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設計師
2.教師講授新知
將巡視中學生碰到的問題進行講解,解決學生在學習中碰到的“瓶頸”問題,及時解決學生在操作過程中所到的各種難題,通過對個別學生的輔導,控制好學習進度,使學生的操作更靈活,作品更美。
(注意:在這類問題講解時的時間問題,不能長時間地講解同時也不能講解過快,要掌握講解的時間和度,因為有很多已經掌握的學生會不耐煩,最好采用讓學生幫助學生的方法,對個別學生的的時間控制好,做到用最短的時間令學生掌握上面的內容。)
設計意圖:問題的提出符合學生的年齡及心理特點,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利用動手實踐的方法,鍛煉了學生的操作技能,體現了自主學習。學生積極動腦、動手,練得自覺,學得主動,小組的思考、討論,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合作能力,使全體學生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育教學中,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3.作品自評
本環節的設計是要同學們說出自己作品的優點、成功處,表達了自己怎樣的感情,突出“自評”。
設計意圖:給予其表現的機會,使學生有成就感,提高學生學習的積級性,欣賞、肯定學生的每一個優點。
(三)問題的深入
1.提出問題
師:宣讀“求助信”。
大致內容是:“有一家服裝廠,積壓大量體恤衫,請同學們幫助其設計新的式樣,并提出兩點要求:圖案發揮想像,自由設計;式樣大膽修改。”
同時,大屏幕出示“體恤衫”。
設計意圖:“求助信”的出現掀起本節課的高潮,為學生的探索設計障礙,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增加課堂趣味性,讓學生樹立“向困難挑戰的決心”。
2.動手操作
幫助別人解決困難,激起了學生更大的創作激情,在掌握了“畫圖”的基本技能后,此時操作已經變得得心應手,教師在巡視的過程中肯定學生的想法,及時的表揚,鼓勵學生大膽探索,將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實際問題中,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設計意圖:問題生活化,任務目標明確,體現新課程理念。體現了學校教育的最終目標---為生活服務,為社會服務。
3.作品評價
此處的設計變成了“他評”,說一說別人作品的好,好在什么地方,不好應當怎樣修改,學生和教師共同來評價學生的作品根據學生的評價進行總結,講講各小組作品中的優點和缺點,如何可以使作品變得更好,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注意:教師如何引導學生去說出學生心里想要表達的東西;對學生作品的評價的語言的的掌握,最好能采用鼓勵法,避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
設計意圖:用學生的眼光,同齡人的知識層、審美觀去評價一幅作品,更多的發現優點。為學生營造一個寬松、民主、和諧的氛圍,使學生在一種愉快的心情下學習,促進學生個性的發展。
4.“優秀設計小組”評選
通過欣賞各小組同學的作品,根據評選標準,評選出你認為好的作品及“優秀設計小組”。
設計意圖:每一幅作品都是學生智慧的表現,此環節為學生創造一個民主、和諧的競賽氛圍,由學生來選,激勵每一位學生更投入的學習。
“優秀設計小組”評選標準
1. 各組員間分工明確合理,積極參與,練習過程按照教師的要求開展。
2. 各組員發揚互幫互助精神,共同提高操作技巧。
3. 小組能夠出色地完成操作練習任務。
4. 練習過程能遵守課堂紀律,不大聲喧嘩,不干擾和影響其他同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