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設計師
(四)小結
師小結:今天我們用所學的知識為媽媽設計了漂亮的圍巾,為服裝廠設計了新穎的體恤衫,希望同學們在今后的工作、學習或生活中到困難時首先想到用計算機去解決,真正把計算機當作工作、學習的工具。
設計意圖:體現《綱要》中培養學生良好的信息素養,把信息技術作為支持終身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手段。
七、教學反思
在這節課中,教學的主體是學生,通過設計的任務,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在這40分鐘里,全班學生圍繞著多個真實的情境學習任務通過自主探究、教師啟發指導、學習小組中成員間的交流與合作以及最后的學習成果的展示,學生不斷地獲得成功的喜悅和認同,這激發了學生后續學習的熱情。下面我就以下幾個方面對這節課進行反思:
1.情境的創設突出了意境
情境的創設不僅要適合學習主題,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要有利于本節課的學習目標的提出、展開和完成,以及學習工具的使用。任務驅動法是從建構主義的教學理論出發,而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則是強調創設一些真實的情境,這也是教學內容設計的最重要的內容之一,那本節課我所創設的情境是:
“母親節”一個多么溫馨的節日,母親為了我們的成長和學習付出了很多心血,在“母親節”來臨之際,讓我們用畫圖工具里的方形來為母親設計一條圍巾,寫上你的祝福,表達你的感激之情好嗎?這些生活化的情境創設,不僅可以很快進入學習主題,為后面的學習做好鋪墊,讓學生自然而然地進入任務驅動探究式學習方式,達到了讓學生將學習和生活相結合的教學目的。
2.任務的設計難易有度
本課堂教學中,任務的設計與學習內容緊密結合,有濃烈的生活氣息。這樣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主動去學習。任務的設計有利于學生探究,使學生有“事”可“做”,同時由于學生的水平參差不齊,本課的第一個任務利用方形設計圍巾,第二個任務設計體恤衫,學生依據自己的操作水平,設計出難度不一,式樣不一的圖形,可以說考慮到每一層面的學生。
3.創造性使用教材,拓展課堂空間
教學本課時不唯教材,而是讓教材為教學設計、教學目的服務。教師教學時大膽拓展教材內容,讓學生探究掌握如何使各種繪圖工具有機的結合,進一步掌握了直線、圓、噴槍、顏色填充等繪畫工具的使用,為下一步創作美觀、漂亮的圖畫奠定了基礎。這一創造性地使用教材,達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4.教學不足
學生在完成設計后都很有成就感,可惜教師在這個環節給予學生交流展示的時間不很充分,很多學生有意猶未盡的感覺,課后,有好幾個學生找到我,說她精心設計服裝很想展示給大家看,并且很想幫助服裝廠解決困難,教師當時也非常感動,但沒有抓住這一教育時機,對全體學生進行人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