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第一冊《有幾枝鉛筆》案例反思
1.第1題,放手讓學生計算出結果,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可讓其先擺學具,直觀得出算式結果。
2.第2題,讓學生看圖,獨立列出算式,再進行小組交流,第2幅圖畫會出現4+1=5,3+2=5兩種情況,教師在集體反饋時引導學生說出不同算式表示的意義,從不同角度觀察圖,列出不同算式。
3.第3題,先讓學生看圖,找出每個盤子放蘋果的規律,師進一步追問,如果再放一盤蘋果,你認為放幾個?說出理由。
4.說一說,算一算。
(1)學生獨立觀察圖,找出同一類型的東西把他們合并起來,如凳子和凳子合起來,梨和梨合起來,花盆和花盆合起來。
(2)這題具有一定開放性,學生提出的問題只要符合圖意,都應該給予適當的表揚。
(四)小結
這節課我們一起認識了加法,加法問題在我們生活中隨處可見,放學后,大家可以在校園里或者在家里找一找,看看你還能發現哪些用加法計算的問題,下次帶到課堂上和小朋友交流。
〖教學反思〗
這節課我創設學生熟悉的充滿童趣的生活情境,使學生從書包里的文具、教室里的貼畫這些素材感受到加法的含義。使學生體驗到加法來源于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使學生對數學產生親切感。
我根據教學內容,不失時機地為學生創造動手操作、自主探究的機會。先讓學生拿出學具里的圖片、小棒,通過合并的過程,使學生初步體驗加法意義;然后通過練習提高學生對加法的認識。
學生在列加法算式過程中,容易犯把不是同類的東西合并起來的錯誤。如書上“試一試”的題目,把4輛汽車和1個警察加起來。在出現這種錯誤后,教師要及時強調加法一定要把同類的東西加起來,然后學生在做“練一練”的第4題時,就把同類的凳子、梨、花盆相加了。這一進步說明學生對加法含義有了一個更深的了解。
〖案例點評〗
教師采用了多種數學活動,使學生初步了解加法的含義。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始終把自己放在一個合作者、組織者、引導者的位置上,學生成了學習的主人,使教與學融為一體,從而培養了學生動手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以及思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