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學生的自學探究能力
一、教材分析
《小學信息技術課本》是本教材編委會根據國家教育部《中小學信息技術指導綱要》編寫的,由北京教育出版社出版發行。《小學信息技術課本》第5冊主要是指導小學生學習logo語言的基礎知識和簡單運用,適用于小學五、六年級。
二、學生分析
這學期,我們在五年級學生中開設了logo語言的課程。對logo語言的學習,我們一直采取先讓學生自學課本知識,再讓學生自已當小老師講解給其它同學聽,然后由老師對重點和難以理解的地方加強理解的方式進行教學。經過半學期的學習,學生對logo語言已經有了濃厚的興趣,并且有了較好的自學習慣和較強的自學能力、語言表達等能力。學生已經學會使用logo命令指揮小海龜走動、抬筆和落筆,并能熟練地運用編輯部編寫簡單的過程。
三、教學目標分析
1.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創新意識,提高創新能力;
2.培養學生的自學探究能力;
3.學生能認識并運用改變顏色的命令setpc、setbg和涂色命令fill;
4.讓學生掌握并使用涂色的方法創造性地畫出各種小旗。
四、教學重、難點分析及處理思路
本課的重、難點是學生對涂色步驟的理解和運用。我采用先讓學生看課本了解基本的涂色步驟,再通過師生共同畫一面小紅旗的例子讓學生加深理解的方式進行教學。在此過程中,十分注重對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和自學習慣的養成,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想學、樂學、好學。
五、課題:第9課 畫筆
六、教學過程
環節一:展示小紅旗,激發學生強烈的學習欲望。
師:(出示小紅旗)同學們都知道這是一面小紅旗,那你想用logo語言中的命令畫出這樣的小紅旗嗎?
生:(笑著回答)想。
師:你現在會畫嗎?
生:不會。
師:你能想出什么辦法來畫這面小紅旗?動腦筋想一想。
生1:我想先指揮小海龜畫旗桿,再畫長方形,然后給長方形涂色,但是我不知道怎么涂色。
生2:我剛才翻了翻書,看到書上第9課講了一些關于涂色的知識,我想先看看書上的知識,再到計算機上試試,看能不能畫出來。
生3:我還想補充一點兒,就是如果我們在logo編輯部中寫過程的話,就可以很方便地修改和運行了。
師:你們說得真好,那我們先干什么?
生:(齊說)看書。
點評:本節課的開頭設計一個畫小紅旗的任務,讓學生對所學知識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主性被充分地調動起來,也為培養學生的自學探究能力和養成良好的自學習慣奠定了基礎。
環節二:創設氛圍,培養學生的自學探究能力。
生:(學生認真地自學課本,老師查看學習情況,及時幫助個別學生理解課本知識。)
師:同學們認真地自學了課本,你知道了什么?
生1:我知道了有16種種顏色代碼,每種代碼表示一種顏色。
生2:我知道了給小海龜下命令setpc x可以改變筆的顏色,setbg x可以改變紙的顏色。
生3:我還知道x代表16種顏色中任意一種的代碼。
生4:我知道了涂色有四步:第一步是抬筆pu,第二步是命令小海龜走進封閉框中,第三步是落筆pd,第四步是命令涂色fill,采用這種方法就可以給小紅旗涂色了。
生5:我還知道涂色要注意四點:第一點是抬筆不落筆,不能涂色;第二點是紙和筆的顏色相同,不能畫畫;第三點是圖形有缺口,fill命令會使全屏變色;第四點是在圖形外使用涂色命令,會使全屏變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