中哪些詞來形容它?
2、讀好這些詞。解釋:傲對碧空
過渡:是啊,埃及金字塔憑什么傲對碧空。今天這一節課,讓我們走進它,解決這個問題,有信心嗎?
。ㄔO計意圖:利用網絡環境顯示精美的圖片,讓學生欣賞圖片,激發學生的審美情趣,激起探索的興趣。)
。ǘ┲攸c切入,整體感知。
1、出示學習要求:快速地讀課文3—5小節,抓住文中一句關鍵句,再從這個關鍵句中找出重點詞語來回答這個問題。
2、學生回答,出示過渡句。齊讀
師:這句話中你找到埃及金字塔傲對碧空的原因了嗎?(板書宏偉、精巧、建造)
3、小結:這句關鍵句是過渡句,它將上下文有機地連接了起來。通過這句過渡句我們知道了埃及金字塔能傲對碧空的原因。讓我們在來讀一讀這句過渡句。
。ㄈ┚x感悟,體會寫法。
過渡:埃及的金字塔很多,文章不可能一一向我們介紹,作者想了什么辦法?(板書:舉例子)舉了哪個例子?接下來讓我們走進胡夫金字塔,真切地感受它的宏偉與精巧。
1、出示學習要求:仔細讀第三自然段,思考:你從哪些字詞句中感受到了埃及金字塔的宏偉與精巧?說說作者是如何寫的?
2、學生自主感悟探究。
3、組織交流,引導想象,指導朗讀,加深理解。(隨學生交流相機出示)
重點句:
a“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當于40層高的摩天大廈!
(1)學生交流。
。2)師小結說明方法,相機板書:列數字、作比較
(3)把埃及的金字塔與家鄉的陽山作回比較感受它的高。
(3)小結:這么高的金字塔屹立在眼前,實在太宏偉了。
b“塔身由230萬塊巨石砌成,這些石塊平均每塊重2.5噸。有人估計,如果將這座金字塔的石塊鋪成一條三分之一米寬的道路,可以繞地球一周;如果用火車裝運,需要60萬個車皮。”
(1)學生交流。
(2)師小結說明方法。
。3)算一算,說一說(出示題目:算一算:1、這些巨石如果用一列擁有30節車皮的火車來運,大約要拉多少趟?2、僅這一座胡夫金字塔所需要的石料有多重?說一說:塔身由230萬塊巨石砌成,這些石塊平均每塊重2.5噸。我估計,如果____________;如果___________。)
。3)指導朗讀
c、“這些石塊磨得很平整,石塊與石塊之間砌合得很緊密,幾千年過去了,這些石塊的接縫處連鋒利的刀片都插不進去。”
。1)學生交流。
。2)看圖,了解金字塔結構的精巧,小結說明方法(板書:語言描述)
。3)指導朗讀
5、小結:作者用了一系列的說明方法,使我們真切地感受到了埃及金字塔的宏偉與精巧,讓我們再一起來感受一下金字塔的獨特魅力吧。ㄒx)
(設計意圖:以多媒體為輔助,學生能看到直觀的文字資料以及相關的圖片,加深印象,能通過對語言文字的理解,感悟金字塔的宏偉與精巧)
。ㄋ模┳灾魈骄,突破難點。
過渡:如此宏偉而精巧的埃及金字塔是如何建造起來的呢?接下來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它的建造方法。
1、明確學習要求:默讀課文4、5小節,找一找文中具體介紹了哪兩種建造方法?
2、指名回答
3、感受當時的場面,學生畫圖演示并向同桌解說過程。
4、小結
6、過渡:聽了同學的講解,看了生動的畫面,此時的你想說些什么?因此文章結尾也說——我想它更是全人類的驕傲,是全世界人民的文化遺產。讓我們懷著崇敬與驕傲來贊美一下吧。R讀最后一節)
。ㄔO計意圖:利用“畫圖”程序讓學生演示在建造金字塔的過程中壘石的情況,學生很清楚地了解這一過程,解決理解上的難點。)
五、課外延伸,豐富積累。
過渡:在世界文化遺產中,除了埃及金字塔,你還知道哪些?在課外閱讀活動中老師已經布置大家去收集這方面的資料了,今天都帶來了嗎?趕快拿出來,告訴大家你收集到了哪些世界文化遺產?
