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矮》教學設計
活動內容:北師大版小學數學第一冊第16--17頁的內容.
活動目標:
知識技能方面:
通過觀察,初步感知物體有高,有矮,通過組織學生小組交流體會比較物體高矮的方法.
解決問題方面:
在活動中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使學生體會到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情感與態度方面:
培養學生觀察,合作及交流的能力與語言表達能力.
滲透幫助他人的教育.
活動器具:
三角板,米尺,教學掛圖,竹子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出新知
1,創設乘公交車的情境,教師當售票員,請學生當乘客.
[評析: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初步感知人有高有矮.]
2,引出課題:高矮
二,探究比較的方法
1,出示主題圖
⑴看圖用一,二句話說明圖意.
⑵說一說小朋友和叔叔誰比較高,誰比較矮.
⑶圖中的誰和誰也可以比高矮.
2,探究比較方法
⑴小組合作探究
[評析:師參與到學生活動中去,注意了解學生都有哪些不同的方法.]
⑵匯報交流
3,實踐活動"比一比"
⑴圖中小朋友比高矮的方法正確 誰高誰矮
⑵比較時應注意什么
小結:
三,鞏固練習
第1題:⑴明確題目要求.
⑵學生自己嘗試完成.
⑶同桌相互檢查
第3題:⑴把3根彩繩一端對齊貼到黑板.
⑵把卷的彩繩拉直,進行比較.
第2題:⑴出示兩本厚薄相差較大的書.
⑵讓學生感知身邊事物的厚薄關系.
第4題:⑴看清圖意,哪只螞蟻走的路最長 哪只螞蟻走的路最短
⑵自己嘗試練習.
⑶教師輔導學困生.
四,實踐活動
學生舉例身邊的事物說一說哪些是高矮關系,長短關系,厚薄關系.
[評析:聯系生活,讓學生體驗到生活處處有數學.]
五,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高矮的比較,怎樣比較,比較應注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