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字二·比一比》教學建議
一、識字寫字1、識字。
⑴ 要依據課文創設情境,在情境中做到認字和學詞相結合,學詞和認識事物相結合。鼓勵學生在誦讀韻文中熟悉量詞的用法,逐步學習正確使用量詞。
⑵ 本課12個生字`,在字音上,“蘋”是后鼻音,“少”是翹舌音,要提醒學生注意讀準確。“杏、桃、蘋”等字的偏旁和字義有關,可以提醒學生注意這一特點,感知生字的形義聯系。結合認“堆”,讓學生認識這個偏旁。
⑶ 可以采用游戲的方法鞏固識字,如,摘蘋果、用字卡擺圖形(老師讀生字,學生用字卡擺加號、拱橋……)、用大轉盤識字。
2、寫字。
本課要求學生書寫“牛、羊、小、少”四個字,書寫指導要重視范寫,重視練習,讓學生在觀察和操作中發現寫好字的基本規律:四個字的豎畫都要壓在豎中線上,豎畫兩邊的部分基本對稱。結合“小”字的書寫指導,使學生認識這個新筆畫。同時要提醒學生注意區別“少”和“小”的寫法。
二、朗讀感悟
1、詞語的朗讀首先要強調讀準字音,注意詞語中后綴字的變調,比如,“鴨子”、“桃子”、 “杏子”中的“子”要念輕聲。在讀準詞語的字音后,要讓學生連起來朗讀圖下的八個詞語。這八個詞語語音和諧押韻,意義有機整合,適合讀得輕快、跳躍。在讀后還可以引導學生發現:第一行詞語都是動物名稱,第二行詞語都是果實的名稱。
2、韻文淺顯易懂,節奏感強,瑯瑯上口,非常適合兒童朗讀。應及早讓學生接觸韻文,朗讀韻文,使學生在反復的朗讀中感受朗讀的樂趣,體會語言的韻味。
3、朗讀適宜采用多種形式,可以采用小組賽讀、同桌互讀、一邊拍手一邊讀等。
三、實踐活動
教學中可結合課后練習“我會說”,進行量詞使用的說話練習,還可以通過提供實物或圖片等方式進行拓展性訓練,比如,一堆土豆、一個青椒、一塊蛋糕、一顆葡萄、一袋餅干;還可以讓學生仿照課文的樣子自編韻文,鼓勵學生在生活中使用量詞。
四、教學時間
教學本課可用2課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