1、指名說
2、明確要求:把收集到的資料自己先讀一讀,理一理,想一想你介紹的這項世界文化遺產的特點是什么?作者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的來描述的?
3、學生自讀資料
4、指名上臺交流
5、小結
(設計意圖:通過交流,使大多數學生獲取更多的信息。鍛煉學生收集信息后的理解加工的能力以及向別人表述的能力。)
六、總結課文,深化情感。
通過今天這節課的學習研究,我們不但知道了埃及金字塔傲對碧空的原因,而且真切地感受到了它的特點與古埃及人民的勤勞與智慧。其實剛才同學們介紹的這些世界文化遺產也都有自己的特點,讓我們去讀書,去了解,去探究吧,你肯定會有更多的發現。
宏偉 舉例子
列數字
板書:埃及的金字塔 精巧 作比較
。ㄖ腔鄣慕Y晶) 語言描述
建造
《埃及的金字塔》寫話訓練 篇10
本課是一篇科學小品文(說明文),著重介紹了埃及金字塔的形狀及建筑歷史,寫出了外觀宏偉、結構精巧的特點以及建造所用的辦法,贊美了古埃及人民的智慧。
今年再教時,恰逢年級組里安排我上一節研討課,所以就不得不硬起頭皮來認真讀課文,希望能找到一個新的亮點。不知道是“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還是“天道酬勤”,我居然有了新的發現。
一、一個很不起眼的詞語引起了我的注意,那就是“公元前27世紀”。最初,我注意到這個詞語,只是想:學生懂不懂公元紀年?后來,將這個時間(即建造金字塔的時間)與《我國歷史朝代公園對照簡表》一比照,著實嚇了一跳:我國的古長城是在春秋戰國時候開始修建的,約在公元前770——221年間;我國有歷史記載的商朝從公元前1600年開始;中華最古老的夏朝約從公元前2070年開始。也就是說,埃及金字塔的建造時間比中國歷史還要久遠,埃及勞動人民在金字塔建造過程中表現出來的非凡智慧就更值得我們驚嘆!
二、我在研讀教材時發現第一自然段的“巍然屹立”、“傲對碧空”這兩個詞可以概括文章3——5自然段的內容:金字塔的外觀和結構特點足以表明其宏偉壯觀,其修建過程中表現出來的智慧舉世無雙,足以傲視天下。尤其是“傲對碧空”一詞,多讀幾遍就感覺到它不僅寫出了金字塔因巨大宏偉而獨樹一幟,而且寫出了古埃及人民的勤勞與智慧足以傲視蒼穹——金字塔直指上蒼,那不是向大自然發出的挑戰么?
這樣,贊美古埃及人民的智慧就更加具體可感;“巍然屹立”、“傲對碧空”也就成了組織教學的把手。如果抓住它們提領而頓,那就該百毛皆順了
《埃及的金字塔》寫話訓練 篇11
作者:佚名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152
《埃及的金字塔》教學設計二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了解課文內容,體會工程宏偉、精巧的特點及作者描寫的方法。
3、從本課語言文字材料中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勞和智慧。
4、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具準備] 投影片、掛圖。
[教學時間] 3課時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1、中國的首都是北京,在北京可以看到舉世聞名的萬里長城。你們可知道,埃及的首都在哪里?埃及又有什么名勝呢?
2、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埃及的金字塔)
3、埃及的金字塔在哪里?它為什么叫“金字塔”,怎樣建造起來的?我們學了這篇課文就知道了。
二、初讀指導,疏通詞句
1、自由輕聲朗讀課文,要求:
(1)讀準字音,認清字形,讀通句子,一邊讀,一邊畫出生字。
(2)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3)寫出不懂的詞語和句子。
2、查自讀效果。
(1)學生匯報自己勾畫的生字詞,教師用投影儀映示,學生朗讀。
(2)指出下列詞語所在的句子,輕聲朗讀,重點領會。
埋葬:掩埋尸體。輪廓:物體的外緣線條。
精巧:精細巧妙! 〗Y晶:比喻珍貴的成果。
摩天大廈:指高聳入云的大樓。
(3)提出不理解的詞語,師生當場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理解。
(4)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并思考每個自然段說了什么?
