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動的時鐘;
【適用教材】重慶大學出版社
【適用年級】六年級
【適用單元】小學信息技術第四版第四冊第七課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學生在自己喜歡的情境中,掌握flash中旋轉圖形的方法。學會在flash5中建立和取消群組,學會調整圖形的中心點。
過程與方法:學生在教師、網絡課件、教材的幫助下,感受轉動的時鐘的制作過程,初步學會分析、解決問題的方法。任務驅動與教師講解相互滲透。
情感、態度、價值觀:讓學生在“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展示自我”的過程感受成功,體驗快樂。培養學生對信息的獲取和處理能力,同時培養學生的時間觀念。
教學重點:flash中旋轉、建立和取消群組的方法。
教學難點:flash中建立和取消群組以及調整圖形的中心點的方法。
二、教材分析
本課是小學信息技術第四版第四冊第七課的內容,本課是學生在初步掌握了flash的基本操作之后,對群組與旋轉的方法的初次接觸,也是為以后組件教學以及flash動畫制作的提高打下基礎。
三、教學策略分析
1.學習方法分析
本課學習對象為小學六年級學生,通過前面的教學學生已經掌握了flash的基本操作技能,同時小學六年級學生已經有一定的信息素養,以及收集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所以本課采用以網絡課件為輔導的自主探究與小組合作為主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創設情境、提出任務──探究合作、解決任務──展示自我、體驗成功”的過程中獲取知識,培養技能,感受成功。
2.教學理念分析
信息技術教學大綱指出信息技術課應培養學生獲取信息,處理信息能力,結合新課程理念和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本課使用網絡課件讓學生主動嘗試探索知識,讓學生在“創設情境、提出任務──探究合作、解決任務──展示自我、體驗成功”的過程中獲取知識,培養技能,感受成功。同時信息技術課程并不孤立,在教學中應體現信息技術與學科的整合。
3.教學方法分析
信息技術教學大綱明確指出知識及技能的傳授應以完成典型任務為主,同時建構主學習理論強調了讓學生學會學習是教學的首要任務,因此本課采用任務驅動法、探究、發現式教學法方法相結合,以網絡課件為依脫建構民主、探究、合作、快樂的課堂。
4.教學手段分析
本課利用網絡課件讓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展示自我──感受成功”。
四、教學準備
計算機網絡教室、網絡課件。
五、教學設計思路
六、教學流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媒體
采用
教學意圖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教師導入:同學們,當新年鐘聲敲響的時候,你們興奮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感受xx年鐘聲敲響時的情境吧!
教師:當然xx年還沒有到來,而這個倒計時是老師自己做的,知道老師是用什么軟件做成的嗎?
我們再來看一看吧!
1.學生隨時鐘的轉動倒計時,感受情境,進入情境。
2.學生回答制作動畫的軟件。
flash
課件演示:新年來臨前的倒計時,以及新年鐘聲敲響的動畫。
在學生在自己喜歡的情境中快速進入學習狀態,感受到快樂學習。
分析作品,理清思路
教師:請大家仔細觀看,想一想要做成這樣的動畫你認為要用到flash中的哪些工具和方法?
如果讓你來制作,你會分成哪些步驟來完成。可以小組的同學進行討論。
教師結合學生的回答得出制作的步驟:
(1)繪制鐘面和指針,并將指針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