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下雨了》教學案例
生:大家好,我是小白兔,馬上要下雨了,你們快回家吧,小螞蟻都搬家了呢!
生:烏云來了,起風了,要下雨了,小動物快回家吧。
生:我是小白兔,告訴你們吧,要下雨了,我家的房子地面好濕好濕呢,都快出水了,媽媽說這是因為要下雨了。
生:小動物們,你們看,蚯蚓都鉆出了地面,要下雨了呢!
……
師:剛才幾個同學真棒,他們懂得真多,比老師還多呢。
生:(老師的話還沒完,就被他打斷了)老師,我們都會說!
(說完,似乎為了證明自己說的沒錯,還向四周望了望。而其他還沒發言的學生真的有幾個都點了點頭。)
師:好的,老師再給你們一個機會,可以幾個人為一個小組,在小組內輪流來當這個氣象員,好嗎?
(教室里頓時歡聲一片,無論剛才說過沒有,現在都在自己的小組內爭著說了起來。)
【反思】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評價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應重視考察學生的參與意識和情意態度。
在以上教學片段中,我沒有在學生說話的準確性上多費口舌,而是重在培養學生主動參與上做文章,利用剛剛學過的課文知識作為學生口語的內容,讓他們感到有話可說,而且都是熟悉的內容,降低了說話的難度,提高了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同時,在表述方式上,我只是有意識的引導而不強求統一;在形式上采取師生互說,互評,生生互相交流等多種形式,給學生創設了一個自由民主的交流空間。