三、再讀課文,理清脈絡
1、默讀課文,思考:
(1)金字塔在哪里?
(2)金字塔的外觀有什么特點?
(3)金字塔是如何建造起來的?
(4)為什么叫“金字塔”?
(5)為什么說“金字塔”是埃及的象征,也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結晶。
2、根據上面的問題,給課文分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交代埃及金字塔所處的地理及概貌。
第二段(第2、3自然段):介紹埃及金字塔的外觀和結構的特點。
第三段(第4、5自然段):介紹這樣宏偉而又精巧的金字塔是如何建造起來的。
第四段(第6自然段):點明埃及金字塔是埃及的象征和古代埃及人民智慧的結果。
3、根據段意,指名試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4、小結。
四、指導書寫
1、投影映示生字。
2、指導學生注意字各部分的比例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學生臨寫。
4、師生評價。
5、強化練習。
五、布置作業
1、抄寫詞語。(課后習題3)
2、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舉世聞名”這個詞是什么意思?
2、為什么說埃及的金字塔是舉世聞名的?
。◤慕Y構、建造等方面簡單地加以敘述)
二、講讀第一段
1、輕聲朗讀課文第1自然段,回答:
(1)“舉世聞名”的金字塔在哪里?
(2)“舉世聞名”的金字塔外觀如何?
2、看圖,品味文字。
(引導學生從“金黃色的沙漠”是埃及金字塔的背景,“巨大的角錐形”是金字塔的外觀,“巍然屹立,傲對碧空”展示了金字塔不凡的氣勢。這就是舉世聞名的埃及金字塔。)
3、朗讀課文第一段。
三、講讀第二段
1、默讀課文第2、3自然段,思考:
(1)金字塔的外形具有什么獨特之處?
(2)以胡夫金字塔為例,作者具體寫出了這一工程的哪些特點?
2、指名回答金字塔的外形有什么獨特之處。
(1)金字塔為什么叫“金字塔”?
(2)第2自然段寫金字塔的外觀是否和前面的“角錐形”一致?
(3)朗讀第2自然段的第4、5兩句話。
3、輕聲朗讀第3自然段,回答:胡夫金字塔具有哪些特點?
(1)胡夫金字塔外觀上具有哪些特點?(高大、重)
(2)胡夫金字塔在結構上具有哪些特點?(平整、緊密)
4、理解重點句子,體會課文是怎樣描寫金字塔的外觀宏偉與精巧?
(1) 投影映示句子:
“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
“這些石塊磨得很平整,石塊與石塊之間砌合得很緊密。”
(2)指名讀這兩句話。
第①句是用什么方法來說明胡夫金字塔很高?(列數字)但146米究竟有多高呢?同學們想象得出嗎?第②句也是如此,究竟是怎樣的平整與緊密呢?我們看課文是怎樣具體描述的。
(3)投影映示:
按課文內容填空:
a、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 。。
b、這些石塊磨得很平整,石塊與石塊之間砌合得很緊密,( )。
(4)邊讀邊想,補充后的句子與前面出示的句子相比,好在哪里?
(用打比方、作比較、舉例子等方法,把我們與遙遠的金字塔拉近了距離,對金字塔的宏偉和精巧有了更深的了解)
5、小結說明方法。
為了說明胡夫金字塔外形宏偉、結構精巧的特點,作者運用列數字、作比較、舉例子的方法。默讀課文第2、3自然段,找出用上述說明方法的句子。
指名讀有關句子。
6、指導朗讀第二段。
四、講讀第三段
1、默讀課文第4、5自然段,思考:這一段課文主要寫了哪些內容?
2、討論回答這一段中的兩個設問句。
(1)投影映示,指讀兩個設問句。
①如此宏偉而又精巧的金字塔,是怎樣建造起來的呢?
、陂_始砌金字塔了,當時沒有起重機,怎樣把這么多巨大的石塊壘起來呢?
(2)輕聲讀課文,回答上述兩個問句。
(3)朗讀課文第4、5自然段。
3、小結。
建造金字塔是一項非常浩繁的工程,花費的心血和汗水是無法計算的,僅從古埃及人運石頭、壘石塊這兩件事,就足以表現埃及人的勤勞和智慧。
五、練寫片斷
運用列數字、作比較、舉例子的手法,寫一個片斷,介紹校內的雪松,要寫出雪松的特點。
第三課時
一、講讀第四段
1、默讀課文,思考:最后一個自然段寫了什么內容?
