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的心愿》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生答:不是,月亮的心愿變成了下雨。 ⑵ 出示掛圖:
① 引導學生看圖,讓學生說說在圖上看到什么?
② 引導學生體會珍珍對媽媽的愛。
⑶ 在理解的基礎上生自讀對話。
⑷ 分小組朗讀對話。
⑸ 月亮聽見了你們的對話,她的心愿還是天晴?
⑹ 拓展練習:
月亮見到雷公公又會怎么說?
⑺ 那第二天到底有沒有下雨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小黑板出示最后一段)
① 自讀最后一段。
② 從哪個詞語可以看出第二天下雨了?
師解釋“艷陽天”:
艷陽天:天氣特別好。
③ 月亮的最終心愿是什么?
(板書:一個都不少)
④ 齊讀。
3、小結:
⑴ 一個都不少就是月亮的最終心愿。那同學們你又有什么樣的心愿呢?
晴天和下雨。
⑵ 月亮自言自語的說要去找太陽公公商量,讓明天有個好天氣。是為什么?
學生自由回答。
學生踴躍發言說說自己的心愿。用挑戰的形式激發學生讀書的欲望。讓學生理解詞語含義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朗讀課文,減少唱讀、頓讀的現象。低年級的閱讀教學,應充分發揮兒童的想象力和充分利用兒童善于表現自我的特點,進行語言能力的培養。
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出“讓學生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感受閱讀的興趣。”是低年級閱讀的要求。因此,教學時教師為學生創設情境,讓學生自讀自悟,從中感悟課文蘊涵的思想感情。
教師注意引導學生對詞語的推敲和品味,通過理解后讓學生反復讀,真正做到在讀中感悟,以悟促讀。
三、指導寫字
1、出示要學的生字: 太、早、去 。
2、教師范寫:
學生觀察每個字在田字格的位置。 3、指導抓關鍵筆畫寫字。
4、生描紅,臨寫,教師巡視:
太:
學過的“大”字相符,引導學生熟字記憶。
早:
上下結構,“十”的第一筆為長橫,“豎”為懸針豎。
去:
引導用“云”記憶書寫。
〖板書設計〗
8 月亮的心愿
晴天 下雨
一個都不少
本文以月亮的內心變化為線索,從開始的心愿晴天變成了下雨的心愿,其最終的心愿就是讓每個孩子都去郊游,讓每個孩子都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