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拼音7教案
③帶上聲調請學生讀。
④用音節組詞。
四、學習聲母“s”
1、字音:
①借助圖片人讀“s”,請小朋友們看圖說說蠶寶寶在干什么?
(蠶寶寶在吐絲)
②誰還能給“絲”組個詞?(頭發絲、鋼絲、鐵絲、蘿卜絲……)
③我們現在就來學習聲母“s”
④指導發音要領。(舌頭要平,但不能用牙齒咬,輕輕的。)
2、字形:
①書寫的時候要注意一筆完成,上下一樣大。
②在四線格中占中格。
③學生練習,老師巡視指導。
3、拼讀音節:
①讓學生自己練習,再請學生讀,糾正發音時的缺陷。
小結:1、這節課我們又認識了三個聲母,這三個聲母呢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做平舌音,為什么叫做平舌音呢,學完了之后我想小朋友們一定都知道了。
2、我們學了這三個聲母,還幫它們找了很多朋友,小朋友回家之后記得要多去練習,不能把它們給忘記。
教學反思:在教“c”這個字母的時候沒有注意講發音時的口型,發音時注意的地方,可能孩子在掌握的時候就會有一定的困難,不知道該怎樣發準這個音。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聲母“z.c.s”的發音(開火車讀)
2、聲母“z.c.s”的拼讀(抽讀音節卡片)
二、導入新課:
1、學習整體認讀音節“zi、ci、si”
①小朋友們,我們學習了聲母“z、c、s”,今天我們要來看看有三個拼音寶寶啊要來和它們比一比(出示),你們能發現有什么不同嗎?
②多了一個小“i”之后的拼音叫做整體認讀音節。我們一起來回憶一下整體整體認讀音節應該怎么讀?(不應拼直接讀出來)
③它們啊還帶了很多小兄弟也來和小朋友們交朋友。(出示帶聲調的整體認讀音節。)
2、學習詞語:
①看圖說說圖上有哪些人,他們在干什么?
②把圖中的詞語用上再來說說他們在干什么。
③單獨出示帶聲調的詞語(擦玻璃、拖地、做賀卡),請學生認讀詞語。
④教師帶讀詞語。
⑤請學生用這些詞語來說話。
⑥去掉聲調請學生認讀。(開火車讀)
3、學習兒歌:
①請學生看著拼音自己先去讀一讀,不會拼,沒學過的拼音可以問老師,也可以問同學。
②請把學過的拼音圈出來,讀一讀。
③跟著老師讀兒歌,要求在讀的時候要一目雙行的讀。
④在兒歌中找出生字條中的生字,在自己練習讀一讀。
⑤開火車來讀一讀這些生字。
⑥在黑板上寫出生字,請學生來給它們帶上聲調小帽子。
⑦用這些生字來說詞語。
小結:這節課我們學習了很多生字,這些生字啊可喜歡小朋友們去讀它,去認識它,所以它們就想小朋友們能夠在平常的時候多注意它們,看到它們的時候能很快很親切的叫出它們,小朋友們能作到嗎?
教學反思:1、在課時安排上可能不太合理,把平舌音的整體認讀音節“zi.si.ci”和識字教學放到一起,這只是我的一個嘗試,而這樣的安排對孩子來說好象有點轉不過彎來,從拼音一下子轉到了兒歌識字。但我在想這套教材中有很多獨立的環節,應該讓孩子學會去適應這種獨立的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