2、最后一段內容與前文有什么關系?
為什么說金字塔“是埃及的象征,也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結晶”?
┌───────────────────────┐
、贋榱私ㄔ爝@座金字塔,經常有10萬人在烈日曝曬下干活兒。全部工程用了整整30年時間。
、谇趧诙斆鞯陌<叭讼氤隽嗽S多科學的方法。
└───────────────────────┘
3、總結課文。
學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收獲?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布置作業
閱讀有關埃及金字塔的課外書。
《埃及的金字塔》寫話訓練 篇12
說教材內容:
《埃及的金字塔》是國標本蘇教版五年級下冊的一篇說明文。課文著重介紹了埃及金字塔的形狀及其建筑歷史,寫出了宏偉、精巧的特點以及建造金字塔所采用的方法,贊美了古埃及人民杰出的智慧。
本文條理清楚,語言平實,描寫細致,第三自然段詳細描寫了金字塔的特點和古埃及勞動人民的不朽智慧。這段文字語言精確,說明方法多樣。
說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程標準》要求和五年級學生特點,我制定以下教學目標:
1、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中有悟。
2、懂得作者是怎樣寫金字塔的宏偉、精巧以及這樣寫的好處。
3、通過具體的語言材料,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勞和智慧。
說教學重、難點:
學生對埃及金字塔了解不多,對理解“金字塔是古埃及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有一定的障礙。因此,在引導學生感受金字塔的宏偉、精巧時,要注意適度地引導學生感受古埃及勞動人民工作的艱辛。所以,我的教學重點是:用讀、議等方式,實現師生間的對話,我的教學難點是:理解金字塔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結晶。
說教學理念:
讓學生充分經歷自讀自悟、主動探究的過程,引導他們去咀嚼文本的精華,在師生對話中實現對文本的超越。
說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通過回憶詞語、聽寫的形式,檢查生字詞掌握情況,同時用所寫的詞語概述課文內容,回顧上節課所學。
二、話題導讀
1、由話題:金字塔是什么?展開交流,實現師生對話。教師適時板書,激發學生說的欲望。
2、體會金字塔的特點。
重點品讀第三自然段,引導學生探究作者都用了哪些方法來說明金字塔的特點,體會這樣寫的好處。
三、探究意義
1、默讀課文,要求:勾畫出說明“金字塔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結晶”的句子。
繼續培養默讀能力,勾畫出重點內容,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2、小組交流(巡視、指導)
培養合作、表達能力。
3、集體交流
感受古埃及勞動人民的勤勞和聰明。
四、鞏固拓展
1、回答相關題目。
活躍課堂氣氛,同時,也是訓練快速答題的能力。
2、書面練習:你想對建造金字塔的古代埃及人們說些什么?
感悟古埃及人民的勤勞和智慧,訓練口語表達能力。
五、作業
運用課文中的說明方法,介紹生活中的一處景物。
《埃及的金字塔》寫話訓練 篇13
《埃及的金字塔》是一篇說明文。課文著重介紹了埃及金字塔的形狀及其建筑歷史,寫出了外觀宏偉、結構精巧的特點以及建造金字塔所采用的辦法,熱情謳歌了古埃及人民杰出的智慧和超人的才干。
《埃及的金字塔》。課的開始出示埃及金字塔圖片及文中第一節中的“角錐形、巍然屹立、傲對碧空”等詞語,讓學生用上這些詞介紹金字塔。之后,圍繞第一課時學生提的四個問題(金字塔有什么用途,金字塔的外形有何獨特之處,金字塔是如何建造的,金字塔為什么舉世聞名,)展開教學。對于第一個問題,學生很快從第二自然段中找到了答案,我相機出示了古埃及王朝法老們建造金字塔的資料。解決第二個問題時,重點引導學生閱讀了第三自然段,感受了胡夫金字塔外形的宏偉、結構的精巧,并學習了舉例子、作比較、列數據等說明方法。在解決金字塔如何建造這個問題時,學生從文中描述了解了古埃及人民運石頭、壘石頭的方法后,我用圖文展示了古埃及人民建造金字塔的過程,然后讓學生談感受。學生體會到了古埃及人民的勤勞與聰明。之后,我讓學生交流收集的有關埃及金字塔建造之謎方面的資料。可能是上課學生比較拘謹,舉手的人很少。之后,我多媒體出示了這方面的文字資料。之后,再讓學生談感受,學生感受到了金字塔的神秘。
