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尾巴》教學設計及說明
(生添畫、評選)
(大屏幕展示前 3 名作品)
師:各小組選送來的作品都不錯,尤其是這幾張尤為突出。大家看:小馬的尾巴有什么特點?
生:小馬的尾巴像小辮。
師:你能用書中一問一答的方式說嗎?
生:誰的尾巴像小辮?小馬的尾巴像小辮。
師:小牛的尾巴呢?
生:誰的尾巴細又長?小牛的尾巴細又長。
師:小魚的尾巴呢?
生:誰的尾巴像小扇?小魚的尾巴像小扇。
2、師:除了這節(jié)課我們學到的這些小動物,你還知道哪些動物的尾巴有自己的特點呢?把你收集到的動物圖片在小組內(nèi)交流。
(各小組交流)
師:誰能用我們這節(jié)課學到的一問一答的方式介紹你收集的圖片中動物尾巴的特點嗎?
生 1 :(舉起圖片)誰的尾巴大?豹子的尾巴大。
生 2 :誰的尾巴像剪刀?燕子的尾巴像剪刀。
生 3 :誰的尾巴小?小豬的尾巴小。
……
生 6 :老師,我能把剛才大家介紹的用 3 問 3 答的句式說。誰的尾巴大?誰的尾巴小?誰的尾巴像剪刀?豹子的尾巴大,小豬的尾巴小,燕子的尾巴像剪刀。
3、師:這些小動物的尾巴除了有自己的特點,還有自己的作用呢?課下同學們收集這方面的資料,我們下節(jié)課交流。
(說明:拓展延伸的層次,有梯度,培養(yǎng)了學生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實現(xiàn)了學以致用,并達到了學科之間的有機整合)
(說明:這節(jié)課,真正實現(xiàn)了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在教學在教師采用“情境(謎語導入 —— 自主體驗識字 —— 合作分享朗讀 —— 拓展延伸”的教學模式,真正實驗了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根據(jù)低年級孩子好奇心強,喜歡猜謎語的特點,教師先設情境,用手偶引起孩子的注意,然后采用猜謎的方式激起學生學習欲望,為朗讀課文做好了鋪墊。識字中教師采用自主體驗式的識字方法,放手讓學生在和小組同學的交流中自主識字。并啟發(fā)學生用多種方法識記字形,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體會到了師生合作,生生合作的樂趣。朗讀課文中教師引導學生用多種方式讀,自主讀、指名讀、三問三答、一問一答、男生問女生答、小組賽讀、邊讀邊做動作等多種朗讀方式,設計了小組合作,男女生合作、師生合作、自由選擇伙伴合作的精神,充分激發(fā)了朗讀個體戶,提高了朗讀能力。課前布置學生收集動物圖片,拓展了學生知識面,培養(yǎng)了學生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給動物畫尾巴淡化了學科邊緣,將美術引入了語文課堂中,提高了學生的審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