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樹醒了》教學雜談
【浙江省嘉興市海鹽縣實驗小學 馮玲敏】
《柳樹醒了》是一篇充滿童趣的小詩,語言優美,富有韻味。有了這么好的例子,讓學生們說說春天還有什么醒了。小朋友不僅說得多,而且語言也很優美,如:“春雨給油菜花洗澡了,梳著梳著,油菜花啊,黃了。”“春風跟風箏玩耍了,玩著玩著,大雁從北方回來了!薄
課文是最好的例子,作為新課程的老師,就要充分利用優美的課文,引導學生進行模仿說話,這也是培養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一個重要方面。
【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育才二小 張小蘭】
教學《柳樹醒了》一文,教學中我設計了這樣的朗讀環節:(出示文中插圖)“同學們,這幾個小朋友在滿目翠綠的春天里,漫步郊外,尋找春天,他們在柳枝上找到了春天,想到春天是怎樣來到柳枝上的,于是脫口而出做出了一首小詩。你們能想象出他們當時的樣子和心情嗎?”用你的朗讀表現出來。學生們都爭當畫中的小詩人,朗讀自然達到了有感情,有一定的質量。
類似這樣的換位形式有許多,如:“我是小記者”“我是播音員”“我是主持人”……總之,根據不同的課文內容,可設計出不同的換位朗讀方式。
【浙江省紹興市諸暨市浣紗小學 許勝利】
春天到了,柳樹發芽了,這個知識,孩子們都懂?捎钟卸嗌傩∨笥讶プ屑氂^察過柳樹發芽的情景呢?因此柳樹醒了,實際上也在喚醒孩子們,讓孩子們走進大自然,用自己的眼睛和耳朵去觀察,去感受、去想象,去探索……
【浙江省紹興市諸暨市浣紗小學 應麗敏】
課的開始很自然地導入了新課,“一字開花”的游戲調動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我們都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有了興趣,就有了主動探究的重要基礎。所以,激發探究的興趣是教學成功的關鍵?梢哉f,沒有成功的“激趣導入”就沒有學生主動積極的閱讀探究和興趣盎然的朗讀練習實踐。
通過老師配樂朗讀,使學生感到了春天的美,在識字過程中,通過自學、交流學、訂報等方式,使學生能進一步掌握生字,并得到鞏固。通過實踐證明,教學必須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使他們切實感受到學生對所學內容興趣盎然,樂于探究;對小學低年級而言,有效地組織小游戲,有時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可見,教師應當始終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調動學生的生活積累,幫助他們架設并構建新知的平臺。這些,是教學成功的基礎和前提。
【浙江省紹興市諸暨市浣紗小學 吳志平】
在教學這一課前,我先讓學生回家觀察觀察柳樹,把觀察到的講給爸爸媽媽聽,并讓爸爸媽媽記錄下來,第二天帶到學校來。這樣學生通過實踐活動,對柳樹的生長過程已經掌握一二,在上課時學生紛紛發表意見,課堂氣氛相當活躍。
隨后在讓學生感悟課文大意時,我先讓學生自讀課文,找一找是誰讓柳樹醒了?學生讀文后能夠很快地找到是春雷、春雨、春風、春燕讓柳樹醒了。接著我跟學生說:如果你是春雷、春雨、春風或春燕,你打算怎樣讓柳樹醒來?你喜歡扮演誰呢?請你先仔細讀一讀你要扮演的那一段,讀完后再請你在老師發下來的紙上畫一畫。于是學生興趣十足地讀起課文來了。不一會兒學生便紛紛舉手要上臺表現自己了。表現時學生非常地逼真,比如扮演春雷的他就在柳枝上畫了幾棵嫩芽,問他原因時,他便說因為春雷喚醒了柳樹,柳樹剛剛醒來,所以才長出幾個嫩芽。多精彩的表現呀!尋其主要原因便是教師讓學生通過實踐活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一下子提高后,生生動起來了,課堂效果相當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