《埃及的金字塔》寫話訓練 篇14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7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2個字只認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聯系課文內容領會“宏偉壯觀而又精巧的金字塔是如何建造起來的”。
4、培養學生獲取、處理信息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5、憑借課文的語言材料,感受金字塔是埃及的象征和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
教學重難點:
1.品讀課文,感受金字塔的宏偉與精巧,體會作者是怎樣寫金字塔的宏偉與精巧的。
2.了解金字塔的建造過程,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勞和智慧。
教學方法:
1、根據課文特點和學生實際情況,以激發興趣法、問題探究法、合作學習法、指導歸納法進行教學。
2、采用網絡搜索、多媒體展示等教學手段擴大知識密度。吸引學生注意,激發學習熱情,通過網絡視頻直接感知,加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鞏固,符合教學原則和教學規律。
3、本文是一篇語言優美、生動狀物類的散文,適于朗讀,教學中引入誦讀法。
教學課時: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檢查導入,激發興趣
1.同學們,上節課我們一起初讀了課文,走近埃及,遠遠地瞻仰了金字塔,F在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組與金字塔相關的詞語。
出示詞語:宏偉 精巧 輪廓 智慧 結晶 巍然屹立 傲對碧空
烈日曝曬 舉世聞名 摩天大廈
生讀,齊讀。
2.你能用上一、兩個詞語說一句話描繪你印象中的金字塔嗎?
具體金字塔圖示展示(古埃及金字塔圖片欣賞及金字塔介紹)
。ò俣劝倏浦械膬热荩
3.現在這座金字塔矗立在起伏的黃沙之中已經有四五千年的歷史了。(出示句子引讀)
生讀:它們是埃及的象征,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結晶。質疑。(板書:智慧的結晶 建造)
4.是啊,為什么金字塔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結晶呢?(板書:?)如此宏偉而精巧的金字塔是如何建造的呢?這就是我們本節課要探究的主題。
5.出示探究專題:1.金字塔的宏偉;
2.金字塔的精巧;
3.金字塔的建造。
讓我們一起深入課文,走近金字塔,感受古埃及人民偉大的智慧。
(金字塔全圖展示)
。ò俣劝倏浦械膬热荩
二、分組探究,自我感悟
1.以小組為單位,自主選題,合作探究
2.出示合作提示:
。1).獨立朗讀課文,抓重點語句品味,作好批注;
(2).組內個體匯報學習結果;
。3).各組選派代表班內匯報。
根據教師提示學習課文。
3.學生討論,探究合作,教師參與討論。
同學們讀得投入,談得熱烈,現在我們就舉行一個“探究討論會”,對于同一個探究專題,有不同感受與理解的,其他小組成員可以補充。
三、匯報探究,深刻感悟
(一)金字塔的宏偉壯觀
1)這座金字塔高難度 146米 多,相當于40層高的摩天大廈。(出示課件)
生1:我從這句中的“摩天大廈”感受到金字塔特別得高大,因為這個詞語的意思就是“快要夠得著天的大廈。”
生2:從 146米 多、40層高,我感受到金字塔特別的高大雄偉。
師:你真會讀書,有一雙敏銳的眼睛,一顆細膩的心。你知道40層高的摩天大廈 究竟有多高嗎?
生茫然。
師:我們的教學樓有幾層?(4層) 40層有幾個教學樓這么高?(10個,生驚訝)請想象一下,你會怎么看?(生仰視)
指導朗讀。(讀出它的高)齊讀。
師:同學們讀的真好,讓人身臨其境,請你再讀這句話,想想作者是怎樣讓我們有這樣真切的感受呢?
