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全冊教學設計2
從上面的解答來看,一道題的答案不一定是唯一的,可以是多種多樣的.
活動說明
這個探究活動的答案還有很多種,只要學生說出自己的理由,都應該算正確
三、加減法(一)
教學內容
1 加減法的意義
2 10以內數的加減法計算
3 連加 連減 加減混和運算
4解決有關的簡單實際問題
教學要求
1、初步感知數的計算與生活的聯系
2、能正確地計算10以內的加減法
3、能熟練地口算10以內的加減法,結合具體情況,體會四則運算的意義
4、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重點難點
1、能熟練地口算10以內的加減法
2、讓學生與他人交流各自的算法
課時安排
12課時
有幾支鉛筆
一、教學內容
加法的初步認識,再結合教材的相關內容
二、教學目標
1、讓學生親身體驗,利用身邊的物體擺一擺,初步理解加法的含義。
2、能夠看圖說圖意并能正確地列式計算。
三、重點難點
1、讓學生用身邊的物體擺一擺,說一說,理解加法的含義。
2、學生能夠看圖意并能列式計算。
四、教具準備
電腦,實物,圖片。
五、教學過程
(一) 復習導入
1、數一數我們身邊的物體由多少。(如鉛筆 橡皮)
2、生活中,你都看到哪里由于數學知識?(如幾個人 幾張桌子 幾把椅子等)
(二)、探究新知
1、理解加法的含義
舉例說明再加以互動
2、動手操作
看一看,擺一擺,試一試
3、引導組織學生,結合圖予以互動說說算式表示的意義
(三)課堂作業
列式計算再結合教材練一練
(四)思維訓練
教材第23頁“練一練”的第4題。
(五)課堂小結
通過用我們身邊的物體進行擺一擺,算一算,說一說,同學們對加法的含義有了初步的理解,大部分同學能夠看圖說圖意并能列式計算,希望同學們繼續努力!
六 板書設計
加法的初步認識
有幾輛車
教學內容:教材第24,25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動手操作,進一步理解加法交換律的含義。
2、能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思考問題,能看圖列出兩個不同的算式。
重點難點
1、仔細觀察,動手操作,理解加法交換律的含義。
2、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思考問題。
教具準備
電腦,圖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讓學生口算卡片上的算式說出得數。
1+4= 2+2= 3+2=
2+3= 1+1= 2+1=
二、探究新知
1、電腦顯示
(1)小方和小朋友正在調查生活中的加法問題。他們來到到停車場。小芳說:我的左邊有了3輛車,右邊有2輛車,一共有5輛車。列式3+2=5.小明說:我的左邊有2輛車,右邊有3輛車,一共有5輛車。列式2+3=5。(板書:3+2=5 2+3=5)同學們,你們說他倆說得對嗎?(都對!他倆所站的位置不同)
(2)對!從不同的角度看汽車,會有不同的結果,因此兩個人的列式就不同,但得數相同,即3+2=2+3.
2、擺一擺
(1)老師在左邊擺一朵花,右邊擺2朵花,你能從不同的方向列兩個等式嗎?
從左向右看:1+2=3
從右向左看:2+1=3
(2)讓同學們拿出自己的圖片在桌上擺一擺,要求不同的方向看圖,列兩個不同的等式。
(3)如果遇到兩部分同樣多的時候,列一個等式就行了(如2+2=4)
3、試一試
(1)同學們都知道,“沒有”用0來表示。(電腦顯示教材第24頁的“試一試”右圖) 你們看,小朋友遇到困難了,老師讓他從不同的角度看圖列算式(從上往下看:5+0=5,從下往上看: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