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重》的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課本第20~21頁素質教學目標:
* 通過“掂一掂”、“說一說”等活動,逐步加深對輕重的體驗與理解。
* 初步體驗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性。
* 初步體會借助工具確定輕重的必要性和精確性。
* 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并在與他人合作中體驗數學學習的快樂。
教具準備:天平秤(每個學習小組1臺),1個蘋果,1根香蕉,1個桔子,17個蘋果,17個梨。
教學過程全解
* 小實驗,體驗重量
師:我們一起做個小實驗,大家有興趣嗎?
師:請一個同學到講臺前面來,向兩側平伸雙臂。
(教師將兩個不同輕重的書包同時放在其兩手臂中。)
師:大家觀察講臺前的同學,你發現了什么?
生:略
師:看來不管是做實驗的同學還是觀察的同學,都能感受到往下沉的這邊較重,今天我們要一起來學習輕重。(教師出示課題)
* 新課探討
* 說一說
師:根據你們剛才獲得的經驗,看圖說一說誰輕、誰重?
生:小熊重、小猴輕。
師:說說你是怎樣看出來的?
(引導學生說出:往下沉的,說明比較重,往上翹的說明比較輕。)
師:根據這幅圖,你能用誰比誰輕或誰比誰重說一句話嗎?
師:想想,平常在你的日常生活中,有過像小熊、小猴這樣的經歷嗎?
* 掂一掂,比一比
師:請把你的語文書拿到一只手上,數學書拿到另一只手上,兩只手同時掂一掂,比一比,語文書和數學書誰比誰重,誰比誰輕。
(學生自己動手掂一掂后進行全班交流)
師:我們的小手可真是件寶貝!可以通過小手掂一掂比較出誰重、誰輕。下面小朋友再拿出鉛筆和語文書掂一掂,比一比,說說誰輕、誰重。
* 猜一猜,稱一稱
教師出示大小差不多的梨和蘋果各一個。
師:小朋友們猜一猜,誰比誰輕,誰比誰重?
生:用手掂一掂,
師:還有沒有其他辦法呢?老師給大家介紹一種生活中最常使用的比較輕重的工具。(教師出示天平秤)“
師:這是一架天平秤。我們利用它來比一比,蘋果和梨究竟誰輕誰重?(教師示范)
師:可見,在比較兩個物體的輕重時,如果遇到用眼睛觀察不出來的,或用手掂不明確的情況下要借助天平秤來幫助大家比較物體的輕重。
* 利用新知,解決問題
* 活動準備:每組一個天平秤,一根香蕉,一個桔子,一個蘋果。
* 活動要求:小組合作,利用剛才所學的比較兩個物體輕重的方法,任意選擇兩個水果掂一掂,比較出他們的輕重。
*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活動后,全班交流。
* 教師引導學生利用簡單的推理,比較三種物體的輕重。
* 練一練
* 總結
師:咱們今天學會了什么知識?
師:哦,比較物體的輕重有許多種辦法,我們可以根據不同物體的比較需要來選擇不同的方法。老師希望小朋友們在日常生活中能用今天所學的方法去比較物體的輕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