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簡單的“見聞”──《語文園地二·讀讀背背》教學片斷及賞析
一、立足學情,滲透一種方法
學生質疑后,教師不急于解釋,而是讓其他學生談談自己的理解。這個過程可以更好地了解學生原有的認知水平,以便開展與之相適應的教學。當有學生感悟到 “見聞”就是見到的一些事情時,盡管并不完整,但教師還是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并及時地捕捉到了這一回答的積極價值:這樣解詞好!以后有些詞語寶寶,我們也可以這樣分開來一個一個想意思。不經意間,將詞語的理解從片面引向完整,還滲透了一種詞素分析的解詞方法,為學生今后的語文學習打開了另一扇窗。
二、回顧舊知,建立一種聯系
“見聞”一詞中“聞”的理解是一個難點,學生一般都會理解成“用鼻子聞”,這確實也是他們生活中接觸最多的“聞”的用法。這里,教師適時聯系了第一單元中學過的古詩《春曉》,“處處聞啼鳥”的“聞”就和“見聞”的“聞”意思一致。教學中,教師要盡可能地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幫助他們建立起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這種舊知的回顧,能有效促進知識的遷移,促進知識間的融會貫通,大大提高語文學習的效率。
三、情境對話,體驗一番生活
有了上面的鋪墊,學生已對“見聞”的詞義有所體悟。教師又創設了大鞋子和小鞋子親切對話,交流見聞的語言實踐情境,引導學生在真實生動的生活情境中真正地達到了“見聞”一詞內化與運用的目的。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述說課堂、校園、校外生活中精彩見聞的過程,其實也是他們聯系生活、理解生活、表達生活的一個層層深入、步步內化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語文課程真正實現了向生活的回歸,而學生更是親歷了一個語言和心靈自由飛揚的快樂之旅,所獲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