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鼠和松果》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1、使學生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設置童話情景,讓學生理解松鼠為什么要種松樹。
3、滲透環保教育,使學生明白植樹造林就是為了我們自己的道理。
【教學重點】理解松鼠為什么要種松樹,從而激發學生種樹,保護我們身邊的樹木。
【教學難點】松鼠種松樹是為了有松果吃,而我們種樹是為了什么?如何將這兩個問題聯系在一起是本課的難點。
【教學方法】直觀教學法、談話法、情景教學法、討論。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為每個學生準備一個松果和一顆松籽。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進一步認識松果和松鼠,導入新課
1、談話導入新課,激發學生興趣:
孩子們,你們最喜歡吃什么?
。▽W生自由回答,教師圍繞注意飲食營養隨機點評)
2、你們知道松鼠最喜歡吃什么嗎?
。ㄋ晒
3、讓學生拿好事先發的松果,嘗嘗松籽的味道,讓學生說說自己喜不喜歡吃。然后指明松鼠喜歡吃松果上的松籽。
4、了解松鼠。
(展示課件)
剛才孩子們看了松鼠的圖片,可以說( 。┑乃墒蟆
二、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理解松鼠和松果的親密關系
1、剛才孩子們說了很多形容松鼠的詞語,讀讀課文,看能不能用書上的一個詞語來說說?
2、抽學生回答,引導說出“聰明活潑”這個詞語。
3、小松鼠喜歡吃松果嗎,你從課文中哪兒看出來的?
4、如果你是一只愛吃松果的小松鼠,面前就有許多松果,你會說些什么呢?
(讓學生拿起松果說一說,體會松鼠有松果吃的喜悅心情。)
5、松鼠喜歡吃松果,一個接一個的吃下去,結果會怎么樣呢?
。ㄒ龑W生說出總有一天松果會吃完的)
三、學習第二、三自然段,理解松鼠為什么要種松樹
1、松鼠吃松果時,想起了什么:
讀一讀,勾一勾。
2、說一說:
為什么一棵松樹也沒有了?原來的松樹到哪兒去了?
3、沒有了松樹,沒有了森林,以后到處會怎樣?
(引導學生說出書上“光禿禿”一詞)
4、出示課件:
教師配音解說一個有關樹木被砍光而變得光禿禿的而使村莊發生變化的故事。
5、討論(看著光禿禿的畫討論):
如果到處都是光禿禿的,小松鼠到哪兒去住呢?最后總結出,小松鼠離不開松樹,所以要種松樹。
四、學習五、六自然段,理解小松鼠的愿望實現了
1、小松鼠種了松樹了嗎,松樹長大了嗎?
2、引導學生理解“一棵”、“一棵棵”、“一片”、“挺拔”“茂密”的不同意思。讓學生表演由一棵松樹到茂密的松樹的變化。
為了讓學生形象理解“一棵”、“一棵棵”、“一片” 的意思,我先讓想當小松樹的孩子站起來,向上伸展開雙手,引導學生理解這就是一棵小松樹。接著,我又讓喜歡當小松樹的孩子站起來,邊說:“看,又站起來了一棵、一棵、一棵、又一棵,這就是──”,學生隨即答出:“這就是一棵棵小松樹。”后來,我又問:“那么,將來呢?”很多孩子回答:“這里會是一片更茂密的松樹林!蔽蚁,聰明的孩子會噌的一下站起來,其他孩子也會不約而同的站起來,形成一片茂密的松樹林的景象。最后,我又問:“這一片茂密的松樹林會結出什么呢?”在教師滿含期待的目光下,當松樹的孩子用手拿起了松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