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居教學設計
(一):在古典音樂中激情導趣(3分鐘)
1、創設情境,誦讀《春曉》:(課件出示圖片、音樂)雨后的清晨,從香甜的睡夢中醒來,推開窗戶,撲進的不僅僅是清新的空氣,更有那清脆的鳥鳴,淡淡的花香,濃濃的春意。那濕潤的落花,那鮮嫩的綠葉,似乎把昨夜的春風和春雨又送到了窗前,看到此情此景,我們不禁吟誦道(學生有滋有味地誦讀《春曉》)
2、談話引入,激發情趣:春天是美麗迷人的,春天是絢麗多彩的,這節課讓我們跟隨清代詩人高鼎再次走進春天----板書課題:村居 (教師邊板書邊說:村就是鄉村,居就是居。 齊讀課題 根據題目猜一猜,這是詩人在哪里看到的景象?
【教學意圖:課伊始,通過一幅色彩明麗的春天圖片,再伴之以悠揚的樂曲聲,學生于自然之中進入情境,產生學習興趣,由此開始本節課的學習!
(二)在讀通讀順中學習字詞:(18分鐘)
1、自讀古詩,讀準字音:
(1)自己借助拼音把字音讀準,在文中圈畫出生字,多讀幾遍,爭取把詩句讀正確。
(2)同學們都圈好了,請把你剛認識的新朋友自豪地念給同桌聽,如果有沒念準的請互相幫助一下。
(3)同桌檢查朗讀古詩。
2、學習生字,認讀字詞:
★ 帶拼音認讀:
cǎo
(1) 首先出示生字 草 (指名讀-----說一說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它?)
預設:學生運用已有的識字方法(依據形聲字的特點識記;按結構識記)分析漢字、記憶字形。
草是上下結構的形聲字,上面的草字頭是形旁,與植物有關,下面的“早”是聲旁,讀音相似。
“草”字是上下結構,上面是草字頭,下面是早。
----(再出示“長”) 齊讀“草長”,小草怎樣呢?(小草長出來了;小草出來了……)
yīnɡ
(出示) 鶯 飛 (小黃鶯在干什么?----小黃鶯在什么地方干什么?----想象著小黃鶯在花叢中飛舞的樣子,再來讀一讀)
fú dī yánɡ liǔ
(2)借字形、賞圖片,學習“拂 堤 楊 柳 ”
先出示“楊柳”,問“楊柳”指的是什么?你是怎樣知道的?學生根據偏旁就可知道楊和柳都是樹)
再出示“拂堤楊柳”的圖片,說一說你看到了什么?看到拂堤楊柳的畫面,你有什么感受? 讀一讀
最后再次齊讀“拂堤楊柳”。
(3) 猜謎語、補資料,學習“紙鳶”:
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則謎語:一只蝴蝶輕輕飄,順著風兒上云霄。一心向著云外跑,可惜繩子拴住腰。你猜猜謎底是什么?
學生說出謎底“風箏”。(出示風箏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