是啊,為了把金字塔的高表現出來,作者不光列舉了具體的數字,還用我們熟悉的事物作比較,使遙遠而陌生的金字塔離我們近了,有了一種觸手可及的感覺,像這樣的方法就叫列數字,作比較,讓我們再讀這句話,感受這樣寫的妙處。(齊讀)
。2)繞金字塔一周……需要60萬個車皮。(出示課件)
。ń鹱炙珗D展示)
(百度百科中的內容)
生1:我從“繞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 1千米 的路程。”感受到金字塔的大。
生2:我從這組數字感受到建造金字塔需要的石料非常的多,從側面體現了金字塔的宏偉。
師:像這樣的寫法就是列數字。
生3:地球的一周是 40075千米 ,建造金字塔的石料可以繞地球一周,可以看出石頭特別多,也可以看出金字塔的宏偉。
生4:我剛才算了一下,一座金字塔需要的石塊是575萬噸,用一列30節車廂的火車來運這些石塊需要運2萬趟,實在太驚人了。
師:感謝你們精辟的分析,精彩的匯報。這有組組數字令我們驚嘆,能把你的驚嘆讀出來嗎?
指導朗讀
(3)為了建造金字塔,經常有10萬人在烈日曝曬下干活兒。全部工整用了整整30年時間。
生1:通過“經常、10萬人、整整30年”體會出工程需要的人多,時間長,工程的浩大,金字塔是奴隸們血汗的結晶。
生2:我從“烈日曝曬”這個詞感受到當時的環境很惡劣。
師:“曝”的意思是“曬”,那什么樣的場景才叫“烈日曝曬”呢?
生3:就是當太陽火辣辣的炙烤大地的時候。
生4:就是太陽曬得大地直冒煙的時候。
指導讀出環境的惡劣、壯觀的場面。
生5:根據相關資料記載,那時候修建金字塔三個月換一批人,一年就要有40萬人參加勞動,30年就會有1200萬人參加勞動,需要的人也太多了。
師:金字塔是古埃及人民用鮮血和生命堆砌而成的是古埃及人民血淚的結晶。讓我們滿懷深情地讀這句話。(齊讀)
。ń鹱炙嚓P資料記載)
。ò俣劝倏浦械膬热荩
《埃及的金字塔》寫話訓練 篇15
《埃及的金字塔》是一篇說明性的文章,課文著重介紹世界七大奇跡之一的埃及金字塔的形狀及其建筑歷史;寫出了外觀宏偉、結構精巧的特點以及建造金字塔所用的辦法,熱情謳歌了古埃及人民杰出的智慧和超人的才干。在重點介紹埃及金字塔的特點以及建造方法時,使用了大量的說明方法。
基于教學目標,我把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放在介紹胡夫金字塔外觀和構造的第3自然段,對于介紹金字塔的作用、結構及其名字的第2自然段,我采用學生自主學習的方式。首先學生自由朗讀,然后交流,從這一自然段中了解到了哪些關于金字塔的知識。設計時我曾想,學生到時候一定會捧著書本一字一句的把他們找到的讀出來,可沒想到,有的學生用一句話就概括全了。這讓我突然發現,我的學生其實已經具有一定的概括能力了,而之前,由于我低估了他們的能力以至于一直不敢放手,使學生不知不覺養成了依賴我的習慣。這個結果令我有些驚喜,同時也開始反思自己在以往的教學中沒有充分了解學生,并且未能給予他們足夠的信任。
第三自然段是本課的重點,我主要引導學生通過一系列的數字來體會金字塔的宏偉和精巧,并最終轉向對寫作方法的體會。首先,請學生分別找出能讓他們感受到金字塔宏偉和精巧的句子,然后說一說,這些句子到底是哪些地方讓他們有了這樣的感受呢?在此引出“列數字”的說明方法。
接著,一起來體會這些數字所代表的意義。對于難以想像的數據,作者采用了什么方法讓我們更加容易理解呢?此處體會“作比較”的好處。最后,作者在這么多座金字塔中單選胡夫金字塔來體現埃及金字塔的宏偉與精巧,這就是應用了“舉例子”的說明方法。整個過程環環相扣,通過數字體會寫作方法,通過數學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勞與智慧。在語言教學中滲透著寫作教學,用寫作教學強化語言教學,并深化情感教學,彼此互為相長,學生也較容易理解與接受。
另外,讀是語文教學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多讀能熟記,還能培養學生的語感,加深理解,因此作為重點教學內容,此處安排讀的次數也比較多,講解前后各齊讀一次,中間自由默讀一次,以此來加深學生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