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物招領》教學案例
【教學預設】師:在學生熟讀課文的基礎上,教師要求學生分小組學習,說說自己讀懂了什么,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
估計學生要提出的問題有:
1、什么是“失物”?
2、孩子們丟失了什么?他們認領了自己丟失的物品嗎?
3、“會心的微笑”是什么意思?
4、老師和張爺爺為什么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露出了會心的微笑?
【教師引領】探討亂扔垃圾的壞處。
【預設理由】
本篇課文與孩子們的生活很接近,我要求學生自讀自悟,合作探究,教學中我還是偏重于以教師帶著學生學習為主的方式,體現教師教給學生學習方法的過程。尤其是當時情境的創設更能有助于學生對課文內容的了解
【教學過程】
師:(創設情境)孩子們,該回家了,檢查檢查丟了什么東西沒有?
生:(沒反應過來)木然地望著我……
師:翻翻自己的口袋、包裹,看丟了什么?
生:(生明白,翻找)大聲說:“沒又丟,老師!”
師:真沒丟什么,再仔細找找!
。ㄕZ氣:疑惑、肯定)
(全體學生再找,似有所悟)
生1:老師,我的牛奶盒不見了!
生2:我的餐巾紙不見了!
。ㄕn堂一下活躍起來,所有同學爭相發言)
生3:我的礦泉水瓶不見了!
生4:我的花生殼不見了!
……
師:(提出裝滿垃圾的塑料袋)這么多的東西,那你們該怎么做?
生:佯裝領走物品?
師:孩子們,告訴老師,現在你想說點什么?
生1:我知道什么是“失物了”,就是自己丟了的東西。
(真能干)
生2:我們以后要愛護環境,不亂扔垃圾。
。ê馨簦
生3:丟了垃圾還要主動撿起來,不是自己丟的看見了也該撿起來。
。ú诲e)
生4:我們在學校也應該主動拾撿垃圾,讓校園更美麗!
師:(太棒了,掌聲送給她)這么一個熱愛學校的好孩子,我們都應該向她學習,我們每個小朋友都應該將十一小的“彎腰行動”貫徹到底,做一個愛校如家的好孩子。
師:孩子們,學了這篇課文,還有什么不懂的,趕快提出來,小老師們可以展示自己了,要認真聽喲!
生:“會心的微笑”是什么意思?
師:誰來說說?
生:“會心的微笑”就是開心的微笑。
師:懂了嗎?繼續!
生:為什么老師和張爺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露出了會心的微笑?
師:誰知道?
生:我知道,因為同學們認回了自己的垃圾,改正了缺點,所以老師和張爺爺笑了。
師:同意他的意見嗎?(同意)繼續。
生:我認為是同學們知錯就該,所以老師和張爺爺才開心地笑了,
師:他哪個詞用得好?
生:“知錯就改”用得好。
師:不錯,老師也希望孩子們在生活中能做一個知錯就改的好孩子。
師:你們的問題提完了,小老師們真棒,邱老師有一個問題可沒搞懂,誰能幫幫我?
。▽W生紛紛舉手)
生活中我們隨處亂扔垃圾,環境不美了,還有什么更不美了呀?
。ㄓ懻撚懻摚
生:我覺得我們自己的心靈更不美了。
師:(回答漂亮,掌聲送給她)還有嗎?
生:我們丟了垃圾,也把自己給丟了。
師:是呀!丟垃圾是小事,可我們在亂扔垃圾的同時也將自己美好的心靈丟掉了,愛護環境,人人有責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