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尾巴》教學設計及說明
教材內容:人教版實驗教材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第 10 課《比尾巴》
教學過程:(課堂實錄)
一、創設情境、謎語導入
1、抽簽、猜謎、貼圖
師:今天,老師把你們的老朋友給請來了,(出示手偶)瞧,他是誰?(生:藍貓)(模仿藍貓的聲音)“小朋友們好,你們喜歡猜謎語嗎?我這里有個神奇的謎語盒,里面有許多條謎語,我請一組的小朋友來摸,你摸到哪條謎語,就讀給大家猜。”
第一組六名同學抽簽,讓其他小組同學猜。
紅花頭上戴,彩衣不用裁,清晨唱支歌,千門萬戶開(公雞)
腳像小扇子,嘴像小鏟子,下水捉魚蝦,不濕小花褂。(鴨子)
耳朵長,尾巴短,只吃菜,不吃飯。(兔子)
腦袋聰明,手腳靈巧,喜歡爬樹,最愛吃桃。(猴子)
花冠頭上戴,錦袍披身上,尾巴像扇子,展開很漂亮。(孔雀)
小老鼠,真奇怪,降落傘,隨身帶。(松鼠)
學生答對哪個小動物,教師貼哪個小動物圖片,動物身上帶有生字。(手偶:“我們班的小朋友可真聰明,以后我要找更多的問題來考考你。”)
(說明:把握兒童心理,利用孩子們喜歡的手偶藍貓吸引學生注意力,又用藍貓的口吻讓孩子們自己抽簽讀謎語讓大家猜的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舉,同時,檢測學生識字讀句的能力,根據語言描述進行揄,猜想等思維能力。)
2、師:大家看,這么多小動物聚在一起,誰能猜出它們要干什么?
生 1 :開運動會。
生 2 :比美。
生 3 :這些小動物要比尾巴。
師:你怎么猜得這么準?
生:我預習課文了。
師:你的這種學習習慣可真好。
(帖字:比尾巴)
師:(領讀)比尾巴(巴在這個詞語中讀輕聲)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初讀課文。
師:這些小動物比尾巴的結果怎樣呢?把書翻到第 10 課,自己練習讀課文,要求放聲朗讀,借助拼音,讀準字音。邊讀邊想:這些小動物比尾巴的結果怎樣?
(生讀)
師:誰能回答老師剛才提出的問題?
生:猴子的尾巴長(貼字:長)
兔子的尾巴短(貼字:短)
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傘(貼字:一把傘)
公雞的尾巴彎(貼字:彎)
鴨子的尾巴扁(貼字:扁)
孔雀的尾巴最好看(貼字:最好看)
2、認識生字。
師:大家看,隨著小動物的圖片和尾巴特點,黑板上出現了許多字,哪些是我們這節課要認識的生字?
生:紅色的生字,共 12 個。
師:你認識哪些字?同小組比比誰認識的字多。
(同小組交流自己認識的生字)
師:哪些同學這些字全認識?
(許多同學舉起手來)
師:誰愿意當小老師教大家讀?
(指生教讀)
師:這個小老師真不錯,老師獎勵給你一顆大紅星。(貼在小老師的腦門上)
師:我想考考你,老師指哪個生字,你讀哪個生字,看誰讀得又快又對。
師:我們來做“找朋友”的游戲好嗎?老師手中有音節卡片,小朋友們手里拿的是三張不同的生字卡片,當老師把音節舉起來問:“小朋友,我問你,我的朋友在哪里?”誰手中拿的生字和老師的音節相對應,就把這個字舉起來說:“老師我告訴你,你的朋友在這里。”然后大聲把這個字讀一遍。
(師生共同做“找朋友”的游戲)
師:大家對生字的字音掌握得很好,如果能記住生字的字形就更好了,你記會哪個字,就告訴你同組的小朋友,你是怎么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